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日报: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爱吃土豆的佩奇 2024-04-23 发布于四川

人民日报有一期夜读,标题是: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作为因读书而改命的我,对此深表认同。

翻开我28年来的人生成长经历,很感恩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

01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丢失了稳定的工作,回到老家成了一个农民,种地也没种出什么名堂,日子过得一穷二白。

哥哥比我大不到两岁,从小没怎么吃苦的母亲跟着落魄的父亲,冬日里生下我才不到三天,就被迫一边带孩子一边下地干活了,坐月子什么的根本不要想。

由于家里经济状况实在紧张,父亲不得不出门打工,丢下我们一家三口独自在老家生活。

从此,母亲的苦日子正式开启。

我母亲在娘家时,是最小的女儿,外婆和舅舅们都比较宠爱,没有怎么吃过苦,而父亲所在的大山村,农民们靠天靠地吃饭,日日离不了农活。

而且,我母亲并不是爷爷奶奶相中的儿媳,他们觉得母亲身体瘦弱,干不了活,没办法让家庭致富。

事实也的确如此,比起能挑能抗能背的伯娘,母亲真的太不能干了!

但为了养活一双儿女,母亲还是硬抗下生活的重担,一个人种地,一个人带我们两兄妹。听母亲讲,那时候爷爷奶奶甚至连搭把手的想法都没有,既不帮忙也不过问。

更糟糕的是,本以为出门打工的父亲可以挣钱补贴家用,没想到出去两三年却杳无音讯,一个电话都没有。哥哥生病的时候,母亲不敢向爷爷开口借钱,只得找同村玩得好的姐妹借。

而我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了我的上学之路。

村里的小学只有3个班,也只有3个年级,每天上学从家步行走到学校,要不停爬坡爬二三十分钟,遇到下雨天,路上全是积水,坑坑洼洼的泥泞的路,走回家可能一整个人都是泥人。

我早上八点半上学,下午一点半放学,回家以后迅速吃完饭,有时候甚至来不及吃饭,就要去放牛或者去帮忙做农活,那些牛,站起来比我高多了。

为了避免晚上赶工,我经常趴在山上的青石板上写作业,牛放饱了,作业也差不多写完了。

这样的日子,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日日重复着。

02

到了一年级,我的成绩破天荒好了起来,考了全班第一名。

母亲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大舅是学校的老师,所以母亲本身也有点文化,她见我读书成绩还不错,就开始支持我的学习,很多时候只要我说要写作业,母亲就不再让我做事情。

我是真的不喜欢做事情,为了偷懒,有时候没有作业,我也假装要背书之类,逃避做事。

父亲没有结婚之前,走南闯北留下了很多淘来的书籍,一部分被母亲收在了柜子里,一部分被放到了家里用来储存花生和玉米的楼上。

认字以后,我经常跑到楼上去找我能读懂的书来读,大多都是些引人入胜的故事,非常像后来我见到的《故事会》,只是父亲搜集的书名称不同而已。

那时候我真的很单纯,觉得读书真好啊,读书就不用干农活。

三年级,我读过的书开始发挥它的作用。

这一年,老师开始教同学们写作文,去记录生活里发生的事情。在我过去的概念里,根本不知道作文是什么,但是学习了写作文之后做练习,我的作文居然被老师夸了,说我“写得好”,我内心喜滋滋的,也更加喜欢读书。

因为我和我哥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三,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我们成绩好,爷爷对我们家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偶尔也帮忙耕地之类。

而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学习,只要读书做作业,她都不打扰我们。

03

也是在三年级这一年,非常不幸,母亲出了车祸,连带着一起的还有爷爷、伯娘和堂姐,母亲的伤势很重,我去看望她的时候,她身上的衣服都被鲜血染红了。

家里几个人住在医院,经济情况愈加糟糕,母亲借钱都无门了,我和哥哥的学费也没法按时支付了。

迫于无奈,四年级开学之前,母亲一瘸一拐找老师赊欠了我和哥哥的学费,就在我们去报名开学的那一天,趁我们两兄妹不在家,偷偷出门打工了。

从此,我们成为了留守儿童,跟随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再也没有体会到母亲贴身的嘘寒问暖。

爷爷奶奶种的地很多,我们每天放学都要帮忙做事情,作业只能在晚上完成。

但我和哥哥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读书,这个时候,我已经能够看得懂一些更难的读物,比如白话文版的《三国演义》,不知道深刻的含义,但能看懂个大概的故事。

