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准巡海:大清海军也曾主动出击收复海疆?|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4-04-26 发布于北京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26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提起晚清海军,大部分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北洋海军,可惜全军覆没了。在我眼里北洋海军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因为海军要维护航运,保护海疆,保护海疆内的自然资源,北洋海军都没做到。

不过,在1909年广东水师的两艘小船做到了,他们巡视南海,并立碑纪念,为中国的海疆主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图为《中国外夷总图》局部

南海的东沙和西沙群岛中国一直对它们有主权诉求,明朝就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存在,并命名为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乾隆年间也有过勘察并标注地图,由于群岛人烟稀少,附近只有零星几个捕鱼的渔民。在晚清时期,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对海洋并不重视,导致南海和海上的诸岛屿基本出于无人开发的状态,附近的水文条件中国人对此也不甚了解。

 图为西泽吉治

甲午年的战败导致台湾落入日本的魔掌,在“水产南进”口号的鼓吹下,日本渔船大量南下,以台湾为基地,皆在中国南海诸岛海域活动。1907年一名叫做西泽吉治的日本商人带着上百日本、台湾民工,大摇大摆地占领了中国南海的东沙岛,进行渔业捕捞和鸟粪开采。按照当时国际惯例,清政府对东沙早就有了勘察开发,主权和经营权应为清政府所有,日本未经允许擅自开采,已经侵犯了清国主权。

两广总督张人骏和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获悉消息后,虽然想维护中国主权,却由于找不到适合出海的军舰,以及消息给出来的经纬度不准确,并没有找到东沙群岛等原因,交涉被迫拖延。

 图为张人骏(1846~1927)

到了1908年8月,英国人准备在东沙群岛上修探照灯,就找到端方问东沙是不是属于中国,端方赶紧发电给水师提督萨镇冰让他帮忙查看,此时萨镇冰正在接待美国环球航行的大白舰队,海军军舰全去参加欢迎仪式了,等1909年年初才派飞鹰号驱逐舰前往东沙群岛取证,飞鹰号驱逐舰的舰长是日后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的海军总长黄钟瑛,他通过调查确认此岛就是中国人称之为东沙的岛屿,而且日本人真的在这里修建厂房,驱赶中国人。有了这些调查取证,清朝官方的交涉就硬气多了,最后日本人封闭了厂房,撤出东沙群岛,晚清算是又一次获得了为数不多的外交胜利。

 图为飞鹰号驱逐舰

就在两国交涉的同时,有人对两广总督张人骏提出,在海南岛榆林港东南方约200海里处,有一片西沙群岛,是新加坡与香港之间的航运要冲,应及早考察、宣示主权。张人骏也认识到,如果不能及时保住西沙,被日本人侵占的东沙岛就是前车之鉴,巡航西沙宣示主权的行动势在必行。

航海这件事张人骏肯定是干不了,任务就交给了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李准靠搜捕海盗起家,一步一步做到了水师提督的高官,辅佐李准的副将吴敬荣,这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海战的宿将,甲午战争结束后北洋海军解散,吴敬荣也被遣回原籍,等到建设广东水师时才被重新启用。现在人选有了,派出哪些军舰巡视西沙?这对广东水师来说也是个难题。

◇ 图为李准

当时广东水师作为一支沿岸/内河治安巡逻队,舰船情况实在乏善可陈,小船无法载运庞大的考察队,大船又已经严重老化。广东水师从英国人手里买到了一艘小型邮轮,改名为“广海”号作为训练舰,但还在修复施工中。最后能胜任这次任务的只有伏波、琛航、广金三舰,但船龄较新的广金舰又因为机械故障取消了行程。剩下的两艘军舰都是福建船政局早期建造的千吨级蒸汽风帆木壳军舰,伏波号是1871年建成的炮舰,琛航号则是1874年建成的运输舰。中法战争马江之役中,两舰双双沉没,后打捞修复继续服役。

由于设计缺陷和没有经费保养,现在军舰基本上属于除了炮不响哪都响,除了发动机不动哪都动,李准望着这两艘破旧的军舰,不禁感叹:“伏波、琛航二船与余齐年,朽腐堪虑。”军舰比水师提督的岁数都要大,出海了也不知道是谁照顾谁。

