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中有个叫苏轼的哥哥是什么体验?

 大圣的小宇宙 2024-04-24 发布于河南

车轼车辙,珠联璧合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文/ 大圣

公元1039317日,四川眉山,苏洵第三个儿子呱呱坠地。

老婆程氏说:“给孩子起个名字吧,好好起啊,别像老二一样叫啥子'轼’,车扶手,多难听啊。”

苏洵一撇嘴:“妇人之见!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对一辆车来说,扶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程氏说:“快拉倒吧,你好歹也是个读书人,别再用马车零件给孩子取名了行不?”

苏洵说:“算逑算逑,就依你。”说罢,便在室内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

片刻,苏洵一拍大腿:“有了!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老婆一脸懵逼:“你好好说话,到底啥意思?”

苏洵解释道:“你看啊,天下的车都是沿着车辙走的,车的功劳,辙虽然不参与,但遇到车祸,辙也不会被波及。这车辙啊,善处祸福之间,左右逢源,依我看,这孩子就叫苏辙吧。”

程氏表示不满:“你上辈子是开滴滴的吧?说了半天,还是围着车起名啊。”

苏洵不理会老婆,笑眯眯看着怀里的婴儿,又看看刚满两周岁的次子苏轼,自言自语道:“车轼车辙,珠联璧合;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1

  

正如大家所知,苏轼苏辙两兄弟很争气,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苏洵的预言一一应验了。

公元1057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应试进士科举,兄弟俩双双金榜题名。

那一年的科举,可谓人才辈出。主考官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阅卷老师是宋诗开山鼻祖梅尧臣。荣登进士榜的考生,除了苏轼、苏辙两兄弟之外,还有曾巩、曾布两兄弟,以及张载、程颢、吕惠卿、章惇、王韶、林希等一大批历史名人。

“唐宋八大家”宋代六位有5个在考场上,考生中后来出了8个文学大家,9个朝廷宰相,还有思想家、军事家等,其中24人被《宋史》单独列传,可谓群星璀璨,光耀古今,那一届科举因此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榜”。

这其中,苏轼、苏辙两兄弟尤其引人注目。

据说,苏轼的策论写得特别好,原本要定为第一的,但主考官欧阳修误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故意降为第二,后来才发现搞错了,所以对苏轼印象深刻,极为欣赏。

苏辙则是因为考试结束后,给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上枢密韩太尉书》,其实就是一封自荐信,但写得委婉巧妙,文采飞扬,给韩太尉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种情况下,兄弟二人应该很快会被授予官职,但不巧的是,恰在此时,两人的母亲程氏病逝,苏轼、苏辙随父亲返乡奔丧,依照惯例,兄弟俩须守孝三年,这期间,自然无缘仕途。

公元1060年,苏氏兄弟守孝期满,父子三人重返汴京,吏部果然立刻给二人安排了工作,苏轼前往河南府福昌县任主簿,苏辙则到河南府渑池县任主簿,主簿大致相当于县长秘书,正九品。

在宋朝,走仕途就是这样,不管你多大本事,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都要从基层干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熬。

当然,如果想进步快一点,还可以再冲一下,比如参加“制科”考试。

制科也称制举、特科,是科举考试之外,为选拔“非常之才”而不定期举行的非常规考试,由皇帝本人亲自主持。

考生要么是现任官员,要么是科举进士,而且须有朝廷大员或者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书面举荐,才有资格参加。

也就是说,这是比科举更高一级的考试,难度极大,一旦考中,不但立即升职加薪,还有可能得到当今天子的器重。

2

  

公元1061年八月,东京汴梁,万众瞩目的“制科”考试即将举行。

今年开考的科目叫“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也就是写一篇政论文,为皇帝治国理政提供意见和建议。

广大考生摩拳擦掌,都在积极备战。在欧阳修、韩琦和龙图阁直学士杨畋的举荐下,苏轼、苏辙兄弟也获准参加制科考试。

可就在考试前几天,发生了一件意外,苏辙感染风寒,高烧不退,卧床不起,无法参加考试。

怎么办?史料记载,枢密使韩琦听说后,做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他直接上奏仁宗皇帝:“今岁制科之士,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闻其弟辙偶疾,如此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须展限以待之。”要求为苏辙延期考试。

这显然不合规矩,为一个考生搞特殊化,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这么过分的请求,皇帝能同意?

