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类方汇参》第六章 承气汤类1

 子君zijun123 2024-04-24 发布于河北

​第六章承气汤类

第一节大承气汤

一、用量

(一)仲景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二)洄溪

大黄三钱 厚朴钱半制 枳实钱半 芒硝三钱

二、定义

此治阳明实热,地道不通,燥屎为患。为制通滞泄邪,利塞通闭之荡涤清方也。

此方专指大肠而言。大肠与胃同秉燥气,故用润燥疏泄以治之。

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气之不顺也,故攻坚之剂,必用气分之药,因以承气名汤。

三、病状

(一)汗出澹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阳明本自汗出,然亦有不汗出者,此指明汗出为风,则知汗出乃表邪尚在,不汗出者为火邪内结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此下之之时。下之若早,语言必乱,轻于谁语。以表虚里实故也,下早则引表邪入里,故表虚而里实。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虽已误下,然见谱语等语,则更下之,亦不因误下而逐不复下也。

澹语为燥屎确据,此以风木之邪,燥其津液,而为澹语也。胃中非存燥屎之所,此言胃中者,指阳明而言,即所谓胃中实是也,乃肠胃之总名。

(二)二阳并病,同起者为合病。一经未罢,一经又病者为并病。太阳症罢,但发潮热,手足垫垫汗出,大便难而澹语者,以上皆阳明现症。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柯韵伯曰:发汗是胃燥之因,便难是澹语之根。

胃实诸证,以手足汗出为可据,而观其潮热,尤为亲切,以其为阳明主时也。仲景书中有单言潮热者,有单言谱语者,至潮热澹语并见,为热之极矣。四肢为诸阳之本,津液足而热蒸之,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而热蒸之,则手足溅然。

方中行曰:申、酉、戌间独热,余时不热者,为潮热。

二阳并病者,太阳病气俱已归并于阳明,无复有恶寒头痛之表症也(陈修园)。

附:阳明谚语与少阴郑声之区别

谁语一证,原有阴阳虚实不同。经曰:实则澹语,虚则郑声也。郑声澹语,胃热不实,则神明不至甚乱,而口语亦不甚糊涂,但说了又说,繁言絮语,失其常度。

在阳明为实症,为澹语。乃阳明胃实燥结不通,阳火亢极,真阴立亡,而神明内乱,狂澹无伦。法主大承气汤,急驱其阳以救其阴。

在少阴为虚证,为郑声。乃少阴中寒,魄汗出而下利,气虚阳脱,神魂无主,细语呢喃,错乱颠倒。法当急回其阳以固脱。方用:芪、术、姜、附、参、苓、益智、故纸等药(齐氏医案)。

附:俞东扶所述之谚语有三路

1.邪传阳明:此热邪与燥矢搏结而澹语,三承气合白虎之一路也。此自是三承气证,不必合白虎。

2.内属虚寒:此外象实热而谱语。王宇泰所述丹溪治卢兄吕仲陶明节三案俱见《名医类案》江选内伤门。之一路也。3.病本虚寒,恰挟宿食,因发热模为燥矢而澹语。慎柔案与阳旦证之一路也。

附:王孟英所述温热病之谚语有四路

1.心阳素扰之神不安者。

2.热邪烁营之欲逆传者﹣﹣徐亚枝云:此即三阳合病之澹语。

3.痰因热动而蒙闭其清明者﹣-﹣据上所述,殆不止俞氏所云之三路也。

4.凭脉审舌按胸腹,诘二便﹣﹣查虚实寒热之的据,古人成案皆以脉为凭,然伤寒温热,不比内伤杂证,脉难全持,必须详审舌苔,按其胸腹,诘其二便,汇而参之,庶可得其真谛也。此古人隐而未露之秘,学者尤宜究心焉(以上见王氏《古今医案》》。

(三)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此乃下之未尽,故有此实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胃中燥屎必别有现症。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下也。仅微满则无燥屎,故不可攻。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四)阳明病,澹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客热不能消谷。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若能食者,但硬耳,能食非真欲食,不过粥饮犹可入口耳。不能食,则谷气全不可进,肠胃实极故也。宜大承气汤下之。硬即可下。

按燥屎当在肠中,今云胃中何也?盖邪气结成糟粕,未下则在胃中,欲下则在肠中。已结者,即谓之燥屎,言胃,则膈已该矣。

魏荔彤曰:燥屎者胃中宿食,因胃热而肠结燥丸之屎也。

此以能食不能食,以验谱语,有便硬燥屎之不同,而又明肠胃更虚、更满之义。胃主纳谷,胃满则不能纳谷,故不能食。肠满则难以变化,故但硬。然肠虽满而胃则虚,故又能食,澹语潮热毕具,故宜大承气汤下之。

万密斋曰:潮热发作有时,如水之潮过即退,次日依时每发于申、酉、戌,故知是宿食发热也。

附:各种潮热

冯楚瞻曰:潮热之症,有阴阳之分,试列如下:

1.平旦潮热:此自寅至申,行阳二十五度,诸阳用事,热在行阳之分,肺气主之,宜清肺。

2.日哺潮热:此自申至寅,行阴二十五度,诸阴用事,热在行阴之分,肾气主之,宜滋肾。

3.气虚潮热:宜参、芪、术、附,所谓甘温能除大热也。

4.血虚潮热:宜归、芍、地骨皮,所谓养阴退阳也。

以上所谓潮热颇详,如伤寒所云:日哺潮热,以阳明王于申、酉、戌之故。则所谓行阳主肺气,行阴主肾气,乃浑举之辞,不可执一。

(五)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正在燥屎之位。烦躁发作有时者,故令不大便也。

不大便五六日,则邪热在里。脐者,腹之中央,内居大肠。绕脐而痛,乃燥屎结于肠中,欲出不出之状。发作有时,谓日哺潮热之时,当下之。

柯韵伯曰:二肠附脐而绕痛,痛则不通矣。

张隐庵云:病人不大便五六日,则热邪在里,绕脐痛者,入于胃下,近于大肠也。

(六)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喘冒不能卧,燥屎现症,宜大便有难无易,所以乍易者,以小便不利之故,燥屎不以易便而去也。宜大承气汤。此以喘满不能卧,辨燥屎也。

