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丨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别人创业亏钱,我可能会丢命

 遛猫的鱼 2024-04-15 发布于福建
图片

“民科” 赵德力和野生野长的汇天。



文丨王海璐
编辑丨宋玮


2020 年 7 月,小鹏汽车上市前夕,何小鹏去了一趟东莞,坐着汇天科技创始人赵德力的飞行器到 10 米高空兜了一圈。

当时汇天只有 16 个人,在东莞郊区一个通航机场租了几个办公室,楼上办公,楼下就是机库。周围 10 公里是一块杂草丛生的野地,有合法试飞的空域。

赵德力说,何小鹏当时想 “做一些飞行的事”,具体做什么还没想好,快播创始人王欣介绍二人认识。第一次造访,何小鹏一眼看到机库里停着 8 个螺旋桨的双人飞行器,很感兴趣。赵德力问他:先飞还是先聊?何小鹏说,先飞。赵德力于是载着他,先到空中飞了一遭。

从头至尾,赵德力说何小鹏只关心两件事,第一是产品——他体验过了,能飞。第二是团队。汇天的团队背景算不上亮眼,但从 2018 年 6 月首飞开始,赵德力一直坚持自己上去飞。

“可能全中国有 200 个搞这个的,都摔死了,只有你一个活的,被我找到了。” 何小鹏对赵德力说。他试乘后不久便投资了汇天科技。

过去 5 年,飞行汽车重获资本的注意,参与者不乏航空公司、车企和科技富豪。比如英特尔资本、丰田、Uber 投资的 Joby,腾讯连投两轮的德国公司 Lilium,吉利 2017 年收购的 Terrafugia 等。

与同行中的佼佼者相比,赵德力的汇天并不出众。但何小鹏想通过投资、控股一家创业公司布局飞行汽车——就像他 2014 年投资小鹏汽车那样,可选择的投资标的并不多。

当时中国做载人飞行器的公司只有两家:2019 年于纳斯达克上市的亿航智能,以及赵德力的汇天科技。两家公司都是做航模起家,从无人机跨到低空载人飞行器,是民航背景团队眼中的 “野路子”。

汇天更野生野长一些。湖南人赵德力常被称作 “民科”(民间科学爱好者)。他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20 岁到东莞打拼,做过保安、房产中介、卖过水果,2009 年开始卖航模,先是做销售代理,后来自己研发、生产。2013 年,赵德力成立汇天,当时的公司名称还是 “东莞市汇天玩具模型有限公司”。

无人机这场仗,最后的收割者是做航拍机的大疆。赵德力做的是操控复杂的小众品类,门槛高,市场小。他的生意越做越差,卖了房子,还欠了债。

虽然经济上窘迫,赵德力对飞行的探索却愈发深入。他是个 “玩家”,做无人机就是因为爱玩无人机。不仅玩无人机,还去学了三角翼和直升机。他觉得这两样东西又贵又难学,场地遥远,噪音还很大。“这样的产品都能卖,为什么我造一款电动的,5 分钟就能驾驭,告诉它去那它就带你去哪,这样的产品为什么没人要?” 赵德力说。

赵德力开始研发低空载人飞行器。先做电机,2014 年开始研发飞控,2016 年组成框架机测试飞行。那两年,赵德力说自己像是走在隧道里,看不到一点光,“不知道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光明大道。”

到了 2016 年,赵德力只剩下一个员工。他给对方发很少的工资,“(刚)能够吃饭这样”。他和自己唯一的员工,2 年里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每天在机库里做实验。把飞行器搬出去飞,摔坏了拿回来修,修完了再拿出去摔。草地里到处散落着螺旋桨叶。

反复试验了 1500 多架次、摔了四五十架次后,终于,在 2018 年 6 月,赵德力驾驶着他的第一代原型机飞上了天。

那时候汇天的测试场地还是一块围墙围起来的野地。赵德力上升到 8 米高度,第一次看到围墙外面的景色,来往路人好奇地拿着手机拍他。原型机是露天的,风与他的身体直接接触,“你坐民航客机没这样的感觉。”

