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控制混凝土浇筑?你知道吗?17个超详细关键点总结!

 无极太空0 2024-04-17 发布于江西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整体性能。因此,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严格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混凝土浇筑的17个关键控制点。



01
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为确保混凝土质量,我们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首先,砂的选择至关重要,其细度模数和含泥量都必须符合既定标准,且在使用时,其含水量不得超过6%。在取样检测时,应避免仅从表层或上部取砂,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对于碎石,我们同样有严格的要求。超逊径等参数必须达标,特别是含泥量(或称为石粉含量)这一关键指标,绝不能忽视。碎石的颗粒级配应保持基本均匀且连续,以确保混凝土的良好工作性和强度。

此外,减水剂和引气剂等添加剂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并确认合格。这些添加剂的存放时间也不应超过六个月,以保证其有效性。

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其3天强度等性能指标必须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严格检测,并确认达标。同样,粉煤灰作为常用的混凝土掺合料,也必须经过检测并确认合格,以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和质量。

02
施工配合比调整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已获批准的配合比。然而,考虑到实际施工中砂的细度模数、含水量以及碎石的含水量等因素的变化,我们允许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重要的是强调,施工过程中禁止随意加水。但如果和易性出现问题,可以在小范围内调整减水剂的掺量以优化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特别是在雨天施工时,由于砂、石料可能因无防雨设施的料斗和料仓或上料过程中的暴露而增加含水量,我们必须相应地减少施工配合比中的用水量,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不受影响。除此之外,其他配合比的参数不应轻易变动,以维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预期性能。

03
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与调整

在混凝土开始拌和前两盘时,必须在出机口对每盘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其和易性进行严格检查。通常,这一检测过程会在浇筑现场进行,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如果检测到坍落度偏大或偏小,可以适当调整减水剂的掺量来优化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所有关于坍落度的检测操作都必须遵循既定的规程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施工缝的处理方式

在处理施工缝时,我们需要使用不低于相同标号的砂浆。这种砂浆的水灰比应该比混凝土低0.03-0.05,并且需要铺设在施工缝上,厚度维持在2-3cm。铺设的范围应与浇筑速度相匹配,确保施工缝得到均匀且充分的覆盖。在铺设砂浆之前,施工缝应保持湿润状态,这是为了确保砂浆能更好地附着在施工缝上。此外,施工缝的凿毛处理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必须彻底清理,不能有任何杂物残留。对于垂直缝,我们还需要额外涂刷一层水泥净浆,其水灰比同样应低于混凝土0.03-0.05。涂刷的范围也需要与浇筑速度相适应,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05
混凝土浇筑入仓的规定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入仓的高度,确保其不超过2米。当使用布料机进行入仓操作时,溜筒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2.5至3.0米的范围内。此外,浇筑的顺序也至关重要。先浇筑的部分应首先铺设一层混凝土,而后浇筑的部分则随后铺设,但关键是要在混凝土开始初凝之前完成所有的覆盖和振捣工作。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混凝土已经进入仓内,必须立即将其清除。在使用皮带机进行输送时,其倾斜角度通常不应大于6度,并且应确保皮带机和溜筒在使用前保持湿润状态。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06
平仓作业要求

平仓工作务必及时,避免混凝土在仓内堆积。进行人工平仓时,严禁使用振捣棒进行平整,每层虚铺厚度应控制在30-50cm,且不得超过振捣器头部长度的1.25倍。当骨料在下料时出现集中现象时,工作人员需手动将其均匀散布至砂浆较为丰富的区域。同时,要及时排除泌水,并确保在排水过程中不会带走水泥浆。

对于浇筑底板等难以进行人工平仓的部位,由于钢筋等结构的限制,应指派专人指挥布料机进行入仓操作。在此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仓位置和数量,避免过厚铺设,以防止骨料集中现象的发生。

对于底板或顶板顶面的表层混凝土,应加强人工平仓工作,确保仓面基本平整且略高于设计高程,然后再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作业。

07
混凝土振捣作业规范

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优先振捣模板附近区域,同时确保振捣器不接触模板,且需插入下层混凝土约5cm深度。振捣点的布置应采用梅花形,且相邻振捣点的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在振捣过程中,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直至混凝土表面翻浆并冒出气泡。

