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先赏 ![]() ![]() Lot 48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荷塘游鱼纹卷缸 拍品估价:1,500,000 - 3,000,000 人民币 尺寸:直径41.8cm,高31.5cm 来源:上海信仁,2003年11月19日,Lot1337。(成交价:RMB 1,210,000) 参阅: 1.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藏《落花游鱼图》,北宋,刘寀。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183,图167。 3.《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页114-115,图77。 4.《徐氏艺术馆·陶瓷篇IV---清代》,香港,1995年,图54。 5.北京保利,2021年6月7日,Lot5116。(成交价:RMB 24,380,000) 此卷缸为清康熙御窑之名品,圆唇、敛口、鼓腹浑圆、砂底,造型端庄,胎体敦厚。外壁以青花釉里红绘画荷塘游鱼纹一周,大小鱼儿肆意畅游,四周水波流转,桃花、浮萍、水草摇曳,自然流畅,飘动轻灵,栩栩如生。桃花流水,知鱼在川,笔法精妙,颇具诗情画意。釉里红妍丽而不炫,恰如其分,含蓄之美宛如美人初醉,与青花苍妍深沈之色,相互辉映。 青花釉里红之工艺施于大缸中极为罕见,因青花和釉里红是两种不同的呈色剂,钴与铜烧成温度和气氛要求不同,故烧制难度极大,工艺繁复苛刻,成品率极低,传世佳器寥若星辰,此缸以青花点睛之笔极为精妙,保存完好,颇为珍贵,展现了康熙御窑高超的制作工艺。 ![]() ![]() ![]() ![]() 查阅公私收藏,相同纹饰器型者,参考清宫旧藏一例清康熙釉里红鱼藻纹缸,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页183,图167;上海博物馆亦收藏一例,著录于《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页114-115,图77;徐展堂先生收藏一例清康熙釉里红鱼藻纹缸,载于《徐氏艺术馆·陶瓷篇IV—清代》,香港,1995年,图54,以上三例造型、尺寸、纹饰、绘画均与本拍品极为相同,另见一例造型相同者,清康熙釉里红双龙戏珠青花五彩海水江崖纹大缸,于2021年6月7日由北京保利释出,最终以2438万元成交,编号5116,可资参考。 ![]() Lot 46 清雍正 柠檬黄釉小杯一对 拍品估价:2,200,000 - 4,200,000 人民币 来源: 沃尔特·F·古德曼旧藏(Walter F. Goodman)。 ![]() 沃尔特·F·古德曼(1922-2013) 古德曼1986-2005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监事会成员,1988-2012年任美国养犬协会董事会成员, 2011年获美国养犬协会终身成就奖。他对文化与艺术情有独钟。 展览:“榷陶使者”特展,2018年,中国景德镇,唐英学社。 参阅: 1.香港苏富比,1990年11月13日,Lot68。 2.纽约苏富比,1993年6月1至2日,Lot334。 3.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Lot0702。(成交价:RMB 950,025) 4.香港苏富比,2015年4月7日,Lot0116。(成交价:HKD 2,480,000) 5.北京保利,2020年10月19日,Lot 5036。(成交价:RMB 5,060,000) ![]() 香港苏富比,1990年11月13日,Lot68 ![]() 纽约苏富比,1993年6月1至2日,Lot334 ![]() 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Lot0702。(成交价:RMB 950,025) ![]() 香港苏富比,2015年4月7日,Lot0116。(成交价:HKD 2,480,000) ![]() 北京保利,2020年10月19日,Lot 5036。(成交价:RMB 5,060,000) ![]() Lot 47 清道光 粉彩庭院婴戏图吉庆瓶 拍品估价:1,600,000 - 2,600,000 人民币 款识:“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尺寸:高 28cm 来源: 1. 纽约苏富比,2005 年 3 月 31 日,Lot122。 2. 五台山人旧藏。 3. 中国嘉德,2011 年 11 月 13 日,Lot3106。(成交价:RMB 4,600,000) 展览:“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窑瓷器展”,2023 年,北京,编号 21。 