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历史——自然篇(楜)

 汉字历史 2024-04-17 发布于黑龙江

    果实表面有疣状突起的木本植物   

   自然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楜”,形声字,从木胡声,'楜’字目前最早见于金代《四声篇海》(1115年—1234年)。木,与木本植物有关;胡,固定的肌肉组织,此处引用'肉质增生’的引申义。造字本义:果实表面有疣状突起的木本植物。

备注:虽然花椒的果实属于蓇葖果的一种,但其形态并非典型的蓇葖形状。花椒果实更准确地描述为蓇葖状蓇葖果,呈现出圆球形或半球形,表面有疣状突起,且不开裂或仅微裂的特征。胡椒的果实是浆果状而非蓇葖形状,其果实呈圆球形、单一心皮发育、不开裂。

因此,当提到“果实为蓇葖形状的植物”时,花椒、胡椒并非典型代表,而应考虑如木兰科、豆科、卫矛科等植物中具有典型蓇葖形状果实的种类。

在古人眼里,树木枝干上凸起的赘瘤是树木的一种病,故使用“瘿”来表示。“楜”字应是仅按木本植物果实的特征而造的字,属于“树名”,故“从木”,当然,这仅是个人拙见。

相比之下,原产于中国的花椒更符合“楜”字所描述的事物,但这种“果实表面有疣状突起”的木本植物在自然界还是很多的,故其特殊性并不突出。而非本土的胡椒,果实表面光滑,不符合“楜”字所描述的事物。

最早记载中国与印度(或天竺)交流的文献是《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书于西汉时期(约公元前91年)。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司马迁首次记录了关于古代中国与印度的交往情况。故推测,“胡椒”一词创造于西汉。在其后另造“楜”字,或指代“胡椒”之“胡”,或泛指“果实表面有疣状突起的木本植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