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五社联动”助力社区基层治理服务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4-04-24 发布于广东

一、案例背景


(一)服务对象基本资料

案主:河西区挂甲寺街道南北大街社区坐落在美宁公寓6号楼底商,辖区面积0.27平方公里,辖六个小区,户籍居民1580户,4168人,常住居民1650户3816人,在册党员389名,在职党员241名,社区工作人员11人,网格8个,注册社区志愿者759人,社区残疾人数167人,低保人数29人,边缘人数2人,特困人数1人。

(二)背景资料

南北大街社区周边资源丰富,凯德Mall商场、写字楼、药店、卫生院等社会资源均分布在辖区范围之内,如何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汇聚公益慈善力量,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群,注重邻里互助,实现社区建设,关注社会服务在社区层面的协调和实施,组织社区居民一起倡导社区环境的改善等服务策略,聚焦困难群体,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敬老、扶幼、助残、济困”一直是社区党委牵挂的工作重点。

二、问题分析


(一)理论基础

发展性社会工作强调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理解个人和社区的成长,尝试将成长与环境的改变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能将微观社会工作服务与宏观社会工作连接成一体的整体视角。

发展性社会工作强调以社区为本,将服务对象个人的需求置于社区环境中进行评估,并立足在社区环境中寻求解决服务对象问题、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方法和途径。

发展性社会工作聚焦于社区本地资源,一方面强调帮助个人建立具有相互支持作用的社会网络,另一方面强调服务对象是自己环境的“专家”, 这也是发展性社会工作区别于一般取向社会工作的关键。

发展性社会工作基于社会融合和正常化的理念,强调在社区环境中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群,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实现服务对象的正常化。

(二)问题分析

如何改变邻里环境,实现邻里互助,凝聚社会力量,聚拢公益服务的人气,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重点服务群体的需求,实现重点服务人群的生活正常化。

(三)服务对象需求

广泛链接社会资源,挖掘有公益心的社会力量,成立一支志愿服务公益平台,以“聚力、聚气、聚焦”,用好邻里人、办好邻里事、重塑邻里情的“三聚三邻”原则,把辖区内商户、企业作为加强“家门口”服务“一核多圈”和社区创新治理的重要载体,实现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社区治理的枢纽平台。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总目标

通过对社区的走访调研访谈,社区服务群体的需求,实地了解社区的社会资源情况,社区治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社工站在开展服务中充分结合整体情况,开展专业性服务,整合资源,发挥“五社联动”赋能基层治理,以凝聚邻居、邻商及邻近“双报到”党组织等社会公益力量;

以“邻聚+微公益、微心愿、微课堂、微服务、微治理”为主要内容,打造“邻聚益站”公益平台,培育“邻聚·老伙伴”“邻聚·向阳花”“邻聚·巷心力”“邻聚·公益帮”“邻聚·红色企航”等志愿服务团队,实现社区党建聚邻、社工助邻、服务惠邻、志愿伴邻、社会暖邻的“幸福邻聚圈”。

(二)具体服务目标

1.由社区整理困难群体的微心愿、群众需求等。

2. 由社工站、社区共同走访辖区单位、爱心商户,挖掘有公益心的爱心单位和爱心商户认领微心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需求。

3. 由社工站与社区共同策划志愿服务队队名、LOGO、服务方向、队员。

4. 各自分工联系相关的爱心单位、爱心商户能为居民提供的志愿服务类型。

5.签署共建协议,微心愿认领书,志愿服务的时间、内容、频次。

四、服务过程


(一)居民需求的搜集

利用网格群、入户走访、社区微党支部、楼门栋长、公告栏等多种渠道途径搜集社区困难群体的需求和微心愿,充分利用座谈会、社区活动了解群众对社区治理的服务需求。

(二)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

广泛走访辖区单位,利用排查安全、入户宣传、活动开展、征求辖区单位、商户的支持,链接有爱心有能力参与社区治理的公益力量。

(三)志愿者的招募

充分利用活动开展、网格宣传、楼栋长推荐等多种方式,挖掘社区党员、群众骨干加入志愿服务队,营造互帮互助的邻里氛围。

(三)队徽、队旗设计,爱心单位、爱心商户牌设计

由社工站进行队徽、队旗设计,平台的搭建、服务方向的定位,爱心单位、爱心商户牌设计,亮公益身份,双向赋能。队伍口号:“聚力南北、益暖友邻”,寓意联动社会力量,凝聚慈善资源,公益温暖邻里,互助社区治理。

队伍的服务方向,将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重点群体中开展精准服务。

(五)公益平台的枢纽作用

“邻聚益站”公益平台将对焦微公益、实现微梦想、瞄准新高地、实现新治理,以“聚力、聚气、聚焦”,用好邻里人、办好邻里事、重塑邻里情的“三聚三邻”原则,把辖区内商户、企业作为加强“家门口”服务“一核多圈”和社区创新治理的重要载体,实现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社区治理的枢纽平台。

最终,经过前期策划、队名LOGO设计、队员招募、活动预热、社会资源整合等一系列的工作准备,南北大街社区“邻聚益站”公益平台正式启航。

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与社工站站长共同为社区党委及志愿服务队代表授旗,由共建单位志愿服务队代表宣读倡议书,社区党委与“双报到”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与共建单位认领“益心愿”并签署认领书,由社区书记、社工站共同向“邻聚益站”的首批十家爱心单位和爱心商户授牌,社区志愿者向志愿队敬献书法作品等。

五、服务评估


通过调研访谈座谈,梳理困难群体的需求、微心愿,链接各种社会资源支持,签署共建协议,认领微心愿,开展适合困难群体的志愿服务,实现精准帮扶,帮助南北大街社区制定方案,发掘潜能,建立公益平台,以“聚力、聚气、聚焦”,用好邻里人、办好邻里事、重塑邻里情的“三聚三邻”原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邻聚”,友邻相帮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社工站在服务过程中,此案例比较成功,其中有几个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

第一,通过多次的调研访谈座谈,倾听服务对象的心声,链接多方的资源,帮助服务对象整体策划,并持续为服务对象跟进服务,挖掘辖区的潜能,同时不断地增能,最终促成“大家的事大家办”的邻里互助的新局面。

第二,广泛链接社会单位、爱心商户、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多方参与,多角度并进,形成社会支持的网络,搭建公益平台,凝聚公益、志愿者力量,联动社会慈善资源共同服务社区困难群体,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让困难群体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志愿者和社会的温暖和力量。

六、专业反思


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从多角度多元化的思考和创新,链接更广泛的资源共同服务,同时挖掘辖区身边的资源、志愿者、社会支持等;

社工作为推动者,搭平台建阵地,构建服务模式,实现双向赋能增能,既让困难群体得到更多的邻里互助的支持、社会资源的支持,也让爱心单位、爱心商户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可,双向奔赴,营造和谐积极正能量的社会工作,对焦微公益、实现微梦想、瞄准新高地、实现新治理,推动社区公益慈善服务品质和服务品牌全面发展。



社区治理何以有效?
具体怎么做?
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的营造成果
《社区治理的十八般武艺》
社区治理实务派著作
超好评!快拿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