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能的技艺:巅峰表现入门

 卷美书香 2024-04-16 发布于山东

一、引言

图片

这本《不可能的技艺》可以看做是《盗火》的续集或者实践操作版。科特勒是个作家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家,他创办了一个叫做「心流研究社」(Flow Research Collective)的机构,召集了一帮人,专门研究如何提升人的巅峰表现。心流研究社有培训业务,服务对象包括大公司的高管、特种部队的士兵,也包括普通人。而这本书就是那个机构的心法秘籍。

所谓「不可能」,指的是超出了一般人的正常能力甚至想象力的、极端的表现。比如埃隆·马斯克做的每一件事都给人一种不可能的感觉。你要是在酒吧里听他说这些事,你会认为他是在吹牛,可是他就是做成了。世界上有些人做事的效率之高,能力之强,会让你觉得他们“不正常”。

科特勒对这样的人做了多年的调研。他观察过有巅峰表现的企业家、艺术家、演员、音乐家、运动员等等,他追踪了针对巅峰表现的科学研究,他自己组织人搞了研究和培训。

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是“优良表现”。比如上课专心听讲、努力刷题考研、工作认真负责、跟领导搞好关系、什么“事事有交代”之类,这些都是“可能”的表现。而这里说的“不可能”,则是英雄豪杰的表现。比如极限体育、超人式的学习、石破天惊的创造力、偏执狂式的商业能力。

要想做这种非常之事,你必须得是一个非常之人。巅峰表现是有代价的,你得“舍得”自己才行。科特勒本人就是个一直有巅峰表现的人。他早年曾经在酒吧里当调酒师,业余写写文章。上世纪九十年代,科特勒想进入媒体行业,他抓住了一个极端的机会。

当时极限运动在美国刚开始流行,像冲浪、攀岩、高难度滑雪,都是玩命的项目。媒体想报道极限运动,可是没有记者懂这些,科特勒没做任何准备就说我懂。然后他就去跟踪那些极限运动员,跟着他们一起做极限运动。他付出了巨大代价:碎了两根拇指,断了两根锁骨和四根肋骨,胳膊、手腕骨折,两条腿上有65处骨折。

而科特勒凭借那组报道,在记者这一行里站稳了脚跟。科特勒就这样不断地做极端的事情,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在美国高科技领域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

那你说巅峰表现是不是就是不怕死、拼命硬干呢?不是。

巅峰表现和普通人说的咬紧牙关努力奋斗完全是两个逻辑。外卖小哥如果干得好也许一个月能挣三万块钱,但那只是辛苦钱,所谓“吃得苦中苦”而已。他得用强大的意志力说服自己才能每天出去做这个工作。如果你给他三万块钱,让他这个月别做了,他会同意的。送外卖这个事儿本身,并没有带给他多少乐趣。

巅峰表现,是另一种状态。这个人是真心喜欢做这件事。他每天都情绪高涨,精力好像根本用不完,这边已经忙的不行了,还在迸发新想法,说咱们明天再上一个项目。这个状态,就是「心流」(flow)。

进入心流,你会全神贯注地做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你的行动和意识彻底融为一体,你会忘记自我,忘记时间的流逝,忘记周围的一切。

  • 如果你是在做运动,心流会让你的耐力、肌肉反应显著提高,让你的疼痛感、疲惫感、劳累感显著降低。

  • 如果你在做脑力劳动,心流会让你的生产力、创造力、记忆力和协作能力大大提高。有些研究认为人在心流状态下的表现会比普通表现高出 500%。

可是大部分人工作的时候并没有达到心流啊,那心流正常吗?其实心流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是演化赋予哺乳动物的能力

你要在自然界争夺某种稀缺资源,就得时不时地进入高强度的状态。

  • 怕资源被人抢,你就需要战斗或者逃跑;

  • 要夺取新资源,你就得探索和创造

这些时候的你会忘记疼痛、忘记自己、全情投入,这就是心流。现在你打游戏可以一连几个小时不抬头,一抬头发现天都亮了,这也是心流。心流是一种原始的野性能力

可是现代人通常是整天做一些可以三心二意走流程的工作,那当然就用不着心流。所以哈佛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说,人类之所以没有发挥潜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养成发挥潜能的习惯:我们大部分情况下的行为低于最佳状态,我们习惯性地不使用自己的最佳状态。

科特勒这本书研究的就是如何让你使用最佳状态。

图片

这可能让你想起电影《超体》,说人目前只用到大脑的 10%,如果能把大脑开发到100%,就会有超能力……那个不科学。心流跟超能力没关系。其实当你做一件复杂的事情的时候,你就已经把大脑的主要区域都用上了。这不是大脑容量的问题,而是一个神经生物学的问题。

心流研究社的方法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行为,调动人体本来就有的多巴胺、催产素、血清素、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等等神经物质,把人调节到心流状态。而为了发挥巅峰表现,你需要四种东西,这也是全书的四大主题,构成了巅峰表现的配方:

  • 动机(motivation)

  • 学习(learning)

  • 创造力(creativity)

  • 心流(flow)

总结一下,这一章中科特勒给的几个配方是,

  • 巅峰表现 = 动机 学习 创造力 心流,而其中,

  • 动机 = 驱动力 目标 坚毅力,其中,

  • 驱动力 = 外部驱动 内在驱动,其中,

  • 内在驱动 = 好奇心、热情、意义、目的、精通(mastery)、掌控感(autonomy)。

这些是英雄豪杰的特征。我观察那些有巅峰表现,从事「不可能」事业的人,都不是稳稳当当老老实实磨磨唧唧的作风。他们给人的感觉是一惊一乍,精力过剩,充满戏剧性,全情投入,看起来是很嗨的样子。

如果你找到了这个劲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如果你还没有这个劲头,你需要从好奇心开始找驱动力。

如果你看到别人有这个劲头,千万别打击、更别笑话他:人家那才是有可能做成大事的样子。

二、动机

动机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有良好动机的人做事是自己就愿意做,不需要调动什么意志力或者高喊什么励志口号。有些家长说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爱学习,那就是缺乏动机。而动机其实是一种需要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

动机其实不是一种技能,动机是由三个技能组成的,包括

  • 驱动力(drive)

  • 目标(goals)

  • 坚毅力(grit)

0x1:驱动力(drive)

驱动力分为外部驱动和内部驱动。

外部驱动就是像金钱、名望或者性这些动力。华尔街最喜欢招募的是又聪明又穷的年轻人,金钱能很好地驱动他们。但是外部驱动是有上限的。有多项研究表明,一旦年收入达到 75,000 美元这个水平,很多美国人就不再那么追求金钱了。你会考虑其他的东西,你会质疑努力挣钱的意义。

真正做大事、达成不可能之成就的人,靠的是内在驱动。内在驱动有若干个方面。

1、好奇(curiosity)

好奇心是一切的开始。科特勒建议的第一步,就是你找张纸,写下 25 件你感到好奇的东西。一定要具体,不要说“我对足球很好奇”、要说具体对足球的哪个技术动作感到好奇。你的最初动力就在这 25 个想法之中。

接下来你要寻找这些想法之间的交集。你会发现其中几个想法之间有联系,存在共同点。一旦找到,你的大脑就会分泌一点多巴胺。多巴胺能让你更加集中注意力,能提高你思维的信噪比,能让你在这些想法的联系之上再产生新的想法,还能加深记忆。而且多巴胺是一种奖励物质,它会让你感觉很好。找到这个点,你的好奇心就会叠加,你的驱动力也增加了。

下一步是探索这个点。上网搜索文献、看视频、阅读相关的书籍,开始你的调研。而因为你是从好奇心出发的,你做这件事靠的是驱动,而不是努力:你不是逼着自己做这件事。

然后你要让自己专业一点。慢慢积累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其中的历史叙事,掌握专业术语,让自己像一个内行。然后你就可以跟人交流了。

2、热情(passion)

表现出热情,别人才相信你是真干。热情的最大好处就是你愿意跟人交流。去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可以是同事、朋友或者干脆找个陌生人。把你学到的东西讲给他们听。

别人收到你的分享会给你积极的反馈。反馈不但会进一步增加你的多巴胺,还能够给你提供催产素。催产素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爱。

这样你的热情会进一步增强你的好奇心,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循环。现在事情有点走上正轨的意思了。

3、目的(purpose)

注意“目的”和“目标”(goal)不完全一样。目标是很具体的,比如在某个时间之前完成某件事;目的则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比如我要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目的是你的使命所在,是你做的这件事有意义。

目的会让你的大脑有选择地接收信息。你大脑的右岛皮层会变大,这有利于防止抑郁症。目的对身体也有好处。有目的感的人,中风、痴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更低,工作动机更强,生产力水平、抗打压能力、专注力都更高。

目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让你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事情上。你不再只是为了自己而活,你开始为一项事业负责。目的还能产生号召力,吸引其他人的加入

科特勒认为最好的目的是所谓“大规模变革性目的”(Massive Transformative Purpose,MTP),也就是宏大的、要带来巨大变化的目的。比如说你想要消除一个地区的贫困。大规模变革性目的是商业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企业存在的基础。