汪友苓云:大便为燥为壅塞其未坚结者,或有时而并出,故乍易。其极坚结者,终滞于大肠之中,故乍难。

(七)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惟有宿食故虽大下而燥屎终未尽。

此言未病时,本有宿食,宜先消导,乃不先消导而剧下之,则宿食仍不随利减,过六七日,当复结,所以烦满亦不除也。

《病源》云:被下后,六七日不大便,其烦不解,腹满而痛,此为胃内有干粪挟宿食故也。或先患寒癖,因有宿食,又感于寒热气相搏,故宿食不消。

附:伤食及外感试验法

1.伤食者,舌根色黄而浊。

2.伤食者,往往发热而渴,有似外感。辨之之法,以皮硝用纸纸须厚而坚。包固缚置胃院,静卧数刻,启纸视之,皮硝若湿,便是伤食。伤之轻者,此亦可以消化,伤之重者,其湿必甚,乃服消食药可也。

(八)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减不足言"四字,形容腹满如绘,见满至十分,即减去一二分,不足杀其势也。又下之而腹满如故,减去一二分,算不得减,下之无妨,再下必当以减尽为度也。

(九)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表虽不解,邪甚于里,急当攻里,故宜大承气里和而表自解矣。

"不解"二字,必兼有阳明症,加以腹满且痛,则实邪有征矣。

王朴庄曰:发汗不解,知汗已误,腹仍满痛,知下已急。急下云者,急引大热从大肠出,庶津液不致尽劫﹣﹣此阳明急下者一。

(十)阳明病,此三字包阳明诸症。发热汗多者,急下之。此重在汗多,恐内热甚而逼阳于外,以致亡阳。

发热汗多 ,恐其亡阳,当急下以存津液,宜大承气汤,则里和热解,汗自止矣。

喻嘉言曰:汗多则津液外渗,加以发热,则津液尽随热势蒸蒸腾达于外,更无他法以止其汗,惟有急下一法,引热从大肠出,庶津液不致尽越于外耳﹣﹣此阳明急下者二。

(十一)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皆阳盛之象。无表里症,邪已结在里。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邪结为实。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燥热之气,从膜网缝隙之中而上入脑,而直冲目系。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是脑髓瞳神,有立时败坏之势,危之极矣。急宜釜底抽薪,故当急下之。无表里症,何故下之?以外不恶寒,内无澹语,而但七八日发热,燥其津液,正是阳盛阴虚之时,苟不攻之,其势不已而变生焉。急下之,则浊阴出下窍,清阳走上窍矣。

成无己曰:大抵伤寒必先观两目,目中不了了,尚为可治之候,直视,则为不治之疾﹣﹣此阳明急下者三。

(十二)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阳邪初转入阴。不大便,口燥咽干者,急下之,阳邪传阴,肾水欲涸,故当急去其邪,以保津液。宜大承气汤。

邪至三阴,二三日即口燥咽干者,必其人胃火素盛,肾水素亏,是当急泻胃火,以救肾水。若复迁延时日,一到肾水告竭,虽下无及,水干则土燥,土燥则水愈干,所以急于下也﹣此少阴急下法者一。

少阴邪热,已转属于胃府,实热消烁肾水,故口燥咽干,用大承气以泻府,而实热自除,盖泻土乃所以救水也。故宜急下之以伐阳,即所以救阴也。认证在此。自利清水,谓所下无糟粕也。色纯青,谓所下皆污水也。此属少阴实热。所以心下必痛,为少阴必下之症无疑,此亦通因通用之法也,不可不知。青,即黑也。故徐洄溪曰:纯青则非寒邪,乃肝邪人肾也。《难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此少阴急下法者二。

附:少阴下利清水及虚寒虚热湿

热三种下利辨

少阴自利最多,如虚寒则下利清谷,虚热则下利脓血,湿热病则自利烦渴,此则传经热邪则自利纯清水,并宜下夺清热。盖其邪热转归阳明,而为胃实之证,乃挟热而下利,非完谷而不化者比也。

(十五)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伤食误食,凡噤口痢,亦因宿食之故。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十六)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不便而久,为日又久,是以当下。

《医宗金鉴》云:腹胀不大便者,阳气素盛,胃有宿食可知。所以复转阳明而成胃实﹣﹣此少阴急下法者三(此时少缓须臾瓮干杯罄)。

附:合解阳明急下三法与少阴急下三法

阳明经有急下三法,少阴经亦有急下三法,但阳明主津液所生病,急下以存胃液,肾主水所生病,急下以生肾水。

附:少阴不可执精伤从麻辛治法

观少阴急下三法,即使其邪伏在少阴,而出路总在阳明,故有用黄芩汤不解,而即现承气证者。况口燥咽干,心下痞痛,其为少阳阳明合病,尤属显然,岂可执少阴精伤而谓当从麻辛治乎?喻嘉言温病篇中,误人不少。

(十三)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十四)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邪热结,口必干燥,设系阴邪,则口中和而不干燥矣。故宜急下之以伐阳,即所以救阴也。认证在此。自利清水,谓所下无糟粕也。色纯青,谓所下皆污水也。此属少阴实热。所以心下必痛,为少阴必下之症无疑,此亦通因通用之法也,不可不知。青,即黑也。故徐洄溪曰:纯青则非寒邪,乃肝邪人肾也。《难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此少阴急下法者二。

