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学术经验学步实录:恩师李可谈细辛

 川人2bavoi80dm 2024-04-15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导读:《本经》将细辛列为上品,所谓上品即可以久服,可以延年益寿。论曰:“气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图片

图片

图 源自:网络

细辛,是医界挠头的药物之一,与川乌、附子同列。几乎人人谈虎色变,畏之如蛇蝎,有终身不敢一用者。细辛,本是医圣手中的秘密武器,用于救危亡于顷刻的一号大将。

由于宋代元祐年间陈承的《本草别说》中有“细辛若单用末(这是无的放矢,从古代到今并无一人以单味细辛末治病),不可过钱匕,多即气闭塞,不通者死”一句。陈的根据是某狱中一囚暴死,似与服用含有细辛的药末有关,既未查证属实,又未作药物成份分析,想当然将道听途说写人书中。

后时珍老人编著《本草纲目》时,不辨真伪,不读《神农本草经》的明文记载,以及《伤寒论》经典用药的范例,将陈说引入《本草纲目》。于是“细辛不过钱”的谬说便流传天下,使救命功臣细辛蒙羞、蒙冤439年。

中医界要为细辛平反昭雪,要追根溯源。《伤寒杂病论》是公认的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之魂。而医圣用药所遵从的是《神农本草经》。两大经典,足以拨乱反正!

先看《本经》论述:

《本经》将细辛列为上品,所谓上品即可以久服,可以延年益寿。论曰:“气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清代张隐庵阐释此段经文,指明医圣的用药法度,并批驳陈承谬说,极有见地。敬录如下:

“细辛气味辛温,一茎直上,其色赤黑,秉少阴泉下之水阴,而上交于太阳之药也。少阴为水脏,太阳为水腑,水气相连于皮毛,内合于肺,若循行失职(本气之伤,外邪之侵),则咳逆上气,而细辛能治之(麻附细、小青龙汤病理、病机)。

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从巅人络脑,若循行失职,则病头痛脑动,而细辛亦能治之(麻附细法又一解)。太阳之气主皮毛,少阴之气主骨髓。

少阴之气不合太阳则风湿相侵,痹于筋骨,则百节拘挛;痹于腠理,则为死肌,而细辛皆能治之。其所以能治之者,以气胜之也。(新订大乌头汤之病理、病机直解,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红斑狼疮等免疫缺陷病)。久服明目利九窍者,水精之气,濡于空窍也。九窍利则轻身而延年矣!

又曰:“宋元佑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人多以此语忌用(细辛),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小青龙汤内之细辛之所以能止咳、定喘,皆辛香宣肺、启闭开窍之功!

上品无毒之药,何不可多用?方书类此之言不少(未指出李时珍,留足了面子!)学者不善详审而遵守之(凡经典必恪遵之,原原本本继承之!),岐黄之门(伤寒论是第一道门坎),终身不能人矣!”

再看医圣张仲景如何用细辛。

医圣用细辛共16方。

凡治外寒内饮、血虚寒凝致四肢厥逆时,重用细辛散寒化饮之功,用量为三两,如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及其类方等8方。

若本气先虚,少阴阳根不固,兼夹外犯或内生之实邪,则细辛只用二两,并与附子同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治太少同病,毕安内攘外之功于一方,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与附子、大黄相配,治寒积便秘,胁下偏痛。

细辛辛散之力极强,只用二两,以免辛散太过。同类方共5方。其余各方都是丸散,用量不等,但每次服用量极小。

医圣用细辛已人化境,《神农本草经》的药理,在《伤寒论》中发挥到极致!《本草正义》全面总结了仲景用细辛之妙:“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脉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窍而直透肌肤”。

细辛以辽细辛为佳,药力雄厚,疗效卓著,但副作用是易致人呕吐,有人主张蜜炙一刻钟,以减其辛烈之味,此法可行。凡用细辛剂,对老幼妇儿重症病人,可依照仲景基础有效剂量,全方按比例迭减至最小量,然后逐日叠加至基础有效量,以保证疗效。适当变通以适应不同病人。

总结细辛之功用与用量,医圣张仲景应是我们的典范。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只听张仲景和《神农本草经》的教诲,而不是不看四气五时,升降浮沉,脏腑归经,只论药物的化学成分,那样我们就不是中医了。

中医复兴之路在古代而不是现代,中西结合,中医现代化、科学化,已化掉了中医的灵魂,只剩一具躯壳。只有彻底洗脑,告别错误,拨乱反正,

回归经典,原原本本继承传统,才是中医再生之路。一味迁就西方,附庸所谓科学,那是自我毁灭!