科特勒建议列出 15 个你所能想到的目的,再把你的热情、好奇跟目的联系在一起,找到那个共同点,这可能就是你要做的事业。

整个操作是从好奇心出发,激发出热情,找到目的。而这还只是开始的开始。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件事持续地做下去,我们继续讨论。

0x2:目标(goals)

我读科特勒这本书的一个突出感受是,那些实现了「不可能」之成就的人,都是现代的修行者。我们之前讲过「生活黑客」,但大多数生活黑客只是优化自己生活中的某一方面。我们经常说要学习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但运动员都有教练,教练告诉他做什么和怎样做,他做就是了。而《不可能的技艺》这本书中所说的人,却是从心理到身体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得方方面面都厉害,而且还是自己告诉自己做什么。

我们应该把科特勒这本书理解成不仅仅是心法,更是一整套的综合训练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最新科研结果的。书中的信息密度非常大,我们来详细讨论。

这一章继续说动机。上一小节说的好奇心、热情和目的是如何激励你开始一项事业,这一讲的重点是怎样坚持下去。

要坚持下去,一个重要的内在驱动是「自主性」(autonomy)。所谓自主就是你说了算,你说干啥就干啥。什么工作都得有点自主性,哪怕只是一小点也好

谷歌公司曾经有个著名的规定是给员工 20% 的自由时间,相当于每周有一天,你在公司可以做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谷歌这一招是跟 3M 公司学的,3M 给的是 15%。所有研究都表明,这 20% 或者 15% 的自由时间,是两家公司产出的创造性和效率最大的时间。

这个道理是「我要做」比「要我做」好。如果你做的是别人安排的事儿,然后别人要考核你,你会想办法刷业绩、刷指标、走捷径、耍小聪明,对付对付就完事了。但如果是你自己想做的事,你会兢兢业业地做好

当然身处公司之中总要跟人合作,不可能百分之一百都自主。可是谷歌和 3M 的实验说的很明白,自主时间不需要太多,20%、15% 甚至更少都可以。科特勒说每五个工作日你能有哪怕半天自主时间也很好。

而且就算“上班”这件事儿本身不自主,你还可以有两方面的自主。

  • 一是自己制定工作时间表。同样是每天工作那么多小时,你最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选择几点上班几点下班。有的人喜欢晚睡晚起有的人喜欢早睡早起,都应该得到尊重。

  • 二是你可以自主去做一些锻炼,最好是从事一项比较刺激的运动,比如冲浪之类。这样的运动能让神经系统平静下来,增强进入心流的能力。

业务上的精进是个自主的事儿。永远都是你自己想要提高自己,才能提高自己。自主会带来对「精通」(mastery)的追求。精通是对手艺的虔诚,是对进步的需求,是对不断改进的冲动。精通感每一次都能给你带来多巴胺

那自主做事的方向是什么呢?你需要目标。

「目标」(goals),和上一章说的「目的」(purpose)不一样。目的是一个大致的努力方向,比较模糊。比如你想写小说,你的目的可以是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但是怎么才叫伟大,没有硬指标。目标,则是一个具体的、可以自我考核的事情。作为小说家,你的一个近期目标可以是完成一部小说。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曾经有些人认为工作愉快就好,没必要设定目标,但是现在的研究都认为有目标是好的。综合的研究结果是设定目标可以提高 11% 到 25% 的绩效和生产力。

而科特勒建议我们选择高而且有难度的目标(high, hard goal, HHG)。这样的目标能激励你发挥最大的潜能。再考虑到目的和每天的任务列表,你需要建立一个三级目标体系,

  • 第一级是目的(purpose)。目的是人生尺度上的东西。科特勒给自己选择了三个人生目的:一是要写出有影响力的书,二是要推动心流的研究和培训事业,三是要推动人们更友好地对待动物。目的给他的各种行动提供了明确的判断:凡是符合这三个目的的事儿,他就做,不符合的就不做。

  • 第二级是高难度目标(HHG)。五个月之内写一本好书,这是一个高难度而又可以考核的目标。

  • 第三级叫「清晰目标(clear goals)」,是每一天具体要做的事情,相当于任务列表上的任务。科特勒每天要完成八个清晰目标,都是像“上午8:00-10:00之间写出 500 个字,其中必须让读者产生兴奋感觉”这种特别细致的任务。

有了目标体系,有了自主性,追求精通,你这个事业就可以像火车一样运行下去了……但是你会遇到挫折。

0x3:坚毅力(grit)

怎样面对前进路上的困难呢?你需要坚毅力(grit)、意志力(will power)、成长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等等,你会面对“慢性日常麻烦”,你会很有挫败感……这些我们之前都讲过。其实所有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一个心法来概括,

你要控制你的思考方式和思考内容。你得掌控自己怎么*想*。

真正的问题不是挫折本身,而是你对挫折的反应。叫苦叫累于事无补,我们需要把困难当做挑战而不是威胁,想着如何解决它。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那样想也行这样想也行,如果不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控制,你就可能陷入无聊、挫败、悲观的情绪无法自拔。怎么控制想法呢?科特勒提了三个办法。

  • 第一个办法是跟自己进行「积极对话」,鼓励自己。

对话有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对话可以拓宽你的思想,让你往好的方面去想,让你扩大自己;消极的对话则会让你退缩。而心理学家的研究说,积极想法和消极想法的比例,得大于 3:1,你才能有积极的作为。那你说,可我哪有那么多积极的东西可说呢?注意积极的想法不能是自我欺骗。如果你明明不是个有钱人,你不能假装自己很有钱。这个老师不行就是不行,你不能强迫自己相信他很行。

你训练自己去发现生活中各种积极的因素,这也就引出了第二个办法。

  • 第二个办法,「感恩」

这不仅仅是一个美德问题。对想要取得极端成功的修行者来说,感恩的最大好处在于它能够改变大脑中消极性的偏见。杏仁核总是过分关注坏消息,它给大脑提供了一个过滤功能,让我们沉浸于消极想法,而对好东西视而不见。而如果你有感恩的心,每天或者每周都专门抽出时间,想一想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多么幸运,有许多人在帮助你,你就会更容易看到身边积极的信息。

所以感恩是接收积极信息的训练。心流研究社和南加州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做过联合研究,结果表明感恩练习和高心流生活方式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 第三个办法,「冥想」

我们说过很多次冥想,冥想有两个方式。

  • 一是让思想专注在一件事上,比如专注于呼吸,别的什么都不想

  • 二是旁观和倾听自己随时涌现出来的各种情绪。其实冥想的核心目的,就是选择和掌控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而不被它们所控制。

挫折感之外,你还有一个更大的敌人,那就是恐惧。

总有一些你为了达成目标而不得不做,可是又强烈地不想去做的事情。比如你非常害怕在公开场合演讲。还有一些是做大事必须付出的代价,比如被人指责。你的心理压力、愤怒、悲伤和各种非理性的想法和行为,都让你感到恐惧。

普通人对恐惧都是躲着走,尽量避免做恐惧的事儿,而极端的修行者们,却是以恐惧为指南针,越恐惧什么就越去做什么

科特勒说,恐惧有个最大的优点,它是一个很好的动力:当你感受到恐惧的时候,你自动就会专注,你自动就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比如一个任务的截止时间马上就到了,就好像有一只狼在追赶你一样,你自动就会全神贯注地赶紧完成它,而且往往有超水平发挥。

所以你要适应恐惧,主动体验恐惧,最好达到像对待一个朋友一样去对待恐惧。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你要把恐惧感“外化”。不要专注于恐惧这个想法,而是要去感受恐惧对你”身体“,而不是”大脑“的影响。恐惧是让你的胃难受了吗?还是大腿的肌肉难受?恐惧让你身体的哪个部位最紧张?当你主动去体会身体的恐惧感的时候,当你把恐惧当成一种体验去参观的时候,恐惧反而就不会困扰你了。

这不是说“尽管恐惧,但我还是要做”,而是说“因为恐惧,所以我要去做”。多练习一些曾经帮你战胜过恐惧的方法。深呼吸对你好使吗?那就来几次深呼吸。这个指导思想是一定要迎难而上,遇强更强。

接下来是休息。

极端成功者容易陷入工作中不能自拔,不愿意休息。如果你的自我驱动太有效,工作会让你上瘾。但人毕竟需要休息。休息不足倒不至于说会“过劳死”,我始终觉得“过劳死”这个说法不科学,事实是很多人不过劳也会死。休息不足的真正问题是你会出现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有三个症状:

  • 一个是疲劳,感到很累

  • 一个是抑郁

  • 一个是产生愤世嫉俗的情绪,看什么都不顺眼

如果你出现这三种情况,你需要战略性休息。

这里科特勒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休息一定得是主动休息,而不是像看电视、泡吧之类的被动休息。

主动休息要求屏蔽干扰。一些追求极端成功的人会用到像高压氧舱、“感官剥夺罐”之类的工具让自己休息。其实常规的办法就很有效,三点:

  • 深度睡眠

  • 户外锻炼身体

  • 每隔几个月去度一次假

你看出来没有?科特勒这本书对人的要求相当高。这没办法,谁让你想取得不可能的成就呢?你要想过不平凡的生活,就得有不平凡的习惯。科特勒用了个词叫「凶猛」(ferocity),你得做一个凶猛的人。

