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马俑坑里发现“逆天武器“,难怪秦国可以横扫六国

 历史探奇 2024-04-18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寻秦迹'、研究秦史,在本书中,她为读者呈现了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诸多细微的发现,它们合力再现了秦代社会的鲜活图景:沿着秦俑家族开枝散叶的脉络,能看到秦人怎样的创新和传承、现实与期望?'物勒工名'制度日臻完善,用'接骨膏'修修补补的兵马俑,代表着秦人的务实还是监管部门的妥协?秦代本土怎样发达的漆器工艺技术支撑着匠人们制造出如此鲜活的彩色兵马俑?修建秦陵的究竟是哪三种人,他们的后勤保障是如何做到的?……

而跟随作者探索秦朝鲜活过往的步伐,读者也可以看到更多文物遗址背后秦朝的实相:强弩中的'绝绝子'反映了秦朝在军事方面对游牧民族怎样的追赶和超越?

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到底是真是假,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弹性?'暴秦'对战死的士卒有一套严格的发丧流程,是否可为我们解开一点点'秦国为何会统一天下'的疑惑?骊邑的发展壮大,为大秦帝国稳固全国统治做了哪些贡献?……

>>内文选读:

强弩中的绝绝子

兵马俑坑埋藏的劲弩和箭镞很具杀伤力,但是网传其射程可达800米,比苏联第一代突击步枪AK47要猛2倍,这纯属大忽悠。经过考古实验推测,其射程在150米-180米,由于和同时期各地出土的弓弩区别不大,我感觉实在没必要过度宣扬。反倒是1993年一号坑发现的2件带铜廓弩机,堪称这个时代强弩中的'绝绝子',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弓弩是箭镞的发射器,属于远射程兵器。弩是弓的升级版,二者发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张弓储存能量,然后通过急速收弦把它转化为动能,将箭弹向前方。不同的是弩比弓多了臂,臂中部偏后尾处装机关,即弩机。弩弓的强度很大,只要轻轻扳动弩机,即刻便能发射,诚所谓'四两拨千斤'。西方学者甚至将弩与近代的来福枪机相比,认为是古代冷兵器技术的最杰出成就之一。

图片

弩机是一种相当复杂而精巧的机械,有三个主要部分:钩、放弓弦的'牙',作为扳机的'悬刀',还有用以瞄准的'望山'。如果机件安装于木臂的槽内,受力性较弱,稳定性较差,于是人们又在主要部分之外加了框,从木廓到铜廓屡屡升级,这就是'廓'。机件组装在廓内,再把廓嵌进弩臂的空槽中,从而增大了弩机的承受力,为加强弓弦张力提供基础,张力加强则射程相应增大,而机件固定于廓内,稳定性也能提高不少。

中国古代弓弩历史的功劳簿署名为'古人',秦代的弓弩制作技术只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于'廓'。来源真实可靠、毫无疑问的带铜廓弩机是秦弩,出现于秦代而不是战国晚期。首例实物发现于陕西汉中杨家山秦墓,有1件;其后又有秦始皇陵封土西侧陪葬坑和兵马俑一号坑先后出土了4件。5件弩机的时代一致,集中在秦代末期。在一号兵马俑坑带廓弩机旁伴出有长条形铜片,是箭槽,原嵌于木臂的箭槽内,它能增强箭槽滑润度,提高射程,这又是至今为止考古史上的首见。

一般人也许很少有渠道了解秦代弓弩这个小小的亮点,或许还对我称它们为'绝绝子'不以为然。专业考古资料传播渠道窄,类似'养在深闺人不知'的精彩真不是个例。我所说的'知',本意首先是知其存在,而后更知其所以存在。

图片

首先,什么人可以使用这样的弩?

物以载道,器以藏礼。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礼制器物使用有等级规范,兵器也是如此。

兵马俑坑中出土的箭镞已多达4万余枚,规格有大小之分。特大型铜镞共36枚,其中有35枚出土于二号坑战车遗迹处,与车兵、特殊身份的步兵有关。兵马俑一号坑原发掘者朱思红先生提到一件带廓弩机出土于一辆战车和一件高级军吏俑附近,他认为三者之间很可能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设有金属廓的弩在当时有一定的使用条件,'比如在将军俑(高级军吏俑的俗称)的周围才有条件配备这种武器'。

带廓弩机与秦代高等级车辆有共存关系。秦始皇陵西侧陪葬坑因埋藏一组铜车马而闻名于世,其中一号车有开道、警卫之责,配置有银弩辄、大型箭镞和有廓弩机的铜弩。其他木车亦不例外,配置有金当卢、金银络饰管、金银节约、错金银伞杠、错金银带廓弩机等2000余件,个顶个的豪华精美。

两次发掘,两组车马,均出现错金银带廓弩机,由此可见皇帝副车上配弩且弩机有廓当为秦代规制,是一号兵马俑坑带廓弩机的升级版。

图片

来源:网易文化  编审:李囿桦  终审:安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