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泡脚养生并非人人适合

 天下文学文摘报 2024-04-18 发布于内蒙古

冬天,许多人把泡脚作为现阶段的养生利器。热水泡脚是有一定讲究的。热水泡脚时,由于环境温度的升高,腿部和脚部的末梢血管扩张,足部的皮肤血流量就会加速,可驱寒保暖、活气活血。从中医学上讲,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人体的五脏六俯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不过,脚部离心脏最远,局部血流相对缓慢,所以短时间内效果并不明显。睡前用热水泡脚特别适合有寒症的人,如平素怕冷、手足凉、慢性腹泻、痛经等的人。泡脚后,还可以配合按摩足底相关的反射区。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泡脚。对某些人来说,泡脚是危险的。中医认为,泡脚是引热下火的,因此,一些平时血压正常或者血压控制得很好的人,长时间泡脚之后可能会出现上火症状,血压会有所上升。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人大冷天热水泡脚,可使血管受到强烈刺激,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低血压人群也不宜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容易导致低血压患者发生晕厥。

     孕妇不宜泡脚。孕妇足部的一些穴位,如至阴穴,一旦遇到刺激,容易发生流产。孕妇和幼儿不适宜盲目泡脚,前者存在流产可能,而后者没有泡脚的必要,温水洗脚就足够了。频繁泡脚或烫脚更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形成扁平足。另外.有糖尿病、静脉曲张、血栓和足癣的人,泡脚时间太长、温度太高,易造成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对于皮肤病已经破溃的伤口,热水泡脚更是雪上加霜。

     普通人热水泡脚就可以。泡脚还要有度。身体发热,而无流汗,则为适度。秋冬季节,泡脚若导致大汗淋滴,无益身体健康。对于一般人来说,用热水泡脚就足够了,泡脚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泡脚四季皆宜,关键是要控制好水温和时间。水温在36℃~40℃之间为宜,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若时间太长易增加心脏负担。

     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影响消化吸收。最好吃完饭1小时后再泡脚。

     一旦感觉不适立即停泡。由于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体质虚弱者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甚至昏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人泡脚尤甚。

作者:朱广凯

摘自《通辽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