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结6位名医临床乌梅丸的应用经验

 醉青YPS 2024-04-18 发布于江苏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Image
导读:今天一起学习乌梅丸的应用经验。

Image

何绍奇经验

Image

我开始每用乌梅丸原方,一味不敢少。后来有一次,我的学生取药后,病家都走了,才发现另包的附子忘了包进去,我叫他赶快去追,却没追上,因为家里有人疼痛号叫,所以那人走得很快。

过了两天,我去看病人,知其服药后当天就不痛了,后来阅历渐多,才明白乌梅丸也是可以而且应该加减的。

乌梅、川椒是方中主药,如非寒热错杂,虚实兼见,可视寒热虚实而用,寒用桂枝(或肉桂)、附子、干姜、细辛(或用吴茱萸、生姜);热用黄连、黄柏(或用苦楝根皮、大黄,有助于杀虫、 排虫);虚用人参(党参或泡参代),当归(或用白术、甘草);实用枳实、白芍、木香。 

张璐就有椒梅丸,仅用乌梅、川椒、黄连;俞根初连梅安蛔汤用乌梅、川椒、黄柏、 胡黄连、槟榔、雷丸,都可称作苦辛酸法,用于肝胃热炽、脘痛烦躁、饥不欲食、食即吐蛔、舌红、苔黄、烦渴而四肢逆冷之蛔厥,此厥非是阳虚,而是由疼痛引起。

蛔虫静伏,则痛止厥回,此际若照搬原方,附、姜、桂则无异火上浇油了。

而寒证则表现为舌淡、不渴或渴不思饮、呕吐清水、大便稀溏、四肢厥冷之蛔厥,则椒梅理中汤证也, 黄连,黄柏等苦寒药当视为禁例。

无明显虚象者,更不必用人参、当归。

多年来如此应用,大感有左右逢源之感焉。非韪仲景,随证加减,临病制方,本仲景书之教也。

原方乌梅用苦酒制,苦酒即酸醋,因此,胆蛔、肠蛔引起的腹痛,若仓猝之间,配不到药,饮酸醋一杯,也能止痛。

后来见有人用阿司匹林止胆蛔疼痛,西药中用,盖取其味酸也(昔人有蛔虫“遇酸则伏”之说)。

蛔虫性肠梗阻,也时有所见,犹记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王姓小女孩来诊,腹部有九个小孩拳头大小的包块,呕吐不食,疼痛时发,发则号叫,声震屋瓦,而家贫无力送其到医院手术。

我想起当时《中级医刊》用豆油治疗蛔虫性肠梗阻的报道,遂用菜籽油四两,烧开,放花椒30粒,待温,一勺勺喂之,约二三小时后,疼止,次晨排出蛔虫157条而愈,以后曾用过多例均效。

乌梅丸亦主“久痢”,因为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多寒热虚实夹杂,所以很是合拍,多年来用此方加减有效。

至于《千金方》、《必效方》的同名方乌梅丸,只用乌梅、黄连二味,用于暴痢(急性痢疾),取义又自不同了。

[何绍奇.绍奇谈医(七)—又论仲景诸方之我见.中医药通报,2006,5(2):6]

Image

洪子云经验

Image

洪老师对乌梅丸的运用,主张“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和小柴胡汤的用法相似。

例如或以“消渴”(糖尿病、尿崩症)为主,或以“心中疼热”(胃脘灼痛,如萎缩性胃炎、胃癌等)为主,或以“气上撞心”(如奔豚气之属肝肾气逆者)为主,或以“食则吐蛔”(蛔厥即胆道蛔虫为主)为主,或以“久痢”(如慢性结肠炎等)为主,只要证属土木不和,寒热虚实夹杂者,皆可以乌梅丸加减治疗。

此外,如巅顶痛、少腹痛,病属厥阴分野;疑难症、危重证,证属阴阳胜复不定,亦可治以乌梅丸。

洪老师运用乌梅丸,常以乌梅、细辛、川椒为主体,其余姜附桂枝之辛热,连柏之苦寒,参归之补益气血,皆可随证损益,或易以其他效力更大的应证药物。

[戴玉.洪子云运用乌梅丸的经验.湖北中医杂志,1985(2):5]

Image

董廷瑶经验

Image
Image
Image

小儿久泻方


组成:乌梅6~9g,川椒目2~5g,桂枝(或肉桂)1.5g,附子1.5~3g,细辛2~3g,干姜1.5~3g,川黄连1~2g,黄柏3~6g,党参6~12g,当归6~9g。

主治:儿童泄泻迁延不愈,症见便下黏冻,甚至脓血,少腹或脐侧疼痛,进食生冷则泻甚,舌苔薄白质红,脉弦细,辨证属肝脾失调,寒热夹杂,多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者。

义:本方由仲景乌梅丸化裁而成。

方中乌梅大酸,急泻厥阴;川椒目苦辛寒,行水消胀;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坚阴;党参、当归甘温,补气调中;附子、桂枝、干姜、细辛辛热诸品,通启阳气。

