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古人如何看懂古书?原来他们有一种独特的技能

 涂鸦吧 2024-04-27 发布于重庆

前言

在古代,没有像我们现代人所熟悉的标点符号,这让人不禁好奇,古人是如何理解和阅读古书的呢?然而,他们并非没有办法。

事实上,他们拥有一种独特的技能,使他们能够轻松地理解古代文献。而我们现代人却因过度依赖标点而显得无能为力。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话题,揭开古人阅读古籍的奥秘。

一、句读学:古人读书的秘诀

在古代,有一门独特的学问被称为"句读学"。这门学问的核心就是研究如何正确断句,从而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从汉代开始,句读学就已经成为学生入学后必修的第一门课程。

在西汉时期编纂的《礼记》中,就记载了新生入学后第一年的考试内容之一是"离经辨志"。这个考试项目的目的就是检验学生对于断句和理解文意的能力。可见,句读学在古代是多么受到重视。

句读学的传承

句读学的传承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由于当时距离先秦时代并不太遥远,许多古籍都是通过师承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先贤们将自己读书断句的方法一代一代地教授给学生,确保这门学问不会中断。

到了清代,对于学生掌握句读学的重视程度丝毫未减。当时一位私塾老师甚至专门编写了《古文观止》一书,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断句和解释文意。直到今天,这本书仍然是现代人学习古文的重要参考资料。

句读学的简单技巧

虽然句读学听起来很复杂,但事实上,通过一些简单的技巧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断句方法。比如,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中,有这样一句:"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即使没有系统学习过句读学,我们也可以通过文言虚词"邪"来判断,每个"邪"字后面都需要断句。用现代标点符号重新标注,就变成了:"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断句方式。对于一些复杂的古籍,单凭虚词来断句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们往往会在文中加入一些小提示,为读者断句提供参考。

古人的独特做法

除了作者的提示,古人在阅读古籍时也会采取一些独特的做法,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意。比如,有的读书人会在字旁加上小圈,或在字中间打上小点,作为断句的标记。

就连汉武帝在阅读时,也会在认为应该停顿的地方写上一个"乙"字,提醒自己下次重读该篇文章时需要在哪里断句。可见,古人对于句读学是何等重视。

事实上,古代有一句俗语就是:"学识如何观点书。"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学问修养如何,只需看看他在书上标注的记号就可以了。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会不会正确断句、标注对于古人来说是检验学问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古书中的标点符号

或许你会疑惑,既然断句如此重要,古人为什么不直接在书中使用标点符号来方便阅读呢?事实上,说古代完全没有标点符号的说法并不准确。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标点

在我国最早的书面语文献——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标点符号的踪迹。比如,郭沫若编著的《殷墟粹编》中,就收录了这样一段甲骨文:"王受又=,册至。"其中的"="符号,虽然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不同,但它确实就是一种当时的标点符号。

汉代文献中的六种标点

到了汉代,古人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就更加普遍了。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中,考古学家甚至发现了六种不同的标点符号。这些符号虽然形式简单,但却是我们现代常用标点符号的雏形。

书写工具的限制

那么,为什么后来的古籍中标点符号又渐渐消失了呢?其实,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书写工具存在严重限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人们编撰书籍都是通过在竹简、陶片或石块上刻写的方式。以李斯的著名书法作品《泰山刻石》为例,整部作品就是刻写在一块巨大的石碑上。

要在这种坚硬的材质上刻下百余字就已经是一件费尽心力的工作了,更别提去刻写那些微小的标点符号了。

另外,石刻这种书写方式还存在一个风化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字迹会逐渐模糊,如果标点符号本身就很小,那么它们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此,出于书写工具的限制,古人们不得不暂时放弃在书中使用标点符号,而是转向依赖句读学来理解文意。

三、现代人的阅读困境

虽然句读学是一门极为精深的学问,但古人通过系统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门学问的精髓。然而,我们现代人由于过度依赖标点符号,一旦失去了标点就会陷入困境。

标点的魔力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阅读白话文时标点符号是必不可少的。有了标点,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句子的起止,理解文字的意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

反之,如果一篇文章完全没有标点符号,那么歧义就会随之而来,我们很可能会完全理解错作者的本意。

现代人的弱点

正因为如此,我们现代人在阅读古籍时就显露出了致命的弱点。我们从小就习惯于依赖标点符号来理解文意,一旦面对没有标点的古文,就会手足无措。

比如,常见的一个错误是,在阅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样的句子时,它的正确断句其实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许多人会错误地断句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种低级的错误,在古人看来简直是贻笑大方。

另外,如果古文中出现了一些人名或地名,现代人也很容易产生疑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现代的文言文考试中,人名和地名都会被特地标注出来,以防止考生产生理解偏差。

学习的不足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低级错误,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于句读学的学习开始得太晚,也没有像古人那样系统和全面。

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在中学时期学习过一些基础的文言文知识,但离真正掌握句读学的精髓还有很大距离。相比之下,古代的读书人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会接受严格的句读训练。

他们不但要学会正确断句,更要掌握判断文意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正因如此,古人才能在阅读古籍时游刃有余,而我们现代人却显得如此无能。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句读学是古人阅读古籍的秘诀,而我们现代人之所以在阅读古籍时显得如此笨拙,是因为我们从未真正掌握这门学问的精髓。

也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是否应该在现代教育中重新重视句读学的学习?只有将这门学问的种子重新播撒在现代人的心田,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古人阅读古籍的乐趣,也才不会在阅读古籍时感到手足无措。

总之,句读学对于理解古籍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见证了古人的智慧,也昭示了我们应该虚心学习的态度。让我们一起重拾这份对知识的虔诚,去领悟古人阅读的独特智慧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