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第二十八讲:从收音机到itunes

 彭信之管理识堂 2024-04-16 发布于云南
建立原则,开展实践,创立学科        
             ——德鲁克


阅读:

事实上,确实存在一种“薄弱环节”,它是可以界定的,而且清晰可见,并能引起人们的强烈感受。只有获得大量的新知识,才能满足这种流程需求。(《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第五章)

心得:

不协调事件和人口统计特征的变化都与流程需求有关,这一点,我们在前面两讲中已经说过了。
接下来要说的是薄弱环节,一个能够感知并清晰识别的需求,当新知识出现时,就会成为创新之源。
我们来说说收音机这发展历史,你会不断地发现薄弱环节,以及通过解决这些薄弱环节而带来的持续创新。

1906年,美国33岁的发明家李·德福雷斯特组装了第一个真空管放大器,这种放大器立即就被用来与马可尼的无线电发明相结合,利用无线电传送人的声音,于是产生了收音机。
那个时候的收音机都使用真空管,体积也非常大,只能在家收坐。
1939 年 12 月 29 日,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在他的实验室笔记本上做下了一行记录:“用半导体取代真空管应该是可能的。”八年后,他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的沃尔特·布拉顿和约翰·巴丁成功地研发并测试了点接触型晶体管。1945年,美国利金希公司研制出了晶体管收音机,自此,收音机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这个全新的解决方案-晶体管收音机非常的小巧,终于可以随身携带了,而我到现在还记得自己买到的第一个收音机:德生。当时的感觉是终于可以拥有全世界了。
随之而来的一个“薄弱环节”,是收音机的节目不断保存,必须准时准点的收听,不能重复。

于是录音机出现了。1930年代,德国的弗里茨·普菲尔(Fritz Pfleumer)发明了磁带录音的概念,并于1935年制造了第一台磁带录音机。随后,磁带录音机在音乐行业和广播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音乐的传播与分享,制作与创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卡带开始流行。
但是录音机还是很大,扛着一台录音机听歌现在让人感觉很傻,但真是在中国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于是索尼walkman出现了,这就是随身听,它解决的薄弱环节就是小巧,随时随地可以享受音乐的乐趣。1979年,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随身听设备——Walkman。在往后的二十余年时间里,Walkman一直统治音乐市场,单品均价150美元(约合人民币1079元),历史认证销量达4亿台。
就录音机而言,walk-man已经做到了极致,不能再小了,再小磁带就放不进去了。

于是革命者MP3出现了。
在上世纪 90 年代,如果有人能将几百首歌曲装进一个火柴盒大小的设备中,随身携带并随时随地听歌,简直就像奇迹一样。三十年过去了,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经历过这种奇迹,而这一切的发生都要归功于世界上最流行的音频压缩格式、数字音乐的奠基者 ——MP3。
MP3 的精妙之处在于,其中的算法在大幅缩减原始音频的数据量的同时,还能确保大部分听众的听音质量,而且它更容易存储和传输。
MP3 的发明带来了音乐领域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聆听音乐的方式。在 Napster 等点对点音乐共享服务的支持下,MP3 迅速席卷全球,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盗版问题,在当时受到了音乐界人士的抵制和诟病。于是iPod出现。
初代iPod轻盈而小巧,配备了屏幕、物理按键和滚轮,操作便捷。更令当时用户震惊的,是它的5GB的大容量,这在2001年显得尤为奢侈,为此苹果塞进了一块小型硬盘。
如果iPod只是以外形和配置取胜的话,它不过只是一款高端版的MP3罢了。但两年后,苹果使出了杀手锏,iTunes上线了-这才是真正具有有开创性的意义的。
苹果说服了音乐版权公司,让他们把歌曲放在iTunes上销售。用户可以单独购买一首歌曲,每首0.99美元,这比打包买一张专辑的传统模式划算很多,让大量盗版用户投入了正版的怀抱中。当用户可以方便地购买音乐时,苹果和音乐公司都成了受益者,通过iTunes赚得盆满钵满。iTunes当年一上线,不到一周就卖出了100万首歌曲。
作为智能手机用户的我们,今天来看,iTunes的使用方式非常繁琐而反人类。但在移动网络还不发达的20年前,PC仍然是最核心的上网设备,通过PC端的iTunes下载、管理音乐文件,再同步到iPod中,在当时是方便高效的操作。
iPod成功将硬件和内容绑定,颠覆了整个音乐行业,苹果持续成为随身听市场上的第一品牌。
2009年,苹果发布了最后一代iPod classic,2014年将其从网站上下架;2012年,最后一代iPod nano发布,2017年后被苹果停止销售;2019年,最后一代iPod touch发布,于2022年停止销售。
杀死iPod的,毫无疑问是智能手机。作为史无前例的高集成度智能设备,手机干掉的产品太多了,收音机、MP3、PDA、MP4、闹钟……没有一个能逃离它的“魔爪”。在智能手机全面普及、苹果成为手机行业的霸主后,iPod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而iPod上的商业模式,在iPhone上被发扬光大了。用户不仅可以在iPhone上购买音频内容,还能下载海量的第三方App,为游戏、工具、影视等更丰富的内容付费。iPod系列的多年积累给iPhone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当然,相比于古典时代的买断制,苹果等厂商如今更加青睐于能让用户按时付费的订阅制,流媒体开始盛行。
你看,在我们讲述声音发展史的过程当中,始终存在的一个东西就是中间的流程中的薄弱环节,真空管收音机太大,于是有了真空管收音机,收音机的声音不能保存,于是有了录音机,录音机太大,于是有了walkman,walkman保存的音乐太少,于是有了mp3,mp3解决不了盗版问题,于是ipod出现……
这些薄弱环节是如此一目了然,而创新之道就在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