分享

假如有一天,你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门锁、反复洗手,说明你病了

 谢耳朵馆长 2024-04-15 发布于四川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观察到一些人,他们在确认房门已锁之后,依旧会反复思考是否真的锁上了,甚至返回家中以确认,或在外出旅行时不断担心是否遗漏了携带的物品,一遍遍进行检查。
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不正常的心态,心理学界将其定义为强迫症
这种重复而无意义的动作在日常生活中相当普遍,这种机械性的行为不仅增加了个体的心理负担和焦虑,还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干扰。

当这种强迫性行为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患者会经历极大的折磨和痛苦。
那么,为何有人会倾向于重复执行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动作呢?
尽管他们清楚这些行为毫无意义,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去执行这些动作。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强迫症形成的过程。
一、强迫症是什么?
强迫症,或称为OCD,是一种归类于焦虑障碍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
这种心理障碍的特点是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患者会感受到强烈的心理矛盾,他们明知行为无益,却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他们去重复某些特定的动作。

近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大约1%到2%的人群会在一生中遭遇强迫症,而且这种病状多在25岁前开始显现。
强迫症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这些思维活动是主观意识的产物,而非由外界刺激引发。
2.患者在经历这一过程时会感到心理上的极大矛盾,既想抵抗又想重复。
3.执行重复性动作仅仅是为了减轻内心无法抑制的焦虑和不安。
4.这种思维和冲动通常会持续较长时间,并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体验。

二、强迫症形成的过程
在明确了强迫症的定义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
通常,强迫症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焦虑积累阶段,侵入性思维阶段和强化阶段。
焦虑积累阶段
这个阶段相对容易理解,在产生强迫性思维和想法时,总伴随着一定量的焦虑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就像是让强迫症愈发严重的催化剂。

随着焦虑感的累积和增强,我们往往会尝试寻找方法来缓解这种不安,而这种不安往往起因于担忧门未锁好或未彻底清洁双手等。
即便知道这些焦虑是毫无根据的,但如果不通过重复特定行为来缓解,患者感受到的焦虑感就会进一步加剧,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集中力。
这种焦虑往往有其现实根源,如可能曾经确实遇到过门未锁紧的情况,或因为以前未洗手进餐而被父母责备。然而,即使这些具体事件已经过去,产生的焦虑感却并未随之消散。
侵入性思维阶段
当你不理解为何自己要反复进行这些无意义的焦虑和行为时,这标志着进入了强迫症形成的第二个阶段——侵入性思维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思维和观念的突然出现,并非基于任何现实情境。
这时,你的焦虑感似乎毫无依据,为了使这种不合理的焦虑显得有理,你的心理防御机制会为这些无端的焦虑找到一个借口。

于是,当你观察到身边的具体事物时,就会开始将它们视为自己焦虑的源头,比如看到门便担心门未锁紧,触摸到狗便担心患上狂犬病。
在总体上讲,你其实在寻找一个释放你内心焦虑的出口,你也意识到这种焦虑没有实际的价值。因此,你心中开始形成两种相对立的声音,它们围绕着是否应该感到焦虑进行争论。
这场内心的辩论逐步推进你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加剧阶段
你的思辨实际上在驱使你认定这个议题应该受到关注和重视。你投入于此争论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你的焦虑加剧的程度就越深。
我们往往难以放弃对那些深思熟虑过的问题,特别是在第二天早晨醒来时,你的心理焦虑会显得更加强烈,甚至可能扩散。

在这个内心辩论过程中,患有强迫症的人经历着折磨和矛盾。脑中满是奇异的假设,既驳斥自己的无意义想法,同时也在为自身的焦虑找借口。
这样的循环是一种恶性的循环,在不断加剧的过程中,焦虑同样增多,进而又回到累积焦虑的初始阶段,那些奇异的预测再度进入第二个阶段。
因此,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从这种自我矛盾和折磨中解脱出来非常困难,一旦开始就难以停止。然而,强迫症并非无法治愈,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
三、强迫症的治疗
在强迫症的治疗领域,心理学界普遍采用的是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其次是森田疗法(Morita therapy)。
认知行为疗法核心在于,
强迫症患者内心的非理性认知是导致强迫症的主要原因。
具体而言,认知疗法主要通过思维阻断和暴露反应预防两种方式进行治疗。

思维阻断是指在患者出现强迫思维时,使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务上,或通过外部手段中断这种思维。
如果患者难以将注意力有效转移,则需刻意施加干扰以打破恶性循环。
外部干扰的常见方式是使用闹钟等工具。然而,这种干扰有时可能会使患者感到紧张,在施加干扰时通常伴随焦虑缓解训练。
暴露反应预防类似于去敏感训练,患者感到焦虑是因为担心未完成某事会带来不良后果,这些后果通常是过度放大的。

治疗中会让患者尝试不进行强迫行为,并意识到即使不重复这些行为,也不会造成太大负面影响,从而有意识地进行反强迫训练。
经过多次训练,患者的强迫思维会得到缓解,但这类精神障碍的治疗仍需专业人士协助。
通常,治疗强迫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本文关键词:强迫症、心理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