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需要一个觉醒与领悟的时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文本细读(2)

 陈会设 2024-04-25 发布于安徽
01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每每读此两句,总感觉有一股浊气自心底呼啸而出。
所谓“归去来兮”清人毛庆蕃认为:于官曰“归去”,于家曰“归来”,故曰“归          
去来”。
袁行霈则认为“归去来”是六朝习语,“涵义重在'归’字,而'去’'来’之方向性已逐渐淡化,重在表示强调、呼唤之语气”。
当然,也有把“来”解释为句末语助词的。
          
然我读时,总有一种“归去吧”“归来哟”的感觉,还会让人想起那句“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当代歌词。
这种感觉,在李清照把其书房命名为“归来堂”的行为上得到了印证。也许,在李清照的经验里,“归去来兮”偏重更多的是对田园故乡“归来”的一种欢喜,而这也和陶渊明的行文主旨是相契合的。
“田园将芜胡不归”,这里,是作者对自己的探问、自责,也隐含有一种决绝归去的意味。
          
这里的田园,首先是指田地和园圃;芜,是指它们的荒废。
然而,这里何尝不是说自己对故乡家园的一种疏离,何尝不是指向内心精神生活的一种荒芜。    
          
02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以上三句,是作者对自己从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十三年之中五仕五隐经历的一次回顾,更是对自己过往生命的一种领悟。
          
无论出于怎样的客观原因,让心灵听从形体的役使,让更高的精神需求听从更低的物质欲望的指挥,首先都要经过自我的同意与许可。
因此,为逝去的时光、过去的经历而惆怅、悲伤,并无意义,这是陶渊明经由思想的领悟之后,而抵达的一种豁然与超脱。这是一种对过去的放下,也是一种自我的接纳——接纳了过去的种种,方才能够更好的直面未来。
          
有时,过去的自我与当下的自我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存在,他们分属两个绝然不同的时代,也存在于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这两个世界与时代的分界,便是你对生命的领悟时刻。
有了这样的领悟,便能更好的直面自我与生命。
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第二重领悟,便是明白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句,出自《论语·微子》: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原文是讲楚国佯狂以避世的狂士接舆,劝诫孔子不要四处奔波而要隐世而去。
这是两个人,两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但来自他人的劝诫永远比不上自己的领悟更为深切、可行。
当一个人能够明确的区分生命中那些可以改变,哪些不可改变;当他明白了未来所要追回、补救、担负的使命,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幸运。
          
正如斯蒂芬·茨威格所说: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第三层领悟,是他辨析了正确与错误,正途与迷途的区别。
大多时候,对于“迷途”与否,人往往缺少一个判断的标准,而这正是人生需要一个顿悟的缘由所在。
一个顿悟时刻的到来,往往需要人去经历情感的百转千回,去踏遍社会的万水千山,然后才能发现自己最为根本的需求。
          
正如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所写:    
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
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人,往往就是这样,有迷途之失,方有醒转之乐。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经历五仕五隐的反复之后,陶渊明方才找到心灵的圣殿,方才有了今是昨非的明确判断,方才看清要走的人生之路,方才显出归家的坚定。
          
有了这样内在的觉醒,有了这样人生的领悟之后,这篇在陶渊明的生活史上具有总结性质的《归去来兮辞》,一如自肺腑之中自然流淌而出,正如宋代诗人陈后山所评价的那样,“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耳。”(《后山诗话》)。
正因为如此,这篇作品,方才确立了他后来作品的基本情调,方才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03
          
跳出文本来看,这样的顿悟既指向生命里的重要时刻——比如陶渊明的辞官,比如爱情婚姻的选择,比如生死大义的抉择。         
同时,它也指向一些当时看来并不重要的小的决断,比如《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是否要去参加的那场舞会;比如是否要辞去班主任的职务;比如临睡之前是继续手机,还是拿起一本书;比如此刻的我,是继续写完这篇文字,还是奔赴一场酒局。
              
人生之中,顿悟时刻的到来,谁也无法提前预约。
我们只能在一次次无比纠结、矛盾的选择中去体验和经历,去穿行然后跨越。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在那首《答案在风中飘荡》里所写:
鸽子要飞跃几重大海,才能在沙滩上安眠
人们要等待多久,才能得到自由
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
          
在风中飘荡的答案何时能够降落大地,领悟于心。
他人的劝勉也许有助于这样时刻的提早到来,但根本性的觉醒只能出现在,你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穿越,一次次的痛苦艰难的历练之后。
最终,当你做出了遵从内心,无愧初心的选择之时,生命中的巨大快乐必将降临。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这里的“飏”,课本注解为船缓缓前进,有的版本解释为飞扬,但从本义上讲显然应指后者。
遥遥,《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飘荡的样子,因此这一句应该理解为小船在水面上摇荡前行,似有飞扬之势。
后一句写微风吹动诗人的衣襟。
然而,如此翻译下来诗意全无。
          
那么,这两句呈现出了诗人怎样的感觉,突然想起两句诗来:    
一是于石的《访叶灵渊》:“振衣上千仞,顿觉天地宽。”
诗人立于船头,当风吹起衣襟,仿佛登上了千仞的高岗,顿觉天地变得高远辽阔。
          
二是苏轼的《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虽然人在舟中,但诗人的灵魂如同离开人世,在空中驾风而行一样。
如此,方才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了诗人急切激动的欣喜情感。
          
再说“问征夫以前路”一句,我曾追问过学生,序文中明确写出,“彭泽去家百里”。即便是同学们也能够准确找到回家的道路,何以四十一岁的诗人会向别人探问前面的路程?
极为明显,这里是写诗人内心急切的感觉与实际所行路程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心境,再加上清晨光线的微弱,让诗人不得不一次次通过询问他人,来判断归家路途的正确。
          
而从“恨晨光之熹微”一句,可以看出诗人“确是”“敛裳宵逝”——
对官场的厌倦,对归家的渴望,甚至让他连一个晚上都无法忍受,我们只听过星夜赶赴科场的求官者,何曾见过敛裳宵逝的辞官人。
          
由此,便可想象觉醒和领悟之后的辞官,所给诗人带来的那种巨大的快乐。
          
作者相关文字:
怀良辰以孤往,临清流而赋诗。
              
写于夜色中的沅醴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