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闭症家庭干预指导,如何跨过这2个门槛

 阳光语言 2024-04-17 发布于吉林

孩子只会重复模仿,怎么办?

自闭症家庭干预第一个难题就是“过度仿说”。刚开始教孩子说话时,肯定要从仿说开始。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开口以后,马上就陷入习惯性的仿说,家长说什么,孩子就跟着说什么。

比如:你问他这是什么,他也回答你这是什么,你对他说叫爸爸,他也回答你叫爸爸,无论家长怎么解释,孩子就是不懂,这个时候心态都要崩溃了。

怎么办呢?建议家长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往往会用成年人的思维去评价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能力,但成人和自闭症孩子的认识是不对等的,孩子压根就不知道模仿的目的,他只是当做发声的游戏而已。

对自闭症孩子来说,早期的语言仿说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建立语言符号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看到什么说什么。千万不要插入“跟我学、跟我说,知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些抽象化的词语。

家长应该这样教,拿一个小汽车玩具给孩子看,然后指着玩具说“小汽车”,引导孩子仿说,孩子说对了,就把小汽车给他,或者用其他强化物奖励。

当孩子仿说熟练后,我们把小汽车放在高处,当他们想要玩的时候,会主动说出这个词语。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从仿说、记忆、动机、需求、表达这个过程中,“小汽车”这个词的认知就会得到巩固了。然后,妈妈陪孩子玩小汽车玩具,手把手教孩子推着小汽车跑,模仿小汽车发出声音,孩子就会初步理解“小汽车”的功能了。

感觉孩子什么都懂,但就是没办法正常交流?

自闭症家庭干预第二个难题,就是不会学以致用。比如:孩子认识很多吃的和玩的,但在交流中无法代入交流。妈妈用苹果当做一个话题,说的稍微多一点,孩子就听不懂了。

问题出在哪里?对于正常的宝宝来说,他的认知理解是在成年累月的生活体验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但自闭症孩子是短期内用卡片教学集中突击出来的。这里面就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他的生活体验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他对事物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视觉和听觉上,他能叫出这些东西的名字,但对他们的功能用途是缺乏理解的。

另外,桌面干预还有一个短板,那就是抽象的东西它没法教,因为在平面演绎的框架下,很多认知都停留在概念上,没法具象化。

所以在机构干预之后,家长需要在家庭日常干预的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去提升孩子对生活的体验。比如说孩子刚学会了水果这个命名,那我们这几天就要刻意增加孩子和不同功能形态。除了各种水果的对比,分类之外,一定要让孩子去上手操作一下,让孩子去体验洗水果、切水果、分水果,吃水果等等。

在操作过程中,妈妈一定要用大量的语言去解说,让孩子边玩边听,慢慢从单一理解水果这个名词,逐渐过渡到理解洗苹果、分水果的行为意义。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能用语言串联起来之后,他们的理解能力才算真正的落地了。当孩子下次再开口交流时就会提前用语言表达了。这才是正常的干预流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