我们俩经常趁爷爷奶奶午休的时间,在家里读书。

五年级的时候,哥哥上了初中,我跟随他一起转学去了镇上。

起初班主任老师不相信我成绩很好,后来开学后的第一篇作文,我就征服了她,她把我的作文在班上念了两遍,一边念一边点评,还要求我抄写后贴到《学习园地》,供同学们学习。

可能真的农村孩子没有见过世面,也不懂得交朋友,转学后我一直融不进新的集体,那两年也没有什么朋友,读书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我拿着学校的借书证,借了很多课外书来读。

周末回家带口粮的时候,我还会去父亲的书柜里找我感兴趣的书带到镇上的出租屋来读。

04

小升初以后,我的语文老师是位资历非常深的老师,他教书教得很好,鼓励我们多读文学名著,甚至有时候假期作业就是读文学名著,我在这期间读了不少经典好书。像《名人传》《呼啸山庄》《安娜·卡列尼娜》等。

我在初中没有误入歧途,真的要感谢读书。

在我上初中的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

我曾经有一位非常好的朋友,我们俩可谓形影不离,她对我非常好,经常带我去她家玩。

很有共鸣的是,她的父母也在外打工,也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经常和她玩耍,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一起给老师改卷子。

她是留级生,成绩虽然不是名列前茅,但如果一直坚持,我觉得考个好的高中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到了初二,因为班主任老师怀孕生孩子,我们班进行了大洗牌,喜欢的老师几乎都换完了,学生们抱怨听不懂课,班级氛围一团糟。而我的好朋友就在这期间恋爱了。

我们俩的联系也开始变少。

这些事让我有些厌学,觉得读书好没有意思,没有父母陪伴也就罢了,连好朋友也离开了。所以初二结束的那个期末考,我的成绩一落千丈。150的数学,我只考了80分。

初二一结束,她就跟着那个男生打工去了。

我是真的替她感到惋惜和难过。没有手机的时代,我们连个联系方式都没有留下,就这样分道扬镳了。

可能读书还是塑造了我的精神内核,我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在学校政策的影响下,我转去了全校综合评分第一的班级,为初三备考做冲刺。

05

在这个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很多,学习氛围很浓厚,我落后的科目开始补起来了。

因为缺爱,因为自卑,我那时候真的没什么朋友,周末不回家的时候,我就在家看一些喜欢的书。

我甚至会熬夜做历史全部课本的树状图整理。(大概真的是没朋友到太无聊了)

在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我如愿以偿考入了市一中。完成了一个农村丑小鸭的第一次蜕变。

然而,进入高中才发现,各种考验才刚刚开始。

首先是听不懂课。

踏进高中以后,我发现和初中就是一个断层,理科的科目,我一门都听不懂,学得太费力了。

其次是冲击有点大,在我们这些农村穷学生还在为生活费省吃俭用的时候,我的同桌已经买了当时最新的苹果。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开始堕落,天天看小说,高一第一个寒假,我什么正事都没干,就用一张内存卡存了50部小说,准备回家全部看完。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在这期间我还萌生了一个梦想,将来要自己写一部小说(这个梦想我在2019年实现了)。

除了看小说,我还很爱买杂志,《读者》《哲思》《 青年文摘》换着买,高三离校我妈给我搬家,我的杂志堆起来足足有1米多高。

到了高三,我仿佛是一下子觉醒了,非常强烈想要考大学,虽然我们学校二本升学率90%以上,但我那拉跨的成绩实在让我焦虑,物理多选选ABC,我愣是蒙D。

我打电话给父亲,告诉他我要在校外补课,每月300,他同意了。

除了上完课飞奔去补课,晚饭都只能夜自习吃以外,我开始狂补数学。那年光数学笔记,我都认认真真写了七八本厚厚的笔记本,毕业的时候,学妹强烈要求我几十块卖一本给她。

我心里很清楚,我好不容易走到了这里,考不上大学真的太丢人了。

高考的时候,我超常发挥,多考了模拟考几十分,勉强上了一所省内的211,成为了那个小山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06

而从大学到现在,读书更多的是淬炼了我的心智。

我经历过失恋,考公失败,做销售,靠读书写作开启副业,嫁给理想的另一半,缓和和母亲的关系,没有婆媳矛盾,实现自由职业等等。

这些全都要感谢读书,是书籍给了我选择的勇气和动力,是书里的人物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

2018年我坚定地拖着行李箱离开,就是因为书里有个人告诉我:“大学毕业后,要适当远离父母一段时间。”

2021年纠结要不要转行,是因为书里有人说:“有选择总比不选择好”。

2023年选择远嫁,是因为书籍告诉我,你要什么很重要。

后来有次打电话,我妈给我说:“按照20年前我的计划,我只准备送你和你哥上完初中,然后让你们去打工。”

如果没有坚持读书和学习,如此普通的我,此刻真的不知道在哪个厂里搬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