全方酸柔甘缓,以和肝扶脾,苦寒辛温,以清火达木。

加减法:舌淡苔白,加吴茱萸;舌苔厚腻,加苍术、川厚朴、山楂;舌质不红、无热性征象,去黄连、黄柏;腹痛较甚,加白芍;大便滑利,加赤石脂、禹余粮;胃脘不舒,加木香、砂仁、陈皮。

吴某,男,6岁。1986年9月21日初诊。久泄腹痛,利下黏冻,次数频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胃口不开,汗出淋多,舌苔薄白,舌质偏红,脉象弦细。

病程数月,肝脾失调,寒热夹杂,治拟乌梅丸主之。

处方:乌梅6g,川椒目3g,细辛3g,肉桂1.5g,党参4.5g,淡附片3g,炒当归6g,炮姜3g,炒黄柏4.5g,炒川黄连2g。7剂。

服药1周后,泄泻已和,腹痛亦除,胃纳稍动,再以乌梅丸为主,调治1个月而告愈。

[邓嘉成,董延瑶验方二则,中医文献杂志,2001(2):34]

Image

李士懋经验

Image

李老师应用乌梅丸所掌握的主要指征有:

①脉弦按之无力。脉得血以充盈,气以鼓荡,脉方调畅,徐缓悠扬。弦脉主肝,肝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始萌而未盛,若气至而未及或六淫七情戕伐阳气,易致肝寒气馁,脉弦无力而懈惰,故见脉弦而无力,当知为肝之阳气不足,其弦可兼缓、兼滑、兼数等。

②具有肝经症状,或胁痛,或呃逆、心悸,或阴痛囊缩,或寒热交作等。数症可并见,或仅见一症。

Image
Image

多寐 


尹某,男,44岁,2005年4月12日初诊,半年前因车祸颈部受伤后出现嗜睡,每日睡眠13~15个小时,全身乏力,精神不振,不欲饮食,颈部疼痛,活动则响,紧皱不适,脉弦按之不足,舌质暗红、苔薄白。
此为肝虚,清阳不升之多寐证。

内治:温补肝阳,益气升阳。

方以乌梅丸加减:乌梅7g,桂枝10g,炮附子12g(先煎),干姜4g,花椒4g,细辛4g,黄连9g,当归15g,党参12g,黄柏4g,黄芪12g,葛根18g,川芎8g,水红花子18g,每日1剂,水煎服。

外治: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药用土鳖虫10g,乳香10g,没药10g,樟脑5g,冰片2g。共研细粉,用酒调和外敷颈部。7剂后诸症减轻,上方加减又服28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睡眠正常。

Image
Image


弦为肝脉,弦而无力为肝阳馁弱,阳气虚不能上达,清窍失养则多寐欲睡;阳气不足,气血不达,机体失濡,则全身乏力、精神不振、不欲饮食;颈部外伤瘀血停滞,经脉不利则颈部疼痛、活动则响、紧皱不适。

故治用乌梅丸温肝助阳,加黄芪、葛根补气升阳,清窍得养则头脑清利多寐好转,精力渐充;川芎行气活血散瘀;水红花子健脾养肝而消瘀。
配合外治活血散瘀,通络止痛。切中病机而获效。

[陈金鹏.李士懋运用乌梅丸举隅,中医杂志,2007,48(5):401]

乌梅丸基本方:乌梅6g,炮附子12g(先煎),桂枝10g,川花椒5g,细辛5g,干姜5g,当归12g,党参12g,黄连9g,黄柏5g。

中寒呕吐者,加吴茱萸、半夏;肝气虚者加黄芪;肾阳虚者,加淫羊藿、巴戟天、肉桂;肾精不足者,加肉苁蓉、鹿角胶;脾失健运者,加茯苓、白术;脾虚湿甚者,加薏苡仁、杏仁、白豆蔻;心神不安者,加远志、酸枣仁。

日1剂,14剂为1个疗程。

男,35岁,2002年5月就诊。患者身体消瘦,自述1年来常因工作紧张出现疲劳,懒怠,精神不佳,头昏,记忆力减退,寐差,纳少,伴有腰酸,性欲减退,尿频等。各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口服多种西药如谷维素、维生素等,未见好转。

查患者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按之减弱。西医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证属肝木虚寒,疏泄不利。

方选乌梅丸加减,药用:乌梅6g,炮附子12g(先煎),桂枝10g,川花椒5g,细辛5g,干姜5g,当归12g,党参12g,黄连9g,黄柏5g,淫羊藿12g,巴戟天15g,黄芪15g。