决定自己上去飞并不容易。早期汇天做负重测试,用的是和赵德力体重差不多的沙袋。但真人坐上去后,重心会改变,环境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第一代原型机的座舱是不封闭的,赵德力坐在中央,四周都是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别人创业可能只是亏钱,我可能会丢命。” 赵德力说。

在汇天之后,也有飞行汽车公司做过载人测试,但前期并不是创始人上去测的。赵德力认为,做飞行汽车是他的个人爱好,产品也是他设计出来的,他也有责任冲在前面。

第一次试飞稳稳落地。此后赵德力飞过无数次,但不是每次都这样幸运。他出过两三次事故。早期飞得不高,掉下来也不关注身体,先看看飞机摔坏了没有。

最严重的一次,他降落到 2、3 米高度时,飞行器一边的电机突然停掉,整个机器失重侧翻了下来。他的脚趾被螺旋桨打到,粉碎性骨折,有一些骨头甚至都没找到。医生让他住院 40 天,赵德力只待了 1 周,签了免责协议就出院了。

他每次试飞都会拍视频记录。那段出事故的视频,他给何小鹏看过。他认为创始人亲自上去测是获得何小鹏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于后面的形态什么样,十几个人搞不出太多商业化的逻辑。”

获得这笔投资之前,汇天的资金链已经几近断裂。汇天的早期融资来自一些从网上慕名找到赵德力的人。他 2018 年试飞成功之后,接受了 BBC、CNN、NHK 等国内外媒体的采访,综艺节目也邀请他上去表演。赵德力成了草根明星,一边给汇天增加曝光量,一边赚出场费养团队。也有一些人从五湖四海找到他,给了他第一笔天使投资。

2019 年,汇天的资金也还算充裕。赵德力年底前又接触了一些投资人,口头达成了投资意向,原本说过了年就投进来。但转年,疫情来了,投资人纷纷表示资金收紧,暂不出手了。赵德力快发不出工资,又找老股东凑了一笔钱应急。

他拿这笔钱,开发了一款双人版的飞行器出来,就是他带着何小鹏乘坐的那一台。

2020 年中,何小鹏来东莞试乘后,法务很快跟进。当年北京车展官宣,“汇天” 成了 “小鹏汇天”,飞行器也被拖过去参展。

赵德力带着他的 16 个员工,从东莞搬到了广州,在小鹏汽车总部办公了一段时间。小鹏的 hr 被抽调过去,协助汇天招聘。赵德力一边招聘,一边带着新招募的团队重新研发了新一代封闭座舱、可自动驾驶的飞行器 X2 出来。

 X2 没有考虑过商业化的问题。赵德力说,做这款产品的初衷就是为了打磨团队。如果一定要设定一个场景,就是从城市飞到郊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或是卖给景区,用于旅游观光。前者目前受到政策限制,后者的需求并不大。

到此为止,汇天做过多代产品,虽然形态不一,但技术原理大体相似,都是电池驱动、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eVTOL)。这同时也是行业主流的技术方向。但何小鹏投进去后,提出一个新的想法:做既可在路上行驶、又可以飞的 “飞行汽车”。

何小鹏设想出来的场景是:平时可以在城市里开,偶尔到郊区飞一下。就像开越野车,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外出越野一样。他认为这个市场规模更大。

这个技术路线极具争议。虽然 “飞行汽车” 的概念在上世纪 20 年代诞生的时候,的确指的是会飞的车。但最近几年火起来的飞行汽车公司,普遍做的是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其与直升机的区别在于,采用了无人机上常用的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DEP),巡航效率更高,且可实现自主飞行。