附:少阴下利清水及虚寒虚热湿

热三种下利辨

少阴自利最多,如虚寒则下利清谷,虚热则下利脓血,湿热病则自利烦渴,此则传经热邪则自利纯清水,并宜下夺清热。盖其邪热转归阳明,而为胃实之证,乃挟热而下利,非完谷而不化者比也。

(十五)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伤食误食,凡噤口痢,亦因宿食之故。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十六)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不便而久,为日又久,是以当下。

《医宗金鉴》云:腹胀不大便者,阳气素盛,胃有宿食可知。所以复转阳明而成胃实﹣﹣此少阴急下法者三(此时少缓须臾瓮干杯罄)。

附:合解阳明急下三法与少阴急下三法

阳明经有急下三法,少阴经亦有急下三法,但阳明主津液所生病,急下以存胃液,肾主水所生病,急下以生肾水。

附:少阴不可执精伤从麻辛治法

观少阴急下三法,即使其邪伏在少阴,而出路总在阳明,故有用黄芩汤不解,而即现承气证者。况口燥咽干,心下痞痛,其为少阳阳明合病,尤属显然,岂可执少阴精伤而谓当从麻辛治乎?喻嘉言温病篇中,误人不少。

(十七)下利差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四、本汤证脉并见

(一)伤寒若吐若下后,坏症。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时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以上皆阳明危证,因吐下之后,竭其中气,津液已耗,孤阳独存,胃中干燥,或有燥屎,故现此等恶症。脉弦者生,涩者死。弦则阴气尚存,且能克制胃实,涩则气血已枯矣。然弦则尚有可生之理,未必尽生,涩则断无不死者也。微者,但发热潮热。澹语者,恶症皆无。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中病即止。

成无己曰:直视者,谓视物而目睛不转动者是也。若目睛转者,非直视也。独语如见鬼状便是狂,即心之神气虚,而病合于少阴,少阴之神机枢转,时出时入,发则神气昏愤而不识人。

附:阳明直视与少阴直视之区别

直视一症,有阴阳之分。若阳明胃实,火亢火亏,外见口臭恶热等症,最患亡阴直视,直视者,肾水垂绝之征也,法当急夺其土以救肾水。若少阴中寒,真阳遭其埋没,津液不上腾而直视者,此津不荣目也,外见身重恶寒等证,此则不患水绝,最患亡阳,法当补火殖土,以回其阳。

试将颈间两人迎脉按住,即壅遏不识人。人迎者,胃脉也。故《金匮》云:邪人于府,即不识人。

病人循衣缝谱语者,不可治。掣衣掇空妄言者,死。

不识人、循衣摸床,心欲绝也。动惕不安,肝欲绝也。微喘,肺欲绝也。直视,肾欲绝也。

脉滑者通,涩者死。凡物理皆以通为生,塞为死。涩脉象短,是正气不胜,更下,故死。

微者,无以上之剧证,而但发热澹语,则尚可救,故以大承气主之。止后服者,不必尽剂。盖用之当,则大承气可以养阴,用之不当,则大承气亦可亡阴也,可不慎欤!

附:陆士谔厥阴谚语与阳明澹语辨厥阴心包之澹语,昏不识人,虽唤之不醒也。此是神明已蔽之铁证,以通经透络犀角开透为主。

阳明之澹语,呼之即醒,呼过仍澹语如旧,足证神明未尽蔽也,以专主阳明,硝黄荡涤为主。

(二)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哺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虚浮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如疟者,发作有时,或日再发,或日二三发,邪气微也。

(三)得病二三日,脉弱者,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邪热人里。至四五日,又隔二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不必用全方,只通其胃气而已,又用药之一法。令小安。至六日,又隔一日而病未除。与大承气汤一升,亦不必用全方,古人用药虽现症凿凿而轻方小试,敬慎小心如此。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小便不利,则水谷不尽分,大便犹湿也。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更硬,乃可攻之,以小便之利否,定宜下不宜下,又一法。宜大承气汤。

136

(四)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少阳属木,脉当弦紧,阳明属土、脉当洪缓。若少阳脉胜为负,阳明脉胜为不负也。厥阴篇云:少阴负跌阳者为顺也。少阴属水,跌阳属土,土能胜水,则胃气尚强,故为顺,即此意。但彼处乃手足厥阴之利,故属少阴,此则属少阳为异耳。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滑数则阳明之脉独见而过盛,此为实邪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此汤。

翕奄沈名曰:滑,阴阳和合,故令脉滑。今脉滑而数,则非阴阳和合之比,必胃府实热,而有宿食也(张隐庵)。

(五)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有食而反微涩,此气结不通之故。当下之,宜大承气汤。(六)下利,三部脉皆平,无外邪症。按之,心下硬者,实邪有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七)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八)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九)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五、药解

枳实苦寒,溃坚破积,则以苦寒为之主,是以枳实为君。厚朴味苦温,《内经》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泄满除燥,则以苦温为辅。是以厚朴为臣。芒硝味咸寒,《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人伤于寒,则必病热,热气聚于胃,则谓之实,咸寒之物,以除消热实。故芒硝为佐。大黄味苦寒,《内经》曰: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气内胜,则津液消而肠胃燥,苦寒之物,以荡涤燥热。故以大黄为使。

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厚朴、枳实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七、本汤试用法

(一)先和后攻。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此以药探之又一法。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饮水则啰,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攻也。

此必因脉之迟弱,即潮热尚不足据,又立试法。如无燥屎而攻之,则胃家虚胀而不能食,虽复潮热便硬而少者,以攻后不能食故也。

转矢气,则知肠胃燥热之甚,故气不外宣,待转而下。若不转矢气,则肠胃虽热,而渗孔未至于燥,即渴欲饮水尚不可与,况攻下乎?以小承气为和,即以小承气为试,仍与小承气为和,总是慎用大承气耳。

