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火好清,虚火难灭!一剂引火汤,专灭阴虚​火旺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24-04-25 发布于陕西
 每个人都曾有过口腔溃疡的经历,虽然不算什么大病,但是痛起来喝水都疼,非常折磨人的。普通的口腔溃疡,特别是由实火引发的口腔溃疡很容易治疗,吃点清火的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很快就能治愈,甚至不需要治疗,饮食上清淡一点,几天后溃疡也会自动消失。

折磨人的是那种虚火引发的口腔溃疡,俗话说:实火好清,虚火难灭!

今天介绍一味专门治疗这种虚火引发口腔溃疡的药方——引火汤。

这个方子出自清朝名医陈士铎《辨证录》。引火汤,顾名思义,就是引火归元,把身体上面的虚火引下来,引到哪里去呢?引到肾里面藏着。引火汤专门治疗虚火引发的各种症状,比如痘痘、口腔溃疡、咽喉炎、咳嗽、心烦失眠盗汗等等,尤其对虚火上炎引发的喉痹,就是咽喉不舒服特别有效。

陈士铎说,虚火引发的咽喉不适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喉咙并不怎么痛,只是感觉不适咽干有厚重感,而且症状在夜间加重。简单点说,只要具备口干、咽干症状以夜间为重者,即可用本方为基础方。

引火汤方:熟地90克、巴戟天30克、茯苓15克、麦冬30克、北五味6克。

仅有五味药,方子非常简单。但效果却很神奇。

图片

2

熟地滋阴,补血。入肝、肾经。常服能使肾精更足,滋肾阴。阴足了,浮阳就不会上越,虚火就不会乱窜。这里熟地用到90克,有人可能会担心,但原书上就是这么多。不过熟地在古代有人是当做食物吃的,因而副作用很低。

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入肝、肾经。是温补肾阳的一味好药,与肉桂一样,可以引火归元,但巴戟天补而不燥。

方子开头两味药一个滋阴,一个补阳,熟地相当于给油灯加油,巴戟天就相当于引火物,油必须要多,所以重用熟地,引火只需要一根火柴,所以轻用巴戟天。巴戟天一点火,熟地这个阴就活了起来,就能补到肾里面去。大量的熟地与少量的巴戟天搭配,正符合阴阳之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水源不竭。熟地相当于给油灯加油,而巴戟天就相当于点火,油必须要多,所以重用熟地,点火只需要一根火柴,所以轻用巴戟天。巴戟天一点火,熟地这个阴就活了起来,就能补到肾里面去了。

我们看太极图就知道了,阴阳两条鱼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孤立的。单纯的补阳单纯的补阴都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阴阳一起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至于补阳多一点还是补阴多一点,就要看个人情况了。

这就是本来已上火了,为什么还要补阳的原因。也是引火汤的配方玄机。

茯苓,祛湿健脾,可以把身体的各种热邪通过小便排出去。

麦冬滋阴,滋五脏六腑的阴,协助熟地把体内各脏腑的阴补充足。五味子补五脏之精,但最主要的酸味,酸有很强的收敛虚火的作用,能将体内的精华以及阳气收藏下来。麦冬、五味子还是润肺及收敛肺气的良药,对肺阴虚很有滋补作用。

这就是引火汤。注意,必须是虚火引发的口腔溃疡才可以用哦,实火不能用!

对那种长年反复发作,难以愈合的慢性口腔溃疡,往往是寒热交错的,情况比较复杂,常常有受寒的因素,也有受热的因素,这种情况医圣张仲景有一个专门用于寒热并调的药方——甘草泻心汤。

图片

3

那么该怎么判断是虚火还是实火啊!