美国 NASA 在 2016 年开始推进 “城市空中交通”,提出在人口密集区打造一个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系统,也让 eVTOL 被推向资本的风口。而可行驶、可飞行的汽车,目前在研究这一方向的公司寥寥无几。小鹏汇天成了同行眼中的 “异类”。 

“站在我的角度,我肯定想把飞的做得很好、很极致。但是纯粹飞的没有市场,卖给谁?” 赵德力说。他认为会飞的车比飞行器的市场需求更大,更容易落地。

团队开始认认真真地对可行驶、可飞行的汽车做技术面上的可行性分析,最后的结论是可以攻克难关,2024 年之前实现量产。

这并不容易。汽车和飞行器的很多产品设计准则相悖。比如汽车要求足够坚固,出厂前要做碰撞测试。而飞机不需要考虑碰撞,但要求尽可能轻,能飞得起来。

政策也不明确。“会飞的车” 要登上工信部的产品目录才能合法销售,而要飞起来,还需要拿到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证。赵德力说,小鹏汇天正在与民航局积极沟通,“争取找到一条好的路径。”

2021 年 10 月,小鹏汇天完成了 5 亿美元 A 轮融资,投资方中很多是小鹏汽车的股东。赵德力说,他们都对能开、能飞的车感兴趣,认为市场规模会比垂直起降飞行器更大。

他们的担忧,主要是团队的专业性,早期来自航空业的人才偏少。汇天目前已有 700 余人,赵德力表示,航空背景的人员占比达到 20%。

管理好这些高级技术人才,又对赵德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最早什么都是我自己来,现在有了这些大咖,我更多是做好服务。技术方向定好了,他们往下冲,缺人我就帮他们搞人。”

去年 11 月,赵德力带着汇天的团队从小鹏汽车搬到了 10 几公里外的广州大学城——小鹏汽车启航的地方。新办公楼位于珠江沿岸,赵德力有次手痒了,申请临时空域,到珠江面上飞了一圈。

在广州东郊海鸥岛,小鹏汇天还建起了 2.1 万平米的飞行基地,有 135 平方公里合法试飞的空域,还培养了自己的试飞员。

看到他们驾驶着飞行器在低空盘旋,赵德力常常觉得很欣慰。“最早只有我一个人飞,现在他们都能飞了。”

视频:赵德力(前)与何小鹏(后)一起试飞

以下是《晚点 Auto》对赵德力的专访:


图片

民间科学爱好者



晚点 Auto:行业里有人称呼你为 “民科”(民间科学爱好者),怎么看这个标签?
 
赵德力:我不忌讳这个标签,我觉得挺好的。因为毕竟我不像他们都是科班出身,我大学都没上过,高中没毕业,我就追求自己的爱好。他们给我定一个 “民科”,或者是农民企业家,我是接受的。我认为这个标签还会有一定社会价值,因为我想让更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同样能够有梦想。我做成了,能够起到一个榜样作用,让他们追寻自己的梦想。

民科可能胆子会更大,特别是这种巨大创新,如果科班出身会算得很细,算完了之后,觉得这个东西风险太大,不可行,就不敢做了。

我不会去算这些东西,我只凭我的经验,应该可以通过多少次失败把它搞成。有风险,但这个风险我敢去承担。民科敢想敢做,有胆量。过去的汽车、飞机,都是民科搞出来,后面专业科班才进场搞得更专业。

晚点 Auto:汇天早期做无人机,后来才做飞行汽车。怎么看无人机这场仗?市场最终被大疆收割了。

赵德力:我觉得大疆抓住了很好的势能,借助资本的力量,出了几款很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我们早期做无人机,做的是竞技类的穿越机,带着 VR 眼镜飞,门槛有点高,比较难学。大疆做航拍机,借助 GPS 之后很容易上手,所以市场需求比较大。

晚点 Auto:为什么你们做门槛更高的穿越机,而没有做好操控的?