(二)里虚慎攻。

阳明病,澹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小承气汤一升,腹中转矢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者,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攻之不应,是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

脉滑而疾,为有宿食,澹语潮热,下证已具,仍与小承气试之。不转矢气,宜为易动,明日仍不大便,乃胃家似实,而脉反微涩,是阳证反见阴脉,元气衰而邪不易制也,故为难治。此脉症之假有余,小试而即见真不足,凭脉辨症,可不慎。

宜蜜煎导而通之,虚甚者,与四逆汤,阴得阳则解矣(柯韵伯)。

季按凡见胃实脉弱者,只好先和而后下,至于一见阴脉,并和不能矣,故曰难治。

八、验舌参证宜本汤

(一)全舌变黄而苔涩者。

(二)舌根灰色,中尖黄滑,兼烦躁直视者。

(三)黄苔生瓣、舌苔黄而涩,中有花瓣形兼心火烦渴者﹣此热入胃府,心火烦渴,邪毒深矣。

(四)舌灰黑者﹣﹣此厥阴肝木相承,速用大承气下之,可保五死一生。

(五)舌全变黄而苔涩者﹣﹣此必初白苔而变黄,正阳阳明也,故宜大承气汤下之。

(六)白滑舌苔,尖微黄,有灰刺者﹣﹣伤寒见此舌而干厚者,系邪热人里,热逼心肺矣。不必论脉之长短,即用大承气汤,不次即下,以灰刺退净为止。

(七)黄变沉香色者﹣﹣舌苔老黄而兼灰焦燥之状,似沉香之色,若胸满热甚,则全舌将变黑生芒刺,宜大承气,下后酌用养营诸汤。

(八)白苔变灰色者﹣﹣全色白苔,双路灰色,如干无津,刮不净者,乃伤寒化火郁热攻里也,宜大承气,急下灰色退净乃愈。

(九)白苔燥裂色者﹣﹣舌苔白厚,甚燥而裂,多因误服温补,灼伤真阴所致,非伤寒过汗所致也。无黄黑色者,真阴将枯竭,舌上无津,苔已干燥,故不能变现他色,脏腑有逼坏处,故舌形罅裂也,治宜大承气,合增液汤,急下以救其阴。

(十)孕妇现卷短舌而黑干卷短,或黄黑刺裂者﹣﹣此伤寒化火,传足厥阴也,宜本方加元明粉急泻之则愈。

九、本汤兼治

(一)咳嗽声如洪钟。

咳嗽之病,似不可与此方,其所以必用此方者,诚以咳嗽声如洪钟,乃邪火旺极之征。火刑于肺,若不亟用此方,以扑灭其火,肺有立坏之势,故不得不用之。

(二)食入即吐。

食入而出,亦非可下之候,其所以可下者,盖以吐则为逆,非寒即火。今食人而出,是胃中之火逆行于上,其食故不得下降也。但寒与火会须辨明,方可用此。

(三)头晕昏乱无主,三五日一发者。

头晕之证,原非应下之候,其所以应下者,盖以气血虚极,不能制其亢龙。龙奔于上,则浊火乱其神明,故昏昏无主,大承气汤力能制其亢龙,故治之愈。

(四)痢证喉痛、气呛、喘逆者。

唐容川曰:痢症喉痛,气呛喘逆,名奇恒痢,以其异于常痢也。是火逆攻肺,有立时败绝之虞。仲景云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然病此者,多死少生。

(五)湿温证发痉撮空。

证现神昏笑妄,舌苔干黄起刺或转黑色,大便不通者,热邪闭结胃府,宜本方。

(六)热结旁流之温邪。

热结旁流者,温邪传里将粪结住不下,只能于粪旁流出臭水,并所进汤药,全然无粪,宜大承气。得结粪而利自止,不得结粪邪仍在也,病必不减,宜更下之。

十、本汤与《金匮》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1)痉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龄齿,可与大承气汤。

2)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3)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4)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哺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谱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十一、本证有急下当下缓下三种

下法之轻重,总以见证为主。若缓下者不下,则必渐重而为当下证。当下者缓下,则必加重而为急下证。急下者失下,则虽下之亦不通。而结热自下逆上,胀满直至心下,上透膈膜,至胸满如石,咽喉锯响,目直视反白,或睛盲瞳散耳聋,九窍不通,虽有神丹,莫能救矣。

(一)缓下证之现状:

舌淡黄苔 微渴 大便闭 小便黄赤 潮热齿燥

(二)当下证之现状:

舌黄 澹语 多言 善忘 协热利 头胀痛 烦躁

(三)急下证之现状:

舌干 舌卷短 舌生芒刺 舌黑 齿燥 鼻如烟煤 胸腹满痛 狂 昏沉 发热多汗 身冷 呃逆

第二节小承气汤

一、用量

(一)仲景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二)洄溪

大黄三钱 厚朴钱半制 枳实钱半炒

二、定义

此太阳坏病转属阳明,胃虽实非大实。为制润燥和胃,勿令大攻之清方也。

三、病状

(一)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过治。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因字当着眼。大便硬,由小便数之所致。盖吐下汗已伤津液,而又小便太多,故尔微硬非实邪也。小承气汤和之愈。

吐下后,而见烦证,征之于大便硬,固非虚烦者比。然烦既微而小便数,当由胃家失润,燥气客之使然,胃虽实,尚非大实也。以此汤取其和也,非大攻也。

(二)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谚语,谁语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汗出津液少,层层相因,病情显著。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谱语止,更莫复服。

