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思考提高班学习笔记之一——造型训练

 心神斋 2024-04-25 发布于山东

造型能力的深入训练,是国画思考提高班的重要训练内容,速写人物,植物,山体照片写生,或者对部分实物写生,快速抓形和深入理解线性造型。

同时提炼,概括写生物像,概括成自己熟悉的用笔节奏。

第一次作业,画盆景。

第一次铅笔画造型,只画了一个小局部,每画一笔要擦好几遍,改来改去,费好大劲也画不成样子。

老师说,画的过程中胆子要大,狠一点,画完之后觉得哪不好,可以拿橡皮擦一下改一改。

老师点评:线感还不错,在造型的表现上不够美。结构找到了,细节有往里看,整体造型不好看。下一步可以先粗略的把这个形象画一下,要把它先设计一下,可以改变一点。

要有主观上的微处理,在画原图的时候,有很多地方照片感太强,天然形成的东西不是每个局部都很好看,要自己调整一下。

第二天画,擦改的少了,生硬的感觉减弱一点,还是画不成样子。

老师点评:动势有点直,上边的出枝也是。形态不好看,对一些线性的小结构的处理比上次要好很多。主要问题是整体造型,昨天画的形象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样子,今天有点明确的样子,还有点乱。

第三天画。

老师点评:比之前好多了,图片出来一眨眼它是不是有形,这个挺重要的。左边几个出枝方向还是有点散,也要以一个方向为主,现在四面八方。

第四天画。

老师点评:不错,根部要改一下,下边几根线分布不太好,形也不太好,可以改一下让它看着更自然一些,争取完整一点。

树干里边那种小皴笔,那种短线,让它们再关联一下,疏密关系在加强一下。密的地方关联性就很强,找一些小局部,不要都那么紧密。

第二个盆景

第五天,重画两个盆景,找皴笔。

皴笔的关联性体会不好,不会合理的表现,画不出来。

画了一棵胡杨树。

老师点评:树干的皴笔结构有问题,纹理没转过去,树在扭转的时候,里边那个纹理一转过去就变成外面的轮廓线了,得把这个关系交代清楚。

第六天,重画胡杨树

老师点评:造型还行,包括细节都有考虑到,但是没有之前画的那个松弛。

老师点评:画的时候确实需要经历几个过程,有的同学一开始上手感受很好,那是因为他本身具备一些特质,或者说之前训练得到的一些特性转换过来用了,但是画一段时间之后会暴露很多问题,你之前有的特质通过绘画的角度,工具,包括素材都不一样,可能画着画着你这个之前有的东西没了,或者之前好的状态,越画越没有,这都正常,会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暴露问题,之前没有的问题,后面可能会出现,这个过程,就是一直在磨,出现问题再改。

不行的地方也可以局部训练,可以针对一些难点的局部临摹一下,没有必要铺太多,有好的照片,好的素材,反复画几遍都可以,主要是能快速的捕捉到他的关系,然后尽量快速地画明白关系,最后能画的美一点。

第七天,练造型一周了,画的比较顺手,没咋用橡皮,只用了一两次。

画过一周后感觉好一些。

一组好看的树。

好状态消逝的何其快,又开始全程用橡皮了。

老师点评:这张其实画的挺好的,动态也好看,但是顶端的出枝,顿笔回锋,那个劲不够,整棵树或者整组树那个动势,在末梢部位还要继续延续,你看能不能再延续一点那个劲,最末端的用笔感觉不一定非得顿笔往回收,你看看怎么能让它形态再往后延续一点,别被顿笔回锋这个笔法给束缚了,咱们现在不是画传统那种临摹,现在是通过你自己能找到感觉的线的状态,把它这个动势继续做到位把最末端的调整一下。

悬崖峭壁上的黄山松。

这棵树已经画了三遍,比较熟悉了,没用橡皮。

老师点评:出枝雷同,小短枝太多,姿态舒展的感觉不够,顶端叶子的形态像个伞一样,整体的形态还要去做调整,自己应该能找到感觉。可以在右边起个轮廓小稿,拿铅笔涂个轮廓形,找一找树给你带来的感受,这种训练以后就会很厉害了。有时候看到一棵树,它的形象肯定不是完美的,自然界里想找到画里边那样的树很难的,你能做到的就是提炼它,你觉得美的地方留住,不好的地方稍作调整,这棵树你画的可能就比原图好看。所以你去提取它给你的感受,再去强化它,它长的比较细长啊,伸展啊,舒展之后有些扭动啊,扭动的时候和舒展的时候这就属于节奏在变化。然后整体的形象像个伞一样,它是往右使劲还是往左使劲,把这个感受强化一下。然后出枝再让它翘一点或者往下垂一点,现在你属于一个保守状态,没有性格的倾向,让它有艺术感还需要在形这块做那么一点点夸张,有方向性的夸张,看看你脑子能不能捕捉到一点痕迹,再去放大它。