凶猛的关键就是迎难而上。

大部分人跑步的时候,如果遇到上坡,会主动慢下来,对吧,毕竟上坡很累。超级精英可不是这样的。他们遇到上坡不会减速,反而要更加用力,他们跑出来的上坡速度会至少跟平地速度一样。

还有最绝的一招。科特勒亲测有效。这一招是,选择你最累、最疲惫的一天,加码,再多做一些最有挑战的事儿。

有研究表明,当你最疲惫最难受的时候,你会有一个达到心流的机会。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体验,明明特别特别累,突然之间感觉不累了。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整天做了很多事已经累到极点了,好不容易躺在床上了,突然兴奋了,还想再干点别的。科特勒的建议是千万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不要用来看手机,要去干一些更有挑战的事情。

比如有一天,科特勒头天晚上就睡眠不足。这一天他又连续工作了10小时。可是他不但不休息,反而去健身房做了大运动量训练。训练完了又领着自己的狗去爬山。他一边爬山,一边在练习自己的下一场演讲。科特勒说这是练习演讲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时候你能讲好,你任何时候都能讲好。

这是对心流的一种合理运用。最累的时刻有个临界点,过了那个临界点心流就来了,疲惫感消失,你会发现另一个“能量层”,这是你发现自身潜能的时刻。

我的建议是就算你做不到这么狠,也要给自己机会达到精疲力竭的时刻。你要想养生这样可能更有利于你养生。中国有这样精神的人太少了,可你要知道现在有不少美国人就在这么干。

岁月静好的生活有多大意思呢?为什么不偶尔凶猛一次,尝试一下极端的体验呢?

三、学习

想要达成不可能之成就,你光有修身的动力、能坚持,还远远不够,你还需要学习和创造。终身学习是最起码的要求。

其实终身学习也是一种修行,哪怕你学了几十年并没有取得特别突出的成就,学习也能让你的大脑保持敏锐,能防止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下降。而且你总能学到一点真东西。你的自信心会更强,沟通交流水平会更高,你对各种事物会有高级的看法。如果学会一项技能,还时不时能用上,那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满足感。

但是,如果你非得想要达到「不可能」水平的成就,终身学习可能还不够。你得成为一个学习超人才行。你需要严格的、特殊的学习策略。最起码的一点,你不能把学习当做儿戏、搞成锻炼身体或者行为艺术。你得精心选择学习内容,确保自己是在「学习区」里学习:这里对你的挑战足够大,而你又恰好能够得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5.87%」的最优点。科特勒强调,这样挑战性恰到好处的内容,也是进入心流状态的关键

而且学习对你来说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才好。像什么每天背 25 个单词那种龟速学英语是绝对不行的。你得有足够大的冲劲和足够高明的巧劲,得能迅速掌握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这一章我们说三个超人级别的学习策略,重点是学什么。

0x1:学“20%”

第一个策略的作用是扩展你学习的广度。很多事情你不一定非得学到专家水平,但是最好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比如你要经营一家公司,你自己不一定非得去做财务或者法务,但是你如果能了解一些财会知识和法律知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劲头是不求精通,但求有所掌握。

说这样的学习就不得不提蒂姆·费里斯(Tim Ferriss)了。这位老兄是著名生活黑客、专业学习者、励志导师。2015 年,当时他 38 岁,费里斯拿自己做了一系列的学习实验,就叫“蒂姆·费里斯实验(The Tim Ferriss Experiment)”。整个实验过程被拍成了电视节目。

图片

费里斯选择了13项非常困难的技能,包括演奏乐器、赛车、巴西柔术、外语等等。每个技能从零开始,只学五天。但是这五天是用最科学、最强化的方法学习,请世界级高手教他。每次学完五天之后,他都要接受一次世界级水平的考核。

比如其中一个项目是学打鼓。费里斯请了一个著名乐队的鼓手来当他的老师,学完之后他就跟另一个著名的摇滚乐队参加了一次正式演出,当着所有观众的面打鼓。费里斯学巴西柔术,则是学五天之后直接上擂台跟世界冠军打比赛。学扑克,五天之后拿自己的几十万美元去跟顶级职业选手赌博。

我觉得费里斯是完成了每个爱学习的人都曾经有过的梦想:如果我一切条件都是最好的,我用最短的时间,能达到一个什么水平?

费里斯的猜想是只要方法对,你不需要十年或者一万个小时的练习,就能达到一个至少看上去挺专业的水平。费里斯说他本人并不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人,各项技能都很一般,外语很差,三十岁才会游泳,他说如果我这样一个人能做到,那你们所有人都能做到。

费里斯付出了代价。有个项目是学“跑酷”,也就是在建筑物上飞檐走壁那个极限运动,费里斯把自己摔骨折了……但是他的确学出了效果。

费里斯的学习窍门就是「二八法则」。你只要学会 20%的、最关键的东西,就能有80%的效果。科特勒总结,费里斯的方法差不多是下面这样的,

  • 一个是不同的领域有一些通用的技巧。比如说学打鼓也好、学打牌也好、学冲浪也好,这些项目都需要你能够克服恐惧,在危机关头保持镇定。你只要在通过一个项目掌握这个镇定的技能,就可以立即用到别的项目上。所以学得越多,你学得就会越快。

  • 一个是找到那 20% 的精髓。首先是这个领域里标准化的动作,包括最常用的套路和最常犯的错误。你把这些先抓住,反复练习,看起来就会很像专业人士。

  • 接下来要找那些能够发挥最大的杠杆作用的要点。比如说学习流行歌曲,其实大多数歌曲都是由4-5个和弦组成的,学会这几个关键和弦,你的音乐技能就上一个台阶。

费里西学巴西柔术是怎么五天就上擂台的呢?其实他就学了最关键的一招,叫“断头台遏制”。他在五天里把这招练到了精通,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还是从场上任何一个位置,费里斯都能够熟练地使出来这一招。而这一招就让他表现的挺像样。

*

“挺像样”就已经很有用了。比如你要弄个商业合同,如果你在跟人谈之前,自己能先大概了解一下商业合同的关键之处都有哪些,掌握几个术语,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套路和注意事项,对方就会认为你非常专业。

而且这个方法是可以累积的。你不是必须只能学五天。你完全可以一直都使用这个效率最高的方法,每次都学习自己不会的部分的最关键的20%,也许你可以最快的速度突破一个专业。费里斯认为这个方法能让你在一年半之内掌握任何一个领域的核心知识。

如果你有条件的话,我建议你聘请一位某个领域的一线专家,就让他带你一年半,你看看能达到什么程度。

不过科特勒认为二八法则只适合学习一些辅助性的技能。对于自己的看家本领,你得舍得花剩下那 80% 的时间去掌握剩下那 20% 的东西:因为那20%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0x2:学看家本领

每个人都应该有点看家本领、专业优势,在这个项目你得达到精通(mastery)才行。精通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愉悦感,你经常演练它,不断地打磨和提高它,你会特别容易在这个项目上进入心流状态

怎么选择一个精通项目呢?我们前面讲了,你需要建立自己的“大规模变革性目的”(MTP)和“高难度目标”(HHG)。你可以想想自己目前为止最自豪的成就都有哪些,把现有的特长和目标系统结合起来,也许其中的交叉点就是你需要的核心技能。

比如说,

  • 你的大规模变革性目的是让中国人不但能吃饱、而且能吃好

  • 你的高难度目标是搞个《未来比你想的快》书里说过的那种“垂直农场”

这两个还只是目的和目标,你具体干什么还是可以选择的。你的特长是农业技术吗?还是商业手段?还是沟通能力和领导力?这里面有多个角度能让你发挥。

而看家本领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注定的,你可能需要做很多探索和尝试。我们之前分享过亚当·格兰特的《重新思考》,以前还讲过戴维· 爱泼斯坦的《范围》,我们知道早定型其实并不好:高手在职业生涯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采样期,你得尝试过很多东西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而一旦找到,你的好奇心、热情、目的、掌控感、精通感就都会叠加在这件事上,你做这件事会感到特别爽,心流自动就出来了。

其实看家本领不一定只有一种,但是必须得经常用才好,最好每周至少用一次。精通一项本领之后你还可以再学别的。

但这些还只是常规本领。你会,别的专家也会。

0x3:学别人不会的东西

怎么才能掌握不可能的技艺,成为一个领域里的绝顶高手呢?你需要学习一些极为特殊的本领才行。

科特勒提到一本很经典的讲决策的书叫《权力的来源》(Sources of Power),作者是加里·克莱因(Gary Klein)。克莱因提出,任何一个领域中都有八种知识,是只对专家可见,对其他人是不可见的。你得掌握这些一般人连看都看不见的知识,才可能成为绝顶高手。

我把这八种知识分成了三个方面。

  • 第一方面是见识类知识。一个是大局观,你得根据具体的情境,知道当前这个事儿最重要的是什么,抓住关键。一个是领域内各种事物的运行方式,掌握其中的思维模型,也就是 know-how。我们讲过一个心理偏误叫「解释性深度错觉」,人们以为自己知道的往往是不知道的,但你得去知道。一个是领域当前的局面是什么。你得知道现在这个领域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是个学术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是什么?江湖上最厉害的那些研究组都在做什么研究,根据这个趋势,你判断接下来马上会发生的突破是什么?

