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分析了12套新高考新结构卷【联考报告】别让错误解题策略!毁了你的最后一战

 王跃树数学 2024-04-17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考数学成绩想要突破120分的关键在于:你必须在35-45分钟之内,可以做完14道大题,不仅要对,而且要快。

图片

图片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

新高考数学卷从原来的22题变为19题,题目变少了,但你的答题时间却更不够用了。

原来50分钟做16道小题好像还勉强够用;但是现在,14道小题却经常50分钟做不完;还经常遇到一些多选题,每个选项的难度都直逼老高考的压轴大题,小题直接干出1个多小时。 

后面的大题看似数量少了一道,可是每道题目都从2问改成了3问,综合来说小问的数量甚至还不降反升,每道题目由于分值上升还变得更复杂更难算:

图片

碰上那种阅读量巨大的新定义,题干就像一道语文的阅读理解,更是让自己原本就不多的答题时间雪上加霜:

图片

导致很多同学77分的大题现在都只能拿到二三十分。

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 

大部分学校对同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存在结构性缺陷。

老师上课只讲解法但不谈策略,导致同学们对一场考试的时间分配缺少宏观视角,想要做对每一道题,最终却输掉了整场考试。

简单来说,就是:

●  有些题目你可以做的更快,但你却在硬算浪费时间;


●  有些题目需要你多花时间,但你却在毛躁慌乱当中误解题意、漏用条件;

●  有些题目你其实应该跳过,但你却正面硬刚,不计代价,过度消耗自己的考场时间。
那么,新高考的19题模式下,你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考场答题策略,让自己更稳更快地适应这场变革?

答案是:

你必须在35-40分钟之内解决14道小题,为大题预留至少70分钟的解答时间。

否则,你的考场分数将很难突破120。

原因很简单,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新高考大题的显著特点就是:非常吃时间。

典型的代表有3个:解析几何、概率统计,以及最后出现的新定义。

咱们一个一个看。

解析几何这道大题以前只有12分,但是现在却变成了17分,分值的增加带来的题目复杂度和运算量的指数级上升以前每道大题10分钟勉强够用,但现在20分钟这道大题你也未必能算出结果。

概率统计这道题目现在也值17分,并且还在经常马尔可夫链中交叉混入数列,除了需要你读懂题题意,更关键的是要有细致的数据分析能力,简单来说,题目不难,但是你的心要细:

图片

这类题目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你放慢速度一点一点算,完全可以出结果,但你稍微一慌赶时间,一定会越算越乱。

那最后还有这道让很多同学摸不着头脑的新定义。

其实有一说一,这类问题看起来挺唬人,但它只不过是给你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只要你能有足够时间认真理解每个数值的含义,做得多了你甚至会感觉它的前两问几乎都是直接套数据,

图片

甚至比其他压轴难题还更简单一点。

但关键问题是,你要给它分配足够时间,如果手忙脚乱心态紧张,做到最后这道题你恐怕就是每个字儿都读不到脑子里去,最后自然崩盘。

所以你发现了吗:新高考数学大题想要翻盘,最重要的不是这道题你会不会做,而是这道题你有没有时间耐心读题,小心构思,认真计算。

很多时候,大题多给你10分钟,你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换句话来说:

想要大题做的稳,你的小题必须做的快。

你最好在35-40分钟内结束所有小题,因为你要给后面这些大题预留足够的时间。

你可能会说:这不可能啊!73分的小题占了卷面150分的一半,可是35分钟却不到两个小时的三分之一,我怎么可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做完这么多的题目呢?

答案是,你不能把小题当成大题做,你要:

利用小题的结构性特征,寻求快速解题的差异化策略。

比如我来举几个经典例子

你仔细看好,2019年天津卷的这道压轴第8题:如果我把选项抹掉让你直接算,这道题显然是需要一些运算量的。但作为一道选择题,你只需要画出函数f(x)的图像后,上下平移另一条直线:

图片

你会发现这条直线在下方蓝线位置会和f(x)的图像有两个交点,就是相切的位置,蓝线上下平移一点点都不行,因此这暗示最终结果里一定有一个孤立的点.

另外当直线向上移动后,它的截距还会有一段区间,在这段区间内图像都有两个交点,而区间最下方的红线和最上方的绿线都满足题意,因此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应该是一个闭区间并上一个孤立的点,很容易应该选D.

这就是小题运算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先定性、再定量。它可以帮助我们规避很多不必要的运算。

当然,有些时候,选项也未必是一上来就直接用的。

比如这道2019年全国3卷的压轴题,这是一道三角函数的逆向定参问题,最难的一个选项就是圈4,这个参量的范围就是计算最重的步骤。

图片

但是,作为一道选择题,当我们做图之后,很容易发现这个图像的第5个零点之前,确实只有3个极大值点,但却未必只有2个极小值点,极小值点也有可能是三个。

所以1是对的,2是错的。

请注意,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看A、B、C、D四个选项,你很容易排除B、C,而A、D两个选项的共同点是:圈4一定是对的。

因此,这道题最难的一个步骤直接被跳过了,你就可以直接把圈4当成已知条件去验证圈3对不对了,这道题的运算大大被简化了。

这就是选择题选项使用的第二个原则:穿梭决策,它可以帮助你将解题链条拆碎,在每个步骤上进行微观改进,系统降低你的运算复杂度:

你可能说,你讲的这都是难题压轴题,一张试卷里大部分还都是中档题和简单题,这部分题目硬算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我直接干不就完事儿了吗?

我们再来看几道中低档难度的题。比如这道2020年全国新高考1卷的第8题,这是一道关于抽象函数的不等式问题,实际上当年这道题就是当年命题人拿来搞心态的,正常做,它的运算量也确实不小:

图片 

但是读完题后,我们可以直接在数轴上画出四个选项代表的区间:

图片 

大家可以发现,只有C和D选项包含了整数2,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带入x=2,发现它确实成立

图片

因此AB两个选项直接排除,我们再观察C和D,发现他们两个的差异在于x=4,如果它代入不等式成立,那么就应该选择C,反之,答案就应该选D:

图片

这就是选择题解答的最经典原则:选项入题。

它给我们的启发是:选择题的选项其实也是一类题目条件。

以上我只是通过三个例子向你说明,高考当中的小题,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结构性特点,只要你用的好,就可以建立起更快速的解题策略。

但是很遗憾,今天中国大部分高中老师都没有对学生进行过特定的解题技巧训练。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对待小题是简单的题目直接跳过,压轴小题当成大题算。前6道小题感觉很简单,不用再讲;第10题第11题,一讲半节课。

这就导致所有同学在对待中低档题目时技巧性不足,直来直去,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压轴的小题缺乏策略,高分难以突围。

图片

新高考数学【8 3 3】选择填空(共40套)限时训练【01~10】

新高考数学【8 3 3】选择填空(共40套)逐题详解【01~10】

新高考数学【8 3 3】选择填空(共40套)限时训练【11~20】

新高考数学【8 3 3】选择填空(共40套)逐题详解【11~20】

图片

新高考数学【8 3 3】选择填空(共40套)限时训练【21~30】

新高考数学【8 3 3】选择填空(共40套)逐题详解【21~30】

新高考数学【8 3 3】选择填空(共40套)限时训练【31~40】

新高考数学【8 3 3】选择填空(共40套)逐题详解【31~4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谈数说理 ★ 论教悟道 ★
图片
 谈数学思想 ★ 说理性精神 ★ 论教育研究 ★ 悟师道育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