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或许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税票——红税工小课堂

 红税工 2024-04-18 发布于山西

各位宣传员同志们,红税工税史学习小组的老同志们,坚持“学研藏”三结合的工作方式,利用多年积累的历史资料,建成了国内首个近代财税历史资料信息库。基于历史资料信息库,我们不仅可以补正税史,还可以补正近代社会经济的其它问题。

这一期,老赵以海南海口公共交通举例说明(大家在阅读时注意红色字体),以下文字来源于百度:

清末,有琼利马车公司营运木制马车,约40辆,停车于海口红坎坡村候客,来往于海口、府城之间,每车坐4至6人,客满即开,不定班次。

民国8年(1919年),商人黎晋隆兴办私营琼州汽车公司,从香港购买了3辆旧汽车,开辟由海口至府城的第一条客货运输线路,每日往返60车次,每车载客6人,每人收费4角。

民国12年(1923年),琼海路(琼山府城北门至海口市南门)租给华兴公司专利行车。日军侵琼时期,城市交通陷于停顿。抗战胜利后,城市公共交通有所恢复。

1949年10月,海口市境内有公共汽车在海秀线运行。

1950年4月,海口市市区公共汽车行驶线路有海府线、海秀线和环市线,海府线,每10分钟一班,海秀线票价分4等,平民、公务员、士兵、军官票价分别为2角、1.5角、1角、0.5角等,环市线延伸至海南大学,行驶香泉路、文明路、博爱路、中山路、得胜沙路,然后折返经得胜沙路、新华路、香泉路、大英山总站,并在海南大学门前设上落站;同年5月,海南军政委员会委派冯克琛接管海南汽车运输公司,没收了国民党官僚陈济棠的18辆汽车,开始在海口至府城线和海秀线运营,是人货混载的公共班车,不久,18辆车投入修复公路,班车暂停。

1951年6月,海口市组建海口市公共汽车公司,有职工10人,从私人车行里购买2部破旧本田货车,配上木车箱;同年10月,开始营运海府(海口至府城)线路。

1952年,海口市公共汽车公司从文明东路迁到新华南路,营运车增至7辆,有干部职工30余人,营运线路2条,全长16千米。

1954年,海口市公共汽车公司移交海口市城建局管理,人员增至70多人,营运车增至16辆,线路5条,年客运量为287.7万人次。

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1日起开始使用,1955年5月10日终止流通。

第一套人民币最大面额为50000元,最小面额为1元。

1950年,正是第一套人民币流通时间,所以,“分别为2角、1.5角、1角、0.5角等,”描述不准确。

上图是红税工近代财税历史资料库中保存的一新中国时期海口市公共汽车的车票。面额为一千元,请大家注意,票面最下方一行字附加税一百元”

当时,人们的平均工资大概三十万元左右,五五年第一套人民币换第二套,第二套最大面额10元,最小面额1分,更换比价是:1万第一套=1元第二套,人们的工资大概30元,比值调整前后,个人购买力差别不大。

红税工近代财税历史资料信息库,收集了几张不同面额的海口公共汽车票,限于篇幅,就不展示了

好的,朋友们,这一期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