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为本、利他为魂——持续发展的建纬文化

 建纬律师 2024-04-27 发布于上海

引言


今天的建纬处于这样一个“交替期”,外界对此用“平稳过渡”来形容,但小编却更喜欢“无欲则刚”四个字。“无欲”并非说邵万权主任不求上进,相反就是他所总结的“利他”。自利则生,利他则久——这个“他”,不但代表员工、客户,还包括合作伙伴、公共关系、社区民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因此,他所主导的文化不在于一砖一瓦,而在于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承担起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行文至此,已是【话说建纬】栏目的最后一篇文章。当初排篇布局时,就想好将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的文章作为收官之作,一方面寓意传承发展,另一方面也寓意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所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由衷期待在利他精神的引领下,建纬的明天会更好!

专业为本、利他为魂

                     ——持续发展的建纬文化


文/邵万权

当下,对于律所管理的研究和探讨越来越多。从讨论“提成制与公司制”,到讨论“专业化与规模化”“市场化与国际化”,再到讨论“后台与中台”“管理与赋能”“法律科技和网络流量”,并且也越来越关注律所的文化建设。例如,在建纬所成立31周年的2023年12月29日,建纬第31家上海虹桥办公室成立时举办的“自贸区法律服务高端论坛”,就是体现建纬文化内核的典型代表。

在法律服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律所的文化建设已成为推动律所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律所的文化不仅影响着律师的行为模式和工作态度,还决定了律所的服务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作为律所主任和管理合伙人,我也经常会参加一些讨论律所管理的论坛或座谈会,也会被邀请就律所管理与文化建设分享一些经验。每当遇到这类情况,我都会强调,律所的文化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由律所每个人实打实地做出来的。在建纬,从创始人开始,一直秉持的文化内涵归纳起来就是“专业为本、利他为魂”。

▲邵万权律师在建纬上海虹桥办公室成立时举办的“自贸区法律服务高端论坛”上致辞

“专业”是建纬的核心竞争力


每一位建纬人在入职建纬后就会慢慢发现,在建纬的所见所闻皆和“专业化”相关:

专业的业务领域。建纬成立于1992年,当时的律所名称是“上海市建设律师事务所”。律所名称中的“建设”两字,以及设立批文中“在业务上应着重在房地产和其他城市建设的法律服务方面努力开拓,形成专业特色”的内容,都体现了事务所的专业基因。自设立以来,尤其是在1995年改制为合伙制(律所名称也更名为“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后,建纬始终坚持“专业化”的发展定位,专注于建设工程及房地产领域,先后为中央电视台新址、港珠澳大桥、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国际金融广场、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深交所营运中心、宁波中心大厦、杭台高铁EPC项目、巴基斯坦风电EPC项目、赞比亚水电站EPC项目、缅甸公路建设项目等国内外诸多重大工程项目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保驾护航。30多年来,建纬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深耕建工地产领域,在事务所内部进行精细化分工并衍生了各具特色的业务部门。目前,事务所已经在传统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了不动产金融、工程总承包、国际工程、项目投资并购、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水项目、不良资产、工程保险、合规与风控等多项专业法律产品,从建工地产专业向建工地产全行业逐步覆盖。
持续的专业研究。在建纬,创始人朱树英老师在律所设立之初就提出“超前、务实、至诚、优质”的八字方针,他一直倡导的理念是——专业律师既要有解决实务问题的处理能力,更要有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责任担当。作为住建部市场司的法律顾问,朱老师自身也是数十年如一日地投入大量时间在专业研究工作上。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建纬律师参与了一系列的国家部委层面的课题、立法和示范文本的编制:

➢2012年,建纬所成为住建部制订2013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1)课题组组长单位;

➢2014年,建纬所获国家住建部《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的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课题组任命,配合国务院开展“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独家完成了该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

➢2016年,建纬所完成住建部修订《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课题工作;

➢2017年,建纬所参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课题组,作为该办法起草单位,于2019年完成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征求修改意见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送审稿,完成住建部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初稿;

➢2019年,建纬所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入选的律师事务所,承担国家发改委投资司的《政府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研究》课题研究;

➢2019年,建纬所完成住建部委托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讨论稿起草工作;

➢2021年,建纬所完成《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总承包招标阶段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总承包实施阶段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总承包结算阶段法律业务操作指引》的编写任务。

2022年,在新冠疫情期间,建纬律师依然承接并完成了大量的课题研究任务:

➢住建部《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修订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起草工作;

➢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标准(征求意见稿)》修改建议起草工作;

➢住建部《建造师管理制度体系研究》课题研究;

➢中咨协会《工程总承包合同争议评审指南》团体标准编写工作;

➢中咨协会《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导则》团体标准评审工作;

➢中咨协会《新基建数字化项目管理指南》编制工作;

➢住建部《中国长租房市场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研究;

➢住建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修订建议起草工作;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纠纷仲裁案件的审理指南》课题研究;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招标投标分会合同管理辅导教材《建设工程招标采购合同管理》的编写工作;

➢住建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合同释义/理解与适用》编写工作;

➢住建部《建筑工人简易劳动合同(示范文本)》编制工作。

专业知识的总结与分享。朱树英老师一直要求建纬律师要“能说会写”,他还专门写了两本书:《苦寒磨砺筑方圆——律师演讲秘诀纵横谈》《苦寒磨砺筑方圆——律师写作秘诀纵横谈》,分享了如何提高律师演讲和写作能力的经验,鼓励律师不断总结和自我提升。所以,建纬人办案之余,都要写大量的专业文章,甚至是参与书籍的编写。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8月,建纬律师出版的书籍已经达69本,其中,朱老师个人编著的书籍就有20本。曾有刚毕业入职建纬的小伙伴戏称“入职建纬感觉就像是又考了个研,还有那么多要写要研究的工作”。并且,对于专业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建纬也不会秘而不宣,反而会通过线下线上的讲课、微信公众号文章等方式,在业界传播和分享。建纬官微自2015年9月创刊以来,累计关注人数13万余人,官微发布“建纬观点”原创专业文章1600余篇,总阅读量超490万,建纬人用自己的勤勉和思考,推进了城乡发展综合法律服务知识分享,并获得了行业的认可。在2020年至2023年,“建纬律师”官微连续4年荣获《建筑时报》颁发的全国建筑业“最具影响力”微信公众号荣誉。

▲建纬律师出版的书籍(图片摄于建纬北京办公室文化墙)

专业人才的汇聚。一家律所最核心的财富就是人才。建纬长期坚持在建工地产领域的专业化发展模式,也吸引了大量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加入。建纬律师中,除了来自于院校的法律专业人才外,还有来自于房地产企业、施工企业、设计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的复合型人才。据统计至2023年年底,建纬总分所共有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余名,有90人具有两种及以上专业执业资格或职称,其中58名律师具有一级建造师资格,31名律师具有一级造价工程师资格,14名律师具有监理工程师资格,还有25名律师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在中国律所中,可能也只有建纬集中了如此之多的工程技术专业复合型律师,这也为建纬的专业交流、专业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分所以专业为纽带。建纬目前已在全国设立31家分所,律师总数已经突破1500人。在逐步向全国布局的过程中,“专业”起到了关键的纽带作用。在律师行业规模化发展的浪潮中,建纬的核心管理合伙人经过探索和讨论,形成了一个心得——作为一家专业所,建纬的规模化不应单纯关注分所的数量,而是应当关注分所布点与建纬专业板块的关联度。我们的目标是深耕我们的专业领域,而不是牺牲我们的专业标签去追求规模化。因此,结合建工地产法律服务的属地化特征可以看到,在建纬全国的总分所布局上,我们更多地与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以及建设工程和房地产业务较为集中的地区相匹配;同时结合国家政策,比如西部开发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长江保护法》、水资源利用等国家政策进行布局。并在总分所对于专业化发展高度认同的基础上,通过总分所之间的业务合作、协同作战,形成分所所在城市、区域与全国的品牌互动,以此来解决业务驱动共同发展的问题。

▲建纬2023总分所主任年终工作会议

“利他”是诸多建纬人潜移默化的引领


所谓“利他”,是指个体在行为选择上优先考虑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而非仅仅追求个人利益。在建纬,有很多优秀的老建纬人,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引领着大家,不仅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更重视对同事、行业乃至社会的贡献。

