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方治口舌生疮、小便淋涩,其效如神!

 并不hy 2024-04-16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生地黄、竹叶、木通、甘草各等份。

用法:水煎服。

主治:

1、心经有热,口舌生疮。

2、下焦湿热,小便淋涩热痛,舌尖红,脉数。

证析:心主营血,心经气分有热,亦常兼见营热证象。三焦是津气运行之所,心经气分有热,不是热盛津伤,就是湿热为患。此证系湿热壅于舌窍,故见口舌生疮。若非心病而属肾病,水道不利,则见小便淋涩热痛。

病机:心经湿热;下焦湿热。

治法:导赤泻心,利水通淋法。

方义:气病及营,湿热阻于舌窍而呈口舌生疮,法当两清气血,引导湿热从三焦下行。此方用生地黄凉血养阴,补心体而泻心用,辅以清心热的竹叶,益心气的甘草,能呈凉血清热功效。配一味木通引导湿热从三焦下行,使有外出去路,方名导赤,殆即指此。

此方结构与六味地黄汤颇为相似。六味地黄汤用地黄、牡丹皮养阴清热,茯苓、泽泻淡渗利水;此方用地黄、竹叶养阴清热,木通通利水道,药虽稍异而理法相同,用治下焦湿热,能呈清热利水功效。小便涩痛是肝的疏泄失调、经隧挛急现象,用甘草有甘以缓之之意。

关于此证机理,方书均从心移热于小肠作解。今不从旧说而作上述解释的理由有三:其一,原书用治心热,并未言及小便涩痛,更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如此解释,似更符合原意。其二,小便涩痛,亦非小肠有热而是肾系水液失调。如系小肠有热而呈小便短赤,当是清浊不分的病理改变,必有泄泻见证。此证仅见小便涩痛,大便未见异常,显然不是小肠清浊不分而是肾系水液失调,如此解释,符合临床实际。其三,此方结构与六味地黄汤相似。六味地黄汤是治肾阴不足水液失调之方,此方既与相似,自可借治下焦湿热,谓属心移热于小肠,似有穿凿之嫌。

应用:
1、适用于口舌生疮,小便淋涩,舌红脉数者。单纯口舌生疮或小便淋涩可用,两证同时出现亦可用。
2、若心火盛者加黄连;阴虚较显者加石斛、知母;血淋者加旱莲草、白茅根。
3、导赤散为主,治愈3例尿血证,均获痊愈。(《江西医药》,1963年第9期)。
4、用导赤散加减治愈淋病15例。其中包括砂淋5例,气淋7例,血淋3例。(《广西中医杂志》,1965年第2期)。
5、导赤散加黄连,名泻心导赤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龈炎、鹅口疮等百例病人,均获满意效果。(《赤脚医生杂志》,1976年第1期)。
6、导赤散合二妙散治疗18例慢性前列腺炎均可改善征象。(《福建医药卫生》,1976年第3期)。

7、用导赤散治疗舌胀、阳痿、滑精、遗尿各1例,随证加味,均获良效。(《山东医药》,1979年第5期)。

化裁:
1、导赤散(《证治准绳》)本方加黄芩。治小儿血淋
2、导赤散(《银海精微》)本方加栀子、黄柏、知母。治大眦赤脉传睛

3、导赤散(《笔花医镜》)本方加麦冬、车前子、赤茯苓。主治:热闭,小便不通

歌括: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从
口糜淋痛心肾热,引热同出小便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