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夷山归来谈每个人都想自由自在

 背后国文 2024-04-23 发布于江苏

每个人都想自由自在,可当我们扪心自问,什么是自由自在?可能没有多少人能答得上来。一般人都把自由自在理解成不受束缚,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这是自由自在的本意吗?

周汝昌先生将“咬文嚼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他说认识中国文字需要很深的沉积,很厚的底蕴,这里面既有逻辑的知识积累,又有直觉的体认判断联想,没有这些,你咬不到东西,嚼不出味道。一旦你咬到东西,嚼出味道,你感到一口下去回味无穷的时候,这个境界就会自然地涌现出来了。

细嚼“自由自在”这四个字,“自”好理解,在这里指本人、自己、自我。“由”呢,《集韵·尤韵》:“由,因也。”所释为引申义。从甲骨文看,本义为竹木编的盛器。还有一种解释是,“由”是从“田”字中间一竖出头而来,田有边界确定义,“由”表示边界不确定,可突破,故“由”的本义是不确定、不固定,引义为不受限制、自作主张。古代“自由”有自行己意或及自主生存空间之义,即不拘束、自任自恣的意思。

再说“在”,《说文·土部)):“在,存也。从土,才声。”其实才也兼表义。本义为存,生存。甲骨文“在”与“才”同形,借用草木初生表示存在。表示处于某个位置或状态,可引申为长久不变的意思,古代“自在”有自任己意而毫无阻碍之义,有安闲自得,身心舒畅之义,有佛教所指的“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之义。

我们读《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这里的“自在”是无可无不可的自在,不是自由。自由是不肯受拘束的,但环境不如你的意思,便苦了。独有自在,是到处能安,自然地不受环境所困,一切好坏随缘;乐亦不喜,苦亦不恼,知道他是本来空,自己有主宰的。这个自在,是指大自在。

所以,自由不是自在,自在也不是自由。

儒释道都讲自由和自在,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道家“道法自然”,“无可无不可”,“无为而无所不为”,佛家的“大自在”,无一不在“自由和自在”上给予人们最高的指导。儒家讲礼,讲秩序,但修行是没有多少自由可言的。虽然孔圣人“从心所欲不愈矩”,但他时刻有约束,那个约束就是规矩。

儒家的自由思想是强调自律。

道家崇尚无秩序、无规则、无法度,只求自我解脱和自我自在。认为自由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过多的干涉和限制。它的自由是让思想自由自在,在灵魂上感受绝对的自由。但他们更懂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他们认为纯粹的自由达不到,要看对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中。但也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人是能够有绝对自由的,这需要内在与外在的契合,就是天人合一。

道家侧重自然,遵循它本来的样子,侧重于心灵的自得。

儒家和道家都追求“天人合一”,都以克制和放弃对“己欲”的追求,来实现对“道”的追求。他们都能摒弃利益的诱惑,坚守内心的净土。

释家所追求的自由是以个体为第一的,个体自由的过程和目标都是精神自由,个体的精神自由是不可剥夺的,也是可以当下实现的,且无需借助于其它就可以实现的。然而也只有了悟的人才是最自在的人,这样的自在,是领悟人生意义后真正的大自在,是获得禅机和哲理后,以智慧洞见这世界的悠然与快乐。

在佛教中,“自在”是心离烦恼的束缚,达到通达无碍的境界。它的“自在”不是彻底的放纵,而是一种身心上的平衡,是一种破除了“贪、嗔、痴”的坦然。它的“自在”也不代表不作为,而是随着缘份尽最大努力,看透因缘,破谜开悟,明心见性,安然处理好每件事情。因此,“自在”可以指身体上的不受羁绊和束缚,也可以指心灵上的自由放逸。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自由和自在”,它就是古代圣贤的心灵上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红尘俗世的羁绊走出,从一切是非人我、功名利禄中走出,从一切颠倒梦想走出。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一种豁达的心态。做好自己,活在当下,成就一个圆满完整的人生。

有的时候,我们在旅途中,我们总认为可以自由自在了,然而我们每个人还是发觉,我们不仅不那么自由,也不是特别地自在。到底是什么限制了我们?很简单,我们都没放下,都没停下来,《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没有止,没有定,没有静,没有安,没有虑,没有得,我们都还没“近道”,我们都还没“天人合一”。

本来我们是天人合一的,然而许多尘世的牵挂障碍了我们。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天人合一,我们人只是天地的产物,为什么我们要将自己和这个世界割裂开来,而一旦割裂,谈何自由,谈何自在?因此,我们在纵情山水,欣赏美丽风景时,不妨从小我中走出来,把自己放到天地之中,顺其自然,行止自如,我们不就自由自在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