  • 第二方面是隐蔽的知识,就是不但课本上没有,而且可能尚未形成文字发表的知识。一个是新手注意不到的规律和模式。现在都有哪些最新出的科研方法和营销手段,别人赢是怎么赢的,你得能发现其中的门道。一个是新手无法察觉到的微小区别。最好的,和比较好的,两种产品,一般人看不出来其中到底相差在哪里。200 块一瓶的酒到底比 20 块一瓶的酒好喝在哪,你得能找到那个差别。一个是对意外的敏感。这个事儿可能会出现什么意外,有哪些风险点,哪里最容易出毛病,你最好心里有数。特别是如果一件出乎你预料事情发生了,那这件事就是你必须全力以赴学习的,真正的机会可能就在这件事之中。

  • 第三方面是关于自己的知识一个是临场发挥。如果事情的走向不符合固定的模型,你能不能抓住机会做出临时的调整?你的经验足够应对这样的机会吗?一个是自身的局限性。你得知道自己差在哪里,你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会什么不会什么。你需要「元认知」能力。

你看这样的学习像不像小说里那些武林高手对武艺的追求。其实真实世界里武功的上限很低,学问才是真正的高级功夫。下功夫钻研一门学问,把学习当做一个秘密项目,每天抓紧时间勇猛精进,就好像趁着夜深人静偷偷地演练绝世武功一样,达到心流状态,这是多么刺激的事情。

0x3:超人怎样学

这一小节我们说一个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个小领域的关键知识,乃至于达到这个领域最高水平认识的方法。当然这个方法的有效性跟具体的人、具体的领域有关系。如果是从零开始,谁也不可能在一年之内成为理论物理学家。但如果你已经是物理系的研究生,这个方法能帮你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是史蒂芬·科特勒总结出来的方法,我深有同感。以我之见,这个方法的核心是「主动调研」。

科特勒有三十年做记者的经验,他总是能快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之中,掌握其中的精髓,达到能写出一篇综合性报道或者一本书的程度。你做任何事业都需要这个本事。只要你想进入一个新领域,比如你要开一家垂直农场,你就需要调研,而且要调研到这个领域的最先进水平才好。

这就是「超人」级的学习需要达到的水平:你要学成是这个主题的唯一一个代言人的程度。

特别请注意,这里所说的调研,目的不是为了“全面了解”一个领域,不是为了给这个领域编写百科全书。我们的目的是发现其中最前卫、最活跃、最有意思的地方,以便给自己找一个独特的定位。

这个方法分为五步。

1、读书

读书是了解一个领域最简单最快的方法。我以前提出过一个概念叫「思维密集度」,也就是别人准备这份读物所花的时间,除以你阅读这个读物所花的时间。比如人家用了 1000 小时才写出这么一本书,你两小时读完了,这本书的思维密集度就是 500。

科特勒也算了一笔类似的账。一篇网文,比如博客或者公众号文章,你三分钟读完,人家可能写了三天。杂志长文,你20分钟读完,记者很可能花了4个月才写成。而一本书,你5小时读完,人家作者写的可能是15年的经验。

读书是最划算的。当你选定一个领域展开学习的时候,科特勒建议你找其中五本书来读。

  • 第一本是通俗易懂的畅销书。它能让你迅速了解基本知识,熟悉这个话题。

  • 第二本是热门书,通俗性稍弱一点,技术性稍强一点。这本书能让你能体会到其中技术性的乐趣,你会感到兴奋和刺激。你要把其中最喜欢、最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的东西记下来,这种细节往往是你要找的方向所在。

  • 第三本是专家的视角。这本的技术性更强,作用是让你看到专家是如何考虑问题的。特别是这种书能给你带来大局观,能开拓你的视野。比如同样是讲树木,这种书会从系统生态学的角度去谈树木,帮你跳出来,从更大的视野去看这个问题。同样是研究夫妻关系,这样一本书能够从社会心理学、甚至从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来分析夫妻关系的演变。这种视角能给你带来高观点。

  • 第四本是一本真正的硬书,是最难啃的一本,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写给专家看的书。读这种书要识别的是现在专家对哪些话题最感兴趣。同样是讲人工智能,通俗的书会讲人工智能有多强、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的工作之类,而这种书则会讲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真正难点所在,比如卷积算法的命门。读这样的书你会发现一些流行观点是错的。

  • 第五本是关于领域未来走向的书,它能让你感知到最前沿的东西。

这五本书其实只是代表。如果你要做学问的话五本书远远不够。如果你是要在领域里找个位置做点事,或者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那比较浅的书对你来说就是不必要的了,你可以直接读第四本和第五本。

但是不管你怎么读,这里的心法是一定要主观地读,要带着问题和方向性读。科特勒的建议是读三个点。

  • 第一点,领域的历史叙事。这个领域的大故事是什么?大图景是什么?以前困扰人们的是什么问题,解决了那些问题又来了什么问题,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你得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

  • 第二点是相关的术语。例如什么叫「不确定性原理」,什么叫「自旋」,什么叫「定域性」?这些行话不懂你没法跟内行交流。

  •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把让你感到兴奋的东西记下来。这些是刺激你下一步思考的东西,是你行动的方向。

这里说的读书,不是为了总结那些书的主要内容,没人会考你。高手学习一定是以我为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技术基线,作为下一步学习的基础。而这仅仅是开始。

2、采访专家

读完书之后你会有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找一个专家,直接问他。

科特勒是记者,有天然的优势。他要代表《纽约时报》采访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人家很可能愿意跟他聊。但实际上大部分专家都愿意回答问题。但是你得尊重专家。

所谓尊重专家,是体现在你要先做好家庭作业再去问,别问人家一些在网上随便就能查到的问题。你得把人家的专业水平用到刀刃上。

而你会发现术业有专攻,专家最精通的是他自己研究的那些课题,对于临近的有些问题往往他也不知道答案。

这就好比说你去采访国际米兰队的一个左后卫,请问你对世界足球的发展有什么看法?他很可能说没看法。他的任务是在国米打好左后卫,他并不十分关心“世界足球”的发展。你想知道中国足球应该学习意大利还是学习西班牙,这是你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

你的问题,你得负责。

3、到达前沿

所谓前沿,是那些大家没有公认确定的答案,还属于教科书上的空白的地方,而这也恰恰是你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垂直农场在中国的这个城市可行吗?如果别人已经都知道可行了,那也就没你啥事儿了。抓住这样的问题并且找到答案,你这趟学习才是有用的。

而这种问题往往是很多人都感到好奇,很多人有自己的观点,有很多争议又没有形成定论的地方。它常常出现在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交叉点上。

这时候你需要读的是最新的发表的东西,比如专业期刊的文章、论文,某个专家的博客、推特,或者是讲座。这些是专家之间的争论。而这些最有争议的地方,恰恰也是最活跃的地方,可能就是你的机遇所在。

4、形成观点

一个话题众说纷纭,专家们也是互相矛盾,那你支持谁,你反对谁,你敢不敢树立一个自己的观点?

其实是可以的。你不用自己会踢足球也能看出来哪个队强。有独特观点,你才能立住。

你得反复考虑各方的意见,自己拿个主意。你的观点可能会发生几次反转。可能你一开始以为 A 是对的,后来被 B 说服了。你拿着B的观点再去找A,A可能会告诉你还是他对。如果没有这样的反转,你的思维可能不够积极。但是你不能人云亦云,总要彻底搞懂了,才能做出高水平判断。

5、完成叙事

现在你心意已决,可以把学到的东西总结出来了。你要把新观点讲成一个故事,而这意味着把其中的因果关系理顺,建立一个思维模型。

给你的家人、朋友或者随便找给陌生人讲讲,看他们能不能听懂。又或者可以写篇文章发到网上,供大家探讨。找个专家帮你审审稿。

这也是所谓“费曼学习法”。检验你学没学会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能不能给别人讲明白

这样学习的结果能给你带来一些社交互动。社交互动能产生催产素和血清素。如果你感到其中的压力,你还会得到皮质醇。伴随整个学习过程你都会产生多巴胺,找到兴奋点的时候你会产生去甲肾上腺素。激发出来的神经物质越多,你就越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你的记忆力就越会得到强化,学习效果就越好。

其实外部辅助手段也能帮人进入心流。我们讲《盗火》的时候说过,在心流状态下训练士兵,效率和水平会大大提高。但是像这种学习的方法,原生态的心流,不是更方便、也可能更安全吗?科特勒提到有研究说,如果你能调动四到六种神经化学物质参与学习,你成为专家需要的时间能比正常情况下减少一半。

你看这多么美好。调研式的学习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你是在跟第一流的头脑对话,试图寻找一个没人确定的答案!只要有个好课题,发掘出兴奋点,很容易进入心流。

四、创造力

0x1:三个创造力神经网络

创造不一定非得是科技创新或者是艺术创造,也不一定非得是让人拍案叫绝的奇思妙想,这里泛指一切好想法和好主意。不管你是一个工程师、管理人员还是销售人员,你是科学家还是律师,你都需要有点创造性。

Creative 这个词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形容词了,还是个名词,意思是「创意人员」,泛指在工作中使用创造力的人。特别现在是 AI 时代,你要想有好工作最好是个创意人员。

