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笔记【411】元—高克恭作品三幅

 昵称36403512 2024-04-2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春云晓霭图》,纸本设色,纵138.1厘米,横58.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片

该图画云烟出没的春山风光。远处前后两列崇山,山势陡峭,巨山两侧呈半圆弧形,高耸入云。山顶多矾石,山态似蘑菇,山势雄伟,气象郁苍。中景,山坳塔楼半露,白云缥缈,一片云海。以渲染法与勾云法相结合,给人以空灵蕴藉之妙。近景即山下为成片丛树,枝干虬曲,枝叶茂密,均向左倾斜,形成浓郁树荫。在树荫的掩映下,有几间屋宇房舍,屋前溪水潺潺,拱桥掠水,一叶轻舟半隐半现,泊于岸边。

图片

此图用花青与墨渲染,用色较重,而矾头多露白,对比强烈。树干用浓墨信笔写出,树叶用墨点草草而成。房屋的画法却工细严谨,无率意之笔。坡石的勾皴和无根树的点垛则粗重圆浑。综观此图,从主峰到缭绕的白云,从远景至近景,采用了点、染、勾、皴等手法,一气呵成。

图片

高克恭是画家中学“米点”最好的画家之一,此图正是运用了米点皴法,但在学米的同时又参用董源的画法,故浑厚、重大,而烟云环抱山峦,一线瀑布飞下,又使群山飘渺起来,气象万千。

图片

图片

《夏山过雨》,绢本设色,纵25.4厘米,横26.1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图片

图片

以夏天雨后的溪边小景为主题,空气中弥漫着雨雾,远山呈螺青色,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江水浩渺。渔翁身着蓑衣,因山雨骤来,狂风大起,渔舟避浪而顶风拢岸。

图片

图片

画中的远山、江水、渔翁以及笼罩在画幅中的雨雾,都表达了画家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远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和深远的感觉;江水浩渺,表现出自然的广阔和宏大;渔翁身着蓑衣,避风拢岸,既是画家的自我写照,也表达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图片

《墨竹坡石图》,纸本水墨,纵121.6厘米,横42.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片

画面下部绘秀石一块,轮廓清晰而富于变化,上细下粗,十分稳固,晕染出的纹路显得石质坚韧,石面上青苔点缀十分自然。山石后两棵秀竹婷婷玉立,前面一棵枝节鲜明,略往右倾。浓墨色的竹叶形轻玉润,枝叶相配,婀娜秀美。另一棵竹在它的身后,竹竿斑驳,枝叶为烟云所笼,竹身更显飘逸而又不乏劲健,比起另一棵来则更有一种清雅气质,使整个画面更加幽静。

图片

墨竹画是高克恭的代表作,他提倡“神而似”的观点,就是要求对书法用笔和真实观察给予“一视同仁”的对待,从而达到主观和客观、内容和形式、神似和形似如水乳交融的境界。自谓:“子昂(赵孟頫)写竹,神而不似;仲宾(李衎)写竹,似而不神,其神而似者,吾之两此君也。”《墨竹坡石图》正是贯穿了他的“神而似”的画学思想。

图片

画中两竿墨竹圆润挺拔,雨中之叶垂布自然,清丽潇洒,自有天然生意。文同画竹叶浓面淡背以尽形似,高克恭在表现技法上以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自然的前后层次,使画面由局部变化发展为整体变化,产生了通灵丰富的空间感。细观图中叶片、枝竿前浓后淡,层次分明,表现出晨露雨中植物清润空蒙的感觉。坡石以董、巨披麻皴法加施米点,表现出典型的南方地域气候坡石的特征。在行笔上用书法之笔意运毫濡墨,笔笔中锋,藏而不露,意蕴含蓄,情生象外。中国古代描绘雨中之竹,多以下垂叶表示。但是要表现细雨无风之状就显得非常困难。难就难在垂叶过多易犯画竹“重人”之忌,叶片显得排列如同“人”字相叠,缺少变化。而此图布叶疏密相间,穿插变化,显出画家功力之深厚。

画右侧中部有赵孟頫题诗:“高侯落笔有生意,玉立两竿烟雨中。天下几人能解此,萧萧寒碧起秋风。子昂题。”可以看出赵氏对高克恭的墨竹极为推崇。

图片

画家简介

高克恭(12481310),元代画家、诗人。字彦敬,谥号“文简”。祖籍西域(新疆维吾尔族),居大都(今北京)房山,故号房山,晚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克恭自幼聪慧好学,秉承家学,勤奋攻读,博览经史。因他是色目人,按元朝统治者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的排列,社会地位较高,所以早年就进入仕途,最后做到刑部尚书和大名路总管的显赫职位。为官多年,他在任内体恤民情,赈济灾民,平反冤狱,改革吏制,不惧权贵,伸张正义。

高克恭擅长山水、墨竹等画。其山水画初学米芾父子,继而师法董源、巨然、李成诸家,融会贯通,终成其笔墨淳厚、烟云流润、水墨洇晕的独特风格 。墨竹宗法金代王庭筠,笔法浑厚,富有生意,在元代初期画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与赵孟頫齐名,时有“南赵北高”之誉。也有说法将他与赵孟頫、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六家”。

以上文字转摘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