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青龙汤:解放全身的方子!散寒除湿,治好坐骨神经痛,古方令人神往

 余公 2024-04-2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常和学生们说,好的方子,就像一支得心应手的笔。

用它,你可以画出山水美景,你也可以写出绝世文章。你能体现出篆隶的雍容典雅,也可以表达出狂草的潇洒不拘。

当然,前提是,你对这支笔的特点,有充分了解。这才能驾驭自由。

同样,中医方剂,尤其是古方,只要你了解到它的特点,实质性的功用,就能举一反三,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为不同的患者群体造福。

比如说,我现在要和你讲的小青龙汤,就是其中一例。

小青龙汤,源于《伤寒论》,基本配伍是麻黄9克,芍药9克,细辛3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图片

它的本职工作,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用于改善外寒内饮证。患者表现出来,就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这就是外有寒邪郁滞肌表了。同时呢,咳喘、痰涎清稀,甚至痰饮咳喘不得平卧,四肢浮肿。这些,都是内有水饮的表现。舌苔白滑、脉浮。这时候,用小青龙汤算对了。

当然,今天我要讲的,可不是上面这些。是啥呢?是关于身体疼痛。

我给你讲讲这个案例吧。

说有一个男子,当时60岁。

啥毛病呢?最近这三年,时不时感觉左侧腰部和臀部,有烧灼样的疼痛。病情时轻时重。疼得厉害的时候,痛感向大腿和小腿外侧放射,走不了路。

最近这半个月,该患者的情况加剧了,整个左腿疼痛非常剧烈,别说走路了,连安安稳稳地躺着,都是奢望。

咋办?看医生。西医诊断非常明显,是坐骨神经痛。但是经过一般治疗,无效。

患者没办法,求治中医。

刻诊,此人舌淡胖,苔白滑。看病的时候,虽然主诉是腿疼,但是整个人弓着腰,捂着肚子。怎么回事啊?一问才知道,患者经常腹胀、腹痛、腹泻,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平时还口淡、恶心、没食欲、胸闷。脑袋发沉。除了左侧肢体疼痛外,全身肢体都显得有些困重。由于疼痛,患者没办法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只能一会儿换一个姿势。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麻黄10克,桂枝15克,砂仁9克,白术15克,干姜8克,细辛6克,法半夏15克,五味子6克,甘草6克。

所有这些,每日一剂,水煎服。

图片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2剂以后,顿觉疼痛大大减轻。患者十分高兴,惊喜之余要求继续服药。原方不变,再投10剂,患者诸证息平,疼痛竟然完全消失了,身体也不感觉困重。

再后来,医家嘱咐,以成药理中丸来调理善后。患者接受随访两年,未曾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2000年的《江西中医学院学报》上。医家是江西的一名基层中医前辈,叫做胡益利。


好了,我们看看,人家为什么这么治。这么治,为啥好使。

你看啊,这个患者头重、肢体困重、左侧腰部伴随下肢疼痛。这里面,你要体会“重”字。中医致病理论中,遇见“重”、“沉”、“困”这样的字样,你就要考虑湿邪。因为湿邪的致病特点,就是沉重、重浊。再加上患者舌淡胖,苔白滑,你应该能体会到,患者是湿邪困阻筋脉。

也就是说,患者的肢体疼痛,从中医角度看,是湿邪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你别管他疼得多剧烈,多受不了,从病因看,就是如此。

另外,你再看,此人口淡、恶心、纳差、胸闷、腹胀、腹泻、腹痛,而且腹痛腹泻得温则减。这说明啥呀?说明寒湿啊,寒湿不仅仅困阻患者的筋骨,还伤及患者的脾啊。寒湿困脾,运化失常,患者才腹痛、腹泻、腹胀、纳差、恶心、口淡。

由此可见,患者的问题是为内外寒湿所困。

那么,啥办法能化散患者内外寒湿呢?你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麻黄10克,桂枝15克,砂仁9克,白术15克,干姜8克,细辛6克,法半夏15克,五味子6克,甘草6克。

这里头,麻黄和桂枝,解表散寒,温通经脉,解决的是困阻筋脉筋骨的寒湿。


干姜和细辛,温肺化饮,体内的寒湿遇到干姜和细辛这样辛温大热之品,就被乖乖化散了。半夏,燥湿化痰,辅助除寒湿。白术健脾燥湿,砂仁理气醒脾。这一队药,把患者体内的困脾的寒湿化散掉。

最后,加五味子。很多辛散之品容易伤正,所以用五味子把药性收敛一下。五味子酸收,可以削弱一点辛散之性。

读者朋友,请注意,这里显然用到了前面提到的小青龙汤,只不过,加了白术和砂仁,去掉了白芍。白术和砂仁,健脾醒脾,专为患者脾为湿困所设。之所以去掉白芍,可能考虑到患者脾胃虚弱,容易加重腹泻。但是我个人认为,即便用下去,也未必不可。

图片

问题的关键是,为啥用到小青龙汤呢?因为前面我们分析了,小青龙汤的主要功用,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解表散寒,意味着它可以除筋骨肌表寒湿。温肺化饮,意味着它又可以对患者身体里头的水饮加以治疗。总之,内外寒湿水饮并治,是它的根本特点。一内,一外,一寒湿水饮,你把这些抓住,小青龙汤的七寸,就抓住了。

而这样的特点,又恰恰符合医案里患者的病因病机,所以用小青龙汤加白术和砂仁,就可以很好治疗病痛。

你看,小青龙汤这支妙笔,是不是又写出了一篇别样风采的文章?这就是古方令人神往的地方啊。

当然,就寒湿型的痹症、坐骨神经痛来说,治疗方式远非小青龙汤这一种。上面讲的,不过是思路之一。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借鉴。切不可盲目尝试。

总之,中医方剂,就是一件件暗藏玄机的兵刃。善用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惩村头恶霸,也可杀虎狼之兵。不善用者,恐怕就得死记硬背,治完了张三,就不会治李四,白白浪费了兵刃的妙处。此间差距,何止万千啊。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