谁也没想到,求贤若渴的宋仁宗居然就同意了,硬是等了半个多月,等苏辙病完全好了,才举行考试。

舆论一片哗然,因为这件事,苏辙还没进考场,就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名气远远超过哥哥苏轼。所有人都在看,看这个让考试延期的苏辙到底有多大本事,能写出什么样的锦绣文章。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但文学成就各有千秋。

苏轼的学问比较全面,诗词文章书法绘画样样精通,甚至还是个美食家,被称作“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苏洵则以政论和史论见长,其《六国论》是入选中学课本的名篇,部分段落要求默写背诵的那种;

苏辙继承了父亲的优点,也喜欢在文章中谈古论今,评点天下大事。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换句话说,制科考试中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正是苏辙的强项。

那天考试结束,苏轼、苏辙双双走出考场。苏轼意气风发,兴高采烈;苏辙则显得忧心忡忡,闷闷不乐。

苏轼问:“咋了兄弟,是没考好吗?”

苏辙面色凝重回答:“估计要落榜。”

苏轼不解:“不应该呀,这种议论文不正是你的强项吗?”

苏辙轻轻叹了口气道:“哎,没控制好情绪,文章写的,怎么说呢,好像有点儿过了。”

岂止是有点儿过,跟苏轼的作文比起来,苏辙的这篇策论简直就是一颗炸弹,在制科评审组乃至朝廷高层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3

  

苏辙都写了点儿啥?

这篇《御试制科策》原文较长,文言文也不太好读,我简单概括一下,就是批评宋仁宗赵祯在治国理政和私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对外方面,陛下在位39年,对邻国西夏的频繁侵扰毫无作为,得过且过,“无事则不忧,有事则大惧”

对内方面,百姓赋税繁重,民力不堪负累。至于陛下劝课农桑、兴办学校,派使者巡视天下这些举动,只是做给别人看的面子工程,“不过欲使史官书之,以邀美名于后世耳”

除此之外,陛下挥霍国家财富,大肆赏赐珍宝,“今海内穷困,生民愁苦,而宫中好赐不为限极,所欲则给,不问有无。”耗费民财毫无节制;

在批评皇帝私生活方面,文中措辞最为严厉:“近岁以来,宫中贵姬至以千数,歌舞饮酒,优笑无度。沉湎于酒,荒耽于色,晚朝早罢,早寝晏起,大臣不得尽言,小臣不得极谏。左右前后惟妇人是侍,法度正直之言不留于心,而惟妇言是听。”说仁宗沉迷酒色,荒废朝政,听不进大臣们的谏言,只愿意听那些女人的话。

最后,文中列举了历史上六个昏君:夏朝的太康、商朝的祖甲、西周的穆王,以及汉成帝、唐穆宗、唐恭宗,要求宋仁宗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太过分了!你们看看,这哪像一个考生对皇帝说的话?!胆子也太大了吧,不但妄议朝政,还无中生有,污蔑我们仁宗皇帝荒淫好色,把皇帝比作昏君,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阅卷期间,评审组内部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当时的主考官是司马光,看完苏辙的试卷,手捻胡须赞道:“好!后生可畏,口无遮拦,大胆直言,颇有老夫当年砸缸的风采。”

考官蔡襄也支持司马光的意见:“吾三司使也,司会之言,吾愧之而不敢怨。”宋代三司使的地位仅次于宰相,蔡襄说这些话我都不敢说,这个年轻人却敢在考卷上写出来,就冲这个也应高分录取。

考官胡宿则强烈反对:“此文言辞荒谬,无礼至极,文中所述多处与事实不符,分明是恶意诽谤,必须零分并对作者严厉斥责。”

考官范镇原则上同意录取,但作者的言辞语气确实有些过分,对皇帝缺乏敬畏之心,建议列为第四等录取。

四个人意见不一,各持己见,最后只好请仁宗皇帝亲自评判。

宋仁宗赵祯阅罢文章,很是生气。我为了你专门更改了考试时间,原本指望你为治国理政拿出点儿建设性意见,你可倒好,劈头盖脸把我骂一顿。

更可气的是,你指责我的那些,往轻处说是言过其实,往重处说就是造谣污蔑。还说我荒淫好色,我日理万机把别人吃喝玩乐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你知不知道。

宋仁宗越想越生气,有心罢黜苏辙,可转念又一想:“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而黜之,天下其谓我何?”是我让大家直言不讳提意见的,现在因为苏辙直言而罢黜他,天下人会怎么看我?

