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雄与佛陀

 zg200 2024-04-22 发布于江苏

原创 字母DaDa 加一减三 2024-03-04 16:49 天津

图片

世间始终你好 (Live),甄妮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不,一山还比一山高。”

——字母DaDa

字数:9千

如果不做任何提示,仅展示这样一位赤身裸体之人,让你猜他是谁?

很多人的第一直觉容易把他误认为是“佛陀”。

不仔细辨析的话,确实非常像乔达摩·悉达多。但是细细揣摩这架势,看起来不像是释迦牟尼要开始趺坐弘法,更像世尊他老人家刚沐浴而出。

熟悉笔者写作习惯的读者肯定知道,若是聊佛陀,笔者断然不会如此大费周章,更没必要打什么哑谜。所以,这个“高人”肯定不是佛陀,而是另有其人。

实际上,这位浑身光溜溜的觉者,乃是耆那教的创始人“大雄”(即使有半边袒露,但佛陀塑像总是着袈裟的,而大雄则是全赤裸,这是二者最直观的造型区别)。

图片

耆那教,大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与佛教同属沙门思潮。二者在古印度史上都属于“列国时代”产生的以反抗婆罗门教为目的的新生教派,属于“六师外道”之一。甚至二位创始人的出身背景也非常相似。后世风趣之人还会称呼二人为“堂兄弟”——血缘上肯定没关系,感觉“有关系”纯是因为二人的简历背景实在太像。

对于人、事、物包括思想、主义,笔者对相似性向来是兴趣不大的。对于这世界而言,对于相似的东西,有一个就够了。因为弄得再多,也都是狗尾续貂和重复烂造,没有太大意义。

真正叫人感兴趣的,应该是差异,是不同,是歧见。所以笔者更喜欢关注事物间的细微区别。研究不同,才有意思

正因佛教和耆那教曾经是如此的相像,再联系后来各自的命运。我们才感慨世事无常,不可预测。本文就从相似性切入,聊聊“耆那教“。

图片

001时代背景

我们都知道“印度教“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印度教属于婆罗门教不断传承、融合、演化直到进入现代社会后的最新产物。二者在历史上是同出一源,一脉相承的。在印度社会大部分时期里,属于主流宗教。

虽然婆罗门教在(古)印度历史上源远流长,但并不是在所有的历史阶段都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历史的波动期和转折点,婆罗门教首当其冲,往往会受到其他宗教思想的挑战与冲击。

在这些冲击中,最早开始的第一波冲击就是列国时代的“沙门运动“——后来的冲击比如穆斯林信仰的伊斯兰教对印度社会的冲击和塑造。

运动的起源,还是源于权力和财富分配不公的诉求。

同属于统治阶层的刹帝利,不满于祭祀阶层的婆罗门占有大量社会财富。希望在自己世俗权力扩张的上升时期进一步占有社会财富。于是开始了对以“婆罗门至上”为纲领的婆罗门教的修正与变革。

这是这一时期能诞生大量反对婆罗门教的“新宗教”最为现实的促进力量和推动因素(没有权力阶层的内部斗争,任何教派想从零起步发扬壮大都是不可能的)。可以说,这是一场带有具体针对目标的印度次大陆的“思想解放运动”。与同一时期的中国,具有某种历史发展的同步性:印度的沙门运动时期,恰好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思想界的主要特色,对后世来说也是大解放、大奠基的时代。同时期的印度也是如此。

此时的印度社会也处于一种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据说当时有至少200多种新兴的宗教和派别诞生。教派之多,思想之繁,世所罕见。

其中尤以六个宗教派别最为闻名,影响最大。为后世印度哲学和宗教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塑造了印度人的心灵生活与历史未来。史称“六师外道”。耆那教与佛教就属于这六大宗教之内。

特别提一点,“六师外道“是佛教站在自己的叙述立场,对除佛教外诸沙门教派中六个主要教派的并称。说的时候,不包括佛教自身。

但是,就当时诸宗教思想完全竞争的社会态势而言,每家都把自己视为“正道”,称呼别家为“外道”(就自己是正宗,其他都是冒牌,这很容易理解。信徒就这么多,信了你就不能再信别人。拔高自己,贬低他人很正常。宗教也不例外)。在其他宗教派别的立场里,佛教也被称为“外道”。

