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谈:《二谢帖》与《丧乱帖》的用笔区别

 书法心法 2024-04-20 发布于河北

《2020 03 29》

《二谢帖》整体用笔多变,轻重变化的处理非常明显,换言之是用笔节奏多变,如从整章看,则呈现一种浪形节奏。如果细化到单字,则单字中又用笔巧变,布白灵动。给人的感觉是像登华山,远处粗见林壑壮丽,攀登起来处处险绝刺激,下山之后才显心情愉悦,即便一天累得跟孙子一样。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丧乱帖》则有情绪推动,开始以厚重的铺毫为主,逐渐加快,乃至激越,每个阶段的主基调中都会夹杂一些小变化,反倒像古典音乐的表现方式。

1111111111111111111

其实整帖的精华很多,但是这种精华却都是在变通实用的层面才容易理解,如只是单纯求像,好像又摸不着这些变化。以前建议别人学二王手札,是因为圣教为碑刻,很多用笔如无墨本参照,很难把控。其实最初临二王手札的阶段,大概只求这些就够了。

现在再临二王,则多数要注重变化,观尽变化为其一,知需变处与不需变处为其二,能取与己合辙处为其三,大概是这样的。也许只有到了这种追求实用的阶段,才会理解二王手札的妙处,虽数百字,却穷尽用笔之妙,高处众家一头。

当然,这个阶段确实不适合所有人都经历一遍,因为好多书法爱好者为偏家,只爱后人一家之风,如此便不必学二王,专心一家则可。王字近乎道,离本质近,有博诸家之志,才能从万王字得益,专一则不可学,学也难得一二,因为没有博的积累做思考对比的素材。

我从讨厌二王到敬佩二王,是自己能看得见,也能用得上,不代表每个人都得喜欢,专业学习必然绕不开二王,因为二王是行草的根基所在,如只是爱好,学某一家也不耽误把字写得不错,看个人追求而已,一种学法一条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