想到此,宋仁宗心平气和,对司马光等人口谕:“朕设制举,本待敢言之士。辙小官,如此直言,特与科名。”朝廷要的就是你这种敢于直言的人,准予录取。

就这样,苏辙与哥哥苏轼一起入选制科,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师推官;苏轼则被任命为签书凤翔判官。

苏辙为什么能在妄言无度,自认录取无望的情况下,峰回路转,脱颖而出?

这首先得益于司马光的慧眼识珠,而更重要的,则是宋仁宗的宽宏大量。

宋仁宗赵祯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宽厚仁慈闻名的皇帝。《宋史》中说:“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别的不说,至少在仁慈方面,没有皇帝能跟赵祯相比。

在中国历史上,仅有四位帝王以“仁宗”为庙号,宋仁宗赵祯是唯一没有争议的仁厚之君。他所创的“仁宗盛治”虽然没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的名头那么响亮,但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却是最好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富足,文化繁荣,“唐宋八大家”里六个宋朝大家,都出现在仁宗时期。

也幸亏苏辙生活在仁宗时期,换个朝代,比如所谓的“康乾盛世”,文字狱盛行,苏辙敢那样写皇帝,早就被凌迟处死,满门抄斩了。


4

  

苏辙与苏轼从小在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形影不离,“未尝一日相舍”,关系杠杠的。苏轼曾有诗云:“我年二十无朋,当时四海一子由。“子由”就是苏辙,说我活了20年没什么朋友,就只有我这个兄弟。

参加工作后,二人政见相同,三观一致,趣味相近,兄弟情谊愈加深厚。哥哥说:“岂独为吾弟,更是贤友生。”弟弟说:“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无良朋。”俩人关系好到恨不得天天泡在一起。

但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总是要分开的。二人后来辗转各地为官,虽天各一方,但书信往来、诗词唱和从未间断。

当时交通不便,又没有视频电话啥的,见一面很难,只能依靠书信联络,信写了多少不知道,俩人光是诗词往来,就超过了200首。

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遍地,在山东密州任职的苏轼想到自己与苏辙已经七年不曾团聚,不由心潮起伏,于是乘着酒兴,挥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结尾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甚广,后来经常被异地恋的男女拿来表白,其实这原本是写兄弟情谊的。

苏辙收到这首词后,十分感动,当即回信:“不如见一面,哪怕是一眼。”第二年,兄弟二人终于在徐州相会,同样是中秋之夜,苏辙回赠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 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辙的这首词,写得情真意切,惆怅悲凉,颇具文采,显然是暗暗下了功夫的,但拿来与苏轼的那首相比,就完全被碾压了。这也难怪,所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所以,苏辙的这首词流传度不高。

其实,不仅是这一首,也不仅限于苏辙,同一时代的文人,同一题材的诗词,谁来跟苏轼比,都难免落于下风。苏轼在北宋文坛,可谓光芒万丈,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苏轼对苏辙来说,不仅是兄长,是好友,更是自己毕生追赶学习的良师。

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苏辙虽然诗词稍弱,但散文是强项,尤其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曾经说过:“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说我兄弟的文章其实比我写得好,只不过他为人低调,大家都不知道罢了。

这当然有苏轼自谦,替兄弟撑场面之嫌,但《宋史》中对苏辙的评价也大致如此:“苏辙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由此可见,苏辙的文才有目共睹,位列“唐宋八大家”绝非浪得虚名。

而且,苏轼虽然在文学方面成绩斐然,但在为人处世方面,远不如弟弟老道成熟,不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上,几十年来,一直是苏辙在关照着苏轼。

比如,发生在公元1079年的“乌台诗案”。

当时,苏轼因言获罪,宋神宗责成御史台前往湖州捉拿苏轼。驸马都尉王诜与苏轼交情深厚,秘密派人将消息告诉了在南京任职的苏辙。

苏辙一听,二话不说,立刻派人飞马赶赴湖州,抢在御史台官吏到达之前,将消息告诉了苏轼,好让哥哥有个心理准备。

苏轼被押解进京后,苏辙心急如焚,但职位不高,哥哥难捞,情急之下,苏辙直接上书神宗皇帝,“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请求削去自己的官职为哥哥赎罪。