赵德力:这是我个人的原因,我觉得穿越更有挑战。我是玩家出身,对于玩的人来说,那种体验感是更好的。但难度很高。就好像玩单反相机一样,专业玩相机的,玩得很嗨,但是普通人调都不会调。我们做这样专业的东西,它很好玩,但没几个人玩得明白,所以市场很小。

晚点 Auto:为何会从无人机跨越到载人飞行器?

赵德力:2013 年我无人机卖的还算可以,有一定的现金流。我看到有人玩三角翼和直升机,就去学了。这两样东西很难学,又很贵,场地很遥远,每次飞一趟都很不容易。我那个时候就想,能不能做一款电动的,比较便宜,垂直起降,随时随地拿出来就能飞,而且很轻,就跟黑猫警长骑得飞行摩托那样。

有那么一个想法之后,就跟团队聊这个事情。团队反对,但我还是坚持去干这个事儿。最终我 2018 年飞起来那款产品,就跟当初想做的一模一样。一个按键就能够起飞,巡航,降落,小白都可以飞。

晚点 Auto:研发飞行器的过程中,感到最绝望的是什么时候?

赵德力:2016 年到 2018 年,飞机还没飞起来,在做研发,没有钱,还欠一屁股债,两年没有任何收入。经常会为还房租、吃饭、买零配件发愁。

你在隧道里面,看不到一点光,不知道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光明大道。每天很煎熬地往前走,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撞了南墙把墙要撞穿,没有退路可以走。

我觉得这个宇宙中,整个地球都是沧海一粟,我们来这个世界就这么一遭,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做的事儿是我从小的梦想,我一直坚持做下去,虽然这个过程很苦。

晚点 Auto:坚持做下去的内心驱动力是什么?

赵德力:我当时就想把这个东西飞起来,把产品做成、大卖,服务人类,这就是我的驱动力。因为那个时候你还没有产品,人家都不相信你,我就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个方向没错。

晚点 Auto:为什么一定要做这样的产品?你说大卖,做很多事情都能够赚到钱。

赵德力:赚钱不是唯一的目的。我想通过这种科技创新,做一个开创性的产品,而不是在存量市场里面拼杀,比如开一个饭店,你卖 10 块我卖 5 块。我想开辟一个新的东西出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堵车、应急救援,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看到科幻片里很多飞行汽车,虽然早期是人类的想象,现在我们通过科技能够实现它了,为什么不去做呢?

晚点 Auto:在你们之前,亿航在 2016 年 CES 上发布了一款载人飞行器,那时候你知道他们也在做吗?

赵德力:我们 2013 年就开始干了,他 2016 年发布的是一个模型,我看见了,挺兴奋的,觉得挺好的。亿航当时有融钱,有资本的力量在推这件事情。他们做的很不错,推动了 eVTOL 行业的蓬勃发展。


图片

可能搞这个的都摔死了

只有你一个活的



晚点 Auto:汇天首次载人飞行是你自己上去飞的,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赵德力:早期其他人只是跟我一起做事儿而已,打一份工,没有必要玩命。我喜欢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我一手造出来的,我不能因为它把我的同事摔了,那就不好了。所以我自己身先士卒,我知道它的安全边界在哪里,我自己上去测。

首次载人的时候,其实下决心下了好久。我记得三四月份这个飞行摩托就飞得很稳很好了,负重极限测试都做完了。但我要骑在中间飞起来,这个挑战是巨大的,因为周围全是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一个摔机就是非死即伤的事故。但我后来想,如果我不上去,它的价值在哪里?我的初心就是为了能够飞起来,如果我不上去,就永远只是一个想法。

我下了两三个月决心,到了 6 月份决定上去飞了,我老妈还有两三天过生日。我就回去一趟,说了很多好听的话,然后再回到广东,就飞上去了,没有让我失望,然后也成功的降下来了。
 
晚点 Auto:这么多次测试有出过问题吗?

