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合资车都智能了,中国车还有优势吗?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4-04-19 发布于上海
如果海外汽车品牌在中国也用上了大疆、用上了华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都达到了中国头部品牌的水平,那么中国品牌在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能保持先发优势吗?海外汽车品牌是不是又能重新建立,过去几十年一直存在的优越感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件正在发生的事情。




当诺基亚在短短六年时间里,从占全球手机市场超过40%份额,滑落到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后,很多人觉得这是因为诺基亚没有跟上安卓系统的潮流。但事实上是,哪怕诺基亚在此后的几年更新过不少安卓手机,其中不乏售价超过5,000元的旗舰手机,但是并没有挽回品牌落寞的局面。

手机是如此,汽车也是如此。一辆车能不能卖好,和它搭载什么样的技术,并没有直接关系。

特别是在汽车硬件已经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如果只是采用没有差异化的公版供应商方案,即便是所谓的好技术,对于消费感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弱。


比如,当10万元的中国车都在宣传城市高阶智能驾驶时,一款卖到50万元乃至百万元的海外品牌车型也在宣传同样的东西,消费者只会觉得这是跟上了潮流,而不是做到了领先。

如果把造车比喻为做法,那么智能化的零部件终究只是食材。谁都能从市场上买到好牛肉,买到鲜鱼虾,但是做得好才能是满汉全席,做得不好就是暴殄天物。

中国的智能化供应链就在那里,不管是中国品牌还是海外品牌当然都可以用,但这只是参与到竞争中的必要条件。


那么,什么是充分条件?我们可以先看一个例子。

如果一个海外品牌选择了华为的智能化全家桶来打造车型,而且华为也能保持提供后续的OTA服务,你觉得这款车型就能摇身一变成为“遥遥领先”了吗?

首先,按照传统汽车的产品定义,拥有华为全家桶的车型,大概率是车系中的高配甚至顶配车型。到底要定多少钱,中方和外方肯定免不了观念上的差异。

其次,华为全家桶不是一个外挂,而是要和整车系统、底盘、电子电器架构深度打通。如果在一个全球化的平台上做这样的改动,技术难度大,中外双方的沟通难度更大。


最后,智能化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车企要有用户反馈、软件迭代、配套服务全部拉通的互联网思维,这是造智能新能源车所必须的,也是华为帮不了忙的。

所以,参与到中国智能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的充分条件,是需要有软硬充分融合、且全方位直面用户的体系。而这恰恰是还在用工业思维做to B生意的跨国车企,最缺失的一点。

汽车从燃油车时代进化到智能新能源车时代,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整零关系不一样了。原本处于后台的新型供应链企业,在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已经逐渐走上了前台。比如华为,比如大疆,比如地平线,比如宁德时代等等。

车企已经不能再用传统供应商的观念,去看待这些具备新能力的新型供应商。观念需要改变的同时,相应的利益也在重新分配中。



跨国车企如果希望在中国市场不掉队,不只是说用不用中国智能化的成功,而是必须要充分放权,让“听得见炮火”的中国团队充分参与决策,让中外决策对接不再有时差,不再有语言和够沟通上的障碍。否则,即便是用同样的供应链,更加敏捷的中国车企始终都会跑得更快。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