老师点评:在写生,或者创作找素材参考的时候,有大量的自己做调整,不是说有了一个好看的照片就能画出画了,根本不是,又要组织线,改造型,调整节奏,这些都要自己主动的去完成,培养的是观察能力,主观的运用规律去变化调整的一个能力。

按老师说的又画一遍,注意了倾向。只要用铅笔必然要用橡皮擦改,画的慢,也不能训练用笔肯定,从这张开始改用中性笔画了。

生命力顽强的胡杨。

老师点评:树干皴笔,要找一些空档,你现在把所有的地方都堵满了,有一点空但是还不够,可能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区域线很少的状态。树根还可以调整,两边再调整一下,补半笔,让它不那么平。概括树的大形,找感受,这个训练非常好,有了感受不见得能画出来,但是这个感受会影响你很久,因为从感受到具体操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具体操作的时候,会碰到很多别的问题,但是你感受对了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他们会慢慢融合,会让你以后画面跟别人不一样。

老师讲课:咱们的课跟别人不一样,咱们训练的这些能力是一个扎实的深远的训练,可能你现在训练提升的东西不见得马上转换成别的,但一定会有一天,你会发现高人一等。但是要尽量的练,有时间的同学我建议造型要大量的练,最好是随手练。

树的形态,三笔五笔把这个形画出来,像画芥子园画山水里边画树提炼造型一样,这些其实就是形和神的精髓。长时间训练,可能未来有一天,你会把它没有办法刻画的神能表现出来。你的作品神采是通过平时训练的抓神态得来的,而不是刻画得来的。真正好的东西,是来源于你对生活的观察,观察细致入微的一个动态,捕捉细节然后放大,你会发现它有神采。

有可能这些训练影响很深远,不是说今年练完了今年就出作品,现在也有用,可能未来会影响你,你的眼睛经过专业训练,就跟普通人差别非常大,你在观察细节,观察局部,观察生活,观察这些不一样的角度,切入点都不一样。

散点练习就行,时间够就多练,时间不够或者没心情就少练,但是要坚持。就是一点点的,对物像理解和感受越多,以后画画的时候细节就越多,而且这个细节不是死抠的那种细节,而是上来画的时候自带的。平常做一些造型训练,或者线和线的组织,这些训练它自带的,以后随便画点什么,可能会比别人细节,观察角度,内容,转换成表现手法都会丰富一些。

慢慢深入,咱这个班不需要加多少信息量,那个一点意义没有。咱就一点一滴的往里渗透,之后画画的时候,画的东西品质要够,咱要这个目的。咱这个班有一些基础训练,是核心训练也是比较枯燥的,但是到后边会起决定性作用。很难得,需要一些时间,需要潜心的耐力去做这种无趣的训练,但是要练,因为到以后你们自己再去反过来练比较麻烦,可能要毁很多作品。

姿态优美的一棵胡杨树,伸展到位,像芭蕾舞造型。

画了四遍,姿态还是没表现出来。

新课。

老师讲课:快速概括训练,这种训练,对整体感很有帮助,有时候把细节去掉了,脑子会更清净。画画这种训练,其实呈现的是一个立体的构架,要有快有慢,有整体有细节,在训练的过程中可能要偶尔针对性的做一点,然后再把它整合起来,再针对性的,再整合起来,要反复做这种训练。

乱云飞渡的黄山松,只抓大形,不刻画细节。

老师点评:大小分布非常好,缺点是全都是一块一块的,形成块的地方缺虚实,每一块都是很实的,每一组都是实的,没有虚的,看时间长了有点累。可以在密度上调整,或者在行笔速度上调整,找半组一组,两组三组让里边少一点。