有调查说 CEO 最重要的素质都有哪些呢?创造力排在第一位。还有研究发现创意人员比非创意人员更有成就感,更有驱动力,事业上也更成功,他们的收入比非创意人员平均高出13%。创造力强的公司的收入增长情况、市场份额、竞争领导力、客户满意度等指标,都超过了创造力弱的公司。包括个人生活,创意人员的幸福感也比非创意人员高出了 34%。

科特勒说,前面讲的动机是让你进入一项事业,学习能让你把这个事业进行下去,而创造力的作用是让你找到达成目标的途径

什么是创造力呢?创造是想法的连接。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个很有意思的新东西,这是怎么想到的呢?这里面没有算法和固定流程,创造力往往是灵光乍现,让人感到很神秘。

人类一直在创造,但是以前的人都爱把创造归结为突如其来的灵感,就如同得到了神灵的祝福,而不是当做常规的操作。西方一直到十八世纪才有了「想象」(imagination)这个词。一直到1927年,「创造力」(creativity)才被哲学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发明出来,然后到1948年才随着一本畅销书流行开来。

一直有人在解释创造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前的、过时的理论我们就不总结了。我们直接说一个最新的科学解释。这是一个基于脑神经科学的创造力模型。创造力,可以理解为大脑中三个神经网络的互动

  • 第一个网络叫「中央执行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也叫「注意力网络」。它的作用是决定你的注意力在哪,你当前着重思考的是什么。

每时每刻有许多信息输入大脑,你选择关注和处理哪些信息,就是注意力网络决定的。它的工作方式就好像是一个聚光灯:舞台上有一百个芭蕾舞演员,注意力网络会把舞台的灯给关掉,然后点一盏聚光灯在其中一个演员身上,这样你就只看这个演员。注意力网络能锁定思考的对象,让你专注于这一件事儿。

当你按照固定的步骤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你的思维就是由注意力网络控制的,你是在执行一件事儿。执行过程中如果遇到意外的事件,比如结果跟你想的不一样,或者窗外有人叫你的名字,你的注意力就会转移。

  • 第二个网络叫「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它的作用是想象。

在你无所事事、没有特别注意什么东西、或者做一些像散步、做饭之类很轻松的事情的时候,你大脑就处在默认模式网络。

默认模式网络的活动特征是做白日梦。其实大脑这时候是高度活跃的,能耗并没有降低,你是在漫无边际地想各种各样的事儿:也许是回忆,也许是编故事,也许是在猜测别人的想法。你没有任何刻意的控制,各种想法随机地往外冒。

人的联想能力就来自于默认模式网络。你明明正在跟人聊这个事儿,说着说着你突然间想起了另一件事,这就是你的默认模式网络带来的。

所以默认模式网络是创造力的关键。如果没有默认模式网络只有注意力,我们就只能想眼前这一件事儿,那也就谈不上想法的连接了。

注意力网络相当于是集中思维,默认模式网络相当于是发散思维。创造力总是发生在发散思维活跃的时候,但是也需要集中思维才能完成。

默认模式网络和注意力网络是对立运行的,一个活跃,另一个就关闭。集中跟发散是反义词,全神贯注思考就肯定不是胡思乱想,那创造力是怎么来的呢?创造力要求这两个网络快速地来回切换。

科特勒举了个例子。在一个饭局上,你给大家讲了个笑话。你的注意力网络集中在把这个笑话讲好。讲着讲着,突然在座的一个女性朋友哭了。这时候你怎么办?

如果是一个创造力比较差的人,会把注意力立即集中在这个朋友身上,并且一直集中在她身上。问她为什么哭,想办法安慰她。

但如果是一个创造力比较强的人,他的大脑注意到这位朋友哭了之后,会快速切换到默认模式网络下,搜寻记忆,想到这位朋友曾经有过一个什么经历,正好跟那个笑话有关系。于是他不用问,立即就知道人家为什么哭。然后再切换到注意力网络,去向她道歉,还可能再切换到默认模式网络去想一个安慰她的办法。

这个快速发现当前事务和遥远想法的连接的能力,其实就是创造力。一般人只知道这叫反应快,其实这是在危急时刻仍然能切换到默认模式网络的能力。

简单吧?注意力网络是着重想一件事,默认模式网络是随时往外冒想法,两者快速切换,一配合,创造力就出来了。

那切换是怎么发生的呢?你还需要第三个网络。

  • 第三个网络叫「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它的作用是时刻监视各种想法和各种信息,评估它们的重要性。

突显网络是切换注意力网络和默认模式网络的开关。默认模式网络蹦出一个想法,如果突显网络认为它是重要的,就会开启注意力网络去考虑这个想法。注意力网络注意到一组信息,如果突显网络认为都是老生常谈没意思,就会开启默认模式网络,自由想点别的。

优秀的突显网络能帮你注意到一般人注意不到的东西。车水马龙的街头,嘈杂的环境,别人眼中可能没什么有意义的信息,而创造力强的人却能从中发现灵感和启发。

由此我们可以说,所谓训练创造力,就是训练注意力网络、默认模式网络和突显网络这三个网络。在理想的创造时刻,这三个网络必须火力全开,互相之间能够快速自然地切换。

而要想让三个网络都活跃起来,你需要一个关键的东西,这就是大脑中的「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缩写为 ACC)。ACC 同时存在于注意力网络和突显网络之中。有多项研究表明,在灵感迸发的那个“啊哈!”时刻之前,大脑的 ACC 都是活跃的,是处在点亮的状态。

图片

所以创造力的前提是点亮你的 ACC

三个网络加一个ACC,创造力的原理就是这些原理。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创造力方法都是基于这些原理。

创造的首要原则是点亮 ACC。怎么才能点亮 ACC 呢?研究表明人在处于好心情的状态的时候,ACC 最容易自动点亮

  • 所以我们提高创造力的第一个心法,也最重要的心法,就是你得有个好心情。

当你感到放松、有安全感、很愉快的时候,ACC 很容易被点亮,你才能迸发各种想法。如果是感到很害怕、很局促很紧张,人通常只会选择旧的、已经被证明有效的做法。

你看这跟我们前面讲亚当·格兰特的《重新思考》正好对上了。安全感能带来重新思考。创造力也是一种重新思考。

怎样才能有好心情呢?我们前面讲「动机」时候说过的四个办法都有用:

  • 一是感恩练习会给你带来积极的思维

  • 二是调整心态,要选择积极的想法

  • 三是有规律的运动,运动能降低你的压力感

  • 四是良好的休息

  • 提高创造力的第二个办法是扩大你的视野。

视野扩大了,你的默认模式网络能考察的东西才多,才能自动给你带来一些遥远的想法,建立一个遥远的连接,才出创造性。如果你的视野很小,就盯着眼前这一小块看,那就谈不上创造力了。

以前很多人说创造力是右脑的作用,集中思维是左脑的作用,这其实是不对的。创造力同时需要左脑和右脑,同时需要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但是左右脑确实有个重大区别,那就是左脑是以细节为导向,考虑问题专注于个别细节,而右脑考虑的则是更大的图景,视野更开阔。如果说左脑看的是一棵树的话,右脑看的是森林。

要想解决一棵树的问题,有时候你得跳出这棵树,放眼整个森林,所谓「think out of the box」才行。

而有研究表明,当你把视觉的视野扩大的时候,头脑的视野也会跟着扩大。所以工作一段时间要是没思路了,可以站起来走一走,出去散散步,可以开拓思路。

这个要点是不要让思想过分地集中。

  • 第三个办法是要有余闲和孤独感。

人有余闲,不着急去做事,才能舒服地开启默认模式网络。做白日梦对创造性思维很有好处。

所以哪怕你再忙,你做的事儿再大,也一定要确保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余闲。每一分钟都安排满了的人不是能做大事的人。科特勒就给自己规定,每天都要有一段无所事事的时间。什么事都不做,就做白日梦,以期寻找创造性的想法。

其实你每天上下班路上、做饭、散步的时候不一定非得听个有声书什么的。你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漫无目的地想一些事儿,这对创造力、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为了开启默认模式网络,我们还应该跟正在考虑的问题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就是说不要一直都想着这个问题,适当地停止思考,跳出来,也许反而能得到灵感。

而这些就要求你保留一定的私人空间,最好有点孤独感。创意人员不能一天到晚都在跟人开会。从1到N的工作特别强调协作,但是从0到1的创造需要一定的孤独。这也意味着公司得给创意人员一定的自由,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自主。

0x2:创造力的副作用

2002年,美国教育部和微软、思科等几个大公司联合搞了一个报告,研究 21 世纪的儿童最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以前美国对儿童教育的要求是三个R:

  • 阅读(Reading)

  • 写作(wRiting)

  • 算数(aRithmetic)

那显然是普通工人的水平,不适合新世纪美国的工作。这回他们提出来的是四个C:

  • 创造力(Creativity)

  •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 交流(Communication)

  • 协作(Collaboration)

我希望中国教育部也借鉴一下这个思路,这些确实是从事高端工作的新世纪公民该有的素质。而这些是很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在某种意义上都有点反人性。

就拿创造力来说,现在虽然人人歌颂创造力,但你要真的遇到一个创造力特别强的人,你很可能不喜欢他。创造首先是打破常规,不按流程操作,不跟别人一样。老师说这篇作文你们要写这三点,创造力强的小孩非得不给你写这三点,老师很头疼。

这一小节我们继续讲创造的方法,特别要说说创造力的副作用。

上一小节咱们说了,创造力是由注意力网络、默认模式网络和突显网络这三个神经网络同时开火激发出来的。理想情况下你会处于一个创造心流,感觉很刺激,各种想法自动往外冒。那怎么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个状态呢?咱们先考虑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都说小孩子比大人更有创造力呢?

