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聊一下的背后(一)

 新用户21623770 2024-04-17 发布于美国

    心理问题和疾病其实只是一种呈现方式而已!甚至,你可以大胆地把“心理”这个词拿掉,再读一遍这句话,细品,再细品……

    呈现什么?就是你的人格特质、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生活模式等等这些原生和现有家庭里最重要的东西,它们一起造就了今天的你,以及你所表现出来的身心状态和社会功能——或患病或健康,或治愈或复发……

Image

01

Image

“简单”并不简单!

某天下午两点一位同行给我发来消息,她是一位我欣赏甚至有点儿尊敬的老师W。她留了好几段语音,最近几天公事私事加在一起很忙,收到消息的时候我也还在忙着,但还是一心二用,听了她发来的语音,大概意思是已经把我推荐给她认识的一位女士C。听完后,这次我的感觉跟以往同行转介和同学朋友介绍给我时完全不同,比较复杂,不太好形容,如果非得拿个词来概括一下,暂且用不太贴切的“压力”这个词来说事儿吧。它大大超过了我过去经验性的欣喜和自恋,当然心态还是相对平和的。

怎么回事呢?

介绍的这位C女士不光是我们心理咨询行业的同行,据说也是一位优秀的教练,还曾是学霸……原谅我无法透露更多的个人信息,行业操守在。为什么要说这些呢?感兴趣的话你可以慢慢听听。

我停下工作再次把语音仔细听了一遍,那种复杂的情绪没有减退,实锤了。还有个细节也允许透露一下,就是W老师语音描述C女士表达了想要做长程的意思,希望通过她这个中间人能有个“便宜点儿”的价格。我犹豫了挺久,把这事儿放了放,但还是在三点钟回复了W 老师的信息,大致意思是感谢她的信任推荐,我可以试试,不过我给成年女士做的不多,并回复了她关心的是否能有价格优惠的问题。犹豫之后我还是给出了优惠,且幅度还不小。这是我对待像W老师这样亦师亦友的同行提出要求的回应态度,而非针对普通转介。虽然,我并非不清楚咨询费的高低是把双刃剑。自我分析一下,在我的意识里,我不太好意思拒绝这样的朋友;而在无意识里,我也想当然地贪婪了。

三点半左右W老师说已经把我微信推荐给C女士了,并且说她要先体验一次。我的直觉是她要马上联系我了。果然几分钟后有位女士就加了我,我通过了。她发来文字礼貌地问候了我并问我是否可以和我简单聊一下。我先回复确认了她是W老师介绍的那位C女士后,用文字告诉她不好意思我现在正在处理一些比较急的事情,不太方便。而且,后面想起晚上也有课,要上到比较晚的时间,可能也不行。于是我们就约到了第二天再聊,但具体时间未定。为什么我似乎不近人情呢?难道现在真的忙到连“简单聊一下”都不行的程度了吗?毕竟是W老师介绍的,而且感觉她也有比较急切的需要。

答案可能不是我冷漠。因为“简单”并不简单!

Image

02

Image

“简单聊聊”真的不可以?当然可以!

多年前我会遇到一些转介的来访,他们通过微信或电话一联系到我的时候,大部分都比较急切地希望先“简单聊一下”。结果呢?无论你正在做什么,可能都会被长时间地打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当面调查你的资质背景经验、患者病情的详细介绍(情况较重的可能由亲属来介绍)、询问包括但不限于现在的用药是否合理、你是哪个流派的具体方法是什么、确保患者治愈的成功率大不大,甚至有家属提出质疑TA经过了十多年的治疗仍未康复你到底行不行啊……这里面有我可以回答的问题,也有不属于我权限范围的问题,当然,还有我不愿回答的问题。

举个真实的例子吧。几年前一位朋友介绍说他的女同事急需帮助就推荐了我,我微信通过后她用文字表达了非常迫切的心情,就是希望能通过电话和我简单聊聊,碍于朋友的面子我把电话发给了她也就默认我同意了。那时已是晚上但她马上就打来电话,她丈夫是中度抑郁症伴随焦虑急性发作,已经看过中医吃过药感觉不见效病情却已经加重了,就赶快去上海精卫中心挂专家号,于是就诊断出了以上的结果。然后她丈夫马上就开始服用医生开的药物,但几周过去了也未见明显好转。她问了很多问题,我也评估这种情况似乎刻不容缓,又有朋友说请尽力帮助这层关系,就将行业内的精华总结一一说给她听。聊了已经半个多小时了,听得出来她对我的回答欣然满意,我缓解了她很大的焦虑。于是我借口时间有点儿晚了才不容易地结束了这次谈话,这是第一回合。

第二个回合发生在白天,她主动打来电话,还是相关的话题,这位妻子在电话里又是说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在头十五分钟里,我精炼、详尽也耐心地回应了她最担心的几个问题,随后还是失控了。因为她还有更以及更更担心的问题,甚至自作主张把电话给了自己的丈夫,让我现场“做个十几分钟的咨询”来看看疗效。

我无语了。那时我要去外地参加一个会议,通话前我已经客气地告诉她我只有十分钟的时间,我马上要开车上高速了。结果呢?不光耽误了我的行程,也破坏了自己的心情。于是我果断地挂了电话。那时候心里非常感慨:一是心理学的大众科普真的还远远不够。二是感叹人的多样性和某些人群在人性深处中可悲可叹的人格特质。三是告诉自己在诸如朋友面子等这些人情世故上你还是不够专业。四是虽然我有与资质匹配的怜悯心,但有限,当时的我无法也不愿提供这样的“帮助”给他们……

“简单聊聊”真的不可以?当然可以!

Image

03

Image

“简单”前提是双方契约精神的体现

我们都很理解来访的痛苦与家属渴望短平快解决问题的心情,不过,“简单”的前提是双方契约精神的体现:言简意赅相互理解,而非失控到一个地步。这是可以开始心理咨询的前提,甚至它排在伦理和设置之前,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从这时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并感受到来访的问题了。而且,有时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因素甚至为治疗过程的难度和结果埋下了一个伏笔。不过我挂了电话,还是认为自己向专业的方向迈进了一小步。

这里提醒一句,其实问题能以这样的形式发生,也提供了为什么是你会患上此类疾病而非别人这个问题的大部分答案。而这个问题是神经症患者问自己和医生最多的问题之一!并且,这类人发生心理问题或患上身心疾病似乎也是注定的。迷信吗?不,这是科学!当然,也存在相当的偶发因素,比如PTSD的确存在某些不可控的外在因素,这里不做更详细的讨论了,因为我的目的是做动力学精神分析方向的心理学科普。

心理问题和疾病其实只是一种呈现方式而已!甚至,你可以大胆地把“心理”这个词拿掉,再读一遍这句话,细品,再细品……

呈现什么?就是你的人格特质、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生活模式等等这些原生和现有家庭里最重要的东西,它们一起造就了今天的你,以及你所表现出来的身心状态和社会功能——或患病或健康,或治愈或复发……

那么,这个呈现会是最后的结果吗?C女士是如何同我“简单聊一下”的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