老师点评:冲击力很强,如果再透点气更好,白稍微多一点点会更好一些。有点堵的慌,有点累,画多了。

石头处理的挺好,有用笔,画的时候就是一笔一笔,虽然是速写也是一笔一笔画,每一笔都留得住,还很清楚,还不拘谨。往长远上来看,这个习惯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用笔是一种习惯,用线来表现也是一种习惯,到最后最后的时候,画画就是习惯,你有多少东西就表现多少东西,但那是很多年后。长时间所积累的习惯就是能力,你的所有的思维其实都注入到这几根线或者整体的造型里,呈现出来的就是你的,你所了解的,然后能表现出来的。你的习惯,说话习惯,饮食习惯,潜移默化的都会造成你以后的样子,所干的事的风格。

老师点评:动势差了一点。题款几个字要找大小疏密,微妙的节奏变化,在画面里会更协调。题款分量有点重,字用笔太实,有点抢戏。可以往清透的感觉上找一找。

姿态好看的树,感觉很悠扬。

画了两遍,跑偏太多,姿态画不出来。

老师点评:枝干不错,问题出现在造型上。跟原图有差距,脱开原图看,除了外轮廓有点问题,里边的出枝还挺好的,有长有短,短的藏在后边,节奏还挺清楚。但是上面那些叶子围成的形,这块处理的不够,那个边缘形,要精心处理。如果说上面叶子多,没有依据生长,可以再出点枝,做一点衔接。

开始画山石了。

老师点评:可以,画的还挺好的,石头的体积也出来了,主次也都有。位置分布什么的,还是有那个感觉感受的。这张画挺明确,前边有个树,后边山,山上边还有一些树,近景那个树挺起作用,很完整。

老师点评:好看,单说石头来说,里边结构稍微少了一点点,但是作为整体来说比较完善。因为树画的很精彩,树跟石选择树作为一个主要描绘对象,石头是可以弱一点的。

画一个象鼻山的盆景。

山体结构很多很乱,找不到秩序,找了白雪石的象鼻山参考,也模仿不了,山石难度太大了。

老师点评:我圈出来这几块黑,它应该有内容,不是一块死黑。而且这个内容,要一眼望去乍一看好像就有,虽然不知道是啥。这里面不能画太重,太堵,要稍微的弱一点,它跟周围是一种弱对比的关系。比如想表现的是一个暗处,就让它又有结构,又跟周围对比是暗下去的。参考的图片,它是一个光影,那个影在那块,那个位置没有光了,所以里边的东西都是黑的。但是画的时候不能把它画成全黑,里面要有内容,还要没那么强烈。因为要看你自己这张画本身的情况,你这画都是线性的,没有做染色,那种重色之类的,把这个位置加的太重,而且没有细节的话就会很跳,而且显得有点死板。

老师点评:山石结构太多就挑着找,觉得重要的画,太细碎的不要了。因为到最后要看画出来的东西,它的合理性。跟原图的关系不大了,图只是做一个参考。比较麻烦的是有些同学刻画能力很强,就会非常受图片的干扰,会带着那个感觉一直画,会严重被干扰。

白雪石的山体,都是比较硬朗的块面,找一下感觉也行,比较概括。提炼概括成一些几何图形似的,有点变化,明暗对比强烈一点,暗的地方,他会画的比较多。

画山水,其实就是用毛笔的一种书写线条表现结构,挺难的。白雪石是通过大量的写生,然后很强烈的提炼,他把漓江山水那种图形样式都已经想好了,颜色搭配,元素的组合,雅俗共赏的那种形式。山石提炼度很高,那些块面怎么搭配,组合在一起很成熟,很成功的一种样式,可以借鉴。块面提炼大家要去体会体验一下,免得以后画画废话特别多,你发现废话多的时候你又不敢往下舍,那你参考白雪石,他们这些人会有大量的取舍。

老师点评:盆景的感觉太明显了。把下边处理一下,让它显得更完整一些。如果在真实的景色里,可能下边没有那么大的空间。现在整个都框在中间,想象的空间就很小了。

老师点评:可以,画的技法都挺好。大块小块这里边虚的东西少,还得研究研究在画面里边要找虚。画的过程中,可以多留一点,虚的,流云,留白,往这个感觉上靠。画的过程中留一点空间,就是让能画虚的这个余地要大。比如说几个山石的大块,要找有的线多一点,有的线很少。像这种对比关系,虚实大小,画画的过程中无处不在,无论用什么工具,参考什么造型,都是要控制这些的。