有个量化测量创造力的经典方法,叫「替代用途测试」。比如说,请问“砖头”这个东西都有什么用?给你两分钟,你能写出砖头的用途越多就说明你越有创造力。你可以说砖头可以砍人、可以用来垫脚、可以画画……等等,越离奇越好。

这个方法大概最早是一个叫乔治·兰德(George Land)的创造力专家 1968 年发明的。当时是 NASA 想测一测自己的工程师的创造力,测试结果感觉比较符合现实情况。可是问题在于,人们用这个方法去测量孩子,得到一个非常可怕的结果:98% 的孩子的创造力得分,都达到了相当于成年人天才的水平。

巧克力豆有什么用?一个四岁儿童能想出来的用法,比 NASA 工程师多得多。似乎每个小孩都很有创造力,可是等他们长大以后就不行了。

这我们怎么理解呢?难道说 NASA 应该聘请一些孩子来负责创新吗?

当然不是。以前很多人认为这也许是教育的问题。学校教育让孩子们整天死记硬背,把大脑给学死了……现在我们知道这其实是大脑的自然生长规律。

注意力网络的主力是前额叶皮质,而前额叶皮质要长到 25 岁的时候才能完全成熟。小孩的前额叶皮质还没长好,所以他们的注意力比较弱,容易分心,容易冲动。正因为他们的注意力网络比较弱,他们的默认模式网络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发挥:他们缺少审查机制。成年人为什么想不出那么多用途来?因为成年人总是在自我审查:默认模式网络冒出一个想法来,注意力网络马上就会把它给枪毙掉

另一个原因是小孩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比成年人”多“,我们以前讲过,他们的大脑还没有经过“修剪”。这样的大脑容易发现远程的连接。

所以小孩的这种创造力其实只是硬件特性而已。成年人做事是需要审查的:你光有想法不行,你得有”有用的“想法才行。这就是为什么创造力不仅仅需要默认模式网络,还需要注意力网络和突显网络:你得知道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哪个可行哪个不可行

但是小孩的创造力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个真正的创造者,他的默认模式网络会非常自由,所以他在一定程度上就很像是一个孩子。

怎么给默认模式网络松绑呢?一个办法是喝点酒。

有人做过实验,在微醺的状态下做创造力练习题,受试者往往能用更少的时间做对更多的题。所以有些艺术家喜欢喝点酒再写诗作画什么的。酒精能让你的注意力网络有所软化,还能扩大你的思维视野。你的默认模式网络就能搜索到更远的想法,你就更容易建立遥远想法的连接。

但是请注意,这说的是微醺,稍微喝点可以,喝醉了可不行。美国曾经有个诗人尝试过在服用 LSD 这种毒品的状态下写诗。他写的时候确实是感觉灵感如泉涌,下笔有神,觉得创造力特别强……可是清醒过来一看,自己当时写的东西完全不着边际,想法连接得太远就失去意义了。

科特勒采访了很多创意牛人,列举了一些专业的心法。

  • 一个方法是要广博。

你首先得有料、有想法,才谈得上建立连接。为此你需要多学一些本专业以外的东西。创新,尤其是好的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内容创作者,那像刷刷微博,读读小说、看看电视剧,都不能叫浪费时间:你得知道当今的人都在想什么,你得吸取其他领域的营养。

有个小说家说,写小说不仅仅是写小说,你还得会写广告、会创作歌词、会写非虚构类的文章什么的。作家得有十八般武艺才行,什么都得懂点。

而且你还应该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如果只跟本专业的人打交道,你们想法都一样,就不太容易碰撞出好东西来。多跟一些距离你专业稍微远一点、但又不是特别远的朋友交流,也许他能给你提供新的视角和反馈。

  • 还有个方法是要具体。

在使用一个素材、例子或者想法的时候,一定说得很具体才好。

比如即兴表演的演员,在台上说话都要求必须具体。这有一把枪,如果你说“小心!这是一把枪”,这就不具体,你得说“小心!这是一把新型的JX23激光杀伤装置”。再比如,不要说“你有什么问题?”,而要说“别说你还在为上次我把你的项链掉到马桶里的事生气啊”。

为啥呢?因为你说的具体,跟你搭档的演员就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才容易把话接下去。比如他可以说“是吗,这枪是用电池的吗?”这样的对话才能有意思。

这方面有很坚实的研究,具体的限制往往不是限制了、而是刺激了创造。让人现场凭空写首诗,他可能不知道写啥;但是如果你给他几个词,让他用这几个词写首诗,他就容易写出来。这样的限制等于是提示,能帮人产生联想,把思路打开。

科特勒给的最重要的一个教训是怎么保证创造的可持续性。

创意人员最怕的是自己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创意枯竭了,没想法了,泯然众人。如何避免呢?首先你得意识到创意工作是个无限游戏,得有意识地保留一个火种。

而这就意味着做事不要一次做完,要留下一点余味。比如今天工作的末尾,你突然产生一个特别兴奋的想法,那么最好不要今天就把它彻底做完。留下这个兴奋点,第二天再从这个兴奋点开始做。这样你第二天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也更容易再带来下一个想法。

可持续性还意味着合理对待创作中的挫折。作家都有“撞墙”的时刻:找不到好想法,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写,这种感觉非常痛苦。那怎么办呢?

科特勒特别强调,这个挫折并不是坏事,它其实是个好事。撞墙是你正在前进的表现,说明你想要的那个突破就近在眼前。

挫折感最大的好处是它会像幽灵一样始终跟随着你。你就算故意不想它,它也会不停在你头脑中冒出来,简直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觉。而这时候如果你出去散个心,比如学阿西莫夫没想法了就去看个电影,你会发现你接触到的任何一个东西,比如谁说出来的一个词、一种声音、一种气味,都可能让你回想到你那个挫折,其中说不定哪个东西就给你提供了一个灵感,你要的想法就出来了。

可持续性还意味着始终不满足。有人问乔治·卢卡斯,说你为什么总拍《星球大战》的电影?卢卡斯说「在星战这个宇宙之中,我就是上帝,而上帝并不满足。」

永不满足的一个动力是来自潜在的竞争者。有个好莱坞编剧,专门给预算超过一亿美元的电影写剧本,可谓是编剧中的最顶层,而他有强烈的危机感。他说我每做一部电影,都有五千个编剧在我之下等着,然后还有一万个编剧在他们之下等着,那些人里边有几百个可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之所以没在我这个位置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天赋,他们只不过还没找到连接的路线……

所以创造是很艰难的职业。而且你的创造力还可能会对你有个反噬作用。

我们经常提到菲茨杰拉德的名言,「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这个现象对创意人员尤其严重。你的脑子里总是有、而且总得有各种矛盾的想法,恰恰是矛盾想法才能让你的作品有意思。

你要拍一部侦探电影,如果剧情很经典的话,这个片在艺术上就偏保守,那么你就必须再加点叛逆元素。比如电影里遇到黑暗的情节,传统上都是用暗光去拍,那么你就可以故意用明亮的光、用超饱和的色彩去拍。这个片在保守之中又有叛逆,才显得新颖。

再比如你是个科幻小说作家,你的想象得足够离奇才能吸引读者,可是光离奇不行你还得合理。既离奇又合理,读者才能买账。

创造者整天处在这种矛盾的情绪之中,这种内心的冲突会给他带来痛苦。更何况创造力要求三个网络齐开,创意人员的敏感度本来就会比正常人要高得多。正常人觉得没什么的事儿,对创造者就可能导致强烈的反应。

而且创造这件事儿其实是在跟社会冲突。你说的话题太前卫就难免曲高和寡,别人不理解你,甚至会嘲笑你。你的想法一激进,别人就会认为你是离经叛道。你会经常被人孤立和误解。

这些冲突之下,你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吗?创意人员的情绪往往是不稳定的。而且大家也都知道他们情绪不稳定。他明明说好了这个小说半年交稿,结果半年时间才写出了一章,完了还把这章撕掉了。合作者会认为这人特别不靠谱,创意人员天生就有不靠谱的名声。

可是你又能怎么办呢?你总得跟人合作啊。科特勒的忠告是你还是得重视承诺和信誉。最好按照约定的时间出活。而这就需要你在平时养成习惯,今天有几个任务要完成,那就必须得完成,不能说有情绪就不做了……

这就是创造的代价。

五、心流

「心流」这个词最早是匈牙利裔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 1990 年出版的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一书中提出的。契克森米哈赖老先生是1934年生人,今年86岁,依然健在。心流是当今最重要的几个心理学概念之一,是因为契克森米哈赖才流行开来的。但是契克森米哈赖发明的是「心流」这个名词,他可没有发明心流。