振捣器的有效作用范围通常通过试验确定。在一般情况下,振捣棒应垂直插入混凝土中,并按顺序进行振捣。如果插入点需要倾斜,则应确保所有插入点的倾斜方向一致,以避免漏振现象。

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秒内。然而,由于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和易性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实际振捣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关键是要根据混凝土的状态来判断,当混凝土不再明显下沉、表面不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即可停止振捣。

对于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或两次卸料之间的接头部位,应特别加强振捣以确保质量。对于底板或顶板顶面,通常需要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表层振捣,并且在此过程中应加强人工平仓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平板振捣器的振捣深度有限。如果铺料厚度超过15-20cm,则需要先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然后再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表面振捣。在进行平板振捣时,移动速度应适当加快以提高效率。同时,振捣棒的使用要求与上述相同,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08
止水周边混凝土的振捣作业

在止水结构附近的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谨慎,确保振捣棒不会触碰到止水材料。当在水平止水结构的下部铺设混凝土时,工作人员应先将止水材料轻轻上翻,以避免在振捣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坏。完成振捣后,再将止水材料平稳地放回已经振捣密实的混凝土表面上。

对于止水结构上部的混凝土,在振捣时同样需要保持与止水材料的安全距离,建议控制在不少于50mm的范围内,以确保止水不会因振捣而受到破坏。同时,还要确保止水周边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达到工程要求。

在振捣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区域由于振捣棒的限制而无法达到密实状态,应及时辅以人工振捣,确保整个止水周边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这样既能保护止水结构不受损伤,又能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09
混凝土浇筑层级检查与时间管理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规定的浇筑顺序进行分层施工,并确保每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每层每次的铺设长度也应与施工方案保持一致。

为了有效控制浇筑进度,需要详细记录每层每个部位的浇筑起始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醒施工单位在该部位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上一层的浇筑或该层的前进展开。一旦发现施工单位因进度滞后而无法及时覆盖已初凝的混凝土,应立即制止其继续浇筑,以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如果浇筑过程中出现了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即初凝时间)的情况,那么就不应再继续覆盖上层混凝土,而应将其作为施工缝进行处理。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间歇时间绝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然而,如果在出机口出料到覆盖上层混凝土并振捣完成的时间内,混凝土仍然能够重塑,那么浇筑工作可以继续进行。(重塑的标准是:振捣器振捣30秒后,10厘米范围内混凝土泛浆且无孔洞。)

关于间歇时间的确定,它与浇筑时的气温和所使用的水泥类型密切相关。由于现场条件与实验室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实验室测得的混凝土初凝时间来指导现场浇筑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现场条件灵活调整和控制浇筑时间。

10
混凝土初凝的判断

通过外观进行初步判断:当在混凝土表面用铁锹稍作拍打,若未观察到翻浆或软化的现象,或混凝土表面出现乳皮,或在振捣时混凝土不再有明显的泛浆(特别是在10cm范围内),当振捣棒拔出后留下孔洞,或用手指轻按混凝土表面留下微小痕迹等情况,都可能是混凝土初凝的迹象。然而,仅通过时间来判断初凝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这与天气等外部条件有关。虽然实验室检测能提供更为准确的结果,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往往无法及时使用实验室方法进行判定。因此,综合多种判断方法来确定混凝土是否初凝是更为稳妥的做法。

11
模板检查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模板的形状和位置进行细致的检查与调整。一旦发现模板出现变形或走样,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矫正。若施工单位未能及时矫正,应果断命令其暂停混凝土浇筑工作。同时,对于任何发现的漏浆现象,都应迅速督促相关人员进行堵塞处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底部边角的密封工作至关重要。在立模阶段,就必须严格控制密封性;模板外部可以使用砂浆等材料进行堵塞处理;浇筑时,施工缝铺设的砂浆在边角处可以适当加厚,但厚度不得超过5厘米。在验仓环节,还需对模板的平整度、接缝的严密性和整体牢固性进行仔细检查。此外,拉筋与模板之间的间隙也需要进行堵塞,而模板与模板间的接缝则应使用双面胶条进行密封,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与安全性。