中医将火比作阳,将水比作阴。

实火就是阴不变的情况下,体内的阳增多了,这时产生的火就是实火,如果阳没变,而体内的阴变少了,这时体内的阳就相对多出来了,此时产生的火就是虚火。

比如在我们身体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多吃了温热的羊肉而导致的上火就是实火。这个火是你吃进去的,额外的,所以用清热的方法就可将它去掉,好比用一盆冷水把多出来的火苗浇灭一样。

但如果是晚上熬夜,就会消耗体内的阴,尤其是经常熬夜就会消耗人体很多的阴,从而使体内阳相对的多,此时产生的就是虚火。所以此时的治疗方法就是滋阴,将消耗掉的阴补回来。当阴阳平衡后,火就没有啦。现代社会熬夜已成为一种习惯,所以现在的上火往往都是虚火。

还有一种判断方式,就是根据身体对寒热的感觉。

最明显的就是上身热而下肢畏寒,特别是脚怕冷的,就是平常所说的上热下寒,这种情况出现的火也是虚火。治疗时既要考虑滋阴也要考虑清热。

【引火汤适应症和禁忌症】

1. 最佳适应症:虚火引起的上火表现(特点:口干口苦、眼睛红肿、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痛、流鼻血、大便干结,同时伴见舌色暗淡、口唇淡白、舌苔薄白或白微腻、小便色淡气味轻、口干不欲多饮、发热(热势较低)、五心烦热(双手心、双脚心、心口,合称五心)、睡觉踢被子、手和脚总是不自觉的伸到被子外面、失眠烦躁等症状,且易反复发作);

2. 相对适应症:使用附子、干姜等温性类药物引起咽痛等表现;

3. 禁忌症:实火(高热、口气臭秽、口唇鲜红、舌色鲜红、舌苔黄厚腻、大便秘结、小便色黄气味重、口渴引饮)。

图片

4

1、颜面潮热案

王某,女,43岁。主诉:颜面潮红灼热时作半年。伴口干欲热饮,四肢发凉,牙龈时痛,颜面灼热多于夜晚发作,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数。

处方:熟地90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巴戟天60克,茯苓15克,五味子10克,川牛膝15克,白芍30克,生甘草6克,肉桂末5克(冲服),龙牡各30克(先煎),7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3次服。

二诊(2015年11月1日):上述症状明显减轻,但仍觉口干欲饮,舌脉同上。守上方加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7剂,煎服法同上。

三诊(2015年11月8日):仍于子时左右颜面潮热,但时间缩短,口干、牙痛均减轻,偶有尿失禁,舌暗苔薄白,脉细滑。守上方去石斛、天花粉,加山药30克,乌药10克,益智仁10克,7剂,煎服法同上。2016年5月15 日前来调理肠胃,告知服上药21剂后,颜面灼热消失,未再复发。

2、上半身发热

王某,女,78岁。1个月前开始头晕,随后发热,上半身前后胸阵阵发热如炉火,约半小时1次。有汗不多,眠差,尿便尚可,口唇反复暴皮,口干有时酸苦,畏冷,纳差。舌略赤胖有痕,脉右滑数寸弱,左沉滑数软。

辨为肝虚所致雷火浮游于上,引火汤主之:熟地45g,天冬30g,麦冬30g,巴戟天30g,肉桂10g,五味子10g,茯苓30g,砂仁10g,山萸肉30g,白术30g。5剂。

复诊:发热次数大减,每天仅二三次,程度亦轻,口干苦酸均减,畏冷已不觉,药已中的,前方续服。

3、口腔溃疡案

周某,男,44岁。主诉:口腔溃疡每月发作1次,已20余年。发作时伴心烦,上半身发热,汗出,舌暗红,苔薄白,脉寸关弦滑,尺部沉弱。

处方:熟地90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巴戟天30克,茯苓15克,五味子10克,肉桂末3克(冲服),怀牛膝15克,4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3次服。

二诊(2016年5月22日):上述症状减轻,仍上半身发热,汗出,尤以夜眠为甚,舌脉同上。守上方加龙牡各30克(先煎),白芍10克,7剂,煎服法同上。

三诊(2016年5月29日):口腔溃疡仍发,但较前减轻。舌脉同上。守上方去白芍,加骨碎补15克,黄柏10克,砂仁6克,炙甘草6克,制龟板15克(先煎),10剂,煎服法同上。后诸症俱缓。

4、胸中灼热

李某,女,52岁。胸中灼热胀痛,从脐以上开始灼热,右上肢疼痛,口苦,口、食道部位如冒火,牙龈肿痛,病已半月。尿频涩已1年,大便干溏不一,眩晕,手足凉,畏冷,头晕脑涨,纳可。舌淡暗胖苔薄黄,右弦数软寸弱,左滑数寸弱。诊为肝阴不足,雷火为患。

