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岁叶嘉莹先生:诗不远人 终身为教

 四海为家* 2024-04-18 发布于广东

陈晓耘,南开大学文学院教师

人物介绍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西城察院胡同,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台湾多所大学任教,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回国教书,最终定居南开大学。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2002年、2015年分别被香港岭南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现担任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获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2023年10月15日,在南开大学举办的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百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亲临现场致辞。她在致辞中强调:“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所以,我的心目之中,只是要把古人诗词里面那些美好的理想、感情传给下面的年轻人。”诗教人生,是叶先生对自己百岁人生的注解。

书生报国成何计

难忘诗骚李杜魂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出自叶嘉莹先生1979年写的《赠故都诗友绝句(十二)》,在诗中,她思考自己作为一介书生应该如何报国。她的答案是要将《诗经》《离骚》这样伟大的诗作,以及李白、杜甫这些伟大诗人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叶嘉莹先生一生传承诗教、弘扬诗教的志愿。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西城察院胡同,生活在一座宁静、蕴含中国诗词意境美的四合院中。从小,她的家中就有着浓厚的诗教氛围,家人在她诗词学习方面发挥了启蒙作用。她的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父亲叶廷元幼承家学,熟读古籍,母亲李玉洁幼年即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叶嘉莹三岁便开始识字,四岁诵古诗,六岁学《论语》,家中人人都是“老师”,父亲教她识字,伯母教她诵读唐诗,姨母教她学“四书”。伯父叶廷乂曾留学日本,但旧学根底深厚,擅长诗词、联语,在她的学习成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1岁左右,伯父教她作诗。据叶嘉莹回忆,她小时候是“关在大门里长大的”,没有很多关于外界生活的感受,因此便以四合院中的日常风景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小诗。一年秋天,她看到除了新移来的竹子依然青翠外,院子里的其他草木都相继衰败,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七绝《对窗前秋竹有感》:“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从此之后,叶嘉莹都是在学诗、读诗、讲诗中度过的。

儿时的学诗经历为叶嘉莹后来开展青少年诗教带来了启发。她依据小孩子记忆力强但理解能力差的生理规律,结合儿时学习诗词的亲身体验,倡导儿童学诗先从读诗开始,多读经典文章和诗词作品,进而熟读成诵,待到长大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解力后,便会自然从儿时诗文学习经历中有所感发并从中受益。叶嘉莹年少诵读诗词时,会被那些“声律好听”“意象优美”的诗句所吸引,因此她倡导运用诗词中蕴含的音声之美,激发青少年学习诗词的兴趣。关于兴趣的培养,叶嘉莹有着切身感受。她儿时练字临摹的小楷字帖,内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临摹一段时间后就能熟读成诵,这引发了她浓厚的学诗兴趣。叶嘉莹诗意人生的开端也离不开启蒙读物《唐诗三百首》,那时伯母按照《唐诗三百首》编选的顺序教她读诗背诗。她这样回忆自己的童蒙时光:“小时候读诗,我就用我的想象,把它们都做成一个个故事,就藏在我的脑子里。”以故事化的方式记忆诗、理解诗,也是她自己摸索出的一套独特学诗方法。

1935年,叶嘉莹上初中后,母亲买了一套开明版“词学小丛书”奖励她。这套书中,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纳兰性德的《饮水词》对她产生了深远影响。《人间词话》帮助她初步了解了如何对词进行评赏,《饮水词》激发了她作词的兴趣。高中期间,叶嘉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前往西单牌楼附近的国学班上课,班上一位姓邹的老先生赞赏她:“诗有天才,故皆神韵。”

1943年,叶嘉莹(右二)及同班同学在顾随先生家中合影

1941年,叶嘉莹报考辅仁大学国文系,开启了四年的大学生涯,并在这里遇到了导师顾随。顾随先生是中国韵文、散文领域的大家,也是文学理论家、古典诗词教育家。叶嘉莹读大二时,开始选修顾随先生的唐宋诗课,顾先生兴会淋漓、触绪发挥的讲授风采,深深震撼了叶嘉莹,并影响了她此后“跑野马”的教学风格。自此之后,“凡先生所开授之课程,我都无不选修”,并且在大学毕业之后,依然会回学校旁听顾随先生的课。叶嘉莹之所以在诗词方面取得如此高成就,得益于她儿时学习诗词的深厚功底,以及顾随先生的教导。大学期间,她将顾随先生讲授的课程以笔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下来,无论辗转何处,都随身携带着这些课堂笔记。“迦陵”这一雅号,也是在大学师从顾随先生时起的。那时,顾随先生推荐她的作品去发表,叶嘉莹便借用儿时听到的“迦陵频伽”故事为自己取了雅号。

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44年冬,抗日战争到了关键时期,20岁的叶嘉莹还在大学就读。身处沦陷区的她,悲愤地写下“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晴明半日寒仍劲,灯火深宵夜有情”。正是因为少年时代就经历了国家的离乱、生活的颠沛,她才能将古诗词中那沉郁顿挫的爱国情怀解读得悠扬婉转,弘扬深厚的家国情怀也成为叶嘉莹诗教理念的重要内容。她解读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曾讲到“我以为稼轩不是在等待一个美女,那个在灯火阑珊处的就是辛弃疾自己,因为辛弃疾他渡江南来……面对着不再想抗战的、不再想收复失地的这满眼的繁华,他满心的悲苦”。