王朴庄曰:胃家者,上院至中院两穴处。

(三)下利澹语者,有燥屎也。

燥屎者,胃中宿食,因胃热而肠结燥丸之屎也。惟利而仍澹语,邪火不因利而息,则必有燥屎不因下利而去也。后医见利则不复下,岂知燥屎之不能自去乎。

燥屎坚结,怕手按腹,若竟脓血粘稠而痛,亦不喜手按。

四、本汤脉证互见

(一)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凡汗出者皆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以上皆内实之症。此外欲解,不恶寒。可攻里也。手足溅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四肢为诸阳之本,溅然汗出,阳气已盛于土中矣。以此验大便之硬,又一法。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未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腹满不通,虽外未解,并可与小承气者,乃和胃之品,非大下之峻剂也。

手足溅然而汗出者,脾主四肢,而胃为之合,胃中燥实,而蒸蒸腾达于四肢,故曰大便已硬也。潮者,如潮汐有信,于申、酉时独热,故以潮热有无为下证可否之的据。

(二)弦实数。

五、药解

大黄通地道,枳实消痞实,厚朴除胀满。名之曰小,味少力缓,制小其服耳。

六、煮服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

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勿服。

小承气三物同煮,不分次第,只服四合,但求地道之通,不用芒硝之峻,自远于大黄之锐,故称微和之剂。

七、本证发汗吐下后之微烦与栀子豉证

发汗吐下后之虚烦辨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不解,人里虚烦者,乃栀子豉证也。今微烦而见小便数,大便因硬,是津液下夺也,当与小承气汤和之,以其结热未甚,人里未深也。

八、本证微烦与大烦辨

大烦者,邪在表也。微烦者,邪在里也。

九、验舌参证宜本汤者

(一)舌苔黄,腹满胀痛者。

舌苔黄甚,如现沉香色、灰黄色、老黄色,或中有断纹,其腹或满、或胀、或痛者,此邪已人里,表证必无或十之一二,宜小承气加槟榔、青皮、元明粉等。

(二)碎舌。

红舌中有红点,如虫碎之状者,宜小承气,此热毒炽盛也。不退,宜大承气。

十、本汤大黄宜生用

大黄生者走后阴,熟者但走前阴,亦非生者重而熟者轻也。承气法加芒硝以助之,是欲其举重若轻也。

第三节 调胃承气汤

一、用量

(一)仲景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

(二)洄溪

大黄三钱 炙草钱半 芒硝半升

二、定义

此两阳合病,邪热实里。为制苦寒咸寒,而存津液之调停和剂之清方也。

三、病状

(一)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未经吐下而心烦,中气实也。可与调胃承气汤。

吐后心烦,谓之内烦。下后心烦,谓之虚烦。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则是胃有郁热也,下其郁热自愈。

本汤揭出心烦,以见胃络通于心,而调胃承气,是注意在治胃燥、去胃热也。

(二)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头不痛,项不强,不恶寒,反恶热。蒸蒸发热者,属胃也,外邪已解内热未清此汤主之。

此言里热不同于表热也。表热之热曰翕翕。里热之热曰蒸蒸。热蒸于内,已在汗后,非发汗所能解矣,故宜调其胃。

(三)伤寒吐后,腹胀满者,已吐而胃中仍满,则非上越所能愈,复当下行矣。与调胃承气汤。

去邪已尽,胃中壅热故也。

(四)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此必发汗后无他症,但现微寒微热者,故止作虚实观,否则,安知非更有余邪将复变他症耶。

不恶寒乃外邪已尽,方可下,此仲景之要法。(五)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以上皆类少阳症。先其时自极吐下者,邪气乘虚陷人。与调胃承气汤。以涤胃邪。若不尔者,不可与。未经吐下,则邪在半表半里,不得用下法。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此段疑有误字。

四、本汤脉证互见

(一)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澹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阴阳错杂之症,多方以救之,必有余邪在胃,故少与以和之,余详杂方条。

澹语,是胃热所发,调胃承气,下其热而澹语自止,少与者,即调之之法。

(二)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脉法无停字,疑似沉滞不起,即下微字之义。寸为阳,尺为阴。先振僳汗出乃解。阴阳争而复和。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当发其阳。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当和其阴。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按此"微"字,即上"停"字之意,与微弱不同,微弱则不当复汗下也。

(三)伤寒十三日不解,二候。过经澹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即大小承气之类。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此言下后之症。以丸药下之,非其法也。下非误,误下之法误。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知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当下,而下非其法,余邪未尽,仍宜更下。

五、药解

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君大黄之苦寒,臣芒硝之咸寒,二味并举,攻热泻火之力备矣。更佐甘草之缓,调停于大黄、芒硝之间,胃调则诸气皆顺,故亦以承气名之。

六、煮服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大黄、甘草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少少服之,是不取势之锐,而欲其味之留中,以润濡胃府而存津液也。

七、本汤与大承气解热辨

芒硝善解结热之邪。大承气用之,解已结之热邪。此汤用之,解将结之热邪。其能调胃,则全赖甘草也(徐洄溪)。

八、阳明病心烦可下与阳明病

心下硬满不可下之疑义

心下正胸膈之间而兼太阳,故硬满为太阳阳明之候,不可攻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至于心烦一证,乃津液内耗,大率当调其胃,然尚有重伤津液之虑,若不由吐下所致,是津液