出版: 1.《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赐瓷》,文物出版社,2011 年,页 22-25,编号 1。 2.《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窑瓷器展》,2023 年,页 106-107,编号21。 参阅: 1. 清宫档案——道光十八年五月初三日端阳节御贡瓷器表。 2. 香港苏富比,1981 年 11 月 24-25 日,Lot68。 3.《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 年,页 130,图 119。 4.《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 年,页 173,图 159。 5.《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页 235,图 210。 ![]() ![]() 出版:《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赐瓷》,文物出版社,2011 年,页 22-25,编号 1 ![]() “慎德堂”乃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内之寝宫,亦为其主要生活场所,当时一切政令均出自此处,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同为道光朝最重要的两所宫殿。署“慎德堂制”款瓷器为道光皇帝本人御用珍品,其艺术和工艺水平均远在其他道光官窑瓷器之上,与雍正、乾隆官窑瓷器相比亦毫不逊色。慎德堂瓷器存世不多,故宫博物院所遗留清宫旧藏仅存298件,本品可谓慎德堂瓷器之代表。 ![]() 此瓶长颈,鼓腹,圈足,胎质坚密。通体釉层肥厚,有细碎开片,呈玻璃光泽,近足处垂釉但足际无釉,这正是郎窑红瓷器烧造成熟的特点,号称“郎不流”。釉色鲜红浓艳,如初凝牛血般鲜红艳丽,可与饮誉中外的明代宣德宝石红釉并肩齐名,因而有“比视成宣欲乱真”之说。整体风格热情奔放却不失端庄大气。 ![]() ![]() ![]() Lot 62 清乾隆 宝石蓝地描金花卉福寿吉庆如意夔凤耳瓶 拍品估价:900,000 - 1,600,000 人民币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高 34.5cm 来源: 日本千秋庭旧藏。 展览: “千秋庭创立二十周年特别展”,东京,2016 年。 出版: 《中国美术作品集》之二,千秋庭,2016 年,页 97。 ![]() ![]() 拍品撇口,弧腹,圈足,胎质坚致。颈部两侧有夔凤耳,凤口细节到位,凤身饰有描金。通体以霁蓝色釉为地,施以描金纹饰,瓶内施绿釉。口外沿饰如意纹一圈,颈部忍冬纹连接吉祥结,吉祥结两侧为如意云头花蕊纹;肩部饰一圈回纹,回纹上下饰蕉叶纹,精致细腻;瓶腹绘宝相花纹,委婉多姿,优美生动;近足处饰莲瓣纹一周,外圈足饰回纹。 ![]() ![]() ![]() 「太白尊」因形似唐代诗人李太白饮酒的酒坛而得名。豇豆红是康熙朝特有的釉色,非常名贵。外壁铜红釉分若干次吹釉而成,烧制难度比郎窑红更高,所以产量很少,多为文房用具,供皇帝内廷赏用。康熙以后,豇豆红釉烧制技艺失传。《陶雅》言 :“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俱备,惟红独多”,《饮流斋说瓷》亦载 :“此等尊无巨大者,通体不过数寸耳,以豇豆红色或带苹果绿、苹果青色为多,腹有三团螭暗花,乃浅凹雕也,除康窑外历朝甚罕仿制,故价值之昂等于拱璧。” ![]() 宣窑青花秾美苍妍,宝光内蕴,历数百年而风采依旧,可谓中国青花瓷之典范,明人张应文《清秘藏》赞誉:“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田艺蘅《留青日札》则惊叹:“宣德之贵,今与汝敌 !”正是如此,宣德御瓷一直备受历代好古者推崇,乾隆皇帝正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翻阅乾隆朝清宫内府档案可知,对于宣德青花瓷器的摹古曾在乾隆初年出现一个高潮,乾隆皇帝按照自己的审美品味对宣窑原有造型和纹饰略作改动,往往喜欢将器物尺寸变大,使得原先属于宣窑的把玩之物,转变为厅堂大器,恢宏大气,符合其使用陈设之需。如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内务府造办处秉承乾隆皇帝的意旨下发江西御窑厂摹古烧造的器物清单之中,对摹仿宣德青花琢器进行加大尺幅烧造的例子就有“宣窑放大双管大汉尊、宣窑放大天球尊、宣窑放大兽面双环大汉尊、宣窑青花放大马挂瓶、宣窑放大双管直口尊、宣窑放大铜鼓尊、宣窑放大青龙天球尊、宣窑放大天禄尊、宣窑放大纸搥瓶”,共九种之多。 ![]() 乾隆一朝瓷艺精进,御窑厂集历代名品之大成,所出瓷器,斑斓多彩,成就空前绝后。