服上方7剂,患者述症状大为改善,偶感寐差,上方加酸枣仁30g,继服10剂,诸症皆愈。

李老师临床素以乌梅丸治疗亚健康患者,恒以脉弦无力作为使用乌梅丸的主要指征,疗效颇为满意。

乌梅丸方中用肉桂、细辛、川花椒、干姜、附子等众多辛热之品,共扶肝阳,意在强肝助阳,以使春升之气得以升发;黄连、黄柏化其阳郁之热,寒热并用,燮理阴阳;人参补肝之气,当归补肝之体,乌梅敛肝之真气。

诸药合用以使肝得以升发、舒启,春升之气得以升发,人犹如沐浴春风。

[郝宪恩,李楠,张凯.李士懋应用乌梅丸治疗亚健康状态经验.山东中医杂志,2004,23(5):306]

Image

张士卿经验


仲景用此方主要是治疗因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所致的蛔厥症。

张教授师古而不泥古,强调“虫当化之”,常在“乌梅丸”原方基础上改丸为汤加减化裁,取原方安蛔之功,并适当加以健运脾胃之药,做到标本兼治。

张教授常强调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以脾常不足为生理特点,指出在化虫之中及化虫之后,皆宜调补脾胃,于症状减轻后予异功散加减继服之,以杜虫之复生。

其治肠虫证之经验方为:乌梅10g,川花椒3g,细辛3g,使君子10g,槟榔6g,党参6g,当归6g,川楝子10g, 胡黄连3g,黄柏6g,白芍15g,鸡内金10g,炙甘草6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 焦麦芽10g。

方中乌梅、白芍之酸能柔肝缓急,酸能安蛔,使蛔静而痛止,与川楝子相助以定痛;蛔动因于胃热肠寒,蜀椒、细辛味辛性温,辛可伏蛔,温能温脏驱寒;胡黄连、黄柏味苦性寒,苦能下蛔,寒能清胃热;使君子、槟榔助乌梅化虫之功;党参、当归益气健脾;鸡内金、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和胃运脾;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寒热并用,虚实并治;酸辛苦甘,刚柔相济;辛开苦降,土木双调之功用。

如有不思饮食者,加太子参、茯苓、白术、陈皮、法半夏以健运脾胃;咳喘日久不愈者, 加百部、杏仁以润肺止咳;体虚多汗者,加煅龙牡、浮小麦以敛汗止汗;大便干燥者, 加瓜蒌以润肠通便;易干呕者,加砂仁以行气止呕;口疮、咽痛者,加牛蒡子、桔梗清热利咽;多梦者,加石菖蒲、郁金宁神清心。

谢某,女,6岁,2006年11月10日以脐周腹痛3天就诊。

2周前患儿因气候突变而患感冒,至今未痊愈,现脐腹时痛时止,仍咳嗽,纳谷不多,夜寐齘齿,喜俯卧。 

查体: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心肺听诊正常,咽部略红,舌尖红,少苔。治以温脏安蛔,润肺止咳。

处方:川花椒3g,乌梅10g,细辛3g,使君子10g, 槟榔6g,党参6g,当归6g,川楝子10g,胡黄连3g,炒白芍15g,百部10g,延胡索10g,炙甘草6g,杏仁10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焦麦芽10g。

4剂,水煎服,2 剂后脐腹痛减轻,4剂后咳嗽较前好转,食欲增加。

二诊:排出蛔虫2条,诸症消失, 咳嗽痊愈,食纳可,续服2~3剂参苓白术散加减,使患儿脾胃两健,生化有源,气血渐运,生机盎然。

[刘婷,任学通,张士卿教授辨治小儿肠虫证经验.甘肃中医,2007, 20(12):14]
Image

姚树堂经验


痛经久不愈者,多因肝脾失调,气血不和,气机失于调畅,郁久而生寒热,致成虚实互呈、寒热错杂之证,非新病证情单纯者可比。

此时治须多方兼顾,融祛寒热、调肝脾、和气血诸法于一方,然而堪当重任者唯《伤寒论》之乌梅丸也。

余凡遇痛经历年不愈,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只要其呈现经前、经期或经后少腹拘挛而痛,血行不畅,经色或淡或暗,心烦口渴,手足欠温,乏力肢酸,脉细弦无力,每与斯方,多如期而愈。

如本院职工张右,32岁,经行时少腹疼痛,月水不畅, 其色时淡时暗,或有瘀块,历经3载,月月如是,鲜有变者。多方求医不效,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

邀余诊治,查其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边尖红,舌苔薄黄,右脉细软,左脉弦细,少腹按之拘急,痛引阴户,即投乌梅丸为汤,每月经前3剂,经期3剂,经后3剂,3个月而愈。

治仲景之学者,临证治病当抓病因病机,方药当以其功效为肯綮,万勿谓某方治某病,某病用某方,此非其道也。

《伤寒论》述乌梅丸证仅1条,主治证为蛔厥和下利,并未提及治痛经,本人从辨识痛经久不愈者之病因病机着眼,选用补消兼施、寒热并用之乌梅丸来主治,屡收显效,是为扩大经方运用之一得也。
(《黄河医话》)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名医陈彤云:治疗皮肤病,从3点入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