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深山三线军工厂,破产后建筑废弃,荒草丛生如空城

 天童老僧 2024-04-21 发布于上海

“三线”,曾经关系国家命运的大建设,而今又有多少人了解。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场以国防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图片

在贵州的大山里,就有着许多“老三线”工厂。这些工厂完成历史使命后,大部已退出历史舞台,在深山里留下一片片废墟。083基地原总部位于都匀,共建有21个分厂,分散在都匀、凯里和遵义等地。图片

都匀甘塘社区辖区内,三线时期一座现代化的军工厂在此选址建设,长洲无线电厂(代号4110厂,504信箱)。1968年开始动工,1975年完成基建验收,国家定点“舰炮瞄准雷达厂”。后经多年的艰苦创业,发展成为一个具备生产大型军用电子整机产品—。图片

由504厂研制的343系列和341系列舰载炮瞄雷达,是我国第一代海军舰载火控雷达,在保卫祖国的领海权益上发挥了巨大的贡献。还有322型小型化对海侦察校射雷达、卫星通讯地面数字接收设备等。图片

进到新世纪,504军工任务调整,连续几年没有军品订单,企业连年亏损。庞大的机关、后勤,以及学校、医院等,也拖拽企业。2005年底,504厂以政策性关闭破产结束。图片

群山环绕的甘塘社区,一栋栋高大的楼房,任凭风吹雨淋。车间的大烟囱依旧耸立入云,家属区住宅楼房、学校保存还算完好,但门窗早已吹落,只剩下一个个空洞的框架满目疮痍。地面坑洼泥泞,缝隙中挤满了杂草,两侧密集的杂草掩藏着工厂废弃的建筑。当年建功立业的厂房,如今凄凉衰退,任凭风雨冲刷或人为毁损,呈现一片凋零荒芜、残垣断壁。图片

当年从天南地北进山扎根的人们,工厂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家,谁也不愿意这个家走向衰落,谁也不愿意离开这个家,各自去飘零。工厂原来的退休职工,主要分散居住在老厂区、南华新村、红星小区。五十多年前他们离开城市,在这里洒热血,献青春,如今还有谁会记得他们的努力和信仰?图片

荒芜的厂区,破败的厂房,斑驳的墙体,犹如一位满脸皱纹中写满故事的老人,在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早已远去的504厂。岁月流转,青山依旧,关于504厂的老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感谢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