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态度的形成

 人生好比斗地主 2024-04-27 发布于重庆

为什么同样都是筷子,中国人和外国人却对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人认为它是文化,是传承,更是一种情感,而外国人却觉得它仅仅是一个奇怪的餐具,这里就涉及到了态度的形成过程。

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三阶段理论,也称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态度形成和变化的三个阶段:

1、依从,

依从既包含了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也包含受到外在压力而产生的服从行为。人们出于自愿地对他人的模仿其实是对他人态度的认同与吸收。通过模仿形成态度,是人们形成与改变态度最常见的开端,往往以不知不觉、自觉自愿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我们基本上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看到大人使用筷子吃饭,而自己也模仿着使用筷子,即使使用得不好也乐在其中。

另一种形式是,人们由于社会要求或别人的意愿,为了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这被称之为服从。服从是一种权宜的态度改变,它的实质是一种印象控制策略。服从的目的是在表面上显示出与他人的一致,从而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报酬,亦或是避免惩罚。服从行为是一时性的,如果报酬或惩罚的可能性消失,那么行为就会马上终止。

比如,我们小时候会被要求吃饭时要等到长辈动筷子之后,自己才能夹菜。不能用筷子在菜里挑来挑去。也不能用筷子敲打盘子等等。而我们也会按这些要求去做。

依从阶段是态度变化的第一阶段,也是最为表面的态度改变。由于外界压力而产生的行为,刚开始都不是心甘情愿的,但当这种被迫的服从形成习惯后,就会变为自觉的服从,产生相应的态度。就像小时候我们被要求要等到长辈起筷之后才能夹菜一样。最开始肯定是不情愿的。因为我们可能已经迫不急待的想要吃到自己盯了很久的美食。但是慢慢的,我们养成了等长辈起筷的习惯,也认为这样做是尊敬长辈的体现。所以在平时吃饭时,也会很自然的等长辈起筷。

2、认同

认同是指个人在认知和情感上与别人或群体存在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或行为方式。在认同阶段,态度已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的行为,而是自愿地接受新的观点、信念、行为或者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

因为,当一个人被置身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地位,或者被赋予一个新的社会角色时,他的思维认知就要与新的身份与角色相一致。此时他就会形成新的态度。

认同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群体的吸引力至关重要。认同的基础是自己与他人或群体在认知或情感上存在密切联系,从而接受他们的观念或行为。如果这种密切联系不存在,那对个体来说他人与群体就没有吸引力,认同也就无法顺利实现。

认同阶段的态度变化与依从阶段的根本区别:认同阶段的态度变化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认同的态度变化是已有情感因素的改变,并开始涉及态度的认知因素。

3、内化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也是态度改变中最深刻的层次。内化阶段的态度形成是一种新价值观的获得。在此阶段,新的观念、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个体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个人整个态度与价值体系的一个构成部分。

内化了的态度与依从性和认同性的改变的最大区别∶不再依赖外在压力及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内化阶段的态度是一种独立的态度。因而无论从新态度的形成,还是从原有态度的改变来讲,内化的态度都是最为坚定的,它们持久且难以转化。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最好是在依从或认同阶段进行。否则,等进入了内化阶段再想改变,那困难可就大多了。

态度的形成︰依从→认同→内化

注意∶并不是所有人对所有态度的形成都需要逐一完整经历这三个阶段。有砦态度可能只存在于依从阶段,当外在压力消失后,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也会终止;只有真正内化的态度才能成为我们价值观的一部分,从而坚定持久地影响我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