契克森米哈赖本来是想研究人的幸福感从哪来。他调研了各行各业的人,发现人们感到最幸福的时刻都是一种相似的状态。你的每个决定、每个行动都跟你的上一个决定、上一个行动无缝衔接,做事完全不卡壳,非常顺畅,整个是自由流动的感觉,所以他把这个状态叫做「心流」(flow),其实「心」字还是中文添加的,本来就叫「流」

所以心流是个人人皆有的普遍现象。以前的人们已经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称呼在琢磨和追求心流。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讨论过类似心流的现象。很多宗教人士有过某种超现实的、狂喜的体验。森舸澜的《无为》中也提过心流,他认为中国古代崇尚的「无为」是比心流更高级的一种状态。其实现在看,无为就是心流一种高级形式。我们说的巅峰表现,也是心流的副产品。

最早把巅峰表现给去神秘化、认为普通人用常规手段也能达到巅峰表现的,大概是哲学家尼采。尼采爱说要人做超人,还提出一个成为超人的路线图,现在看跟科特勒这本书的说法也是相通的。

契克森米哈赖的贡献在于,他开启了心流的科学化。

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一共有九个特征。科特勒等人的最新认识是其中的三个,包括

  • 有明确目标

  • 有即时反馈

  • 技能与挑战的平衡

这三个因素,现在看应该算是触发心流的因素,而不是心流本身。当前科学理解,心流有六个特征,

  • 第一,注意力完全集中。你的注意力被高度锁定在正在做的这件事上,全神贯注,不想别的。

  • 第二,意识和行动融为一体。你已经忘记了自己,你已经融化在这件事之中。

  • 第三,内心评判声音消失。我们在日常状态下,大脑中总有个声音在对自己做各种评判。比如你画一幅画,这一笔下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你跟人说一句话,这句话说的对还是不对?你大脑中总有个声音在评价你自己:这一笔有点重啊,这句话不太自信啊,下一句赶紧注意啊……而在心流状态下,那个声音消失了。你不受评判,非常自由。

  • 第四,时间感消失。你忘记了时间的流动。一般表现为时间加速,明明已经过了几个小时,你还以为只过了几分钟。还有可能是时间冻结,比如你在海面冲浪,或者做别的什么高难度的体育动作,例如滑雪,明明只是一瞬间的事儿,你却能非常切实地感觉到那一瞬间的丰富体验,就好像慢镜头一样一帧一帧地过,你感到时间很长。变快也好变慢也好,这个现象都叫「深度的现在」:你就如同永远停留在了现在。

  • 第五,强烈的自主。你感觉完全掌控局面,而这个局面恰恰又是平时不可掌控的。我们讨论《无为》的时候说过这个感觉。比如一个篮球运动员,手感来了怎么打怎么有、怎么投怎么进,就好像球听你的一样……这一刻你是你命运的主人。

  • 第六,强烈的愉悦感。「爽」和「high」还不足以形容那种愉悦感的丰富性,反正是特别高兴特别满足。你对那种感觉的印象是如此之深刻,以至于你会宁可冒很大的危险也想再来一次。

当然心流是一个连续光谱,有弱有强。但是科特勒说,哪怕最弱的心流体验,也有上面全部的这六个特征,只是其中有些特征表现得不是特别明显而已。

  • 你看电影的时候,是否有那么一刻,完全被剧情所吸引,彻底忘了自己……回过神来才突然发现自己很饿了或者很想上厕所。这就是一种比较弱的心流。

  • 我大学时候沉迷打CTF比赛,那时候CTF刚刚在安全圈流行,还是一个蛮新鲜的物种,我和小伙伴有时候一打就是2天2夜,经常一抬头发现天黑了,完全感觉不到劳累,每当做出题后只觉得心跳加开,血流加速,充满了喜悦。这也是心流。

  • 你参加过激烈的体育比赛、还在其中有过尽情的发挥吗?你曾经在演唱会现场跟成千上万的人一起高歌吗?那些都是心流。有首老歌说「投入地笑一次,忘了自己」,那也是心流。

最强的心流体验往往伴随着危险和刺激,会有一种神秘感。科特勒本人有一段时间病得非常严重,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年。有个朋友来看他,非要拉他去冲浪。科特勒说我走路都困难,怎么能冲浪呢?结果他真去了。他在海面上有那么一刻,觉得时间突然慢到了极点,自己的身体界限不存在了,视野变成了全景式的,感觉都能看见自己的后脑勺,他觉得自己跟大海、跟宇宙融为了一体,病痛完全消失,可是思想却是前所未有的敏锐……从此之后科特勒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每隔一段时间去冲一次浪。

人们形容那样的场景总爱说「有如神助」。有的僧人打坐会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学习《盗火》的时候也说过这种出神体验。在强烈的心流状态下,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就可能变得毫不费力。那些极限运动爱好者追求的不是锻炼身体,而是为了那个精神上的愉悦感。

契克森米哈赖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心流跟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高度相关。幸福的人更经常进入心流,经常进入心流的人感到更幸福

心流,是生活给个人最好的奖励。

现在从契克森米哈赖写书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我们对心流知道了更多。科特勒的心流研究社直接参与了相关的研究,特别是他们和脑神经科学家合作,从神经科学和神经化学的角度研究心流。现在科学家可以在一个人进入心流状态的同时,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扫描他的大脑,看看心流在大脑中到底是怎样一个活动。我们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图景。

简单说,心流,就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当下

注意力是心流的关键,前额叶皮质是注意力的关键。心流状态下,前额叶皮质的大部分活动,会被”关闭“。心流用大脑不是用得更多,而是用得更少

前额叶皮质你知道,是大脑中执行注意力、决策、专注思考、意志力的区域。人的自我意识和时间感也都在前额叶皮质中。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出大脑有“系统一”和“系统二”,其中系统一是快思考,系统二是慢思考,那个系统二,就主要靠的是前额叶皮质。

心流中,我们是把前额叶皮质的活动降到最低,把那部分能量省出来,用到系统一之中去。系统一速度快、无比流畅,创造力强,所以你感觉工作特别顺畅。

为什么心流中没有时间感呢?因为时间感是在前额叶皮质中的几个部位进行的计算。时间感对工作是一个拖累。昨天交上去的那个报告有个毛病,会不会出问题?明天的会议上我的提议能通过吗?以前发生过的事儿让你恐惧,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事儿让你焦虑。

没有了时间感,真正活在当下,恰恰就是曾国藩说的那个「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从科学角度来说这其实就是你的焦虑水平降到了最低,皮质醇之类的压力荷尔蒙没有了,剩下的都是多巴胺之类让你感到愉快的化学物质,所以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当前这件事儿之中。

大脑中总在评判你的那个声音是由背外侧前额叶负责的。2008年的一项研究证明,爵士乐乐手在心流状态下表演的时候,他的背外侧前额叶整个关闭了。他完全没有自己审查自己,想到哪儿就演到哪儿,所以才是那样一个特别放得开、特别自然、特别有创造力的感觉。

我们还可以从脑电波和神经网络角度分析心流。科学家只要看一眼你的脑电波,就知道你的大脑里现在是什么活动模式。

  • 最平常的模式是β波,体现了注意力的活跃使用,你可能正在做事或者想事情,但同时还在机警地监测着周围。

  • 如果你切换到默认模式网络主导,进入白日梦,大脑发出的是α波。

  • 而真正做梦、或者在催眠状态的时候,大脑是处于θ波。

  • 还有一个δ波是在深度睡眠时候的波。

心流状态中,脑波是介于α和θ波之间的一条线上,频率大约是 8 赫兹。也就是说你是介于白日梦和真做梦之间,大概就是喝点酒微醺的那种感觉。这条线就是心流的基础线。

图片

如果你正在心流之中,突然有个什么事儿要处理一下,就肯定得开启注意力网络,偏离这条基础线,进入β波。巅峰表现者在这个情况下能很容易再回来,但普通人一分心就回不来了。

最容易爆发创造力的是γ波,这是一种频率非常高的波。γ波是神经元连接导致的,代表想法的连接。实验观测中,受试者往往会在宣布自己找到答案之前的那一刻,γ波爆发。那创造力为什么跟心流有关呢?因为γ波和θ波是耦合的。你要想出γ波,就得先出θ波,所以心流状态容易让想法冒出来

从神经化学角度来说,心流是大脑中的六种化学物质同时起作用的结果,他们是内啡肽、大麻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和催产素。这六种都是大脑的奖励物质。这就是为什么心流让我们感觉那么愉快。

这个愉悦感提升了我们做事的动机,这就是为什么有研究发现心流状态下人的生产力最多能提高 500%。

我们前面还讲到,在你学习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出来的越多,学的内容就越容易记住。有实验发现心流状态下的学习效率能提高 230%。

多巴胺还和冒险有关系,而更愿意冒险的时候你的创造力就更多,你更大胆,这也是为什么心流对创造力有好处。

从大脑的解剖学、脑电波、神经网络到化学激素,从契克森米哈赖到曾国藩,从极限运动的神秘体验到看电影,现在这一切都对上了。心流的基本原理就三点,

  • 一个是停止:让前额叶皮质的大部分活动停止下来,忘记自我,忘记时间感,关闭监控声音。

  • 一个是集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正在做的这件事上,彻底活在当下。

  • 一个是接管:让最擅长快速计算的大脑区域接管工作,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体验最高的乐趣。

