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海东红25军的漫漫长征路

 虛怀若谷 2024-04-26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徐海东将军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带领着红25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的历程。
红25军于1934年11月16日,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等人的带领下从河南罗山县出发,开始了长达10个月的长征。
在他们途中的桐柏山,他们遇到了敌军的阻击和追击,情势十分危急。为了寻找更有利的根据地,红25军决定放弃原本的计划,向伏牛山转移。

红25军从根据地的河南罗山出发后,国民党军以东北军115师为主力,辅之以5个支队在后跟踪追击,22日,蒋介石准确判断出红25军将会通过伏牛山西进,命令驻扎南阳的庞炳勋40军堵截。

庞炳勋急调40军115旅到独树镇的七里岗、砚山铺准备迎头阻击红25军,并派敌116旅在南召阻止红军进入伏牛山区,而此时红25军的后面还有敌人重兵追击,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

为了粉碎敌人的尾追堵截,红25军立刻做出部署,令红224团、红225团作为先头部队,准备抢占有利地形,令红223团担任掩护主力部队任务,阻击尾追之敌。
11月26日,红25军先头部队到达独树镇附近,准备从七里岗通过公路,但国民党庞炳勋部115旅和一个骑兵团早于两个小时前到达并在此设伏,而当时天气是风雨交加,恶劣的天气阻碍红军的视线,没有发现埋伏的敌人,敌人却乘机向毫无戒备的红军发起进攻,从两翼将红军包围,情况十分危急。
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政委吴焕先令红225团3连向前方敌人进行反击,并身先士卒,抽出一把大刀向敌人冲去,在吴焕先的带领下,红军战士们士气高涨,与敌人激战在一起,敌人被勇敢的红军战士一次次打回去。
副军长徐海东带领后续部队赶到,立刻参加战斗,在红军战士们的奋勇杀敌下,阻击的敌人渐渐形势不利,最后败退,红25军终于杀出重围,接下来两天红军又在五里陂、高老山、澧河等地多次击退尾追的敌人,安全挺进伏牛山区。
图片
程子华和吴焕先对伏牛山的地形非常满意,认为这里可战可守,是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但是驻扎下来之后才发现这里地瘠民贫,缺乏粮食,而且豪绅地主势力很强,红军在这里无法依靠群众建立根据地,只得考虑另外找地方,他们把目光投在了陕南。
12月8日,红25军西进到陕南的洛南,10日,鄂豫皖省委在洛南的庾家河开会,讨论建立鄂豫陕根据地,成立新的鄂豫陕省委等一系列问题,突然遭到国民党豫皖绥靖公署主任刘峙麾下60师的袭击。红25军经过20多次冲杀,终将60师杀退,但是徐海东和程子华都受了重伤。
之后的红25军的主要作战对象主要是杨虎城西北军和张学良东北军,红25军对这两支杂牌军的作战如鱼得水,根据地不断扩大,很快发展成为拥有50余万人口的根据地。
1935年7月15日,红25军得到交通员送来的一份大公报,上面登载红一,四方面军已经在川西会师,正准备继续北上。由于报纸是数十天以前的,因此程子华判断此时的中央已经北上,当天鄂豫陕省委就召开会议,决定留下2000名红军组建红74师,以223团政治处主任陈先瑞为师长,继续领导陕南根据地的斗争,主力立刻北上,寻找中央红军会师。
红25军15日晚上定下的北上决策,第二天就出发,他们沿着终南山北麓行进了十余日,抵达陕西凤县,先后和胡宗南部及马家军的马鸿逵部作战,之后越过西兰公路翻过六盘山,抵达平凉。
红25军一进入甘肃,就受到马家军的马鸿宾部35师的追踪。
图片
35师知道硬拼不是红25军对手,就采取紧随在红25军之后,找准机会咬一口的策略。35师的骑兵团和104旅紧紧跟随在后。到了泾川县,35师终于获得了一次向红军发起进攻的机会。
8月21日拂晓,红25军来到泾川县的泾河,连日暴雨后泾河水猛涨,无法实施渡河,红25军决定绕个大弯,在距离县城15公里远的王母宫塬附近渡过泾河的支流汭河。
当红25军前两个团已经渡过河,后卫团223团在徐海东指挥下正准备渡河时,尾随而来的马鸿宾35师104旅208团1000余人在一个骑兵连配合下,对红25军来了个半渡击之。
面对突然而来的敌军,徐海东急忙组织火力阻击。
红25军从东北军手中缴获不少武器,每个连有9挺机枪,比蒋系中央军的1个连还多出3挺,因此火力非常猛烈。在机枪阻击下,马鸿宾208团损失惨重,但是红军毕竟人少,形势非常不利,这时,已经随先头部队渡过河的吴焕先带着150余人渡河返回,从侧翼插入敌208团后面,与208团敌军展开白刃战,正面的徐海东也进行反冲击,双方战在一起,结果红25军最终将208团全歼,还击毙208团团长马开基。
红25军虽然歼灭了马鸿宾的208团,自身也遭受了重大损失,最大的损失就是优秀的军政指挥员吴焕先胸部中弹牺牲。吴焕先的牺牲给红25军的军心带来很大打击。
红25军的目标,本来是要寻找中央红军会师,但是吴焕先牺牲后,红25军军心受到影响,而且长期的征战也让红25军疲乏不堪,此时后面又有毛炳文37军乘坐汽车追来,马鸿宾的骑兵也紧随其后,程子华和徐海东遂决定改变寻找中央红军的计划,尽快到陕北和刘志丹会合。
红25军强渡泾水北上,9月7日抵达保安(今志丹县)后,鄂豫陕省委在这里召开会议,任命徐海东为红25军军长,程子华为政委,之后又向北进,15日到达延川县永坪镇和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合。
抵达陕北的红25军还有3400余人,比离开鄂豫皖时增加了500人,如果加上留在陕南2000余人的红74师,人数比开始长征时翻了一倍,因此红25军也是唯一一支长征结束后人数增加的部队。
1935年9月18日,红25军和陕北的红26军,红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红25军缩编为红75师,由徐海东担任军团长,程子华担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
红25军南征北战,先后走出了徐海东、韩先楚等97位开国将军,被称为“百将之军”。
图片
1935年11月,红15军团纳入红一方面军管辖,下辖红75师、78师、81师,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参谋长周士弟、政治部主任郭述申、政治部副主任冯文彬。 
1937年8月,根据国共合作协议,红军第15军团在陕西省三原县桥底镇地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后改任政委),参谋长陈漫远。下辖:
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参谋长兰国清,政治部主任崔田民;
688团,团长陈锦秀、副团长韩先楚、参谋长卢绍武、政治部主任刘震。

1940年2月6日,第344旅编入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序列:

旅长杨得志;政委黄克诚;

第687团团长何振亚;政委吴信泉;

第688团团长韦杰; 政委何柱成;

第689团团长韩先楚; 政委康志强。

1940年6月27日,中央军委电示中原局,将八路军第2纵队南下部队与新四军第6支队主力合编为一个纵队,即八路军第4纵队,344旅改称第4纵队第4旅。后来344旅又发展为新四军3师10旅。

1945年9月19日,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第3师调往东北。

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

第7旅旅长彭明治;政委郭成柱;

第8旅旅长张天云;政委李雪三;

第10旅旅长钟伟 ;政委王凤梧;

独立旅旅长兼政委吴信泉。

1948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弟3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2纵队,归东北野战军建制。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仍属东北野战军建制。

198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集团军,原隶属沈阳军区,后转隶北部战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