赵德力:有出过两三次问题。最严重的是被螺旋桨打到脚指头,粉碎性骨折,在医院里做手术。现在还有个脚趾头弯不过来,有些骨头都没找到。我要躺在医院至少 40 多天,大概躺了一周就强行出院了,还签了一个免责协议。
 
早期测试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环境的因素,设备可靠性的因素。
 
晚点 Auto:你跟何小鹏讲过这一段吗?

赵德力:视频都给他看过。他说做这件事情不容易,可能全中国有 200 个搞这个的,都摔死了,只有你一个活的被我找到了。
 
何小鹏投资我们,第一是我们确实认真在做这件事,做了这么多年,有一定技术累积。最重要的是,他看创始人每次都自己上去搞,那个人肯定是疯子。
 
晚点 Auto:何小鹏投进去的时候,汇天的处于什么阶段?

赵德力:那个时候有一些天使投资人。我们做出了 T1,我参加了成龙的电影节、中国达人秀,拿到了中国陆军的单兵飞行冠军,资本就在找我了。我跟他们谈得七七八八,基本敲定过年之后投。结果来了疫情,他们都在收紧。

2020 年的 3、4 月,公司账上没钱了,估计 6 月都撑不到,我又找原来的股东凑了 100 多万应急。

我当时想,这些钱不能发工资,如果把投资人的钱分掉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还不如我们做一款产品,破釜沉舟,融到钱了之后再给大家补发工资。这样坚持了有三四个月,就做了一款双人版的(飞行器)。之后有投资人,政府招商领导明星过来体验,我可以带他飞。一个人坐在上面让你飞,你会觉得害怕。但是我在上面带着你飞,你不会害怕。

双人版做出来后,湖南卫视有一个综艺节目找我,让我带 Angelababy、最强大脑里面的水哥、肖央,全部都飞了一圈。

晚点 Auto:他们飞完之后说了什么?


赵德力:Angelababy 很开心,跳了下来,说特别爽、特别棒。
 
晚点 Auto:你参加过很多综艺节目,这是很多创业公司的 CEO 不会做、也没有机会做的事情。这个经历为你带来了什么?

赵德力:那些创业公司的 CEO,他们的项目很好融资,而我首先没有团队,我个人也没有什么背景,融不到钱,我要找一些合作伙伴,他们不知道我的话,永远都找不到。所以我想通过上综艺节目,增加自己的曝光度,让更多的合作伙伴找到我。第二,那个时候挺惨的,房子也卖了,没有钱,每次上综艺节目能拿一点出场费,能够让团队活下去。


图片

平时在城市里开

偶尔到郊区飞一下



晚点 Auto:何小鹏投进来之后,你和他是怎么配合的?他是董事长,你是创始人、总裁,没有 CEO?

赵德力:我现在是兼着 CEO 的职责,我跟小鹏经常会一起讨论一些战略性的问题,小鹏他也很关注这一块,每个礼拜都会跟我们的业务汇报,主要是把控大的方向。具体落地这些细节执行就我来。

我们研发团队经常跟他有很多互动。后面在讨论产品构型的时候,他想到要做能飞、能开的汽车。
 
晚点 Auto:主流技术界更认可 e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路线。国外做这种可飞、可开的飞行汽车的公司活的不怎么好。大家觉得不可实现,只是个概念。您怎么看外界的质疑?

赵德力:站在我的角度,我肯定想把飞的做得很好、很极致。但是纯粹飞的没有市场,卖给谁?小鹏是站在商业的逻辑思考,要做一款汽车,且价格不要太贵,百万级别。平时城市里上下班开,偶尔开到郊区飞一下。这就是他的商业逻辑。最开始我是想不通的,后来我一想,确实能卖。

国外的飞行汽车受到质疑,是因为它需要滑跑起飞,它是一个固定翼,你要找到一个专业的机场,大大限制了应用场景。

我们研发的是垂直起降的飞行汽车,你试想一下,我们开到黄浦江边上,能够从江这边飞到那边,可以不用过隧道,不用过桥。我去海南岛,可以不用过轮渡,跨海飞行,这是一个多么方便的产品。


图片
图:小鹏汇天计划于 2024 年量产可开、可飞的飞行汽车
 
晚点 Auto:这个技术上可实现吗?