“外道“的叫法,纯是为了区分自己和他者的一种“习惯称呼”。所谓“六师外道”,也不过是宗教派别划分敌我的一种泛指。并不要求在教义上、在思想上进行严格的证明(才能这样叫)。

图片

002创始人

他可能出生于公元前599年,比佛陀年长。

他也是刹帝利种姓。据说也曾是一个小王国的王子。

他也曾娶过妻、生过子。并在30岁的时候,出家修行。42岁得道。

据说最早皈依他的有11位婆罗门。

之后,他和佛陀在同一个地区传教(即摩揭陀国)。跟佛陀一样,吸引了相当多的刹帝利贵族,吠舍大商人以及下层民众。

他俩却从来没有见过面。

他在72岁时涅槃。

他俩经历最大的不同是,佛陀放弃苦行而得到觉悟,他却是从苦行中得到觉悟。

所以,佛教反对苦行,而他创建的宗教却把苦行视为最重要的修行。

——这不是说佛教不赞同苦行,或者说佛教支持享乐。而是说苦行不是其教法主要着眼的内容。理解问题,不要在表面意思上走极端。同样的修行方式,于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结果不同。当年乔达摩·悉达多尚为未得道之时,修行之路也不是上来就一片坦途,摸索得那么准确的。也是反反复复、苦苦追求真谛,各种锻炼后才偶然顿悟的。实乃量变导致的质变

他们都旗帜鲜明的反对婆罗门教三大纲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他们创建的宗教都曾有过高光时刻。可佛教在1700年后消失在印度,他的宗教却顽强地存活下来。

虽然如今在印度14亿人口中,只有微不足道的500万信徒,不到0.4%,但却是印度受教育程度最高、最富裕的一个群体——当然这里面已经隐含了一个问题:一种崇尚苦行的宗教,怎么孕育出了印度最富裕的族群的呢?后文会有解答。

这就是耆那教的创始人筏驮摩那Vardhamana),被尊称为“大雄“(又称“祖师“、“胜者”),意思是大英雄,音译就是“马哈维尔”。佛教经典中的“尼乾陀·若提子”。著名的“六师外道”之一。

因为大雄苦修时,加入的教团叫“尼乾陀派”(脱离束缚者),大雄是在这里开悟而成为“耆那”(梵文为“Jina”,意为“胜者”或“修行完成的人”)。所以在他之后,这个教团就被称为“耆那教徒”。

正如“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尼乾陀·若提子“的意思就是若多族的解脱者。甚至,佛陀的弟子们也曾用“大雄”称呼佛陀。这是当时对宗师的尊称。不过后来专指伐陀摩那。就像“佛陀”也曾用来指耆那教的祖师们,现在专指释迦牟尼。

「注:如今历史学家倾向于把二人的生卒日期都往后推迟100年左右,认为这样才能跟考古发现和历史事件更吻合。

佛教经典对耆那教有很多批判甚至嘲笑,而耆那教的经典却几乎没有提到佛教。难道耆那教真的那么不堪一击吗?

另外,耆那教传统认为大雄并不是创始人,而是改革者。在他之前已经有23位觉悟的祖师,相当于佛教的“过去佛”。第23代祖师可能实有其人,生活在大雄之前250年。传说第22代祖师死于大雄84000年。第21代祖师死于50万年前。按此逻辑,可以想象,第一代祖师生活在什么时代?——这种为自己宗派树立悠远的历史传统的手法东西方都不鲜见:开国皇帝在史书里为自己家庭重写祥瑞不凡的出身、上海滩青帮大哥杜月笙专门找文化名人章太炎为其引据经典编撰家谱、密宗后世弟子为莲花生编撰一大堆的传奇故事,这都是一个逻辑。别太当真。

大雄是原创者还是改革者,不重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在他手里,耆那教立起来了,有了规模和影响力。他发挥了重要作用。知道这一点就够了。

图片

003教理区别

宇宙本源

婆罗门教相信宇宙是有创造者的,宇宙本体就是“梵”,是“大我”。人的生命主体是“小我”(阿特曼)。小我在本质上与大我一样。好比一滴海水的本质和大海是一样的。认识到“梵我同一”就是解脱。概言之:有梵有我。