未亏,反见心烦者,其为邪热灼胃,审矣,当用调胃承气,夫复何疑。然曰可,亦是少少和胃,以安津液之法,非下法也。

九、本汤诊脉定燥矢

凡右关尺迟缓有力者,即知有燥矢也,承气加减用之。

十、本汤验舌参证

(一)白苔黑点舌。

全舌白苔中见黑点者,此少阳阳明症也。有表者,凉膈散合小柴胡,里症已具,调胃承气汤,身有斑者,从斑治,用化斑汤。

附:凉膈散

连翘、焦栀、桃仁、大黄、甘草、朴硝、条芩、竹叶、薄

荷、白蜜。

(二)舌苔白燥而厚者。

(三)中间一路,舌质润,苔黑燥,两边黄者。

(四)舌苔焦黄,土燥火炎,津液告竭者。

黄苔者,里证也。伤寒初病无此舌,邪传少阳,亦无此舌,直至阳明腑实,胃中火盛,故邪遏胃虚,土气洋溢,乃见此舌。

(五)黄尖舌者。

舌尖黄苔,此热邪传入胃府,而元阴素亏也。调胃承气,加人参、生地,如脉浮恶寒,表证未解,则宜大柴胡汤和解之。

十一、本汤不用气药之理由

此方专为燥屎而设,故芒硝分两多于大承气,因病不在气分,故不用气药。前辈见条中无燥屎字,便云未燥坚者用之,是未之审耳。

十二、本汤兼治休息痢

唐容川曰:休息痢者,谓逾时逾年而又复发,即已休止,而又复生息也。此于热伏于油膜隐匿之地,仲景立承气汤下之。

十三、本汤与大小承气立名之意义

三承气之立名,而曰大者,制大其服欲急下其邪也。小者,制小其服欲缓下其邪也。曰调胃者,则有调胃承顺胃气之义,非若大小承气专取攻下也。

第四节 桃仁承气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炙 桂枝二两去皮芒硝二两

(二)洄溪

桃仁三钱 大黄钱半 甘草六分 桂枝六分 芒硝钱半

二、定义

此治热结膀胱,小腹急结,阴血蓄而不行。为制下热行血,轻表重里之温清方也。此汤重在治表攻里。

三、病状

(一)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太阳之邪,由经入府。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膀胱多气多血,热甚而血凝上干心胞,故神昏而如狂,血得热而行,故能自下,则邪从血出,与阳明之下燥屎同。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外不解而攻之外解则邪反陷入矣。当先解外,宜桂枝汤,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小腹急结,是蓄血现症。

按"宜桂枝汤"四字,从《金匮》增人。

小腹者,膀胱所居也。外邻冲脉,内邻于肝,冲任之血,会于少腹,热极则血不下而反结,故急病自外矣。夏月热久人血,最多蓄血一证,澹语昏狂,看法以小便清长、大便必黑为是(见叶天士《幼科》)。

(二)伤寒小便利,大便黑,漱水不欲咽,口燥,下焦瘀血也。

此汤治热邪传里,热蓄膀胱,其人如狂,小便自利,大便黑,小腹满痛,身面目黄,澹语燥渴,为蓄血症,脉沉有力。

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大便黑者,瘀血积之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气不病也。上焦主阳,下焦主阴,阴邪居上焦者,名曰重阳;重阳则狂。今瘀热客于下焦,下焦不行,则上干清阳之分,而天君弗宁矣,故其症如狂。

四、脉象

脉浮涩。

五、药解

桃仁润物也,能润肠而滑血,大黄行血也,能推陈而致新。芒硝咸物也,能软坚而润燥。甘草平剂也,能调胃而和中。桂枝辛物也,能利血而行滞。又曰血寒则止,血热则行,桂枝之辛热,和以桃仁、芒硝、大黄则入血而助下行之性矣,斯其制方之意也。

六、煮服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令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服五合,取微利,则仅通大便,不必定下血也,亦见不欲大下意。

七、本汤兼治

(一)凡血结胸中,手不可近,或中焦蓄血,寒热胸满,漱水不欲咽,喜忘昏迷者。

(二)凡女子月事不调,先经作痛,与经闭不行者,最佳。

(三)过啖炙博辛热等物,血出紫黑作块者,此上焦壅热,胸腹满痛,此釜底抽薪法也(齐有堂)。

八、本汤治瘀血与抵当汤治瘀血辨

二汤同为蓄血之症,但抵当汤治瘀血喜忘,大便反易,其色必黑,非水蛭、虻虫,不能化瘀逐蓄。本汤治小腹急结,由经入腑,非桂枝、甘草无以解表清热。

第五节抵当汤

一、用量

(一)仲景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六个 大黄三两酒浸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二)洄溪

水蛭五个熬令入水不转色 虻虫十个 大黄三钱 桃仁三钱

二、定义

此血瘀下焦,其人如狂,制取血虫之类,直抵瘀结之所。为攻瘀之峻剂杂疗方也。

三、病状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心主血,血凝则心气结,而失其官矣。蓄不甚,故不狂。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此乃旧病,非伤寒所得者也。

屎虽硬,大便反易,血性滑利。其色必黑,浮血亦有随便而下者。宜抵当汤下之。

太阳经少血,阳明经多血,所以阳明蓄血,宜用抵当汤峻攻之(郑在辛)。

太阳蓄血在膀胱,故验其小便之利与不利。阳明蓄血在肠胃,故验其大便之黑与不黑(张隐庵)。

《内经》曰:血并于下,乱而喜忘,此下本有久瘀血,所以喜忘也。津液少,大便硬,以蓄血在内,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黑也,与抵当以下其瘀血(成无己)。

又喜忘即善忘,必兼有如狂之状,此当与太阳经所言参看(尤在泾)。

蓄血于下,所以如狂者,经所谓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者也。要言之,蓄血者,下焦结聚而不行,蓄积而不散者之谓也。

四、本汤脉证互见

(一)太阳病,六七日,过经。表症仍在,脉微而沉,向里。反不结胸,向下。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外症。小便自利者,内症。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误下热入于血必结,故少腹硬满,病在血分,故小便自利。

少腹满者,脐下满也。少腹者,下焦所治。《难经》曰: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其治在脐下。邪气自上而下,至于下焦结而不利,故少腹满也,此非止气也,必有物聚于此,而为之满耳。所谓物者,即溺与血也。

