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皇炮捶练功法~张汉文

 明日复明日fu1l 2024-04-26 发布于山东

(一)总体势

三皇炮捶拳的总体势(即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求)如下:

头顶颈梗,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收臀提肛,撑膝圈裆,足趾抓地。心平气和,舌舔上领,气沉可田。五脏六腑,松静安舒,大脑清醒,万念归一.自然而然,头顶颈梗,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这三句是对上体和上肢的要求。头顶颈梗即头如顶物状,颈部自然向上领起。也有人称之为头顶领(即头部向上顶劲,意识上领),如此精神贯注于头顶之百会穴,二目圆睁,神采奕奕。肩肘沉坠则便于气力顺达,发劲突然。含胸拔背则指腰椎放松拔长,胸部舒松自然(非驼背状)。这样身无前倾后仰、左右依斜之病。

收臀提肛,撑膝圈裆,足趾抓地。这三句是对下体和下肢的要求。收臀即尾骨内勾上提,忌向后翘起。腰椎自然竖直,尾阊才能保持中正。提肛即肛门缩提。撑膝是指两膝关节向外撑力,使小腿骨竖直。做到了收臀、撑膝,裆自然就会圈圆了。两脚五趾屈扣抓地,脚面骨隆起,涌泉穴虚提,就会使足下生根。

心平气和,舌舔上颚,气沉丹田。这三句是对气血和呼吸的要求。心平气和是指无浮躁之感,呼吸均匀,心不慌乱·舌舔上腭是指闭嘴,舌尖抵压在上腭处,呼吸从鼻孔出入,由此避免喘(气短气伲)浮(气横于上胸,沉不下去)和口平舌燥。气沉丹田是指练功时要采用腹式深呼吸的方法,发动时用鼻孔濞气。要深吸猛吸。

五脏六腑,松静安舒,大脑清醒,万念归一。这四句是对内脏和精神意念的要求。五脏系指肺、肝、肾、心、脾,六腑系指胆、胃、膀胱、大肠、小肠、三焦,要求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内心不用一丝拙力。练功时要求头脑清醒,不能有一点费沉之感,心神不得松散,要用练功之一念取代万念。师讲、“心神散,牛脚缓”,是在多年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之谈。

自然而然是指在练习三皇炮捶时,要做到不紧张、不勉强、不做作,要自然而然地按照动作要求和运动规律进行锻炼。

(二)桩功

初学者应先从桩功练起,逐步掌握以上要求。三皇炮捶拳的基本桩功是“伏虎桩”,又称“抓虎式”。因为此式是入门即练的基本桩功,所以老前辈又称它为“首”式。此式形如伏虎,意在伏虎(或称抓虎)。

这种姿势分为左右,以右式为例,右脚在右前方,足尖尽盘内扣。左脚在后,与右脚斜向分开,是尖内扣向前。两膝向外撑力。身体重心六成在左望,四成在右腿。两足足趾 抓 地,成圈裆步站立。两肩两肘自然沉坠,左手成虎爪,爪心朝上收在脐前或左肋下:右臂向右前方伸出,屈肘,手成虎爪,爪心斜向左前下方,腕关节挺直。头顶领,呼吸均匀(图1)。若站左式,手脚动作与右式相同,唯方向相反。练习时互换左右式.

练习伏虎桩的要领是:

丹田用力鼓,两手如抓虎,胸中劲要散,两足如掘土。

可用此要领对照检查动作。待伏虎桩能站得时间较长些而且身体能自然放松时,接下来就可以练习发劲的基本体势一-十字炮(又称“十字捶”)了。十字炮的动作从伏虎三一变即成。双手五指屈扣握拳,左拳同收经左肋下向后冲打,拳眼朝下,同时,右拳经胸前向前冲出,拳眼朝上,随上体的动作左腿猛力前弓,左脚尖略外展变成前弓步(图2)。然后换式练习,右拳向后冲打、左拳向前冲出。拳歌中写道:十字捶,左右冲,左打肋,右打胸。左右换式是冲打对方胸肋之意,并非是“前打肋后打胸”之谬说。

练习十字捶时要求拧腰,切酶,头顶,颈梗,尾闾中正,松肩,挺腕。冲拳发劲时丹田之气聚合,同时用鼻孔擤气,二目圆睁,极目前方,表现出一派凛凛正气和一种利斧破硬柴的劲力,勇猛直隔,所向无敌的独特风格。