耆那教认为宇宙是“自有永有的”。没有“梵”,但是有“命”。命是永恒存在的精神体,相当于灵魂。命又分成还在轮回中的命已经解脱的命。轮回中的“命”,又分成能动的和不能动的两类。不能动的存在于地、水和植物之中。能动的存在于虫、蚁、蜂和人中,这几种分类是根据他们的感觉器官的数量,感官最多的当然是人类。也就是说,“命”不仅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中存在。也在非生命中存在。有点像“万物有灵论”。概括说:无梵有命。

佛教跟他们都不一样,既没有梵,也没有我。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佛教称为“缘起”)。人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聚合而成。不存在一个永恒的主体。比如,就像是甲灯的火点燃了乙灯,但是不能说乙灯的火就是甲灯的火,只能说乙灯的火生于甲灯的火。所以,佛教不认为有个灵魂从这个有情的身体投入到另一个有情的胎里去。概言之:无梵无我。

三教的核心区别在于「宇宙主体存在的认定上(即“本体论”的不同)」。婆罗门认为有主体,且主体存在,就是“梵”;耆那认为没有宇宙主体,但是有一种长久的存在形式“命”;佛教最为彻底,认为什么都没有,既没有宇宙主体也不存在形式,一切皆空。

轮回与解脱

三教都相信“业”报轮回。但对于业报轮回的解释并不相同。各自的解脱之路也就不同——别看大家都是说“解脱”,但是解脱的方式和对解脱的认证是有巨大不同的。

图片

耆那教的业报理论被称为“七谛说”。七谛指非命、命、漏、缚、遮、灭、解脱这七个概念。就是说耆那教把世界万象就分为命和非命两大元素。

“命”前文已有说明。“非命”也分成两种,有定形的(无数永恒的极微或称原子)和无定形的「包括时间、空间、法(活动的条件)和非法(静止的条件)」。

耆那教认为,“业”是一种特殊的极微物质。就像原子一样。它可以“漏泄”在人体的命上。这种作用就称为“漏”。我们的灵魂本来是一面洁净的镜子。这个“业”就像灰尘落下来。当然镜子就不干净了嘛。耆那教的“业”分八大类120种,极其复杂,我们不详细解读。

总之,各种“业”对于灵魂的束缚就叫“缚”。防止更多的“业”接触到灵魂就叫“遮”。想办法吧已经漏泄到灵魂上的“业”消除掉,就叫“灭”。“灭”分成两种,一种是等着“果报”完成,它的业自然而然也就消除了(可能需要多次轮回);另一种是在“果报“之前就消除它,最好的消除方式就是苦行(苦行存在的必要性)。

这就是为什么耆那教那么重视苦行?

为的是消除旧业,避免新业。

如果圆满地做到了遮和灭,就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

为了要得到最后的解脱,耆那教信徒就必须做到“正见”、“正智”、“正行”三宝

“正见”就是正确的理解。并且对祖师们的教导有完全的信心。

“正智“就是充分地了解教义,比如“七谛说”每一项它的深刻含义是怎样的。

“正行”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执着或者不占有。

当然,这五项对于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具体要求是有不同的。

图片

佛教的“四谛”,同样也是博大精深。

苦谛,就是说世间有八大苦。集谛,是苦的原因。即贪嗔痴和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环环相续。灭谛,就是苦的消灭。如何消灭呢?道谛。就是消灭的方法。主要是“八正道”。

总得来说,耆那教更看重对付“”身业”,也就是行为。佛教则更看重消解“意业”,也就是心思意念,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各有各的道理。

总之,他们的“消业”和“入灭”,其实最后都落在禅定上。

「注:此处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各个宗教都在“修定“。但是修的过程和着眼点有很大的不同,有非常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别,可能导致修行体验的不同和取得效果的差异。关于这些“修定”诸法门的联系与区别(冥想、正念、内观、禅定、日本禅、打坐、瑜伽、普拉提、辟谷等等形式),以后笔者要详细对比和说明的。在此,我们仅需知道各个法门有不同即可。视上下文的主体意思来理解,作者是在笼统的强调这些修行的共同点,还是在强调不同点即可。