12
钢筋位置的调整与帮扎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需求,部分钢筋可能需要进行位置的调整。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在移动这些钢筋后,要及时进行复位并进行牢固的绑扎,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这是钢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钢筋移位操作时,必须牢记复位与绑扎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13
混凝土表面的抹平处理

当工程要求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面处理时,应监督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此项工作,并确保抹面压光的质量。一般而言,抹面过程需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混凝土振捣后立即进行,通常使用木抹子进行初步平整,确保表面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第二阶段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此时应换用铁抹子进行细致抹平;第三阶段是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同样使用铁抹子进行最后的压光处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第二阶段开始,抹面操作应避免对混凝土产生不必要的扰动,以免影响其成型质量。

14
凿毛处理的时机

对于工作缝的缝面处理,应优先使用高压水进行冲毛操作。若因混凝土龄期过长导致冲毛效果不佳,则应改用风砂枪对缝面进行处理,以形成毛面。在必要时,为确保缝面处理彻底,也可采取人工打毛的方式。打毛的目标是清除缝面上的所有浮浆、松散物料以及污染物质,直至露出粗砂粒或小石子为止,同时要注意不得损伤混凝土内部的骨料。

关于施工缝的凿毛处理,应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通常要求强度不小于5mpa。为避免过早处理对混凝土造成损伤,一般建议在浇筑完成后的第2天进行此项工作。在低温季节,由于混凝土强度增长较慢,因此应适当延后处理时间。

15
混凝土养护指南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确保其质量和强度,收浆后应迅速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通常,这一过程应在浇筑后的12至18小时内完成,在高温时节更应提前行动。在覆盖混凝土时,必须格外小心,以避免对其表面造成任何损伤或污染。若混凝土表面被模板所覆盖,那么在整个养护期间,应确保模板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保温措施覆盖混凝土,此时不得直接向其表面洒水。对于养护用水,其质量要求应与混凝土拌合用水相同。

关于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长,应严格遵循合同技术条款的规定。但考虑到空气湿度、温度、水泥种类以及所掺外加剂等因素,这一时长可以适当地延长或缩短。在养护期间,每天的洒水次数应足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持续湿润。

若结构物与流动性地表水或地下水有接触,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水和排水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后的7天内不会受到水的冲刷和浸袭。如果环境水具有侵蚀性,那么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之前,即10天内,必须保护其免受水害。此外,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之前,禁止任何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施加于其上。若采用蒸汽养护方式,必须遵循相关要求,并及时记录蒸汽养护的检查情况。

16
拆模审查流程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施工单位必须提交拆模申请,并在满足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拆模操作。为确保拆模的安全性,施工单位还需递交在相同养护条件下进行的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只有当报告结果符合标准时,拆模申请才会被批准。在拆模过程中,必须亲临现场,仔细检查拆模后的混凝土状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蜂窝、麻面、错台、裂缝等问题。我们要求施工单位在发现混凝土质量问题或缺陷时,不得擅自进行涂抹或覆盖处理。一旦发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或缺陷,必须立即进行报告。此外,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应定期对混凝土进行裂缝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相应的观测记录。我们将对这些观测记录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17
质量缺陷瑕疵处理流程

当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符合质量缺陷分类的情况时,应与施工单位紧密合作,迅速记录检查结果并深入调查缺陷产生的原因。接下来,依据相关权限对缺陷处理方案进行仔细审查与批准。在处理缺陷的过程中,需进行严格的旁站监督,确保施工单位按照已批准的处理方案进行施工,并实时填写监理旁站记录。

对于Ⅰ类缺陷,处理前必须保留详细资料,进行细致的检查,并在处理后进行严格的验收;对于Ⅱ类缺陷,处理前应进行联合检查,处理后也需进行联合验收,以确保处理效果达标。在必要时,还应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缺陷处理方案进行专业审查,以提升处理效果。

混凝土浇筑作为建筑工程中的核心环节,其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通过17个关键点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混凝土浇筑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希望本文能对广大建筑从业者有所帮助,共同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