这封信写得感天动地,可以说是字字泣泪,神宗皇帝看罢,不禁为之动容,再加上众多朝廷元老力保,包括苏轼的政治对手王安石也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这才侥幸逃过一死。

苏轼免死出狱后,即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与儿子一起长途跋涉了一个月才抵达黄州。

苏轼被贬不久,苏辙受牵连贬谪江西。于是,苏辙带着两家人上路,先将自己家人安顿到九江,又护送苏轼一家老小二十几口到黄州。

苏轼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一直没什么积蓄,后来又贬到常州,囊中羞涩,写信向苏辙借了三千缗。再后来又贬到惠州,又向苏辙借钱,苏辙又资助苏轼七千缗。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一“缗”就是一贯钱,1000文,七千缗就是七百万,大致相当于现在的70万人民币。苏辙对哥哥可以说是倾其所有,毫无保留。

所以后世有人戏言:苏轼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而苏辙一生,不是在捞哥哥就是在捞哥哥的路上。苏轼负责闯祸,苏辙负责善后;苏轼负责风花雪月,岁月静好;苏辙负责柴米油盐,负重前行。兄弟二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5

  

苏轼一生数次被贬,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谓颠沛流离。而苏辙的几次被贬,往往是因为苏轼而受到牵连。

但苏辙对此毫无怨言,他为人谨慎,低调内敛,虽然在文学上比不上哥哥,但在官场混得比苏轼强,职位也比苏轼高。

据《宋史》记载,当年宋仁宗在制科考试中见识了苏氏兄弟的才学后,回到后宫欣喜地对曹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此话后来在苏辙身上得到了应验。

初期,因新旧党争以及和苏轼的关系,苏辙的职位也是几经沉浮。

到了宋哲宗时期,旧党重新得势,苏辙时来运转,开始平步青云:元佑元年二月,任右司谏;八月,任起居郎;十月,升中书舍人;十一月,任户部侍郎,掌管财政;元祐四年,改任吏部侍郎,掌管人事;元祐五年,升任御史中丞,掌管司法;元祐六年,升任尚书右丞,掌参议大权;元祐七年四月,代理太尉;六月升任门下侍郎,也就是副宰相,短短几年,就达到了个人事业的顶峰。

而哥哥苏轼在元祐年间做过最大的官,也不过是翰林学士、知制诰,比苏辙差得远了。

公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去世,享年64岁。临终前,苏轼未能与苏辙见上最后一面,甚为遗憾:“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

苏辙得知噩耗后,“号乎不闻,泣血至地”,将苏轼安葬于嵩山之下,为兄长写了祭文和墓志铭,称:"手足之爱,平生一人。"

料理完苏轼的后事,苏辙又将哥哥的家小安顿好,并把三个侄儿带到自己身边生活。

两年后,苏辙隐退,不久定居河南颍川,自号“颍滨遗老”,从此闭门谢客,专心读书著述。

公元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73岁,是“唐宋八大家”中最长寿的一位。

苏辙死后葬于河南郏县西北小峨眉山下,与父亲苏洵的衣冠冢和哥哥苏轼墓相邻,现合称“三苏园”。后世有楹联赞苏氏父子:

上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下联:天心厚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苏轼与苏辙,堪称史上关系最好的一对亲兄弟,一个如同车轼,一个好似车辙;一个潇洒旷达,一个稳重内敛;一个如烟花般绚烂,一个如烛光般平和。

尤其难得的是,在哥哥耀眼的光环笼罩下,弟弟始终坦然自若,在一旁默默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各方面给予苏轼帮助,有时甚至表现得更像一个哥哥。

正如《宋史》中所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少罕见。独其齿爵皆优于兄,意者造物之所赋与,亦有乘除于其间哉!"

苏辙的文学成就和在文坛的声名虽然远不及苏轼,但也自有其独特的光芒。兄弟二人如同一对亮度不同的双子星,如影随形,患难与共,共同照亮了北宋文坛的天空。

- End -

│编      辑:小   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