(二)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以上皆似血症谛。因小便不利,安知非湿热不行之故?不可断为有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并无湿热而如狂,非蓄血而何。如此审证,无遁形矣。抵当汤主之。

(三)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过经。虽脉浮数者,可下之。脉虽浮数,而无表里症,则其发热竟属里实矣。七八日故可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脉数不解,邪本不在大便也。消谷善饥,蓄血本不在水谷之路,故能食。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其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不头痛恶寒,变为无表症,不烦躁呕恶,为无里症,非无热也。七八日下当有不大便句,故脉虽浮数,有可下之理。观下六七日犹然不便,可知合热协热内外热也。前条据证推原,此条凭脉辨证,表里热极,阳盛阴虚,必伤阴,故仍不大便者,必有蓄血,热利不止,必大便脓血矣,宜黄连阿胶汤主之。六经惟太阳、阳明有蓄血症,以二经多血故也。故脉证异而治则同。

太阳协热利有虚有实,阳明则热而不虚,少阴便脓血属于虚,阳明则热数为虚热,不能消谷,消谷善饥,此为实热矣(柯韵伯)。

五、药解

水蛭味咸苦微寒,《内经》曰:咸胜血。血蓄于下,胜血者必以咸为主,故以水蛭为君。虻虫味苦微寒,苦走血,血结不行,破血者必以苦为助,是以虻虫为臣。桃仁味苦甘平,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散血缓急,是以桃仁为佐。大黄味苦寒,湿气在下,以苦泻之,血亦湿类也,荡血逐热,是以大黄为使。四物相合而方剂成,病与药对,药与病宜,虽奇毒重疾,必获全济之功矣。

注:水蛭有毒,宜炒过再用。

六、煮服法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七、本汤邪结与陷胸邪结辨

若从心下至少腹,皆硬满而痛者,是邪实也,须大陷胸汤下之。若但少腹硬满而痛,小便利者,则是蓄血,小便不利者,则是溺涩之证(成无己)。

故邪结于胸,则用陷胸以涤饮,而邪结少腹,则用抵当以逐血(《金鉴》)。

八、本汤与桃核承气治瘀之区别

二汤皆治热结膀胱之证,但桃核承气汤乃治瘀血将结之时,而抵当汤乃治瘀血已结之后,此其区别也。

九、本汤蓄血与吐血薄厥辨

血菀于上而吐血者,谓之薄厥。血留于下而瘀积者,谓之蓄血(成无己)。

十、本证热结蓄血与热结溺涩辨

热结于气分,则为溺涩。热结于血分,则为蓄血。既蓄而不行,自非大下其血不愈。

十一、大肠蓄血与膀胱蓄血辨

血蓄膀胱,小腹硬满,小便自利,大肠蓄血,粪虽硬,色必黑,仲景之法以此为别(齐有堂)。

十二、本汤治蓄血与芍药地黄汤治蓄血辨

芍药地黄汤,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有蓄血者,及鼻蛆吐血不尽,内有瘀血,面黄,大便黑者,盖主消化瘀血也。抵当汤为热结膀胱,小腹硬,故主峻攻之药,亦逐瘀下行也。

附:芍药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皮四味。

十三、舌苔有花瓣形者宜本汤

黄苔生瓣,舌苔黄而涩,中隔有花瓣形者,此热人于胃,邪毒深矣。审系少腹痛,小便利者,必下焦蓄血也,宜抵当汤。

十四、本汤与桃仁承气汤犀角

地黄汤蓄血部位辨

蓄血在上焦,胸中手不可近而痛者,犀角地黄汤。中院手不可近,桃仁承气汤。脐下小腹手不可近,抵当汤。盖伤寒蓄血,医多不识,若能识此,则垂手取效也。至血未下,犀角地黄汤加大黄、枳实、桃仁、红花、苏木尤妙(《全生集》)。

十五、本汤兼治

(一)症病。

症之为病,有形为症。总是气与血璆辐而成,须破血行气以推除之,即虚人久积不便攻治者,亦宜攻补兼施,故攻血质者,宜抵当汤(唐容川)。

(二)癫狗咬伤。

己丑象邑多癫狗,遭害死者甚多,张君晓用仲景下瘀法治之活人甚多,试列如下:

.煎服方法

桃仁七粒去皮尖 大黄三钱 地鳖七个焦去足

上三味研末,加白蜜三钱,酒一杯,煎至七分,连滓服。不能饮酒,用水对和。此即本方去水蛭、虻虫加地鳖也。小人减半。孕妇不忌。

2.方之释义

桃仁春生,禀阳和之气。地鳖谷食,得中和之性。酒以养阳。蜜以养阴。大黄推陈致新,得蜜与酒,化苦寒为驯良。共成去瘀生新之功,邪去正安。

3.服后验断

空心服后,别设粪桶一个,以验大小便。大便必有恶物如鱼肠猪肝之类,小便如苏木汁,数次后,药力尽,大小便如常,再服恶物又下,不拘帖数。总以大小便无纤毫恶物为度,稍留恶物,必滋蔓延难图。

第六节抵当丸

一、用量

(一)仲景

水蛭熬虻虫去翅足各二十个熬 大黄三两酒洗 桃仁二十五

个去皮尖

(二)洄溪

水蛭三十个炙透 虻虫五十个炙 大黄三两 桃仁三两

二、定义

此蓄血结于少腹,满而不硬,热而不狂。变汤为丸,以峻剂为缓剂之下血法也。

热虽盛而未狂,少腹满未硬,则因小其制,为丸以缓治之。

三、病状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热而少腹满,又小便利,必兼三者,乃为血证谛也。不可余药,谓此证须缓下其血,用丸使之缓下。