赵德力:不好实现。我们从去年 3 月开始讨论这个构型,一直到 12 月才真正过了阀点,确定前面的讨论都 OK 了,困难都找到解决方法,我们觉得可行。
   
晚点 Auto:你们飞多少米高度?

赵德力:最早探索飞高一点,后来探索飞低一点,现在考虑到用户的心理承受程度,可能就是超低空飞行。
 
我们这个飞车有很多保护和安全的冗余设计,比如安全带、气囊、缓冲,各种保护做完了,从 10 米、8 米掉下来,不会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
 
晚点 Auto:大家担心的可能不止是致命,大家不想受伤。

赵德力:我们是产品方,肯定希望是把伤害减少到最低,万一极低概率有坠落发生,也不会有人死亡。这种坠机首先失效概率很低,电动化之后,相对直升机来说它的结构更加简单,可靠性更高。

晚点 Auto:飞行汽车行业有个争论,保守派的研发思路更靠近航空业,会做严谨的地面测试,激进派更靠近无人机。飞机和无人机摔了,代价不同,所以研发流程也不同。您觉得飞行汽车应该更靠近哪一种?

赵德力:我们的研发的流程,90% 是要按照汽车的研发流程来做的。我们也招了很多航空专家,飞的流程我们是尊重的。

我们的产品本质上是一辆车,只不过多了一个能飞的功能。为了能飞要去做一些改变,可能会把汽车研发的流程拉长一点,给一些时间到飞行,然后走相关的适航法规。

晚点 Auto:你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有哪些问题需要与政府沟通?

赵德力:我们既然能够在路上开,拿汽车的牌照我认为问题不大。然后能在天上飞,我们要拿适航证。

国家现在对于这种垂直起降电动飞行器,已经有了专用条件。以前你要拿到适航证无法可依,现在已经有了,我们就去按照国家的标准去做。

晚点 Auto:会飞又会跑的汽车,能上工信部的目录、合法销售吗?

赵德力:我现在不敢打包票。我们经常说,市场要推动政策,我们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我们不能等什么东西都出来了再做,那个时候就不叫创新了,你成功的几率会更低,绝对头部已经有了。肯定是你在造东西,提供一些成熟的参数,国家给你制定标准。伟大的企业家制定标准,就是这样来的。

晚点 Auto:2024 年量产这个时间是怎么定的?

赵德力:按照比如小鹏汽车的量产车,两年就出一款,我们差不多三年出一款飞行汽车。我们已经把从研发到量产这些时间节点全部规划好,2024 年能够量产。

晚点 Auto:汇天新招了很多高级人才进来。怎么用好他们,管理方面对你来说有挑战吗?

赵德力:有挑战。但是我认为在角色的转换,最早什么都是我自己来,现在有了这些大咖,我更多的是做好服务,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板块一定是比我强的,所以我会问他们的需要,哪些地方他们搞不定需要我来帮助。技术上面我们是讨论,方向定好了,他们往下冲,缺人我就帮他们搞人。资金已经搞了一轮进来了。

晚点 Auto:这一轮融资很多是小鹏的股东,过程是怎样的?

赵德力:我们 X2 出来之后就启动了融资。早期投资过小鹏汽车的很多投资人,对我们挺感兴趣的,全部来汇天聊,大家觉得能在路上开又能飞是最大的亮点。因为纯粹飞的,卖给个人不现实,用不了,卖 to B 的机构,没有地方飞。

晚点 Auto:他们有什么担忧吗?

赵德力:很少。最早他们担忧我们航空体系的人比较少,后面我们航空体系来了很多专家,现在占总人数的 20%。


- FIN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