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张裕公司原址及酒窖(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yt海的女儿 2024-04-26 发布于山东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大马路张裕公司原址,1992年由张裕公司在百年大庆前夕投资450万元建成,2000年的时候,在张裕公司老厂址的基础上,仿照111年前建厂初期的建筑风貌,按照清华大学的设计方案,改建、扩建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2000年9月8号,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图片

张裕酿酒公司门头

1892年,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清廷要员王文韶亲自签批了该公司营业准照,军机大臣翁同龢亲笔为公司题写了厂名。“张裕”二字,冠以张姓,取昌裕兴隆之意。

1912年孙中山亲笔题赠“品重醴泉”。

图片

上世纪30年代张裕酿酒公司门头

图片

张裕酿酒公司门头

图片

张裕酿酒公司门头

图片

张裕公司酒窖及公司原址文保碑

图片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内金贡山旧宅

图片

金贡山旧宅旧照

金贡山是1948年10月烟台解放时的一位商人,为响应政府发展工商业的号召,集资黄金30两,恢复生产山东民窑中设备最好的陶瓷厂——胶东瓷业窑场,后改厂名为“烟台新生陶瓷厂”。金贡山旧宅成为“登记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是因其建筑现状比较好,建筑价值比较高。

图片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入口

图片

张裕公司早期大门

图片

张裕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张成卿与家人合影

公司创建之初,张弼士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让他的亲侄子张成卿出任 第一任总经理。张成卿是张裕的奠基人之一,毕业于槟榔屿圣西维亚斯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他1892年来到张裕,身兼总董(即总经理)、土木工程师、翻译等职,处处身先士卒、事必躬亲。开创时的艰难并没击倒他, 在任职期间开辟了3000多亩葡萄园,引进了124个葡萄品种,并研发了10多种葡萄酒

图片

张裕公司东葡萄园照片

1915年2月,“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召开,张裕四个产品同获金奖。

图片

1937年解百纳商标注册证书

中国第一个干红葡萄酒品牌——解百纳。张裕第三代酿酒师巴狄士多奇选用烟台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葡萄为主要原料, 成功酿造出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 时任张裕总经理徐望之先生取 “携海纳百川之胸怀, 秉中西合壁之理念,解饮者愁闷之用心” 的良好寓意,将它命名为 “解百纳”。 

图片

民国时期浙江建设厅奖状(张宇公司 白兰地 优等)

图片

民国时期山东省实业厅奖状

图片

张裕公司地下酒窖入口

地下大酒窖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曾经建过3次,采用中西合璧的办法,顶部用中国传统烧制的大青砖发碹,墙壁用大青石砌成,用舶来品一洋灰扎墙缝,抹墙面,再以三合土填充墙体,使窖体异常坚固。窖体内外还设计了巧妙的隐蔽排水系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竣工,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酒窖常年保持在12-18摄氏度,离海近,又在海平面下,却至今无渗漏,可见建筑工艺的精湛。2000年维修和加固。

图片

张裕公司地下酒窖

图片

张裕公司地下酒窖

图片

张裕公司地下酒窖

图片

张裕公司地下酒窖

张成卿与酒师巴保密切合作,酒窖建设是其任期内最为艰难曲折、惊心动魄的一件大事。其实,酒窖最初是由德国工程师设计承建,但两次建设都宣告失败。关键时刻,张成卿挺身而出,亲自设计,指挥施工,历经三建、两塌后,终于在1905年建成。1896年,张弼士、张成卿把从奥匈帝国以及意大利购进的白橡木板材,做成橡木酒桶后,木桶做好之后,从地窖门顺石阶推入窖内,并依次排列整齐。经过10年的时间,在1908年窖内装嵌了大小不等的7种橡木桶501只,其中有3只直径约十四、五尺、三人之高,每桶可储酒15吨。

图片

大橡木桶

图片

大橡木桶

图片

大橡木桶

图片

大橡木桶

图片

张裕公司地下酒窖储存的玻璃瓶装葡萄酒

图片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馆藏干红葡萄酒(笔者购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