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觉时经常猛抖一下,可能是身体在报警!别怪我没提醒你

 hercules028 2024-04-22 发布于云南

父母带5岁的云云(化名)来医院门诊就诊时告知医生,云云在睡眠时会手舞足蹈,从小就有此现象,可清醒时无任何异常,当时到医院检查考虑神经发育不全导致的可能性大,随着年龄增长会有所好转。

但是,云云现在已经5岁了,睡觉的时候出现手舞足蹈的现象逐渐增多,且咽喉部会发出异常声响,平时很活泼,看起来没有其他异常。

医生在了解到云云的情况后,建议完善脑电图检查和颅脑磁共振,评估脑内情况,颅脑磁共振检查为阴性,脑电图提示双前头区少量尖波,结合患儿症状,诊断为良性癫痫

随后,医生给予云云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半个月后再次来门诊复查时,家长反馈云云睡觉的时候出现手舞足蹈的情况逐渐减少,复查脑电图结果显示较前有所好转,表明治疗效果良好。

医生提醒,良性癫痫是儿童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之一,部分患儿会在睡眠中出现癫痫发作,其症状表现可能不具有特异性,只是表现为夜间睡眠时手舞足蹈,很多家长会认为是白天玩耍过多导致的,不会想到是癫痫,从而耽误治疗,因此建议家长平时多注意观察的孩子状况,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如果确诊为良性癫痫,而且症状反复发作,并诊断出脑功能下降,应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切不可惧怕药物的副作用而选择不治疗,从而影响大脑发育,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迷迷糊糊快要睡着时,身体突然像触电般猛然抖动,或者突然感觉一脚踏空,从高空中下坠?

有时候动作太大,甚至还会把身边人给吓一跳。

这究竟怎么回事?网友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这是在长个儿,有人认为这是大脑在测试你是否还活着,还有人认为这是大病的征兆……

01

睡觉时猛然抖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种现象叫“临睡肌抽跃症”,也叫“睡眠惊跳” “入睡抽动”,是入睡时大脑一部分已经睡着,一部分还没完全睡着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身体猛然一抖,并伴有跌落或踏空的感觉,还可能会瞬间被惊醒。

美国睡眠协会指出,大约有7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入睡抽动,其中10%的人每天都会经历一次。

入睡抽动很容易发生在刚入睡的时候,是一种生理性的正常现象,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但大多是成年人,患者可以表现为睡觉开始的时候,下肢突然跳一下、抽一下,抽动有可能会致使患者清醒。

另外,也有可能会在睡眠中出现单个肢体或者多个肢体,甚至有时候包括躯干和头部的抽动,有可能是全身的抽动。

这时患者有可能会醒,也有可能会一直不醒,如果惊跳发作没有让患者清醒,那他对这件事是没有记忆的。

入睡抽动一般出现连续多次的惊跳比较少见,多为一次短暂的发作,然后可以在睡眠中发作数次。

大多数患者不需要治疗,只有少部分由于反复地惊跳而导致的觉醒,产生了入睡焦虑才需要治疗。

入睡抽动常见于疲劳、熬夜,电视、电脑、手机看多了,神经的活跃度、敏感性升高,而引起的生理性的肌阵挛症状,出现身体抖动。

如若频繁出现入睡抽动,且伴有头痛、头晕的情况,需要警惕缺钙、脑炎、脑外伤等疾病情况。

02

经常睡觉时抖动,警惕4种情况

1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如果患者在白天过度担忧、恐惧,心理压力大或者睡前摄入大量咖啡等,会导致在睡眠过程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肌肉、神经兴奋性增加,进而导致睡眠时出现四肢震颤、紧张、抽动等症状。

建议患者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学会释放压力,睡前要平复情绪,必要时咨询心理医生,调节心理压力。

另外,睡前可以做一些轻柔的瑜伽动作或简单肌肉拉伸,让肌肉得到放松,可有助于缓解睡眠惊跳的发生。

2

神经衰弱

由于精神长期紧张、受到应激事件刺激、过度的脑力劳动等因素,使大脑和躯体功能出现衰弱,造成睡眠障碍、多梦,容易浮想联翩,还可能会伴有肌肉紧张性疼痛,导致睡觉时出现颤抖或抖动的情况发生。

建议患者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氯硝西泮片、地西泮片、盐酸丁螺环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

低钙血症

入睡抽动还可常见于低钙,老年人、儿童、孕妇特别容易出现缺钙,诱发入睡抽动。

血液中的钙离子主要维持肌肉的兴奋性,如果血液中的钙离子含量过低或减少时,会导致肌肉神经兴奋性增加,出现肌肉痉挛状态,可以引起手麻、手足抽搐等症状。

治疗低钙血症,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患者平时还可以适当吃一些补充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豆类、坚果类等。

4

癫痫

由于头部受到外伤、大脑皮质发育异常等因素,使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躯体出现阵挛性非自主运动大部分癫痫仅在睡眠当中发病,可出现短暂性的肌肉阵挛,表现为睡觉出现身体抖动的情况。

患者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如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丙戊酸钠片等。

此外,还有一些脑部疾病也可以诱发入睡抽动,如脑肿瘤、脑梗死或脑出血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等,患者可通过做头部CT或磁共振检查进行确诊。

03

如何预防睡觉时出现身体抖动?

1. 规律睡眠:每天保证7~9小时的睡眠,睡觉前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帮助身体放松,睡眠时尽量选择正确的睡姿舒展身体,避免趴着睡、卷着睡或者压迫身体等不良的睡姿。

2. 限制过量咖啡因的摄入:睡觉之前不要喝兴奋神经的饮料,因为咖啡中含有引起神经兴奋的咖啡因,如果长期饮用或睡前饮用,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3. 睡前热水泡脚:睡觉之前可以用温热水进行泡脚,泡脚的时候水最好是浸泡到踝关节部位,持续15-20分钟,可以促进下肢的末梢神经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肌肉痉挛引起的睡眠抽动的情况发生。

4. 睡前伸展肌肉:在临睡前半小时进行适度的拉伸,使肌肉得到放松,有利于减少睡眠抽动的发生几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