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說反話。

 书山采宝 2024-04-25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字 | 「誰最中國」
封图 | 「誰最中國
首图 | 「_借光芒
老子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语言大师。
老子有句名言,人们耳熟能详:“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把矛盾双方撮合在一起,用一个极端转接另一个极端。老子说话如此快意,简单直接又蕴藏无穷奥妙,言简意赅却常常出人意表。
在《道德经》第四十五章里,还有一连串类似的论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成与缺、盈与冲、直与曲、巧与拙、辩与讷、静与躁、寒与热——本来都是彼此相异、互相排斥的,但是老子将这一系列矛盾概念玩转于股掌,在看似不可能的转化中阐发自己的道理。对于这种修辞方法,人们称之为“正言若反”
正面的话恰像是反面的,真理又好像是违反常识的。老子把自己的玄机,放在了一句句“反话”里。
图片

图 | 莫修-文


图片
正反,代表的是矛盾。世界上,矛盾无处不在,发现矛盾的不只老子一人,看待矛盾的方式也不止一种。
孔子在矛盾里找到了治学的办法。他觉得,自己再有知识,也难免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对于知识的空白处,就“叩其两端而竭焉”:抓住事物的正反两面,反复推理,层层筛选,最后答案就显现出来了。
对待矛盾的“两端”,儒家学者选择“执两用中”,正契合中庸之道。比如,儒家的“礼”用来维护尊卑等级,“乐”则使人相互亲近;礼、乐都不可缺少,又不能过分,就要互相牵制、互相调节。“唯须礼乐兼有,所以为美。”
在对立中求统一,在变化中求不变。中国艺术创作讲究的“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有形与无形之间”,都可以看出这种理念的影子。
概括而言,对待矛盾,儒家的做法是“折中”的。而道家,却有不一样的思维。
图片

图 | _借光芒

作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不仅发现事物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而且意识到,矛盾双方以彼此的存在为前提。
于是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有无、难易,都是互相对立而产生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卑下反能充盈,敝旧反能新奇,少反而有所得,多反而会迷惑。
老子还发现,矛盾双方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于是他说,“物壮则老”: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衰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兵力强大却会遭到灭亡,树木强硬却会被摧折。以及,“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坏事会有好结果,好事也会产生坏结果。
图片

图 | 白墙下的花园

老子没有像孔子那样苦心积虑,充当矛盾双方的“中间人”、“和事佬”,而是在两者之间,做着自由自在的幻化与升华。
根据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人们可以从矛盾双方的一方出发,推出另一方。老子的话很简明,也因此蕴藏了更大的引申空间,被后人进一步诠释和发挥,不仅反映在美学上,也道出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图片

图 | 青山与鸟

“大成若缺”:最成功的,却好似欠缺。最成功者,不居功自傲,韬光养晦,自隐其能。
“大盈若冲”:最充实的,却好似空虚。真正的饱学之士,虚怀若谷。
“大巧若拙”:最精巧的,却好似笨拙。最高明的技巧,依据自然规律,不加人为的雕琢。
“大辩若讷”:最高超的辩论,却好似不会说话。语言重在表达道理,而不在多说话。
在“正言若反”的推理中,矛盾双方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它帮助人们突破绝对主义、独断式思想的束缚,推导出具有变化、发展性的美学观点。
图片
如果儒家讲究的是“相辅相成”,那么道家看到的便是“相反相成”。
老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就某件事,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立面;如果想保持某件事,就要承认在事件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
老子的许多论述看似充满矛盾,有悖于世俗常理。然而老子正是用“正话反说”的方式,提醒着人们:要达到预期目的,需要做反方向的思考。
图片

图 | 新向芽RAY

老子说:“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想要收缩它,必须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先增强它。想要废弃它,必须先兴盛它。想要夺取它,必须先给予它。
对待一件事情,我们常常会卡在僵固的思维中。而老子告诉我们,可以先找出一个想法,再用“对立”的方法,去寻找下一个想法。
在老子的一个判断里,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和转化。
表面上看,老子用了许多对立的概念。然而我们进一步思考却发现,很多时候“正反”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在原来的意义上,做着更高层次的解释,寻找两个对立概念之间相一致的本质。
比如,“大巧若拙”中的“大巧”,其实是一种特定的巧,在“巧”的前面加上一个“大”字,它便具有了超出其性质的无限可能,促成事物向相反的性质转换。而“拙”,也必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拙”了。
所以,正与反,不是简单的二分法。本来对立相异的概念,要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融合、渗透。正反之间的流动脉络,才是真正的玄机所在。不知脉络的推理,都是不切实际的。
图片

图 | _借光芒

图片
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这首先得益于先秦时期的哲人,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对宇宙、人生、社会做着各自的思考,建立学派,互相辩驳,坚持己见而能共存。这避免了思想定于“一尊”所带来的偏执和片面,而形成了全面、综合、宽容的思维方式。
图片

图 | _借光芒

儒家和法家都擅长运用辩证思维,而在道家这里,尤其显得语出惊人、精妙绝伦。
虽然老子自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是在行文措辞时,其精彩的语言艺术表现得还是有目共睹的。一本《道德经》里,老子运用了比喻、对比、设问、夸张、对偶、排比、双关等常规修辞方法,贯穿始终的则是“正言若反”这一特殊手段,也显示出他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
说话含蓄朦胧、故意制造矛盾的老子,像一个现实的反叛者。而老子哲学最大的特征,是对现实的批判性反思。
这种反思,植根于老子对历史的深切认识、对其生活时代里虚假的社会礼俗的反感与厌倦,由此表现为对个体主观自由的认同和追求,表现为对个人道德的重视和强调。
对于老子特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陈鼓应先生认为:“老子说到道体时惯用反显法,他用了许多经验世界的名词,然后又一一打掉,标示这些经验世界的名词都不足以形容,由此反显出道的精深奥妙处。”
这个被限定了的世界,终究是无法阻止老子的。
图片

图 | 青山与鸟

“微言大义”,莫过于老子。老子之所以是老子,人生智慧与语言修养,缺一不可。
按照维特根斯坦的看法,哲学问题是不可言说的。存在一种不能言说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反讽。这也会让人觉得,老子选择“正言若反”,是因为“言不尽意”。
人的语言,是有局限性的,无法满足老子无限思维的表达。而那些不可言说的,如果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便只能反身内求,不是“无言”,就是“正言若反”。
无论如何,真是难为老子了。

编辑 | 雨山

参考资料

《正言若反 曲全相推》何明

《论老子正言若反的表达方法》李培艳

-特别鸣谢摄影师-

莫修-文、_借光芒、白墙下的花园

青山与鸟、新向芽RAY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