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其超凡智慧和高尚品德闻名于世。 他在临终前撰写的《诫子书》,旨在教育子孙如何修养身心,字字金玉,句句良言。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那么,它究竟蕴含何种深意? 在当今繁华浮躁的社会,又如何指引我们的志向与未来之路? 今天小柚与您沿着文字的脉络,以古喻今,共同品味这句名言的哲理韵味。 【1】 「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意指恬淡寡欲,不追逐名利。 人心若被各种欲望困扰,犹如镜面覆盖尘土,志向难以清晰显现。 只有洗尽尘埃,怀抱淡泊之心,才能让志向如日月般明亮,闪耀光辉。 「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意味着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世事纷繁复杂,如果内心不能保持宁静,就如同船只逆流而行,进退两难。 唯有涵养宁静之气,才能乘风破浪,顺利抵达远方目标。 这两句话相互依存,互为因果。 淡泊使人澄清杂念,坚守内心追求;宁静使人免受纷扰,确保行动恒定。 二者合一,如同人生航船的双桨,推动你我在人生海洋中行稳致远。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深深蕴含儒家的修身观念与道家的智慧。 在儒家思想中,它体现了「诚意正心」,告诫人们应舍弃物质欲望,修养内心,从而明确并坚定人生志向。 正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意思是:吃粗粮喝清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矣。 这便是淡泊的情怀。 而道家智慧则表现在「致虚极,守静笃」,教导人们以宁静之心面对世间变化,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3】 同时,这句名言也彰显了理想人格的价值。 淡泊的人,不被物欲牵绊,心志清明,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展现了高尚人格的魅力。 宁静的人,无惧风雨,志向坚定,如同松柏傲立寒冬,诠释了坚韧精神的力量。 这样的品格,不仅是个人修养的目标,也是社会风尚的典范。 身处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信息爆炸,人心易生浮躁。 观察世间万象,有人在名利场上追逐浮华,随波逐流,渐渐失去志向的轮廓。 有人在琐碎日常中心绪波动,前程难以寻觅。 然而,每当回溯诸葛亮这句话,便如饮甘露,让心灵瞬间清新。 【4】 回顾过去,我曾沉迷于世俗繁华,迷失自我,仿佛迷途的羔羊。 研读《诫子书》,深刻体会到「淡泊」的重要性,于是决定拂去尘世的浮华,回归初心,明确个人的志向。 此后,无论是职场的起落,还是人生的转折,我都以志向为航标,淡然处之。 又领悟到「宁静」的奥秘,在喧嚣中找到心灵的绿洲,任凭外界风云变幻,我自泰然处之,稳步迈向目标。 如此,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心境更加开阔,事业也渐入佳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如山涧清泉,源源不断地流淌在历史长河中,滋养了一代代追梦者的心灵。 写在最后 尽管时代变迁,但这句话的价值永不过时。 愿你我都能秉持淡泊之心,修炼宁静之志,不被浮云遮蔽视线,不畏风雨阻挡前程。 以明志致远的精神,驾驶人生的航船,驶向那片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
|
来自: 昵称503199 > 《微信柚见经典——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