三大核心原则

耆那教的一个核心原则是就是“非暴力”。今天很多宗教群体和人文组织都倡导非暴力。耆那教可以说是非暴力的鼻祖。甚至比佛教更彻底。比如,甘地的父亲是印度教徒,母亲是耆那教徒。他的非暴力思想肯定是源自耆那教的影响。耆那教的非暴力,不仅是针对人类,也包括一切众生。所以,也叫“不杀生”。

图片

注意,并不是亲自动刀才叫杀生而是有意无意造成生命死亡都是杀生。出家人每天只吃一顿饭,最后断食而死。这就是出于对一切生命的怜悯,尽可能的减少自己的需要。普通信众可以一日三餐,但是日出前和日落后都不能进食(避免误伤飞虫等生命)。根茎类的蔬菜也不能吃。比方说土豆、胡萝卜、洋葱等。因为收获这些根茎蔬菜时,要把它们连根拔起,这样就破坏了植物本身的生命。拔起的时候,还可能伤害到周围的小生命(那引导的圣牛天天在路上溜达会不会伤害到小生命呢?这些规定其实充分显示了早期农业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人们生存困难,只能紧衣缩食的艰难生存)。还不能吃蜂蜜、蛋类、蘑菇、发酵的食物、含籽的蔬菜等。

也正因为不能杀生,所以耆那教信徒没法从事农业、畜牧业生产这样的领域和职业。风险太大了。经商反而成了最保险的职业。这就是为什耆那教群体后来成为印度最富有、也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族群(的原因)——让人想到了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主旨,新教的教义有促进该派教徒努力致富(以表征自己是上帝选中进入天堂的“天选之人”)并间接发展出了资本主义的逻辑。任何一种思想,对其信徒的职业和社会地位,都有一种未曾预料到的塑造与影响。

耆那教的第二个核心原则叫“非一端论”。耆那教认为,对于任何的事物,都不能绝对地肯定或者否定。因为一切判断只是在特定的条件和限制下才能成立。比如说婆罗门教认为本体是永恒不变的。佛教却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耆那教却认为这二者都太绝对了;实际上,一切变化总都包含三种因素:一些性质保持不变、一些性质消失不见、一些新的性质悄然涌现(这有点朴素“辩证法”的味道)。

佛教认为自己才是“中道”,而耆那教认为自己才不那么“绝对”。

事实上,在对世界本意认定的意义上,佛教确实是站在了一种极端的位置上,完全否定了婆罗门教的基础主张。所以,佛教也谈不上自己有多么的“中道”了。而耆那教,更有“折中主义”的意味。

这个概念,后来延伸到了宗教包容上「注:现代宗教学者们将宗教间对话的态度归为三种:包容论(inclusivism,即并列论),排斥论(exclusivism,即优越论)和多元论(pluralism,即,即共存论)中包容论就是这一理念在理论上的抽象与衍生。如今耆那教信徒认为他们是最尊重其他信仰和其他观点的。不过,如果回顾耆那教(包括任一宗教)的历史,似乎他们的觉悟也并没有那么高。说白了,派系斗争(内部的和外部的),依然也不少。

耆那教第三个原则是“不占有”。对于出家人来说,就是放弃一切所有。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甚至要裸体苦修。连一块遮羞布都不要。必须要过羞耻心和性欲这两道关。对于普通信徒来说,挣钱容易,解脱却是不容易的。耆那教的解脱之路,要经过漫长的14个阶段。

图片

Logo的含义

佛教的标志是个法轮,简单明了。

印度教的标志是一个抽象符号,代表宇宙最原始的声音“aum”「注:六字真言里第一个发音词“唵”(om),就是三个梵文词a/u/m(分别代表身、语、意)的集合,也就印度教这个符号的发音和意思。“唵”(om)是一个圣词,代表一种(身、语、意结合的)高超境界,也非常简单。

图片

耆那教的标志就相对复杂。这整个轮廓相当于宇宙,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宇宙人”。头部就代表脱离轮回者的安息之地。最上面的“圆点”就代表这些灵魂,也就是“成就者“。宇宙人的胸部有很多的层级。和佛教一样,代表很多层“天”。腰部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即中间圆形的位置),代表地球和其他行星。腰部以下,也有7层。代表7层地狱。

