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词帝李煜的绝笔词,将痛苦写到极致,最后一句千古绝唱

 蘅滋雅集 2024-04-26 发布于上海
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的生日。此时距离他被宋人俘并被囚禁已经3年了。

在沦为阶下囚的日子里,他用笔墨宣泄着自己的愁苦和悲愤,毫不掩藏心中的故国之思。这日,宋太宗命铉前来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就是这种凄凄思国心境下,他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令歌妓演唱。座中南唐旧臣闻之,无不掩面而泣。

宋太宗听闻以后,雷霆大怒,不久便下令将李煜毒死。据传,李煜死状极其凄惨,挣扎了很久才去世。

在这首词中,李煜抚今追昔,可以说将自己的人生痛苦写到了极致,催人泪下感动千年,令人不忍卒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释读】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
什么时候结束了呢?
过去的事情还记得多少。
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
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
哪里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
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
只是住在里面的人已经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
就像那滚滚东流的
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日花开,秋日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是这春花秋月却勾起了不堪回首的往事。曾经的他,是一国之主,权力无边,日日纵情声色有美人相伴,有美酒歌舞可享,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现在的他,被宋人囚禁在汴京,力反抗。春风吹来,春花开放,于是他始怀念,怀念昔日的春花秋月。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可是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李煜身居囚屋,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此句具体写“回首”。在故都金陵,那华丽的宫殿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不复旧日倾城色。“朱颜”一词在这里也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在这里,李煜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至此,千古绝唱横空出世了。此一句历来备受推崇,它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极富感染力。

李煜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无论是措辞还是语调,这首《虞美人》都堪称词中翘楚。它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李煜内心的痛苦写到了极致,令人不忍卒读。

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这首词的最后一引起了无数人心灵上的呼应和共鸣,被人们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