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杠铃硬拉或许并不适合每个人

 修理骨头 2024-04-2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文章导读:
在这篇标题很有争议的文章开始前想先好好地讲一下自己的观点。自己在过往的训练观念里头也曾有过好一段时间,超级、非常坚持训练动作一定都要用传统杠铃来进行,似乎是受到主流的研究、国外很屌的训练影片、身边练得很好的人的影响,这些人全部都是扛着超大重量的杠铃在进行的。但在开始累积大量的教学经验以及接触到全职运动选手后渐渐的舍弃掉这一部份,舍弃掉对于器材的迷失。况且训练本来就是不受限于任何器材,我们是期盼透过肌力训练来让这些来训练的朋友在场上的表现比健身房好,灵活自如的使用身体。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标题就觉得舍弃掉传统式硬举。还是会进行这个动作,只是我们将它放在相较之下更安全、有能力去执行人的身上。

正文开始

Mike Boyle曾分享过,若想增加下肢肌力的话,几乎人人都该将硬举这项运动加进课表中。但有一点与过往所接触到的训练思维抵触的部分是他不建议使用奥林匹克杠(传统直杠)来进行硬举,除了奥林匹克举重选手、健力等选手例外。
直杠硬举将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头统称:传统式硬举

为什么呢?

在进行传统式硬举时,杠铃会处在操作者的正前方,这时重量与我们的身体中、质心会有一小段距离,这对于技巧不熟悉的操作者来说,就足以累积并造成下背的不适。不过,若是将杠铃滚的太过靠近小腿前侧的话,常会在拉起时造成胫骨前方的磨损、甚至流血。
再次声明,硬举绝对是一个有效增强下半身的肌力动作但是利用杠铃来操作有可能会使其成效降低、甚至提高风险,尤其对于那些身材较高大的人来说(篮球员)非常的不友善。

那我们该如何从事硬举呢?

功能性训练大师Mike Boyle建议在进行双边大重量的硬举时使用更好上手的六角杠(Trap bar)来进行。

图片

关于六角杠铃的由来

约莫在1980年代中期,有位美国籍的举重选手:Al Gerard所发明的。在他的漫长累月训练年资里,因长期的操作传统式硬举而造成严重的下背不适(且本身还有许多活动度上的限制,但因为是举重专项选手,所以必须得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操作传统式硬举)。
他试图设计出一种工具让自身在进行训练时重量会平均的分散在中心点的两侧,因此六角杠就这么诞生出来了。操作者站在器具里头,可以大幅度降低下背部的压力,此种方式也同时提高更大的负重浅力(在Mike Boyle的训练中心里头,六角杠硬举是''下肢双边大重量''的代表动作)。

图片

其实真的要将传统式硬举练得好,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我相信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且此方式很常常会受到身体肢段比例的影响(身体、腿、手臂长度)产生许多的限制,相较之下六角杠硬举更为友善,想增加动作范围也可以将整个杠铃翻过去进行低握把式的六角杠硬举,只要保持适当的全身性张力、屁股向后斜下送出去、双手握紧手把、接着站起,就是这么简单。
低握把式六角杠硬举

图片

接着Boyle还说道:六角杠硬举允许那些在进行传统式硬举时,因深受身体肢段比例所产生限制的朋友们更加友善。他们可以使用很像深蹲但又是硬举的''姿势''来发展下肢肌力(更接近实际跳跃动作)。

在研究里头还发现到,因其杠杆、力学上的优势,在相同负荷、甚至更大重量的情况下,六角杠硬举比传统式硬举还要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完成(移动重量的速度)。如此一来我们也能跳过在以往进行传统式大重量硬举时,思考要用哪种握姿(正握、反握、正反握)来进行,这可降低二头等相关肌群撕裂伤的发生。

而那些关于反对六角杠硬举的争议,多数是集中在:与传统式硬举比较起来,腿后侧肌肉群的参与程度较小、腿前侧肌肉群的参与程度较高(前面提到的:很像深蹲的硬举)。尽管这是事实,但我认为这无伤大雅。

此外在进行传统式硬举时,若是时常感到下背部感觉大过腿后侧的话,也代表并没有让更多的腿后侧肌肉群激活起来。顺带一提,还是有许多动作可以针对腿后侧肌肉群来进行增强的,比如:单脚RDL就是代表动作之一。

在他的MBSC训练中心里头,学员要进行六角杠硬举之前,必须要先能使用120磅(约55kg)的哑铃来进行双脚垫高的相扑式硬举(高度大概是20cm),接着才会进行六角杠硬举。
双脚垫高哑铃相扑式硬举

图片


图片

了解更多体能训练内容,点击下侧二维码购买学习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