图片
附:夏某医案


夏某,女,17岁,山西临汾人。2007年5月19日初诊:经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诊为“红斑狼疮”5年。自幼体弱,久用激素,致肝肾损害。自汗,脊痛,下肢肌肉关节痛不可近。曾发高热月余,脱发,两颊红斑。15岁初潮,病后停经已年半。

面色萎黄灰暗,腿软,迈步困难,一日跌扑二、三次。脉迟54次/分,心动神摇,食少消瘦,除“满月脸”外,余处皆瘦削。断为先天不足,藩筒大开,寒邪由表陷里,直入三阴要害,正虚不能鼓邪外透,予扶正托透法。

处方一:生芪250克,当归、桂枝、杭芍各45克,炙草60克,炮附片45克(日加5克,90克为度),制川乌、吴茱萸、黑小豆、防风各30克,白术、干姜各90克,生晒参30克(另),生山萸肉90克,辽细辛45克,坤草45克,生姜45克,大枣25枚,蜂蜜150克。加水3000ml,文火煮2小时,去渣,入蜂蜜,浓缩至300ml,兑人参汁。日分3次服,饭后40分。

处方二:鹿茸粉30克,清全蝎60克,大蜈蚣30条,研分30包,一次1包,3包/日,随中药服。


2007年6月8日二诊:前投变通大乌头汤去麻黄加萸肉、坤草,服至5剂,心跳加快,日泻恶臭带有粘涎之稀便3~4次,小便亦增多,甚觉爽快,食纳大增。

此为本气渐旺,自我修复机制启动。胃气来复,则太阴得以统帅三阴,促使伏邪渐次外透。心跳加快者,乃深伏心宫之寒邪,得下焦命门真火之助,开始化解(凡心肌病,心包炎,积液诸病皆有此效应)。

方中并无泻药,泻恶臭便者,亦真火扫荡寒邪从二便而去。亦有吐出大量痰涎者,此即《内经》“在上者,因而越之”,皆因中药助人自我调节、修复之能。毕竟青年,生机旺盛,诸症可退十之七八,痹痛全退,登四楼不需父亲扶持。面色红润,已无病容。仍遵原意出人,原方加节菖蒲30克,直通心窍,嘱服30剂后再诊。

2008年3月16日三诊:上方服25剂,附子已达135克。月经来潮,长达26个月之剧烈痛经亦愈。此期间面颊、指肚、小关节不断透发红疹、红斑、小结节,腰、腿部大结节多个,旋起旋消,全身脱壳一层,六脉平和。

效不更方,嘱原方再服一月,加服培元固本散。附子从135克,日加10克,无上限,加至正气大旺,正邪交争,出现膜眩效应后停药静养,仍在服药中。


图片


累计近年经治红斑狼疮5例,其中1例病愈后生一男孩。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脊髓空洞症,股骨头坏死,硬皮病等免疫缺陷病皆有卓效。

本方由黄芪桂枝五物汤,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乌头汤合方化裁而成。遵三阴统于太阴之理,以理中汤、破格救心汤统驭全方,寓攻于补,扶正托邪为法。

由于有蜂蜜,黑小豆,防风之善解乌、附之毒,煮服又尊医圣法度,绝无中毒之虞。若出现大瞑眩,则膜眩一过,病退大半。若不能耐受,可以加蜂蜜150克,开水冲服,移时即解,无需过虑。
图片
   | 每 |  日  | 本 | 草 |    
...............................................


图片

细辛

...............................................

辛,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细辛,佐姜、桂能驱脏府之寒,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佐独活能除少阴头痛,佐荆、防能散诸经之风, 佐芩、连、菊、薄,又能治风火齿痛而散解诸郁热最验也。


图片

朋友,愿您健康、平和、喜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