拳谱中将此式要领概括为“五要法”。即:

1、浮气要聚--沉入丹田而未聚合之气称为浮气。发力时,浮气要聚合鼓荡为浮气要聚。

2本力要勇--人体本身的力量称为本力.“本力勇”是指力量和胆略相合而言。“勇”字还指正气而言,内壮则生胆,气正则胆壮。有胆、有力才有勇。三皇炮捶拳要求练拳用势须正大光明,精神饱满、气度威严。

'3、虎腕要挺一腕关节挺直,有力,不可偏斜、软断。否则,击人时易折伤。“虎腕”是对腕关节形态的形容。

4腰眼要茎一茎要直。要求腰部要放松,不挺不僵,尾阊中正,无前倾后仰,左右依斜之态。周身中心归于腰间。

5、心气要和-心平气和,不急不躁。急则血速上冲,躁则气浮满胸,急躁则生横气,拙力伤内。因此,无论练拳或动手时,都要气沉丹田,平气静气,呼吸均匀,气血周流,无滞、无迟、内心不用一丝拙力。

(三)呼吸法和发劲法

三皇炮捶拳主张练气与练拳相结合,并强调以练气为主。因此,特别住重呼吸与发劲的配合及内气的运用。练拳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法,呼和吸都用鼻孔出入。呼吸与拳式动作的配合是“一动一静,一呼一吸”。动时呼气,静时自然吸气。出手呼气,收手吸气。吸气时要尽量地深、长,呼气时由鼻孔猛往外擤。拳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规律是:出手要冷,行气要揚,一动一静,气随法行。

三皇炮捶拳要求拳打爆发劲、出手重如炮。发劲与呼吸的配合要协调一致,即拳谚所说的“呼吸发力同一声”、“气劲合一”、“气顶拳出”。发气时内气的运用是“聚”,即“浮气要聚”。内气、呼吸与发劲的配合是“阴聚阳散”。沉入丹田之内气在没有受到丹田收缩的挤压之前称为浮气,又叫做阴气(在胸肺部周转之气则称为阳气)。在身体放松时,呼吸均匀且深长,此时为蓄劲)突然双足五趾疾速抓地,足跟猛蹬地,丹田迅速收缩,浮气骤然聚合一起,手以最快的速度击出。拳达顶端后,四梢(两手两足)一紧,全身各部位猛一收缩,鼻孔猛然擤气(此又称为“阳散”)头向上顶领,全身内外统一行动,同时产生最大的爆发力。这一过程为发劲的全过程。随后在拳收回时(或定时)要伴着自然而深长的吸气,在吸气的一瞬间,全身各部位由添紧到放松,使整个动作张弛有致,同时,也为下一个发劲动作迅速地蓄劲。

出手时呼气,收手时吸气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劲与蓄劲的过程,出手时呼气可以极大地提高出手动作的力量和速度。同时,吸气时周身政松也提高了收手动作的速度。由极至的动转化为静,再由极至的静转化为动。这就是“猛劲变弟,极柔是刚”的劲力变化的巧妙之处。

三皇炮擂拳以一动一静、一呼一吸、气劲合一、刚柔相济、快猛巧捷、飘忽轻灵、以气助力、气排力发为要诀。为了好懂好记,蓄劲和发劲的具体要领有几段歌诀供参考。

蓄劲

头顶劲梗贯精神,沉肩坠肘气要稳,呼吸深长身放松,圈裆含胸收住臀。

发劲:

周身统一腰如龙,气劲根节巧快猛,极柔化作极刚劲,劲到梢头似炮轰。发劲又歌

肩肘手要沉坠,足膝胯要提拔,全身气劲归丹田,突然一声惊雷炸。发劲三歌;

足催膝,膝催胯,胯催腰,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劲发也。

(四)气、肩、肘的沉法

练习三皇炮捶拳,应随时注意使气,肩、肘处于沉坠状态。那么怎样才能使气,肩,肘沉下来呢?我们的体会如下:

1、气沉:拳语说“气沉丹田”。要讲气沉丹田,首先要弄清楚“丹田”在哪里?