这些规律,如果能深入骨髓的话,画画就不会太死板。虚实这块还得多想想。

把这些关系元素一点点用进去,真想掌握很好肯定是花很长时间的。现在无论画什么题材,都尽可能在里边找不同的元素,静物这种很规矩的东西在画的时候也要主观处理的。更不用说山水,花鸟这些主观性极强的东西,哪虚,哪块留着,哪重都是我自己说了算。但是要符合大体的规律,虚实要看清楚。

本来画好了是这个样子,后来又加了线。

老师说:加了还不如不加。积累经验。

开始画真的山水照片。

老师点评:不错,前后关系,细节都挺好,在构图里树画大了,有点透视的感觉了。中国画,近大远小也是有的,但是不要那么夸张,在一个视觉习惯的范围之内,稍微夸张一点点。

老师点评:这张完成度很高,横向的线有点密度大了,疏密关系上,有的地方要空一点。左边那块线减少一些。整体很扎实,构图很简单,但是冲击力挺强。房子中间留一个小白方形,这里边最好能简笔的点点什么东西。

老师点评:确实有点乱,树分布的不够。要不然就少画,要不然就多画。可以再往里加,最后呈现的效果树多石头少,石头都被树给覆盖了,里边露出一些好看的山形。但是那个画法太累了,面积太大了。

一般乱的时候肯定有东西在打架,你这张属于黑和白之间在干仗,谁多谁少争地位。自己要先预想好,如果树可以画的很多,那就尽量通过树来维护山石留白。树画的够密了,树本身就没有什么可表现的,最多也就是轮廓上,边缘上有一些很有型的树。山石的体块大面积的被树占领,能表现的就是被留出来的那些石头,它们的形态挺重要。大面积的树里边,也要有些疏密,要不然看着就麻嘟嘟一片。有明显的疏密聚散关系最好了。

老师点评:画的不错。小树的分布,左边有点松散,中间靠右整个都比较贯穿,有一个走势,但是到左边突然就零零散散也没什么关系了,这个要找一找。有一点浓淡的对比会好一点。其他的都挺好,安排的已经有明显的画面感了。

改过之后,把成片的小树用橡皮擦了,颜色淡了一些,有了点浓淡变化。

铜墙铁壁太行山。

老师点评:画的非常不错,画面很清晰,轮廓形很漂亮,没有什么雷同的元素。参考的图片是仰视的角度,在转化成画的时候,一个是透视感弱化,第二个是加强关系。现在分了两层,如果作为一张完整的作品,会比较空洞少东西。可以加远山。

远山画坏了。

老师点评:画远山的时候,让它先弱一点,那个感觉是若隐若现的。可以先虚,从虚开始练,等到有一天好像突然能把控的时候,把控它的体积,面积,偶尔可以实一点。但是实的时候,前面需要一些虚的东西来衬托才能实,前边中景线比较实,后边再实就不合适了,它是微妙的虚实关系的一个衬托。这个要慢慢品,而且远山挺难画,没办法抠。画感觉,找感觉,体会感觉。以后用墨块没骨方法表现的时候,完全是画感觉。对远山的轮廓形高矮胖瘦跟那个山怎么搭,慢慢熏,慢慢体会这个形象。没办法抠它的造型,挺难的,以感觉训练为主。有机会可能会稍微分析一下它这个造型是怎么来的。

太行山郭亮村的小桥。

老师点评:给你加了一点,参考着看看再找下感觉。上面那一块,不要都涂上,就零零散散的跟上边做一个衔接。那块你中间形成一个横向的留白,太跳了,破坏整体感。这里边支出几棵树来把那个留白破一下,跟上边稍微缓和一点。上边也都是横向,给它破一点。下边加这条黑,一方面是丰富黑块的分布,右边一大块,左边一大块,下边加一小点,还能把桥的关系反衬一下。

原图树木太茂密了,不会表现,画的黑乎乎的大团,又加的也很黑一团,不会自己发明树枝,没达到零零散散小树枝的效果。

老师点评:左边加多了点,但是也比原来好一些。

这张黄山景色很好看,画了好几遍。

第一次画。

老师点评:石头的线可以,树也不错。但是山的缝隙不能画成黑线。参考原图的时候,它大概是这个样子,但是在表现的时候,画画这么画肯定是不好看的。这里边不能这么处理,应该把它变成叶啊,树啊这些元素,画点小树,再画点小叶,在里边大大小小的好像有一些树枝穿插出来让它有些节奏,在这里边还有东西。