图片

耆那教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但是有周期。每个宇宙周期持续时间数十亿年。由6个下降阶段和6个上升阶段组成,循环不已——相当于“一升一降“两个方向。

所谓“下降”,就是说在这6个阶段里,宇宙逐步衰落,道德不断败坏;而在“上升”阶段里,宇宙逐步繁荣,道德不断提升——这与现代经济学的“经济周期论”有点相。只不过印度人关注的对象更宏大,是宇宙而非人类社会自身。但宇宙是包括人类自身和社会的。

每个宇宙的周期,都会有24位解脱者来教育人类。大雄就是当前宇宙半周期(下降阶段)的第24位,也是最后一位解脱者(按一升一降为一个周期算,现在阶段已经是一个周期快要走完进入下一个新周期的末端了。所以,大雄也是目前这个周期里最后的圣人了。对比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默罕默德,他也宣扬自己是最后的“先知”。可见在这些宗教家眼里,总是希望自己代表一种时代的最高位和某种终结人物似的。这也是一种拔高自身地位的自恋之举和倾向。后人要辩证的理解)。他死后几年这个宇宙就进入了倒退半周期的第五阶段。它会持续大约21000年

下一组的24位解脱者中的第一位要什么时候到来呢?

要等到下一个周期,即下一个周期中的上升半周期的第三个阶段,他才会出生。

虽然大家都带有“循环往复”的共同点。但耆那教的宇宙观与佛教还是很不一样的。比之佛教的生生世世(轮回往复),它把宇宙分了几段。有点圆盘切蛋糕的感觉。很好玩,有意思。

原始的耆那教徒并不把祖师们当成能够赐福或者干预人类的神灵来崇拜。而是把他们当做伟大生命的榜样。希望像他们一样学会放弃。从而拥有最高的美德。走向最终的解脱。

耆那教图标上面的“三个点“,就代表耆那教的“三宝”——正信(正见)、正知(正智)、正行。“万字符”的四臂就是指天、人、动植物和地狱的轮回。就像是佛教的“六道轮回“。

只是他们只有四道(没有六道)。这只“”,代表停止。手中的“轮子”代表生死轮回。轮子中央的词是“非暴力”。轮子上的24根辐条,就象征着24位祖师的教导,它们能帮助信徒脱离轮回。最下面这句话话是:灵魂彼此服务。当然不光只人类的灵魂。乃是包括一切有灵的灵魂。

图片

白衣派与天衣派

和所有的宗教一样,创始人过世后,继承者总是会分家的。公元前3世纪左右,耆那教就分成了两大阵营。穿衣服的“白衣派”和不穿衣服的“天衣派”。

白衣派,又称尸吠坦婆罗派。信徒着白袍,重视苦行,提倡男女平等,一切宗教活动只能在耆那教庙宇进行。着白袍已经违背了大雄裸体行乞的戒律,不再严格执行原有的戒律。

天衣派,又称空衣派或底甘婆罗派。严格遵守大雄裸体行乞的戒律,生活艰苦,一般生活在远离世俗的地方或寺庙,认为女人不能证得最高境界。

——想想中国第一大帮丐帮里的派系,分别是“净衣派”和“污衣派”。净衣派的人衣着即便算不上光鲜,至少不会让人一看就认为他是乞丐,而污衣派就是很普通的乞丐着装了。这都一个逻辑。

大雄本人,终年全裸。表示舍弃一切物质。但是他允许弟子们围一块遮羞布。后来这两派斗争之激烈,甚至胜过了佛教的部派之争。

两派最大的分歧主要在于:

出家人是否可以拥有衣服等日常用品?

在家人能否得到解脱?

妇女能否得到解脱?