丹田位于人体小腹正中,脐下三寸处,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丹田是一个有气则开,无气则合的夹室,为任脉、督脉、冲脉三脉所起之处,诸经汇集之所。丹田是经络的枢纽,是经气的汇海,因此有人又称丹田为“气悔”(非指脐下一寸半的汇海穴)。丹田的位置清楚了,那么气又是如何沉入丹田的呢?说穿了只有一个字“松”松则气沉。具体做法是:在思想上要做到精神集中,不要紧张,大脑弃杂念而归一,五脏六腑松静而安舒,心平气和,腹式呼吸,深长爽快。在体势上要求做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收臀提肛,撑膝圈裆,尾骨向里勾,脊椎成自然状态。小腹稍鼓起,命门穴往后一撑,用意念将气向下领至丹田,拳语说“心气(意念)一下,全身之气无不具下”。这样一来气自然就注入丹田了.气沉丹田是自然而然的,切勿强行将气从胃脘下压,以免日久患胃下垂症。另外,由于各人功夫深浅不一,“丹田”所反映的面积和力量也不一样。对于初学本门拳术者只要求气下沉于小腹就行了。

丹田为全身之气的归宿处。周身之劲向外发射,皆由丹田而出,向回收时,又皆蓄于丹田。气归丹田,上虚下实、元气存于中,虚灵含在内。

2肩沉:沉肩是将肩关节松开,两肩下场。臂的运转关键在于肩,故肩中骨缝宜松,肩骨缝松开,则肩自然沉下。沉肩要求肩井穴、肩髃穴、扶突穴都松开下沉,使内气的运行畅通无阻,气劲易达手指尖。

3、肘坠坠肘是要求肘关节弯曲,肘尖朝下,随着沉肩和气息的下行而放松向下沉坠。坠肘会增强手臂的弹性和速度,提高的护自卫的能力.

4、“三沉”之间的关系;气、肩.肘的沉坠,体现在动作过程中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肩沉则气更稳,气沉则心平无喘浮,肘坠训护全身。反之,气浮则肩易端,肩端既不宜于沉气,也难以使肘沉坠。端肩、掀肘、气浮,影响呼吸与发劲,是练拳中的弊病,必须认真克服,做到气胸 肘同时沉坠,以保持上体的鼎灵状态。

(五)腰、眼、手之灵

所谓。灵”,即活,畅、巧、椒、桃、说。要求腰、眼、手密切配合,做到眼到、手到、腰腿判,一到全到,周身皆整。具体要求如下、

1、腰部:腰动似龙蛇,形如出水之游龙一般,活、滑、柔、顺、刚、健。发劲时要求腰似弹簧般疾速地伸展,蓄劲越足则发劲时腰部的弹性就越强。上体旋转时,要求腰如轴承般灵活自如且幅度大。腰部动作与裆部动作密切地联系起来,则能恰到好处地发挥腰部的拧、活、塌的不同功能。如发劲时要拧腰扣裆,联不拧则蝶旋劲出不米,裆不扣则身散,柔劲时须活堰合裆,腰不活就全无柔劲,裆不松则腰滞;蓄劲时须场腰台裆,腰不塌蓄不上劲,裆不合则浮。总之,膊为一身之主宰,灵动带四肢。

2、眼神,眼是心灵之窗,二目炯炯,方显街精神焕发。练拳非常注重精神状态,精神集中,全身皆整。所以行拳走式要象将军在阵前指挥作战一样,精神高度集中,一丝不得昏沉。“拳打无人似有人,打拳有入似无人”,无论是练拳还是实战,都要求目不旁视,意不旁驰。

动手时要眼视六路,耳听八方,神似提眼之猫,通过眼的准确观察、传导到大脑,对对方的动作,宽图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对周围的环境保持商度警惕,从而指挥全身迅速地做出适当的反映。在这一过程中,意念不可旁驰须臾,眼也不能眨。要精足神悦,眼似闪电。眼快是全身动作疾快的前提。

8、手臂。手为臂的梢节。手似两扇门,上下护全身。运动时要快似流星闪电,拳诟形容为“出手不见手”,“去劲自回”,其速度有如迅雷不及掩耳。手的运动路线有如车轮相仿,来去循环往复。手形有拳、掌、指、爪、勾的变化。无论手型如何变化,手的运动规律是,拳从口出,回归助下,出手旋臂,打拳似打钻,拳不离口,肘不离肘。手、臂要和猿臂一样轻灵、柔敏、刚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