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题绝对不是照着答案读一遍|小升初冲刺营试卷上的一道“图表题”

 自陈怡派 2024-04-21 发布于浙江

在第三张小升初综合卷中,图表题作为一道重要题型,不仅考查学生的图表解读能力,还考验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从一道题中学习到一类题的解法,我决定采用一种更系统、更深入的讲题方式。

先说最基本的讲解思路:

1.从审题开始。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所给图表类型。通过审题,学生可以了解题目的背景和具体需求,为后续的分析和解答奠定基础。

2.对应考点。对于图表题,考点通常包括图表解读、数据分析和表达观点等方面。我们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和图表类型,引导学生回忆和巩固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3.整理思路。思路的整理是解题的关键。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如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变化趋势等,并结合题目要求进行逻辑分析。

4.组织答案。答案的组织是解题成果的体现。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将解题思路和结果表述出来。在组织答案时,我们要注意答案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答案能够清晰地传达出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分析过程。

现在,我将当时我在讲解这道题时的思路以及内容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通过审题,明确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读图能力。对应的是条形图。

条形图的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条目的长度或高度来理解数据的大小或数量。

当然,图表题的解题不仅仅局限于这一道题目。我会以这道题为例,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各类图表的基本方法。无论是条形图、折线图还是饼图,解读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通过观察标题、坐标轴、数据标签等信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图表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1.查看标题和坐标轴。首先,我会查看条形图的标题,以确定图表的主题或要展示的内容。接着,我会查看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了解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变量,例如时间、类别或数量等。

2.观察条形的高度和颜色。条形的高度通常代表数据的大小或频率。我会比较不同条形的高度,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如果条形图使用了不同的颜色,我还会注意这些颜色是否代表不同的类别或分组。

3.读取数据标签。如果条形图上有数据标签,我会直接读取这些标签来获取具体的数值信息。

4.分析条形图的趋势和模式。除了单个数据点,我还会观察整个条形图的趋势和模式。这有助于我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变化或异常。

5.注意图例和其他注释。图例通常解释了不同颜色或形状所代表的含义。此外,条形图可能还包含注释或说明,这些都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图表内容。

以上说的是方法,你拿到任何一张图表,都适用。

方法永远是为实践服务的,不然便是一纸空谈。

结合我们这张图,具体分析——

1.查看标题和坐标轴。首先,我会查看条形图的标题,以确定图表的主题或要展示的内容。接着,我会查看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了解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变量,例如时间、类别或数量等。

标题:2018年和2021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统计。

坐标轴:横轴,代表年级;纵轴代表近视率。

2.观察条形的高度和颜色。条形的高度通常代表数据的大小或频率。我会比较不同条形的高度,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如果条形图使用了不同的颜色,我还会注意这些颜色是否代表不同的类别或分组。

这里的高度,对应的是近视率。

这里的颜色,分别对应的是2018年和2021年近视率。

3.读取数据标签。如果条形图上有数据标签,我会直接读取这些标签来获取具体的数值信息。

4.分析条形图的趋势和模式。除了单个数据点,我还会观察整个条形图的趋势和模式。这有助于我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变化或异常。

5.注意图例和其他注释。图例通常解释了不同颜色或形状所代表的含义。此外,条形图可能还包含注释或说明,这些都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图表内容。

从这张统计图,我能获取三条信息:

1.对比2018年和2021年的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三个年龄段,近视率都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整体)

2.小学阶段,近视率的增长幅度尤为显著。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小学阶段的近视率上涨速度最快。(局部)

3.无论是2018年还是2023年,高中阶段的学生近视率都是三个年龄段中最高的。(局部)

讲解到此还没有结束——

还有一些固定搭配,我也想强调一下。

因为从学生的作业来看,他们能看得懂图表,但是说不清楚,说不明白。

近视率的描述:

当描述某一时间点的近视率水平时,我们可以使用“高”和“低”这两个词汇。(水平可用“高”和“低”)

比如,2018年,小学阶段的近视率相对较低;而到了2021年,近视率显著增高。

幅度的描述

当描述近视率在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变化趋势时,应使用“上涨”和“减缓”这两个词汇。(幅度可用“上涨”“下降”“减缓”)

比如,从2018年到2021年,初中阶段的近视率呈现出稳步上涨的趋势;然而,在高中阶段,尽管近视率依然较高,但其上涨幅度有所减缓。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表达上的固定搭配。

变化趋势:如上升、下降、波动等。

数据分布:比如饼图,描述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和分布情况。

增长XX倍;因为“倍”通常用于表示增长或增多的情况。

如果是描述数值减少了,我们常用的是“减少了百分之多少”或者“减少到了原来的几分之一”等表达方式。

这些固定搭配为什么要讲?因为我们做题不仅仅是理解,还有表达。

许多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无法准确表达,往往是因为对固定搭配的运用不够熟练。通过学习和掌握固定搭配,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使语言输出更加流畅、自然。

因此,固定搭配的学习是提升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