乾隆帝雅好古物,品味颇高,其有意识地倡导此种工艺审美格调,宫廷仿古艺术思潮兴盛,于瓷器一项,无不以赵宋名器、永宣二窑为典范,致力摹古求真,同时却不拘于纯粹的摹制,注重在传统构成元素中创新,借鉴前朝之工艺造型和纹饰进行抽绎,组合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样式,从而确立新的古典主义审美品格,并成就了十八世纪清宫艺术文化的复古风尚,本件清乾隆御制青花缠枝宝莲蕉叶海浪纹盘口尊正是诠释该艺术理念之佳例。 此尊盘口,粗颈,斜肩,折腹,下承圈足,造型恢弘俊伟,气质端庄大方,甚宜殿堂陈设。自上而下绘饰十重纹饰,如意云纹及卷草纹装饰口沿,颈部为变体蕉叶、花卉纹和如意云纹,肩部绘缠枝花卉和海水浪涛纹,腹部绘以主题纹饰缠枝宝莲纹,胫部绘莲瓣纹,足墙绘卷草纹。构图虽繁缛而层次清晰,画工细致精湛,点涂技法运用娴熟,青花亮丽隽美,且色泽有深浅之别,浓淡相宜,层次宛然,釉质滋润,苍雅之气跃然眼前,堪称乾隆御瓷少见之重器,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本器之原始造型最早应来自周汉之铜器,其古朴的气息成为乾隆皇帝仰慕圣王时代造器的精神反映,装饰方面则致力摹仿宣青的风韵,以期达到宣青静穆而高贵的气质,故此乾隆皇帝此番摹古之举,传颂着彼时之文艺精神,从而证明满清统治下的九州大地依然可以重现圣王德政,再铸艺术之辉煌。 本器为清乾隆朝极为罕有之宫廷重器,相类者寥寥,且流传有序,保存完好,弥足珍贵。其 1997 年 10 月 26 日由中国嘉德释出,编号0985,被珍藏 14 年后,2011 年 5 月 23 日现于中国嘉德拍场,编号3964,最终以862.5 万元成交。查阅世界公私收藏,与本器相近者,见国家博物馆收藏一例清隆青花龙凤纹盘口尊,其造型与本器较为相同,仅主题装饰为龙凤纹,载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 · 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页 120,图 81 ;上海文物商店旧藏一例清乾隆青花缠枝宝莲蕉叶海浪纹盘口尊,其装饰同本器极为相近,高度为 38.3 厘米,著录于《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年,页 134,图 164,其后于 2011 年 5 月 19 日北京翰海拍出,以 2645 万元成交,编号 2334 ;北京保利 2013 年 6 月 4日售出一例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海浪纹贯耳大尊,其装饰手法及尺寸同本器较为相近,器型略有不同,编号 7598 ;又见一例粉青釉品种器型极为相近者,于 2019 年 6 月 5 日由北京保利以 4427.5 万元售出,编号 5387,可资参考。 ![]()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页 120,图 81 ![]() ![]() 左一:翰风国际,2013 年 4 月 21 日,Lot 1322。(成交价 :RMB 19,000,000) 左二:北京保利,2013 年 6 月 4 日,Lot7598。(成交价 :RMB 13,225,000) 右一:北京保利,2019 年 6 月 5 日,Lot 5387。(成交价 :RMB 44,275,000) ![]() 御制膳碗 ![]() ![]() ![]() ![]() ![]() ![]() ![]() ![]() ![]() 寿比南山 长命百岁 其中饰有四枚大字“长”“命”“百”“岁”,膳碗盖饰有三多的图案,寓意着多福、多寿、多子的美好期望,碗盖内绘有团寿,碗心亦饰团寿纹,整体透露出祝寿的寓意,希望使用者长命百岁,寿比南山的期望,底部刻“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 ![]() 来源:纽约苏富比,2008 年 3 月 18 日,Lot94 ![]() ![]() 此龙泉窑青釉鬲式炉取材高古青铜鬲之器形,板沿口,束颈丰肩,圆鼓腹,下承分档三足,肩腹部与三足外侧有稜线凸起,造型俐洁古朴。通体施粉青釉,釉色翠绿粉嫩,釉面润泽似玉,其尽显南宋龙泉窑之精湛技术与艺术成就。 ![]() 查阅同类龙泉青釉鬲式炉,藏于世界大型博物馆及重要私人收藏,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二例,刊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两宋瓷器(下)》,香港,1996 年,卷 2,图 121、122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一炉,录于《东洋陶磁大观》,卷 1,东京,1982 年,图 97 ;第四例出自艾弗瑞.克拉克伉俪旧藏,由 2020 年 7 月 11 日香港苏富比释出,最终以 677.5 万港币成交,编号 0117,可资参考。 ![]()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两宋瓷器(下)》,香港,1996 年,卷 2,图 121、122 ![]() Lot 74 清乾隆 粉彩缠枝莲方胜镂空折沿高足供盘 拍品估价:300,000 - 500,000 人民币 尺寸:口径 39cm ;高 9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参阅: 1.《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 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图 131。 2. 香港佳士得,2013 年 11 月 27 日,Lot3442。 乾隆一朝堪称中国彩瓷发展之巅峰时代,其制品益趋精细,讲究镂空、穿透、旋转,纹饰多样,制作工序困难、复杂、奇巧,极富挑战,被后世誉为鬼斧神工。 ![]() 本品是为乾隆朝一例经典的彩瓷作品,形制别致,设计新颖。盘口沿描金,折沿处饰镂空圆孔一周,内外壁以粉彩装饰,绘饰万寿纹,如意云头纹、缠枝宝相花纹和蝠纹,寓意至为吉祥。全器诸彩绚丽浓妍,绘画细致入微,工艺精湛绝伦,富有强烈浓郁的宫廷喜庆色彩,应为御窑厂为乾隆皇帝祝寿所订烧的瓷器。 ![]() ![]() ![]() ![]() ![]() ![]() Lot 68 元 青花留白缠枝宝莲纹菱口盘 拍品估价:280,000 - 580,000 人民币 尺寸:口径16.5cm;高1.8cm 出版: 《北京光华路五号艺术馆-馆藏陶瓷》,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页140。 参阅: 《世界陶瓷全集14·明》,日本小学馆,1976年,第164页,图146。 ![]() 出版:《北京光华路五号艺术馆-馆藏陶瓷》,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页140。 ![]() ![]() ![]() Lot 41 清乾隆 秋葵绿地、粉彩宝相花纹龙首带钩一组 拍品估价:200,000 - 300,000 人民币 尺寸:长8.5cm;长8.2cm 参阅: 《清瓷萃珍》,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图92。 带钩指束腰革带上的钩子,自东汉始,带钩由实用物品逐渐向玩赏之物转变。此对带钩其一瓷质仿东汉带钩形制而制,一端作龙回首状,身作琵琶式造型,背后有扣纽,钩柄表面粉彩饰宝相花图案,其二钩柄浮雕福寿纹,通体施绿釉,整器造型古朴,色彩纯净美观。 ![]() 据清宫档案记载,瓷质带钩乃赏玩器,以乾隆朝官窑粉彩带钩的纹样,色彩最为丰富,且大多不具款识。拍卖市场也鲜有出现此类拍品,同类藏品可见南京博物院,可互为参考。 ![]() 《清瓷萃珍》,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图92。 ![]() 来源: 伦敦佳士得,1981年12月17日,Lot 58。 著录: 《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窑瓷器展》,奚文骏主编,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海巨门文化,2023年,第80、81页,图8。 展览: 《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窑瓷器展》,嘉德艺术中心,2023年2月25日-3月10日,编号8。 参阅: 《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编,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356、357页,图150。 ![]() 贯耳瓶器形源自上古青铜器,宋代时开始出现瓷器品种。清代乾隆时期,高宗皇帝好古成癖,贯耳瓶因其端庄古朴的造型而得到乾隆帝的喜爱,当时景德镇御窑厂因此烧造了大量釉色相异、器形有别的贯耳瓶供乾隆帝赏玩。本瓶即为乾隆朝贯耳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其口部略外撇,颈部两侧饰贯耳,腹部下垂,两面分饰杏圆凸起,下承圈足。整器造型端庄挺拔、古朴大气。瓶通体施窑变釉,釉汁丰腴斑斓,红蓝两色,交织相融,灿若火焰。瓶底心阴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 ![]() 窑变釉是一种以铜红釉为主,并添加多种金属元素烧制而成的高温釉,为唐英督理景德镇御窑厂时仿钧窑釉色所繁衍出的一个创新品种。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将含有不同呈色元素的色釉融于一体,在窑炉中高温烧制,釉料相互交融,自然流淌,在熔融过程中,呈现色彩斑澜的釉色,千种风姿,万般异彩。