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汇昆:如何把学生、课堂化作教材

 江一写作课 2024-04-22 发布于河北

如何把学生、课堂化作教材

文/金汇昆

“老师,我有问题。”说着,小武同学就拿着书跟了我出来。

“有问题,你写张纸条给我,因为我现在着急去另一个班上课,不能耽误课。”我嘱咐他道。

“可是我的问题比较复杂。”小武同学又跟着我。

“没有关系,你写吧,或者一会儿或者明天咱们再探讨你的问题。”我匆匆告诉他,然后匆匆赶往另一个教室。

昨天晚上我看到了小武同学给我写的字条,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内容是《促织》中成名和他儿子的情节,成名的儿子误伤了“青麻头”之后因怕父亲责怪而投井自尽,成名发现之后抱着儿子悲伤痛哭,这也是课本中插图的内容。对于这个部分,小武同学的理解和我们不同,但事实上应该是我们所理解的,所以小武同学错误地理解了这部分内容。

“成名不可能亲自把自己的儿子推入井中,这是他个人性格所决定的。按照咱们课上探讨的结果理解就行。”我跟小武同学道。

虽然我没有认同小武同学的理解和分析,但我认为这种质疑的精神和行为很值得表扬和学习。在课上,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当堂提出问题也行,课下提出问题也行。有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这些问题丰富了课堂内容,甚至修正了我在课堂中讲错的内容。

“老师,'纳比笼中’的中'比笼’二字,课本上说是名词,指促织争斗的地方。可是您课上说'比’是靠近的意思,究竟是哪个对。”前天学生给我留了这样一张字条,很显然,学生的观点是正确的。

“按照课本理解和记忆。”我在这位同学的问题簿上批阅道。

教材不仅是我们的课本,教材应该具有更广阔的范围。学生和课堂也应该是我们的教材。要让学生和课堂成为我们的教材,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课堂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的殿堂,学生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创造了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意识积极、主动地去创造了,从另一个维度说,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品质,只有创造出高品质的知识、思想,课堂才是最高效的。

既然是创造,那么课堂就必须是思维高度活跃的思维场。课堂中,师生的思维高度活跃、自由碰撞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一些恰恰是我们很多课堂所欠缺的。从思维发展来说,重要不是学生思考了什么,或者说重要的不是学生以什么材料为起点进行思考了,而在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是很容易察觉的。

学生本身也是教材,学生思考了、敢于和善于创造了,课堂也就成了教材,而且是活的教材。

榷山

甲辰桃月(04.22)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金汇昆,笔名江一,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生命的启蒙不断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