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0426教学手记——23年上海卷作文如何审题?如何写作?

 晋诺工作室 2024-04-26 发布于江苏

一、试题分析
原题: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一)命题的限制元素
好的作文试题必具备两大要求:极高的限制性与开放性。
没有限制则没有了考试特征,没有开放则将失去语文学科的特性。考试,需要规范动作,对规范的感知、分析、判断,集中表现为阅读素养;考试,需要自由发挥,对所学知识、所有能力灵活运用,集中表现为语言创造力。
先来看这道命题的限制元素。
“一个人”,这是对写作主体的定位。写作在探讨思考的是个体的人,不是集体,不是组织,因此,思维的范围被划定,那就是个人。
命题者为什么要给划定这个写作之圈,就是要检测考生的思维清晰性。不要随意扩大思维范围,即,思维要围绕着个体人性这一中心延展,而不必要扩展人的社会属性、阶级属性、阶层属性上去。但,中学生最易犯思维泛化之病,把个人推广到群体意志、民族精神、国家灵魂之类上去。
“乐意”,代表着情感倾向,实则也暗含着思想内涵。“乐意”,说明这是个人自由自愿之事。什么样的事才是自由自愿的呢?当然是发自于内在需求,而不是外来的压迫;这样太排斥了功利目的、制度所需、社会要求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求考生只针对源于人之本性中对探索陌生世界的因素有哪些。
“探索”,它约定了全文的表述内容,即,所写事例、观点皆须扣“探索”这一行为展开,没有明晰的路径,没有明确的结果,甚至没有预定的目标,只是源于人的某种心理、心态、精神而去做。理解清楚了这一点,在行文的表述中,应该时时落笔于此,而不是随意作事、任意铺叙。
“陌生世界”,“陌生”是对于“个人”来说的;他人极为熟悉,但我不熟悉,对于我来说,仍然是陌生的;即使是它早已成了世界公理,但我依然不知道,仍然是陌生的。因此,“陌生世界”不等于人类的“未知世界”。这就需要考生针对一个人面对陌生世界时的心理、思维作出分析判断,然后才能依据这些分析判断找出有别于好奇心的其他“动因”。
“仅仅”二字尤其重要,其价值在于,把“好奇心”这一因素排除于写作之外,它规定了写作的主要内容,即,除了“好奇心”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心”。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不能读出这层意思,写成了关于“好奇心”的作文,就跑题了。
“因为”表达了“好奇心”与“探索陌生世界”的逻辑关系,它们是因果关系,“好奇心”是促动人们去探索陌生世界的动因或是说心理机制。因此,写作的主要内容是在揭示是哪些因素为什么能够促使人们探索陌生世界。
“好奇心”的价值有两个,一个是给考生指明写作内容,即,要写作的内容是与“好奇心”同类的“心”;一个是,明确地把好奇心排除在外。
当我们把这些因素分析清晰了,就会发现这道题处处都在限制,考生只有把这些限制的圈一层层地套在行文之中,写作才能命中靶子。
(二)命题的开放指向
1.写作指向的开放性
这道题的开放性体现在对“好奇心”的否定性选择上。排除了“好奇心”之外的与“好奇心”同类的“心”皆在写作范围之内:敬畏心、竞争心、挑战心、执着念、自胜心、欲望、理性等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成功的心理、思想条件应该不属于“心”系列,比如“坚韧”,这是一种品格,而不是对陌生世界产生探索动机的原因,我们并不能说有了坚韧品格就能去探索陌生世界。
2.写作逻辑的多层性
议论文写作在于揭示其逻辑关系,在“探索陌生世界”与“某某心”之间,有着无限多样的逻辑关联,这就是广阔的写作空间。
二、优秀作文点评