白昼谈诗夜讲词

诸生与我共成痴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出自叶嘉莹《天津纪事绝句二十四首》之二十。在诗中,她描绘了自己初到南开大学为中文系学生讲授唐宋词时的热烈场景。大学毕业后,叶嘉莹投身诗词教学事业。抗战胜利后,她先后辗转至中国台湾、加拿大、美国等地讲学和居住,并于1979年回国教书,最终定居南开大学。

1945年夏,叶嘉莹从辅仁大学毕业,到西什库教堂附近的佑贞女中教书,这是她教师生涯的开端。那时的叶嘉莹只有20岁出头,时常穿着一身阴丹士林布的长衫,站在讲台上,很是朴素。由于她讲课深受学生喜欢,陆续有人邀请她去其他学校兼职授课。于是,她同时在佑贞女中、志成女中、华光女中教授国文课程。1948年春,叶嘉莹离开北京南下结婚,并在南京的圣三中学短暂教书。1948年11月,叶嘉莹随丈夫到中国台湾,并先后在彰化女中、台北二女中教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叶嘉莹在台湾大学任教,并先后在淡江大学、辅仁大学讲授古典诗词。叶嘉莹讲述诗词,承袭顾随先生的诗教精神。顾随先生曾说,“一切'世法’皆是'诗法’,'诗法’离开'世法’站不住”。在教学实践中,叶嘉莹注重将现实生活与诗词内涵贯通讲授,既解释诗词意蕴,也着重阐释时代精神、诗人胸襟、处世哲学,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进行深入解读。这样的授课风格深受学生欢迎,作家白先勇当时就读台湾大学外文系,他和同学时常会逃课去旁听叶嘉莹的“诗选”课。

1948年,北京志成女中学生送叶嘉莹南下时的合影

自1966年起,叶嘉莹先后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邀聘为客座教授或访问教授。常年辗转海外的经历加深了叶嘉莹内心的飘零之感,在加拿大温哥华期间,她曾写下“飘零今更甚年时”的诗句。叶嘉莹经常与人讲起李商隐的《嫦娥》,每当读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她仿佛在以嫦娥自比—嫦娥孤身一人居住在月亮之上,就像是叶嘉莹内心的写照。身处海外,遥望祖国,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碧海,抬头思乡,天上是空旷寂寥的长空。她借表达孤寂之情向内心深处发问:遥想家与国,游子何时才能踏上归途?1974年,叶嘉莹终于等到了回国探亲的机会,她兴奋地写下一首七言长诗《祖国行长歌》,诗中写道:“去国仍随九万风,客身依旧似飘蓬。所欣长夜艰辛后,终睹东方旭影红。”叶嘉莹去国离家近30年,经历了许多艰辛与困苦,终于重回祖国。她曾说:“一个人把自己的感情只是寄托在自己的小我的家庭,这个太狭窄了。所以我就在想,我要把我有生的余年都献给国家。”1978年春,54岁的叶嘉莹给教育部写信,表达回国教书的意愿。1979年春,教育部同意了叶嘉莹回国执教申请。当中华大地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时,叶嘉莹怀揣着海外游子的家国之志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使命,重新回到祖国,开启了此后40余年的归国教书岁月。

1979年春,叶嘉莹来到南开大学中文系,开始讲授汉魏南北朝诗。她挥洒自如的讲课方式对当时常听传统讲法的国内学生而言很是新鲜,因此产生热烈反响。当时,南开大学主楼的阶梯教室可以容纳300余人,教室里挤满了听课的学生,叶嘉莹从白天到晚上一直讲授诗词,最后一堂课,直到响起了熄灯号才下课,她的诗句“临歧一课浑难罢,直到深宵夜角吹”记录了这一场景。叶嘉莹说,她出生在6月,而6月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她的小名便叫作“小荷”。“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修到马蹄湖畔住,托身从此永无乖。”叶嘉莹与南开大学马蹄湖中盛开的荷花结缘,让她最终选择在南开大学定居。

1999年,叶嘉莹在南开大学与研究生讨论诗词

入世已拼愁似海

逃禅不借隐为名

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的月亮门上,有一副“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的联语。这句诗创作于叶嘉莹青年时期,自那时起她就深知入世的道路必定充满艰辛,只要能保持从容和淡定,未必要躲到深山老林去才是真正的隐者高士,在红尘俗世中依然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

叶嘉莹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贡献不仅限于诗词教学领域,也体现在诗教的传播和推广方面。1993年,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后改名为“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同时,她捐出自己的退休金创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2017年,叶嘉莹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并完成前期捐赠3568万元以推动古典诗词教育,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从2019年至今,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南开大学等承办的“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已连续举办五届。该比赛以叶嘉莹别号“迦陵”命名,通过培养和提升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古典诗词教学水平,为中华诗教永续发展留下不绝的火种。首届大赛举办之时,95岁高龄的叶嘉莹身着一件素雅长衫,来到首次归国执教的南开大学阶梯教室,向入围决赛的选手们讲述自己传承中华诗教的初心与信念,参赛选手们齐声朗诵她的七言绝句《诗教》,“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表达对她一生投身诗教事业的敬意。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投身到中华诗教的传承事业中,将中华诗教的传承与发展引向新的境界。