白衣派的回答都肯定的;但是天衣派都是否定的。

二派之间甚至没有共同的经典。按耆那教的传统来说,大雄最早的11位弟子(前文提到大雄早期收了11个婆罗门弟子)都编撰了教义。统称为十二支蓝。但因为饥荒遗失了很多。后来,白衣派承认的经典,但是天衣派却说都伪造的,不予采信。于是,天衣派有自己的经典。

这种对“共同教义“的态度,和佛教比就差了很多。佛教虽然也分裂,但好歹还是有求同存异一面的。这两派直接形同水火,不可兼容。

图片

004不同命运的根源

最后让我们回到“命运”的主题,解读一下为何耆那教没有消亡

耆那教和佛教一样都得到过王室的恩宠。比如说阿育王的祖父在晚年就皈依了耆那教。最终是绝死而死。阿育王在大力弘扬佛法的时候,也很善待耆那教。甚至有传言说他晚年也皈依恶劣耆那教。他的孙子桑普拉提更是笃信耆那教,在各地修建了不少寺院。

佛教为何在印度消失?

学者们的理由归纳大体分两类:一类是外因,一类是内因。

外因包括:婆罗门教的敌视;失去王室的恩宠;穆斯林的入侵;被印度教同化

内因包括:道德衰败;宗派林立;大乘和怛特罗的分裂人才外流;培养居士不力。

耆那教与佛教一样,其实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除了红色三点)。任何宗教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经历道德衰败、宗派林立的情形,耆那教也同样经历了婆罗门的敌势、失去王室恩宠、也遭到穆斯林抢劫并且毁灭寺庙。注意这些原因里的一个隐形取向,没有一个学者认为跟种姓制度有关。

图片

耆那教和佛教都的反种姓制度的(特别是婆罗门至上),恐怕不能说佛教反了1000多年后,反不动所以灭亡了吧。或者说,以“反不动“作为佛教逐渐消亡的理由,没有那么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真正导致佛教逐渐泯然众人的,还是佛教的“印度教化”、“密教化”。最终被印度教同化了。

但是,耆那教坚定的拒绝被同化。比如说当《往世书》把佛陀描写为毗湿奴的化身之一时,佛教徒既没有抗议也没有反击(其实也是有反击的,佛教也把印度教神明说成是佛陀的化身。只不过在这个逻辑的拉扯里最后被印度教胜出了)。但是耆那教徒对于印度教同样把他们的第一位祖师描述成毗湿奴的化身就不干了。压根儿就不承认毗湿奴的神圣地位。而且他们干脆把印度教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拿过来,分别改编成了耆那教版本。这种二次创作,直接把人家的主角变成了配角来演绎自己的核心教义。再比如,佛教的菩萨和印度教的神一样成为信徒膜拜的对象,而且各自寺庙里都有彼此的时候。耆那教里就没有“菩萨”这样的存在。只有一些地位比苦行者更低的精灵。也就是男女“药叉”。他们只是祖师的助力,可没有救苦救难的本领。耆那教寺庙里也供奉几位印度人民热爱的女神。但也只是和药叉们在一起。

所以,耆那教在最多程度上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所以才没有被同化而消亡于历史之中。某种意义上这代表着一种封闭。但是封闭的好处与后果就是“传播力弱,但是生存力强”(感觉与西方社会里“摩尼教“这样的小教派生活和行为方式有点像)。

佛教在印度消失了,但是走向了全世界。在当今印度,相比之曾经的辉煌,佛教可以说已趋近“消亡”。全靠在外邦异域的开花结果,才保存了佛教一脉的流传。呈现的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模式。

耆那教虽然存活了下来,影响力却远远不如佛教。只能是“孤芳自赏”。这可能也是他们秉持“非绝对性”的哲学观所致。他们没有传教的积极性。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何必非得去说服他人呢?!

另外,耆那教严格的戒律,尤其是苦行,恐怕也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别的不说,光不能吃的东西就太多了。这可叫一般人怎么活下来。活不下来,又怎么想修行呢?

当然,凡事都是好坏并存的,没有什么绝对的好或者坏。只要人的思想是多样的,人归属的(宗教)群体就必然是多元的。非要说哪个宗派最厉害,哪个境界最高。笔者也只能以歌曲对白来回答:没有哪座山最高,只有一山还比一山高。

人的生命之路如修行,修行之路如赶山。缓缓走,往更高的山峰去就对了。至于走到哪,全靠造化和运气。因为境界这东西,人决定不了,只能天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