理解这些原理,我们就有更多的办法进入心流,就能更科学地使用心流。

六、心流的具体操作方法

契克森米哈赖曾经提出了三个能达到心流的方法,

  • 一是即时反馈

  • 二是挑战和技能的平衡

  • 三是明确的目标

科特勒的心流研究社多年以来又发现了另外19个能够触发心流的办法,所以现在一共有22个心流触发器(flow triggers),其中很多是大同小异,我们没必要一一列举。

所有这些方法都是把注意力引到当下你在做的这件事情上。其实原理只有两个:

  • 一个是做加法,提高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增加这件事对你的吸引力

  • 一个是做减法,降低你的认知负荷,把多余的能量转移到对这件事儿的注意力上

0x1:先说减法

《道德经》有句话叫「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我不知道老子的本意是什么,但是这句话很有心流味道。排除干扰,你才能进入心流;进入心流,你就能为所欲为……

所以心流的首要办法就是减少分心。科特勒的建议是要有90-120分钟不间断的工作时间,蒂姆·费里斯的建议更是四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你要像武林高手闭关修炼一样,排除一切干扰。

战略上的方法是要有自主感。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定要有控制力,不是别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而是自己要做这件事。自主的感觉和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有关系,有愉悦感。自主而不受干扰,注意力能耗才能降下来。

我们前面讲动机的时候已经说过自主,其实有 15%-20% 的工作时间能自主就已经挺好了。不过最好还能自己选择工作时间和日程表。其实自主感的关键在于「感」而不在于实际的量。自主感要求你有一定的说“不”的能力和意愿:别人说这个活动再好再必须参加,你得能说不去就不去。

清晰的目标其实也是减法,关键词是“清晰”。如果你非常明确此时此刻要做什么,而不必瞻前顾后猜测做的结果,你就更容易做在当下

0x2:再说做加法

做加法主要是提供内在驱动,而有时候加法需要和减法配合,等于是在各种事情中做选择。我们前面说的好奇心,热情和目的这三个激励因素如果能共同起作用,就是最好的心流加法。

要想进入心流,你这个工作最好有一定的挑战性,跟你的技能相匹配。挑战太大你会有恐惧感,可是难度太低你又会觉得很无聊。心流通常出现在挑战比技能稍微高一点,跳一跳能够着的地方

我们以前说学习材料中的新内容最好占到15.87%,但这个其实取决于个人。科特勒说 4%也行,对有些人可能30%甚至40%也行。关键并不是挑战跟你技能的”实际情况“对比,而是你的”感觉“。只要你觉得这个任务既有挑战性又能做成,你就可以进入心流。

另一个重要做事标准是要有即时反馈。如果做一件事马上就能得到反馈,就好像打游戏一样,你就很容易深入进去。现在大多数反馈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即时。

科特勒说,在医科的所有科目之中,只有外科医生离开学校以后的医术是变得越来越高。外科医生随时能获得反馈:手术台上一旦犯个错误,病人立即就有生命危险。其他科目,比如放射科,是只在学校里有即时反馈。你在学校里看一个CT片子,如果你诊断错了老师马上就能给你指出来。但是在真实的医院里,医生看片子诊断错了是不会立即知道自己错了的,可能按照错误诊断给病人治了很长时间也没发现错误。

那怎么才能获得即时反馈呢?最好就是有个人专门负责给你反馈。科特勒是个作家,他的编辑就是他的反馈者。科特勒写完任何东西,编辑必须提出三点反馈:第一,内容是否没意思?第二,是否没写明白让人看不懂?第三,是否会让人觉得太傲慢?

而如果这个事儿既没有多大挑战、又没有什么反馈,你感到简直无聊,怎么办呢?有一些特殊的办法。比如找个有危险的地方去做这件事。危险感会让你自动集中注意力,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比如要写个报告,你不妨尝试一下上山,坐在悬崖边上写,那样你肯定不会胡思乱想。再比如一个小提琴手觉得自己在家练琴没意思,那他可以走到街头,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奏,来点社会危险。

更常见的方法则是增加这个事儿的新奇性、随机性和复杂性。据有的研究说把新奇性和不可预测性加在一起,能够让人的多巴胺提升700%,效果基本等同于可卡因,这就是为什么打游戏和赌博特别容易让人进入心流。

还有一个办法是所谓的深度体验。比如学习的时候如果能在视觉和听觉之外,加上触觉、嗅觉,注意力就更容易集中在当下。我想象的一个场景是学生们都光着脚站在河里听老师讲课,还闻着田野中鲜花的味道……

总而言之,

  • 如果这个事儿本身就是有难度的,我们就要做减法

  • 如果这件事儿本身难度不大,我们就要做加法。

0x3:进入心流的四个阶段

具体的操作中,心流要经过一个四阶段的过程,其中第三阶段才是心流。整个流程走下来也许是几个小时,也许是几天,也许是你花了很多天的功夫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才有了第三阶段的心流。这个要点是你不能跳过:要做严肃的工作,必须得经过前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斗争(struggle)

这是集中思维的过程,大脑处于β波段,内心的批判声音要开启。

你得先有意识的去掌握一项技能,才可能无意识地运用这项技能。你需要制定计划,你需要开放的学习,你需要外界信息的输入,你需要积累大量的资料,产生大量的数据。你的前额叶皮质在这个阶段非常活跃。

为什么叫“斗争”呢?因为你会有挫折感。就好像运动员新学一个动作,一开始肯定是做不好的。你得迎难而上,最好把自己逼到一个超负荷的边缘。科特勒说挫折感强其实是个好事,感受强烈,效果才能最大化。

但是这个挫折感不要强到让你中断的程度。这就好像你走在丛林里突然遇到一只老虎:理想的情况是它激起了你的战斗斗志,而不是把你吓得逃跑。

对搞创作来说,斗争是前期准备阶段。遇到了问题,感到了挫折,想尽了办法,掌握了技能,进行了斗争,你的准备才算到位。

第二阶段是释放(release)

能做的都已经做了,现在可以暂时把这个问题放一边,让默认模式网络接手。

这时候你可以出去散散步,或者稍微锻炼锻炼身体,或者洗个澡。要点是必须是低强度、不占用注意力的活动,别看电视。让你的大脑做一会儿白日梦。

问题正在你的大脑中潜伏,灵感随时可能出现。灵感一旦出现,立即进入心流。

第三阶段就是心流

心流好不容易来了,现在你最关键的就是别出来。

避免一切干扰。研究发现此时一旦离开心流,需要15分钟才能再回来,如果你还能回来的话。所以这时候要像修仙小说里那些修行者一样立即闭关。

避免干扰还包括不要消极思考。心流中要做正面思考,如果感到阻力,别否定自己,因为你一旦开启内心批判的声音就会离开心流。

当然为了不卡壳,第一阶段一定要在技能上做好准备。然后还要做好后勤准备,别做到一半突然太饿了能量不足。

心流过程中你还可以再增加一两个心流触发器,让心流的层次更高,持续时间更长。你可以增加一点难度、提高一点新颖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比如说当众演讲的时候,如果感觉心流来了,很自在而且现场气氛特别好,你可以脱离脚本,来一小段即兴发挥,那个演讲的效果会更好。

第四阶段是复原(recovery)

复原首先是休息,但是和释放期不一样,这时候是主动的休息。可以有大一点的动作,例如做桑拿、拉伸、深度睡眠之类。如果你在心流中学到了知识,这时候大脑会巩固那个知识。

但复原期同时还是一个冷静期。你要检查你在心流状态下做的那个工作。因为心流中没有自我审视,你往往感觉自己很厉害,你不会意识到犯了错误。

所以科特勒有句话叫「永远不要相信多巴胺」。心流是做工作的时候,但不是做重大决定的时候。多巴胺上头状态下做的决定可能会让你后悔。

最后再说一点我自己的心流体会。我的一个体会是最容易让你进入心流的,是你强烈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比如搞科研,当你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感觉答案就在眼前的那个时候,那简直想不进心流都不行。就连比如说你要解决一个电脑问题,反复尝试各种方法,也会进入心流。关键是你得非常非常想知道答案才行

写作要进心流,一定是自我发挥。我发现如果我只是在转述别人的观点,只是概括一下书中的内容,那就没多大意思。我进入心流总是在我给换个更有意思的说法,或者是表达一个我自己的观点的时候。

调研和写作都能进入心流,但是这两步一定要分开。我在正式动笔之前会把所有参考文献中的所有关键信息都放在一个文档之中,按顺序排好。这样我写的时候就只需要关心叙事和字句,这是最流畅的。如果你写着写着还得回头去把论文再找出来查一个什么数据,那就肯定要离开心流。

还有,灵感来了要趁热打铁,立即展开调研。写作可以在第二天甚至以后再进行,但是调研最好在你还充满热情的时候进行。我的体验是想法会变凉。灵感搁置几天再看可能就没意思了……当然这可能是选择偏差,也许被搁置的想法都没有好到能让你立即行动的程度。

还有一个科特勒这本书没说的体验是,心流真的很刺激。心流过程之中你不会觉得很激动,但是当你把这个工作完成了,从心流里出来的时候,你可能会非常兴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