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删除鲁迅的小说《药》?是教材编者吃错药了吗?

 中学生读写 2024-04-17 发布于山东
前几天,“老课文”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为教材删除鲁迅的《一件小事》感到惋惜,引起很多读者共鸣。今天,一起来看鲁迅的另一篇小说《药》的“遭遇”。如果说,删除鲁迅的《一件小事》让我心疼,那么,删除《药》就足以让我气愤了。
【回顾链接】这篇鲁迅的文章被删除,挺让我心疼的
在老课文中,我最喜欢的课文,是那些能够作为符号存在的经典文章,比如散文《散步》、小说《台阶》,以及鲁迅的大多数小说,其中提到的人物和描述的事件,都可以作为一种符号,用来象征一类人或一类事。这样的文章,魅力常在,常读常新。
鲁迅的小说《药》就是一篇“符号性质的小说”
在这篇小说中,“药”既是实指给华小栓治病的人血馒头,又象征治疗中国社会的“药”;“病”既是实指华小栓的痨病,更象征国人精神上的病痛;“华”老栓一家与“夏”瑜一家,两家的姓氏合起来就象征着“华夏”民族,《药》的悲剧,正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悲剧。
除此之外,小说中那可以治老病的“人血馒头”,那站在枝头上的乌鸦,那坟头上的红白的花,还有那坟头“支支直立,有如铜丝”的枯草,那“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乌蓝的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主人公“夏瑜”的名字又对应着女英雄“秋瑾”,《药》的悲剧,是普通民众的悲剧,也是革命先行者们的悲剧。
仅仅这些哑谜,就足够让读者痴迷的了。
可以说,这篇小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它更像一则寓言,读者可以从中悟出很多人世间的很多道理,值得一读再读。

丰子恺插图
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看看鲁迅给我们留下的,到底是怎样的一味“药”?
从表面看,“药”当然是指“人血馒头”,这个“人血馒头”最初来自一个不明身份的“犯人”,鲁迅把这个“犯人”隐藏起来,在康大叔的话语中透露出他姓“夏”,在夏四奶奶的口中知道他叫“瑜儿”。这个叫“夏瑜”的犯人在狱中也不忘启蒙别人。这样,“药”就有了更深层次的隐喻,成了“启蒙”的象征。
不同的人开出了不同的“药”。对于夏瑜来说,拯救这个社会的“药”是“革命”,是“启蒙”;而在华小栓、华老栓那里,启蒙者的血却成了治疗身体疾病的“药”。启蒙者想给的东西,却是被启蒙者不想要的,启蒙者甚至因此挨了刽子手一个耳光,接着又被大家公认作“疯了”。
从医治精神的药变成医治身体的药剂,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反讽。华小栓们不仅仅身体有病,精神方面更是病入膏肓。

可见,这味“药”,既是希望,也是绝望;既是觉醒,也是愚昧;既是良药,也是苦药。无论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这么一味药。

范曾插图

可是,我掐指一算,这篇小说从高中必修教材中删除竟然已有十多年了,90后、00后们,在中学时代知道这篇小说的,恐怕不多了吧?
是谁决定把这篇小说删除的?他是吃错“药”了吗?
谁说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这味药了?当下不是依然有低声下气的“花白胡子”吗?不是依然有“突然高兴起来”的驼背五少爷吗?不是依然有“很显出气愤模样”的“二十多岁的人”吗?不是依然有剥下别人的衣服占为己有的红眼睛阿义吗?不是依然有为了二十五两银子连亲人都可以出卖的夏三叔吗?
虽然距离那个时代已经有百年之久,但这味“药”似乎还没过时,好多人的劣根性依然存在,还不能完全断药。特别是近几年,“很现出气愤模样”的年轻人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越来越多了,真该再来一副猛药!
如果说,删除鲁迅的《一件小事》让我心疼,那么,删除《药》就足以让我气愤了。看来,我也需要吃点药,改一改我这臭脾气了。
公众号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