◇ 图为伏波号

在进行一系列的裱糊修补后,这两艘军舰终于达到了硬着头皮出征的标准,在出发之前军舰上储备了数百石大米,还有种羊、种猪、各色种子等,以便在西沙各岛放养种植。为了防备其他国家海军有挑衅行为,李准还备了充足的武器弹药。1909年4月两舰从广州启航后赶上了大风,考虑到军舰情况李准无奈下令让两舰去海南躲风。这一躲就是一个多月,6月季风时节已经过去,李准这边椰子也吃够了,两舰再次出航,由于西沙群岛暗礁众多,此前也没有精确的海图,两舰只能是提心吊胆小心驾驶。

舰队到了一片比较平稳的海域抛锚,李准率领一行人登岛,命人在石头上上刻字:大清宣统元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阅至此。竖起五丈多高的白色桅杆,挂黄龙国旗在桅杆上,表示此地是中国之领土,因为他是乘坐伏波号军舰上的岛,于是将此岛命名为伏波岛。

◇ 图为水师提标右营游击林国祥(左)、赤溪协副将吴敬荣(中)、试用通判王仁棠巡视东沙岛

 图为南沙群岛李准滩和人骏滩位置

随后李准率队每到一处岛屿都逐一命名,勒石树碑,鸣炮纪念,升起大清黄龙旗,申明中国的主权。这一次出行整整23天,探明了西沙15座岛屿,李准给他们的命名都是以舰名、同行人的籍贯命名。除了伏波岛外琛航舰抛锚的岛屿被命名为琛航岛,因李准是四川邻水人就命名一岛为“邻水岛”,两广总督张人骏的家乡是河北丰润,这就有了一座“丰润岛”。

在临走时李准还命人在一些岛上留下几对所带牛羊,并且凿井造屋,协助定居渔民放养家畜、捕捞海产。几十年后再有人登岛,还能发现野化的牛羊……其实就是当时李准在1909年带去放牧的繁殖后代。

◇ 图为李准1910年著《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

李准返程后编写出版了《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其中列入了西沙群岛书中的海图,都是他带去西沙的测量师和学生画的。这些海图一直用到了20世纪70年代。而李准这次巡阅南海也确实为中国争取到了主权,20年代北洋政府和法属越南出现了边境问题的争议,法国驻越南总督就提到了承认北洋政府对西沙的主权要求。

接下来大清的革命浪潮暗流涌动,各地接二连三发生了起义,李准也想过挽大清狂澜于即倒,在1911年黄花岗起义期间曾经带兵镇压革命党人,林觉民就是被他抓获的。武昌起义爆发后李准自知无力回天,宣布易帜,并在向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主动交出军队隐居香港。由于此前镇压革命导致革命党对他怀恨在心,时常对他实施暗杀行动,李准又迁居天津法租界,北洋政府授予他直威将军名号,晚年潜心著述。

1933年法属越南占领部分南沙岛屿,李准在天津《大公报》上刊登当年的巡阅南海的日记,以证明中国在南沙的主权。为感谢大公报愿意刊载,李准为报社留下墨宝,今天香港《大公报》的题签就是李准的字。

◇ 图为20世纪20年代末,李准和家人合影

◇ 1933年8月10日的《大公报》刊发的《李准巡海记》

其实海军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少艘军舰,而在于舰队是否能履行海军职能。海军的核心意义不是消灭对方舰队,而是让本方获得利益最大化,包括航行自由、贸易自由、侨民安全、资源开发自由等。因此海军的目的不是帝国海军或者公海舰队那种大决战的玩具,更不是像北洋海军那样做一个在渤海湾大门口站岗的警卫。

1909年李准巡阅南海,1910年清政府成立海军部,1911年程璧光率领海圻号访问美洲执行护侨行动,可以说自此开始清政府才知道海军的价值,大清海军才走向成熟阶段,而非常具有黑色幽默的是,当他们刚刚走向成熟,大清国就没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