处方:天冬30g,麦冬30g,熟地30g,巴戟天30g,肉桂10g,五味子10g,茯苓30g,骨碎补30g,砂仁10g。3剂。

复诊:服药当日胸中灼热即轻减,其他口苦,食道如冒火、牙龈肿等热象均减,牙龈肿痛消失,但呃逆,药已取效,原方调整再服,未再来诊。

5、引火汤加减治疗阴虚

孙某,女,76岁。烘热汗出已1年,心烦,昼出夜无,冬天亦出,口苦口干,大便艰涩,夜尿3~4次,·频而少,咳则尿出,耳鸣,畏热,下肢抽搐。舌淡赤胖,脉右弦浮,左关浮尺弱。

此为高年肝阴不足,雷火为患,处以引火汤之方:天冬30g,麦冬30g,熟地60g,巴戟天30g,肉桂15g,五味子10g,茯苓30g,山茱萸30g,白芍30g,柴胡15g,枳实10g,炙甘草15g。7剂。

复诊:烘热汗出已正常,余症大多亦轻。守方再服7剂。

6、烘热、颧红

章某,女,29岁。烘热、颧红2年,多发于晨起之际,夜间亦发。便秘,口似渴欲饮,夜尿3次,中午犯困,足凉。舌淡胖有痕,舌淡胖有痕,脉滑软尺沉。

此亦雷火上浮,投以引火汤:熟地60g,天冬30g,麦冬30g,巴戟天30g,五味子10g,茯苓20g,肉桂10g,磁石50g,牡蛎50g。

服3剂已好,停药后有反复,再服巩固。

7、三叉神经痛

唐某,男,57岁,四川人。患三叉神经痛2年。2年前6月份第一次发作,渐次加重。几乎每天都发,以清晨6点钟前后多发,余时亦发,呈触电或针刺或刀割样疼痛,烧灼感,发作时面色发赤,以右侧鼻腔、眼角外侧、上牙为甚,连及面颊上额,咀嚼或刷牙或以手触摸时均可诱发。突发而痛,持续约10s而止,多方治疗乏效,以往饮酒颇多。舌淡胖润,脉弦数,右寸弱。

此系肝肾阴亏,虚火上冲,处以引火汤加味:熟地60g,天冬30g,麦冬30g,巴戟天30g,五味子10g,茯苓30g,泽泻30g,白芍60g,炙甘草10g,附子15g,白芷15g,肉桂10g,蜈蚣2条,全蝎10g,砂仁10g。

4剂后疼痛有减轻,前方加细辛15g,续服15剂后,彻底缓解。

8、复发性口腔溃疡

离休干部陈xx,68岁,经北京西苑医院专家会诊,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病程30年,百治不效。其症,初起舌尖部发出针尖大之红疹,灼痛。1周内蔓延至两腮、下唇内侧、舌两侧,1周后由红变白,渐成玉米大之凹洞性溃疡,20日后又渐变红色,1月左右渐愈。或劳累过甚,或饮酒过多,或食辛辣食物,其病即作。尤以突然气恼,暴怒,几分钟内便满口一齐发病。轻则一月一发重则一月数发。最重时溃疡扩展至咽喉部,则只能喝点凉奶或流质食物,痛如火灼,寝食俱废,苦不堪言。

四处求医,除西医对症疗法外,曾服中药导赤散、凉膈散、连理汤、调胃承气、丹栀逍遥,皆无效。刻诊脉洪大,面赤如醉,双膝独冷,夜多小便。

证属高年肾阴下亏,阴不抱阳,龙雷之火上燔。予引火汤大滋真阴,油桂小量引火归原:九制熟地90克,盐巴戟肉30克,天麦冬各30克,云苓15克,五味子6克,油桂2克(米丸先吞)。3剂。

药服1剂,症退十之七八,3剂服完痊愈。追访半年虽偶尔饮酒或情志变动,亦未发作。此法治愈本病120余例,多数一诊痊愈,无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