季云按脐下为小腹,小腹两旁为少腹。小腹者,少阴水脏,膀胱水府之所属也。少腹者,厥阴脉经,胞中血海之所属也。

四、脉象

脉涩。

涩脉最不易诊,惟滑与涩形状对面看来便见。盖滑脉往来流利,而涩脉往来艰难。简言之,血不流通,故往来艰滞。

五、药解

取水陆之善取血者,佐桃仁、大黄,而丸以缓之,使膀胱之蓄血,无不潜消默夺矣。

六、捣煮法

上四味,捣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醉时当下血,若不下更服。释义啐,一周时也。

本方变汤为丸,名虽丸也,而犹煮汤焉。汤者,荡也。丸者,缓也。然汤虽变丸,而独不离乎汤,盖取欲缓不缓,不荡而荡之意也。

第七节 十枣汤

一、用量

(一)仲景

芫花熬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枣十枚肥者擘

(二)洄溪

芫花 甘遂 大戟各三钱 大枣十枚

二、定义

此表解里未和,水蓄于内。为制泄水排饮之温清方也。

三、病状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染垫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水停也。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不恶寒为表解。以上诸症皆里不和,蓄水之病皆如此,不特伤寒为然也。

此证多面带灰色,舌带灰色。

四、药解

积水洋溢中外,非此下水峻剂不能应敌。甘、芫、大戟辛苦气寒,秉性最毒,一下而水患可平,君以大枣,预培脾土,不使邪气盛而无制,元气虚而不制也。

附:荛花与芜花之辨正

按《神农本经》云:荛花味苦寒,主伤寒温疟,下十二经水,破积聚、大坚、瘾痕,荡涤肠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仲景本方取用,正取此义。后人乃遂改芫花,何也?即曰:芫花,《别录》亦云消胸中痰水,五脏五水。然本经云味辛温,全与荛花不同,且亦并不云伤寒温疟等症也,权宜通用,殊非仲景立方本旨。仲景《伤寒论》以荛花治利者,取其行水也,水去则利止,用当酌斟,不可过使。

五、煮服法

上三味,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得快下利后,粥糜自养。平旦温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

得快利后,粥糜自养,一以使谷气内充;一以使邪不复作。此仲景用毒攻毒去邪养正之法。

六、本汤治里未和之要紧处

昔杜兆曰:里未和者,盖痰与燥气壅于中焦,故头痛干呕,短气汗出,是痰膈也,非十枣汤不治。但此汤不宜轻用,恐损人于倏忽,用者慎之。

按痰与燥气壅于中焦,名为痰膈。理论甚精。

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火,则凝滞而为痰、为饮、为涎、为涕、为癖。故十枣汤逐水去湿,正所以治痰膈耳。

《辨舌指南》云:此汤治水蓄积胁内肿胀者。

七、本证发作有时与疟疾发作有时辨

水停胸胁,在油膜中,与疟邪客于募原间,募原,即三焦油膜。邪在膜中,正气过此,与之相争,则疟发作。此证水停膈膜间,卫气与争则发作,卫气已过则止,与疟疾发作有时,其理甚同。卫气争而得出,则染垫汗出,寒水之气,随太阳经脉,上攻于头则为头痛。故但用十枣汤攻其水,而诸证自解。此证与他证病状相似颇多,惟发作有时,仅与疟疾相类。辨病者不可不知。

八、本汤与小青龙汤真武汤治表里水咳辨

小青龙汤,治太阳表水也。真武汤,治少阴水气也。十枣汤,治太阳里水也。此水咳三证也。

九、本汤与小柴胡汤同现

干呕胁痛主攻之治法

小柴胡汤症,邪在半表半里,外有寒热往来,内有干呕诸症,所以不可攻下,宜和解以散表里之邪。十枣汤症,外无寒热,其人垫垫汗出,此表已解也,但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即邪内蓄而有伏饮,是里未和也,与十枣汤以下热逐饮。

总之有表症而干呕胁痛,乃柴胡症。无表证而干呕胁痛者,即十枣汤证也。

十、本证硬满与但气痞辨

但气痞云者,止是寒热无形之气。硬满云者,则是有形之水邪留结于中拒隔而难通也。

十一、本汤头痛属饮症

本证所言头痛者,乃饮家有此症,不可以常法拘,仲景所

以述此者,恐后学见其头痛,以为表不解不可用也。

十二、本汤专治痰隔

齐有堂曰:此汤驱逐里邪,使水气自大小便而泄,《内经》谓洁净府去陈垄之法。内里不和,痰与燥气壅于中焦,故头痛干呕,短气汗出,乃是痰隔。痰亦水湿病耳,得气与火则凝滞而为痰、为饮、为涎、为涕、为癖,非十枣汤、妙应丸一名控涎丹。不治。须知缓宜用丸,急宜用汤,在神而明之耳。

十三、本汤与小青龙汤同治心下

有水气干呕咳喘辨

小青龙,治未发散表邪,使水气自毛窍而出,乃《内经》所谓开鬼门法也。十枣汤,驱逐里邪,使水气自大便而泄,乃《内经》所谓洁净府去陈垄法也。同一心下有水气干呕咳喘,而用药所主不同如此。

十四、本 汤 兼治

《三因方》:以芫花、甘遂、大戟为末,枣肉为丸,治水气喘急浮肿。益善变通者也。

十五、本汤忌与

用本汤者,必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易言之,表未解者,不可与也。

十六、本汤对举合勘之点

(一)《伤寒》原文 如上述。

(二)《金匮》原文

1.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何谓悬饮?谓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也。

2.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二汤用药则同,但一则治表解里未和,一则治悬饮内痛则异矣。本证因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彼证因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又脉弦为有水,均主水气在肝,则又病因相同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