朱树英老师曾说过:“来自社会回馈社会,建纬人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困扶贫,履行社会责任”。诚如其言,一直以来,与建纬专业之路并行不悖的,是一条洒满阳光的温暖公益之路:2005年,东南亚海啸,建纬人募集善款11万元;2005年11月,建纬所捐赠20万元,在云南红河州建造 “建纬——他期”希望小学;2010年,汶川发生地震,建纬人两天内捐款数就达30余万元,其中朱老师个人捐款20万元;2015年、2022年,朱老师先后两次共向华东政法大学捐款300万元设立“树英奖学金”;2020年武汉疫情,建纬第一时间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各捐款50万元用于一线医护人员的慰问,之后党支部又组织了第二轮捐款,各地分所也纷纷响应,此次疫情建纬共计捐款136万余元;一路以来,建纬多次荣获行业公益影响力组织奖项,朱老师也荣获“上海律师行业公益之星”荣誉称号。

▲朱树英律师荣获“上海律师行业公益之星”称号及“上海市律师行业发展贡献纪念”奖牌

建纬的公益之路上也不乏青年律师的身影。在所里有一位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大潘”的青年女律师潘佳莹,多年来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比如:被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聘为“法律援助进军营”活动公益律师、参加上海青年律师志愿者大队黄浦分队等,为政府、机构整合青年律师资源,组建法律援助青年骨干律师团队,在提升弱势群体基础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质量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法律咨询接待室里,经常能看到潘佳莹律师的身影,或为社区居民解疑答惑,或埋首桌前钻研案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耐心地服务好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居民。据不完全统计,潘律师年度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超过500个小时,承办了包括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赡养纠纷、劳资纠纷等在内的各种社区居民的“难点”官司。用专业的法律知识,贴心的服务态度,赢得了无数居民和法援服务对象的称赞,也让居民们对“建纬律师”有了更加直观而深刻的印象。

▲2018年8月,建纬律师被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聘为“法律援助进军营”活动公益律师(前排左四为建纬所潘佳莹律师、前排右四为建纬所王勇律师)

2022年是建纬所设立30周年,建纬人在2022年中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的专业活动来迎接建纬30周年,并在12月29日当日承办了高规格的“外滩金融法律论坛”,旨在以专业人的特有方式庆祝建所30周年生日。在各方的协同努力下,当天的活动圆满成功。然而,第二天方才得知,我们建纬的创始合伙人、原党支部书记魏康寿律师,因病离世。更让人泪目的是,魏律师去世时间是2022年12月25日,为不影响事务所30周年的庆典活动,魏律师家属在最悲痛的时刻还是选择将消息推迟告知事务所,讣告从缓丧事从简。魏律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值得我们铭记与缅怀。

▲建纬承办第十一届外滩金融法律论坛

正是在一辈辈建纬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利他精神逐步融入到建纬的日常工作和文化建设中。我想,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塞班岛发现同事意外落海后,我会第一时间不假思索跳下海去救人,闻讯而至的建纬家人们会用绳索把大家串在一起共同保护海里同事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建纬人会参与法律公益活动,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建纬人在朱老师的引领下致力于推动法律服务行业专业化建设和发展的原因,同样也是为什么建纬能够在2021年顺利完成内部传承,调整管理架构的原因。



在一家优秀的律师事务所里,向优秀的前辈学习,与优秀的同仁同行,努力成为后人的优秀前辈,这个过程中,律所内在的文化建设必不可缺。建纬“专业为本、利他为魂”的律所文化,是提升律所整体形象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建纬仍将基于深厚的建纬文化底蕴,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传承与发展充分结合,实现长远发展,书写法律服务行业的新篇章。




作者简介

邵万权,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党总支书记、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民诉法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法律顾问,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担任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仲裁委员会、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以及宁波、廊坊、怀化等多地仲裁委仲裁员。

执业25年以来,承办众多重大建设工程、房地产项目非诉讼及诉讼法律服务,荣获第五届东方大律师、上海市优秀律师、上海优秀房地产专业青年律师、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获评ENR/建筑时报2013、2015、2017年度“最值得推荐60位中国工程法律专业律师”;钱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亚太法律指南》(Asia-Pacific Guide):“房地产(中资律师事务所)” 领域2022-2023年度 “第一等”、“建筑工程(中资律师事务所)” 领域2018-2020年度“第二等”。《商法》“The A-List 法律精英:2023年中国业务睿见领袖”;LEGALBAND中国顶级律师排行榜:“房地产与建筑工程”领域2020-2023年度“第一梯队”;“基础设施与项目融资”领域2020-2023年度“第一梯队”;2021年度“管理合伙人15强”;入围国际知名法律媒体《亚洲法律杂志》(ALB) 2022年度“华东地区管理合伙人”大奖等。

END


作者 | 邵万权
编辑 | 建纬品牌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