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再渴望也莫强求,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一场空

 妙子的宅家时光 2024-04-22 发布于河南


01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包罗万象,有着说不尽的人性,和道不明的世间动态,万事万物都讲究因果循环,这是佛家信仰的理念。

所以曹雪芹写道:“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这里有一种经历过人情冷暖,世事变迁之后,衍生出来的一种空。

如果一个稚子,没有经历过爱恨情仇,他的人生阅历是一片白纸,那你让他了悟,让他深信世间终究是一场梦,然后再劝他不要太过执着,他也不会完全相信的。

因为他天真浪漫,对世界有一种好奇心,只有真的受过苦、碰过壁,再遭受各种坎坷,经历重重锻造,才能理解生命的本质就是虚无。才能顿悟生命本就是一场空。


因为生命对他来说,是崭新的,虚空这类的字眼对他来说太沉重了,他还没有开始体验,也没有经历一定程度上的动荡,所以他是不会真正开悟的。

贾惜春遁入空门,就不是真的看透凡尘,她出家的动机,跟甄士隐的完全不一样。

当尼姑对惜春来说,是一种对原生家庭的背叛和逃避,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心灰意冷。

但她内在并非六根清净,也并非完全彻底从心底,切断对世俗的牵绊,她所谓的了悟,不过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出口。

但甄士隐是从头到尾都在经受磨难,也失去过至亲,自从葫芦庙失火之后,他的人生境遇就再也不复从前,一直都在经受世事无常。所以他的了悟,才更符合佛家的看破凡尘。

当初甄士隐抱着英莲,在葫芦庙闲逛的时候,一位跛足道人走过他身边,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里作甚?舍我吧!舍我吧!”

可惜那个时候正是元宵节,是家家户户共享团圆的时光,谁都不会想起灾祸这一层。

后来女儿走失,家里也走水了,甄士隐带着家眷一路上投亲靠友,受尽算计和冷眼,自己仅剩的一些薄产,也被身边亲戚给忽悠干净了。

厄运没发生的时候,以为往后一家人一直都会幸福圆满,殊不知在经历过命运的摧残之后,才会顿悟世间情缘本就是一场空。

人生在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他才意识到生命中很多东西,当初拥有的再多,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归零。

02



宝钗、黛玉是最早悟道生命本身虚空的本质,所以宝钗点的戏文曾有一段:“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跟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是相通的意味。

贾瑞被凤姐算计了两次,被家里长辈痛打了一顿,夜里又受凉结果生了一场大病,拿着跛足道人赠予的风月宝鉴给自己治病。

跛足道人提醒他只可照镜子的反面,不可照正面,镜子的正面是年轻貌美的凤姐,反面却是一个骷髅,其实就是让他保持清醒的状态,让他看清你所执着的人,终究只是一堆白骨,那些渴望的情欲,最终只会燃烧自己,消磨自己。


但是在没有经历结局之前,人们都不相信因果,都不舍得做减法,剔除一些不必要的执念,非得撞到南墙上,历经坎坷、头破血流,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虚空。

《红楼梦》中,虽然描述的主要是上层贵族的生活场景,大多数都是在他们吃喝玩乐,举行各种节日宴会,整个大家族都是热热闹闹的。

可即便贾府的人加上外客,每天室内室外都特别热闹,也不愁吃喝,但也有聪明人,能及早感觉到相聚之后的炎凉世态。

即便身边朋友很多,大家有相似的爱好,可以谈论很多话题,但等到拉近一定程度,其实还是会产生“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无奈。

贾母身边每天都有人陪着,但大多数人都只是表面的客套和奉承,真正懂自己意趣的,除了丫鬟鸳鸯和王熙凤,其他人更像是一些社交符号,贾母同他们打交道,都只是出于伦理的需求。

所以这个老太太其实是很能体察人情冷暖的,贾元春在元宵节的时候,给贾府送来一个灯谜让猜,大家都知道谜底是烟花炮竹。

烟花是一响就散的物品,老太太在开心之际,也感受到了烟花落尽之时,背后生出的层层凉意。

但贾母何尝不是,感受到了贾府大限已到,明白很多事物再耗费心力,也扭转不了它终会消散的趋势。

虽然贾母耳聪目明,但很多事情都不想再管,很多过程都跟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可是她终归会退场,很多事也都是顺势而为。

因为徒劳一场,终究只是白费力气,把能做的都做尽了,不能做的,那就适可而止,不再总是为了补上后代蚕食之后留下的黑洞,而频繁消耗自己的精力。

03



其实贾府里的很多人,要比宝玉更早认清生命的本质,就比如当初在怡红院当卑微丫鬟的小红,提起自己的经历,她都异常清醒:“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谁能守谁一辈子呢?”

所以她不再考虑那些社交场合最注重的面子,选择跟着自己的心走,直到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良人,她也过上了比晴雯袭人更圆满的生活。

鸳鸯被大老爷贾赦逼着娶亲的时候,也曾直言反驳袭人的玩笑话,说道:“你们自以为都有了结果了,将来都是做姨娘的。据我看,天下的事未必都遂心如意。你们且收着些儿,别忒乐过了头儿!"


后来这话一语成谶,袭人生前最厌恶戏子,最后却嫁给了戏子蒋雨菡,当结局已经注定,还真是半点不由命。

黛玉一生为爱成痴,最终泪尽而逝,王熙凤一生机关算计,最终反误了卿卿性命。

黛玉还算幸运,最起码她生前已经收获了宝玉的真情,而王熙凤最后是人财两空,失去了女儿,也失去了丈夫的爱,她比黛玉还要不幸,自从失去了贾母这个靠山,身边的人对她更多的只是落井下石,甚是可悲。

我比较喜欢宝玉听曲悟禅机那一段,他感受到生命里最极致的东西,其实就是一场梦境,很多东西终究是抓不住的,宝玉的感悟是一种生命的自觉,因为大多数人只是潦草一生,很难去将现实和生命的成长联系到一起。

只有感受到生命中最残酷的东西,才能真正做到六根清净,才能允许生命中出现各种意外。

同时也要允许凉薄和险恶存在,才能把自身从生活本身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心态对待,即便遇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不至于偏执,而是以赤子之心洞察世间百态,也会多一份清净。




END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红楼梦》:王夫人与贾母之间水火不容的斗争,让人不忍直视!
张爱玲《第一炉香》:缺爱的人,一生都在为欲望买单
《红楼梦》:王夫人还真不是佛口蛇心,她只是被教条束缚的太紧
黛玉和宝玉是天生的灵魂伴侣,也难怪宝钗费劲心力也介入不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