是好奇,亦是使命
点评:这个题目回答了命题的提问,切中题意。“使命”与本文的立意“自我生成的无限可能及在这种生成之中的主动权”相呼应。但有不足,因为“使命”指应尽的责任;不论是“好奇心”,还是本文“自我生成无限可能”等都强调生命的本能性,因此,“使命”略显不当。另外,在行文过程中,也没有针对“使命”阐释衔接,题文有些分离。
人的一生,是一个点亮地图的过程,我们有限的已知区域被未知的暗云环绕着——于是我们不懈地抹去未知的浮云,怀着一往无前的对陌生世界的探索热情,我们乐此不疲。
①好奇似乎是根植于人性底色的,人一张白纸似的来到这个世上,探索是认知“我”之未知、确立“我”是谁的唯一方式。②因而,我们天生具有好奇心,我们必须将世界由被遮蔽的蒙昧状态转换为被点亮的明澈境地,以此来确认我们个体身处何方。③探索陌生世界的过程让我们祛蔽,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自我。④而这些动机均以好奇心作为其表面形式呈现。⑤因而好奇心实为探索之起点,而在其背后仍隐藏了太多人之为人的本质与需求。
点评:这两段整体上是在引入正文。在引入的过程中针对“乐意”“探索”“好奇心”作出简单的描述性界定,这种概念界定意识是好的。问题在于,命题是一个完整的逻辑判断,要回应这个逻辑判断,应该是在论证过程中不断解构,而不是把这些概念专门拿出来作阐释。
另外,这两个语段的论述核心是什么呢?比如第二段共五句话,我们能列出其逻辑架构图吗?第①句话里包括两个判断,好奇是什么,探索是什么;第②句话,用“因而”得到推论结果,可是由①句很难推出这个结论啊!原因是始终把“好奇”与“探索”纠缠在一起论述,实则是思维不清。第③句话重提探索的目的,第④句话直接强加原因,实际上看不出它们之间有这种逻辑关联。第⑤句话把结论与引出下面论述放在一起,也显得混乱。
这段话的表达核心不明确,各个方面都触及了,但混在一起看似丰富,实是模糊。
那么,这一段究竟要表达什么呢?
从逻辑上来看,文章的开头目的是在承认好奇心的价值引出对其他乐意探索陌生世界的动因的论述,既然这样,这段文字的表述落点就应该从探索陌生世界的目的、价值说起,引出产生探索陌生世界的原因——好奇心,借此引出其他动因。
为此,作如下调整:
人的一生,就是探索、认知“我”之未知、确立“我”是谁的过程;因而,当人们面对陌生世界的时候,总渴望将世界由被遮蔽的蒙昧状态转换为被点亮的明澈境地,以让“我”越来越显豁、鲜明,这种渴望就是好奇心。因此,好奇似乎是根植于人性底色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不断触发我们抹去未知的浮云,一往无前地探索对于一个人来说的陌生世界。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仅仅凭好奇,人还不足以达成认知自我确立自我从而打开陌生世界之门的目的,他还需要发挥自我生成的无可限可能以及在这种生成中的主动权,即,主动与世界相拥的人性本能!
①在好奇背后,还有什么在隐秘地为我们提供探索的激情?②大抵是自我生成的无限可能以及在这种生成之中的主动权,我将主动地与世界相拥而不是等待某一世界向我涌来。③陌生世界涌动着经久不息的力量,而安逸于自己方寸间的舒适生活却是被动的、局限的。④人想要迎浪而上,而成为自我的掌舵者、世界的并行者,这是人内心深处最真切而热烈的呐喊。⑤而出于此,去探索陌生只会令人心潮澎湃——因为将成就更为丰富的“我”,此乃人生之不懈追求。
更进一步而言,在与陌生、未知拥抱的过程中,持续的反馈导向了生命力的张扬、人生幸福的实现,正如苏格拉底在一生中不懈地叩问一般,我们将在叩问陌生世界之中一次又一次地点燃生命之火,在世界给予探索者的反馈中一点点趋近生命的更高境界,与世界共生。
因为这个世界并非一个待认知的对象,它亦在生成,在人的探索之中,我们看似在点亮既定世界的地图,实则随着我们的每一步,那个塑造我的世界亦在生成,与其说人生路上世界日益开阔,更不如说,独属我们个人的地图日渐显露出它的光芒。
点评:这三段是正文,在逻辑层次上形成了延展、阐释的架构:提出让人乐意探索陌生世界的主要原因,然后指出这种探索的结果是让探索者趋近生命的更高境界,因为这个被探索的世界也在不断生成。这样构成了层层深入地论证。
这三段的写作存在问题与开头两段是一样的,就是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缺少逻辑。
比如第三段的五句话,它们是如何粘连在一起的呢?
①②句提出观点,第③讲面对陌生世界不能被动接受,④句讲人内心深处要作主载者,第⑤句则得出这种探索的结论心潮澎湃,成就丰富的我。
整个语段前后貌似相关,实则不能相连,更构不成论证关系。
如果这样表达呢:
①在好奇背后,还有什么在隐秘地为我们提供探索的激情?
②大抵是自我生成的无限可能以及在这种生成之中的主动权才是让我们乐此不疲地探索陌生世界的更恒久的动力。
面对陌生世界,人往往不愿这个陌生世界向自己走来,而是莫名地想向对方走去,想在其中寻找到“我”的另外内涵,从而成就更为丰富的“我”;即使还没有明确路径,凭借着无限丰富的想象力,会自我生成无限可能,这些可能到达彼岸的路径,让人内心深处始终洋溢着真切而热烈的呐喊:我是掌舵者,我世界的并行者!
主宰自我命运的自豪感让人乐此不疲地奔跑在奔向陌生世界的路上!
人终将与世界相拥,与众生相聚,我们存在于世,我们与世界相生。人与世界不可割裂,而探索陌生促使“双向奔赴”。或许陌生也并非素未谋面,因为世界不可分而论之,一个完整的世界成就了完整的我们,而那些所谓的陌生已隐伏于我的生命:而人的一生,是为了知晓自己从何处来。
因此,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这是一个因好奇而始,从而拥抱世界与人生的旅途,我们带着好奇出发,终于绘制出无比丰富绚烂的人生地图。我们心甘情愿,我们永怀赤诚。
总评:实事求是地说,这篇作文,有见地,但不够通透;有逻辑架构,但缺失精致的语言逻辑。只能说是超出一般化的优良作文,不能说是优秀作文。再看看文后简评,不禁茫然、失然,评价说“语言清通”,我实在不能理解,到底什么是“清通”。
附:
[简评]文章开宗明义,将人探索陌生世界喻为抹去未知暗云而点亮生命地图的过程,首先“根植于人性底色”的好奇心确立为探索之起点,阐释好奇心之意义:借由祛除外部世界的认知蒙昧,确认个体的存在。进而,将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更深层的动因归结为:自我生成过程中主动权的掌握、与未知相拥时生命力的张扬;以此为基础,深入思考探索的本质,认识到人与世界共生的关系,而人在不断完善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也生成了更为完整的世界。本文富有见地,语言清通,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未运用大量论据,却使积累自然生发,从人的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等角度揭示探索未知的动因,发人深省。(卓一)
(说明:该作文载于《语文学习》2023年第8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