诗词源于生活,也应当回归生活。为了让诗走出讲台、走进社会,让更多的人用诗词精神支撑自己的人生,在叶嘉莹诗教精神的感召下,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创立了“迦陵学舍”微信公众号和“诗教中国”抖音号,成为传播诗教传统的文化阵地。2020年,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上映,以影像的方式展现了叶嘉莹的诗词人生,她通过影片向观众介绍了自己的诗教理念和“弱德之美”的人生感悟。2022年,年近百岁的叶嘉莹应邀参与视频版“唐诗三百首”录制,以当前流行的短视频的形式重新解读诗词经典,让诗词内涵更加贴近大众生活。2023年12月,南开大学文学院联合浙江人文经济研究院在抖音平台启动“诗不远人话迦陵”活动,叶嘉莹专门录制活动视频,鼓励更多的人关注诗词、喜爱诗词、分享诗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与此同时,近年来,南开大学师生利用假期深入乡间地头,开展“诗教润乡土”社会实践活动,用诗教精神温润乡土生活,并将实践活动拍摄成《征行有诗》微电影,实现了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首诗滋养一众心。

2019年8月,叶嘉莹在南开大学与首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决赛选手面对面交流

柔蚕老去应无憾

要见天孙织锦成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为叶嘉莹2007年所作诗句。那时的叶嘉莹已经是83岁高龄,一生从事诗教事业的她把自己比作桑蚕,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希望将“诗教之丝”传于年轻人,并得到继承和弘扬。叶嘉莹得益于儿时独特的学诗方法,大学时受到的深厚诗教培养,以及此后中西学说相互交融的学术经历,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发感动”诗教理念。这里的“兴”指见物起兴,是一个听到、看到外物而引发自己内心感动的由物及心的过程。叶嘉莹先生的诗教理念,既融通了西方文学理论方法,又注重传承吟诵传统;既强调诗词的文学价值,又弘扬蕴含其中的深切家国情怀。

叶嘉莹先生的诗教理念,注重传递深厚的精神内涵。诗词教育对人品格的塑造、性情的陶冶、美感的熏陶具有重要意义。《毛诗序》中写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传统诗词中承载的文字和声音,能够以“民胞物与”的境界,有效唤起人对自然、家国、他者的热爱与关怀。叶嘉莹先生常说“诗词让人们的心灵不死”,无论是写作诗词,还是讲授诗词,都注重对情志的培养。她不仅将诗词作为教学内容和研究对象,同时也将其作为记录人生和当下内心感受的载体。特别是在人生遇到坎坷的时候,她能将自己的情志用诗的语言抒发出来,以“弱德之美”来面对人生困苦。在面向学生讲授诗词时,叶嘉莹先生会将她对国家的热爱、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进行充分阐释,并以优雅精微的语言引导学生形成共鸣与共情,实现“兴发感动”的教学目标。

叶嘉莹先生的诗教理念,注重融汇中西、深入浅出。叶嘉莹先生讲授诗词的方法受到顾随先生较深影响,并在常年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讲授风格,学生可以跟随她的讲授快速、准确地理解诗词内涵。一方面,她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讲授方式逐字逐句解读诗词,用简单平白的现代语言解释词句意思,将千百年前的历史事物拉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帮助受众加深对古典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她在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时引入西方文学理论,帮助学生提高诗词鉴赏水平,如借助西方语言学中的“语码”概念阐释中国古典诗词中惯用意象的特定含义,以此为媒介,帮助远离古人语境的当代人精准了解古典诗词的意蕴与美感。

叶嘉莹先生的诗教理念,注重传承诗词中的吟诵传统。叶嘉莹先生自幼年学诗起,便从母亲、伯父等人时常吟诵诗词的家庭氛围中受益,有效掌握了吟诵的方法,并形成了“吟诵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途径”的诗教理念。从事诗词教学后,她将中国的吟诵传统作为研究和教学的重点内容,撰写了《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等学术文章,融合现代科学原理系统阐释中国古典诗词吟诵的起源、作用和方法等。叶嘉莹先生认为,“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中国古典诗词因其文体特点具有韵律上的美感,因此我们在学习和鉴赏古诗词时需要基于平仄格律,通过吟诵将诗歌韵律与读诗感情相融合,进而深化“兴发感动”之体验。叶嘉莹先生还担任“咏探诗心”丛书的顾问,该丛书以统编语文教材中的200余首诗歌为内容进行吟诵与讲解。同时,为做好传统吟诵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她先后录制了大量吟诵音频,为年轻人学习、了解吟诵提供了宝贵资料。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叶嘉莹先生年少时在心底点燃的诗教火种,终让她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用纤细的手举起文明复兴的火炬,照亮前行的路、点亮无数的人。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