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心”与”自性”

 自主是道 2024-04-21 发布于广东

“本心”与“自性”

糟点点

向古人借一点生活智慧

当人活到一定的心路历程,才可以开始有所选择。

这时候,你会站在一个岔路口,下一步,就是你敢不敢走进梦幻泡影,敢不敢走进虚空镜子里面。

“心”,是镜子所显象出来的感觉,叫“体悟”。但是它非常真实,真实到你无法去辨别。

只有当你的“本心”显现了,才能“体悟”,才能“观自在”。换句话说,就是当你的这颗心“自在”的时候,你就会自然的快乐,也叫“自在快乐”。

而这时候围绕着你的人,跟你接触的人,你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同事等等,所有的人,也会自在快乐。

就好像游戏一样,都是幻想,是心感受到的相的“体悟”,叫做“本地风光”。也就是说,你这颗“心”本来的那个风景,就是“自在”。

当“心”,进入到“实相”之后,是“无相”。“无相”是“无不相”,“无”是“超越”。

比如,你眼前有一朵花,花是真的,但对于镜子,对于你的心,花当然是虚幻的。

所以“本心”,就是这颗心所显得相,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

你的心觉得真实,是因为你觉得真实。

因为你看到了真实,体验了真实,区别在于:“缘不同”,“相不同”。

“缘”,是镜子前显象的实际物体,同时存在“缘起”和“缘

灭”。

因为镜子外的客观事物,是生命,是有和无,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从生到灭、从灭到生。这个过程,它是运动变化的,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

比如,你看视频的时候,画面是一秒25帧、24帧、36帧,但不管怎么样,它是一张一张拼接起来的幻灯片。

但实际上呢?缘起缘灭会比这个快很多。

镜子外的客观世界,变化是真相确定的。

“无常”是“真相”,“迅速”也是“真相”,所以“不可掌握”。

“不可掌握”,就是客观世界的真相,但我们不要附着在这种变化当中。

如果你在追求不变,追求容颜不老,追求财富永恒,追求好的事情都不要变,那是本来就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不要执着于变化,但是你可以用它。

“若见诸相非相,即现如来”,如来就是本心。

——

禅宗,百丈禅师说过这样的话:

灵光独耀 迥脱根尘

体露真常 不拘文字

心性无染 本自圆成

但离妄缘 即如如佛

1.“灵光独耀”:灵光就是“心性”,心的本来属性就是“灵光”,也叫“觉性”。

而这种“心性”,是一种境界,也叫“悟”的境界,也是本来的境界。

“独耀”,不是分散的,不在六根之上,它是独立存在的。

2.“迥脱根尘”:根是六根,尘是六尘,六尘是附着在六根之上的回馈。“迥脱”是什么意思?是远离、超脱的意思。

3.“体露真常”:“体露”是什么?是法身本身,它显露在“觉照”之下。“真常”是什么?它就是法身,是真如,是镜子。

4.“不拘文字”:它是无法描述的,但是它是本来面目,凡是能够描述出来的,都是攀缘心,都是分别心,都是妄念心。

所以,释加牟尼分享知识49年,在最后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其实我一个字也没有说”。

5.“心性无染”:“心性”,本来就是没有任何污染的。比如,我现在写文字,如果我想去污染你的心,我只能激怒你,或者让你喜悦、悲伤,我只能让你有“人”的状态,但我污染不了你,我也破坏不了你的“心”。

因为你的“镜子”本自清净,空无一物。

你看见一座山,你能把这座山放在心里吗?不可能。

6.“本自圆成”:凡是能够证实的,你能体验的,都是你自己本有的“家珍”。

你的一生,并不会多出来什么,只是通过你的感悟、体悟、人生、经历、经验、体验,把心底的珍宝挖出来而已。

让这面镜子重现光明,还原一切本有的本来面目。

7.“但离妄缘”:就是我们要怎么做。

“悟”是什么?“悟”是你知道规律了,你就“悟”了。那在“悟”之后呢?去“保任”。

就是去保护你的这面镜子,它并不复杂,只要你记住:一切能够引起的“妄念”,都是不对的“缘”,你都要远离。

比如,你遇到了不对的感情,就是不好的缘。凡是让你生活不好的,你远离它的这一刻,就是“如如不动”的“自性”。

你会在这一刹那,回到镜子里。


    如如不动

槽点向古人借一点生活智慧

一,什么是“业”?

如果把心比做一面镜子,“业”就是镜子上的尘埃。

镜子可以成像,所以“业”是成像的障碍。

其实,你的心就是一面镜子。镜子外面是客观的世界,是“世间相”,客观存在的,我们叫它世界。

你感觉到的,是镜子里的相,走到你内心的也是一个个幻象。所以常说的“业某障”,就是你分不清楚自己的内心和客观世界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障碍,理解的障碍。

所以,你碰到了镜子外的世界,就是碰到了“缘”,就是客观世界的所有的东西。

比如,一旦你醒来,这面镜子也就醒来了。你抱着这面镜子去照外面的世界,镜子里所成的相,反馈给你的世界,就叫“缘”。

这个时候,也就产生了“业”。

客观世界只遵循这一个规律,就是“因与果”的规律,所以,要学会放下。

——

二,随他去

要知道,心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本来就是一尘不染的,心本来就空无一物。

众生是什么?众

生是众缘和合而生。但是所有的众生,都是寻着相去发现规律的,去找解脱的,但这样是错的。

万法是心的光,开光,开的是心的光,是不执迷于得失。

很多人执着于“因和果”,“因和果”存在于客观世界,所以才不能寻着它走,也就是不能寻着“业”走。

那应该怎么走呢?

随他去,不要随着世界“因和果”的规律去寻“业”。

如果这个方法你懂了,要反复练习,放下对客观世界的执念,这只是“我执”,而“我执”就是一场误会。

——

三,如如不动

你会纠结镜子里的影像吗?你不会。

但是到你自己的身上,你在客观世界的所有“因和果”,就会全部都来干扰你。

这也是宇宙观的本质。

宇宙观没有告诉你世界是假的,但客观世界只是镜子外的世界,它不是心。

你的心本来就是不动的呀,干嘛还要去沾染这些尘世里的尘埃呢?

如如不动,才能够做到不惊不吓,不恐不慌,不迷失自己。

所以你看,有很多人觉得做善事会有“善的报”,做恶事会有“恶的果”,但这样从根儿上就错了。

——

四,具足善

真正的善,是不思善,不思恶。

就是你连想都不要想,最大的善就是你不要思考善和恶,你要的是清静,你让自己的心清净一点,让你的这面镜子干净一点。

然后你会怎么样呢?具足善。

所以,善只有无为善,把这个要练习好。

练习明白无为善,你又会怎么样呢?无量和无边。你就能够承载世间的一切能量,你的心才能装得下世间的所有事情。

苦,灾难,不顺,喜,好事,财富,你都能装下了,你才能承载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达到无量和无边。

——

五,水中月

随着你的心越来越大,你就可以慢慢的放下一切执念。

这就是镜子中的规律,是内心世界的规律,无起,无作,无处,清净如虚空。

因为所有的事情,在你对世界的理解当中,全都是相,全都是小事,所有的思绪本身产生的就是幻影。

如水中的倒影,无起、无作、无处。

你的心就是那面镜子,你的心本来就是空无一物,你的心本来就是定的。

你应该去观看,观照自己的内心,观看这个世界,你应该是如如不动的呀。

你的心,本就是清净如虚空啊。

其实人这一辈子,要悟的,就是悟这镜子中的幻影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