第二次画。山的缝隙画了植物,两条黑色的色块在半山腰结束不太舒服,有点奇怪。

缝隙里的植物延伸到山脚了,也不舒服,近景又加了树,山上的植物和树连成一体了,看着更不对了。

老师点评:这三根竖向的排列不太好看,尤其中间那个,破坏了山石下边比较虚空的感觉。你中间那块其实留的很虚的,空的地方,但是突然一道特别实的黑杵下来,对比很强烈,看着怪怪的。左边两条下边连着一堆树,也形成一个竖向的突然的一个出现,面积都连成一块。

第三次画,近景的树直对着最高峰,犯冲了。

又加了树,右边树和山的关系改善了一些。

最后一遍也没画好,放弃了。

老师点评:画圈画线的地方,从上到下,那个地方有点断开的,底下没有树,可能画的留白,中间两个山之间的夹缝,远山不占分量,整体那个位置有点断了。在节奏上那个位置就是空了,突然停顿。

奇松怪石云海,景色好看又层次丰富的黄山。

老师点评:画面结构不错,近景中景远景,实的虚的,山峰摆布的时候,错落的关系,这边尖那边凹,这边多那边少,这个节奏非常好。现在就是局部的树没画好,树的姿态不好,画成一片了。近景的树没什么形,中景的树形象也不帅气。整体的构图感觉还可以。

黄山,好看的山石局部。

中间近景大石头上的树,原图没有,是自己加上去的,很难看,碍眼,不知道画面里没有近景树,只有小树是否可以。

老师点评:左下角空一点点更好,整体看还挺好看的,细节也还行。

如果单说树的话,其实那个树有那块黑挺重要。如果没有那个树,后边全是小的点状会觉得节奏上差点什么,或者节奏调整好了,不要也行。这个东西都是灵活的,国画就是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得在这里边找这些复杂的关系,太烧脑了。如果想不通可以找找名家的作品,他们有些安排和设计是经过很多年推敲的,参考一下哪块空哪块实,哪块树可以画的大一点。现在咱们这种训练元素还挺单一的,重点的思维就放在雷同的物像怎么摆好节奏,怎么能有一个前后的关系,这块是重点。

如果想只画小树,不画大树,然后让它体现的挺有趣味,那山形,山的块面的摆放,小树的摆放,这些符号比较关键。它怎么放着节奏好看,就像梅清,他画画的时候就会让你意想不到。画画要是表现方法得当,想怎么画其实都能画。只是脑子一个是接收的信息有限,第二个,转换到一些特殊的图像形象的这种感受,受的启发还是不够。有些画家,你觉得画不了,他能画,而且还非常有意思,这个挺难的。你所想的那种,不加大树,只用小树来排,其实这个难度就在于怎么把它摆好看。每一个个体谁主要谁次要,微妙的调整,再加上山的走势,山的块面清楚的摆放,怎么能让它还有点意思。这个其实挺难的,可能短期都解决不了。但你可以往那个感受上追,或者自己尝试一下,因为有时候脑子想不出来,只能靠先画。比如说觉得乱了,下次画可以把那个结构缕得更清晰,树的姿态更好看,更可爱一点,排列的顺序更明确一点。试一试,这个没办法给个定论,效果就看你自己怎么处理。

重画一张,还是没画好,图片景色很好看,树的分布,姿态都挺好看,但是画不好。

再画一张层次丰富的,近景中景远景都有的。

图片很好看,层次没表现好,画乱了。

老师点评:前边几棵树,树干还可以重一点,近景的树还得往前走一点。远山散了一些,那种小块的东西太多了。小块连成整体也能好一点,现在远山都是小碎块,没有一个能撑的住的大状态,大块,或者大的一个趋势,少这种感觉。

造型训练快结束了,尝试画一张太行绝壁。

老师点评:画的很大气。近景的山石正好在中线位置,构图上有瑕疵。右边的山石可以加大,越过中线,显得饱满,冲击力很强。要不就画的开阔一点,后边的远景很丰富。两种感觉,可以剪切一下。

按老师说的剪切了一下。画的时候山石下部越过中线了,但是上边忽略了,正好在中线上,以后注意。

老师教导有方,学习效率超高。还需要多动脑筋,勤奋练习。衷心感谢老师,希望一年提高班下来有一个飞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