借用唐诗来赞美窑变釉恰如其分,“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峪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 ![]() ![]() 灯笼瓶为清代创烧的瓷器新造型,因形似灯笼而得名,传世所见有青花、粉彩、颜色釉等多个品种,这其中最为经典的搭配即是炉钧釉灯笼瓶。 ![]() ![]() 本品撇口,深弧腹,圈足,胎体坚白细糯,为典型康熙「糯米胎」,釉面光洁莹润。此式碗为清代宫廷经典膳碗之一,碗心青花双圈内以五彩绘立龙赶珠纹,外壁通体纹饰以青花五彩绘就,上层近口沿处绘法轮、法螺、白盖、盘长、双鱼、莲花、宝伞、宝瓶等八吉祥纹,间以青花、红、绿三彩如意纹,腹部饰对称五彩龙凤穿花戏珠纹,寓意「龙凤呈祥」,龙凤姿态各异,华丽富贵,彰显浓郁宫廷气息。碗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为标准康熙官窑款识。 ![]() 此式五彩龙凤纹碗,创制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至二十七年(1688年),奉旨首次烧造御瓷之际,因纹饰喜庆而深受宫廷喜爱,其烧造自康熙延续至光绪朝,未曾断绝,成为清代官窑最为经典的品种之一。此次烧造于清代官窑影响深远,诸多式样与纹饰为后世官窑瓷器传承,本品即为其中最具开创意义之一例。另据《国朝宫史》记载,宫中器用等级禁严,此式五彩龙凤碗当为皇室后宫专用,多用于饮宴等场合。 本品造型端庄大气,纹饰构图严谨,画工精细,色彩艳丽,寓意吉祥,上承万历五彩炽烈奔放之余绪,下启雍乾斗彩规整婉约之先声,可谓极尽康熙朝五彩之能事。 ![]()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86。 ![]() Lot 59 清雍正 青花方胜锦地桃纹盘一对 拍品估价:550,000 - 850,000 人民币 尺寸:口径21cm;高4.5cm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来源: 1. 日本关西重要私人收藏。 2. 北京保利,2011年6月6日,Lot8120。(成交价:RMB 1,035,000) 参阅: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175。 ![]() 此盘撇口弧壁,外壁集“方胜纹”、“万字纹”和“盘长纹”三种吉祥纹样组成四方锦纹,是非常少见之瓷器纹样组合。器身白釉温莹滋润,青花发色清明亮丽。盘心绘双桃纹,周边以四方锦纹与如意桃纹烘托,寓意“福寿绵长”,为雍正朝独有之瓷器品种,以后各朝未见仿烧。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有相类锦桃纹盘。 ![]()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175。 ![]() ![]() ![]() Lot 69 民国 仿乾隆珐琅蓬莱仙山图小瓶 拍品估价:150,000 - 300,000 人民币 尺寸:高13.5cm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来源: 1946年购于香港义宝斋。 (附当年购买资料) ![]() ![]() ![]() ![]() 蓬莱仙山 ![]() ![]() ![]() Lot 42 清乾隆 宝石蓝釉撇口水丞 拍品估价:380,000 - 580,000 人民币 尺寸:高5cm;口径7cm;带座高7.7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 纽约苏富比。 展览: 1. “紫禁城的记忆:乍可助临池-文房瓷特展”北京,2015年11月12-15日,编号25。 2. “小有文章——静德轩藏文房瓷展”,北京,2018年11月18日至21日,编号31。 3. “小有文章——静德轩藏文房瓷展”,上海,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编号31。 出版: 1.《紫禁城的记忆:图说清宫瓷器档案——文房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页58-59 ,图版25。 2.《小有文章——静德轩藏文房瓷》,王德元、卞亦文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页132-133,编号31。 ![]() ![]() 拍品撇口、鼓腹、圈足,底署“大清乾隆年制”款。清宫《活计档》中命名为“霁青撇口水盛”或“霁青撇口笔捵”。其烧制过程在清宫瓷器档案中亦有明确记载:从造办处传旨发样到御窑厂烧成解京,时间在乾隆三年至四年间(即1738至1739年),其后不再烧造,应为唐英督陶时期御窑厂为乾隆帝案头清玩所制,具有重要的断代意义。器形小巧可人,形体线条流畅,丰满圆润。内施白釉,外施宝石蓝釉,釉色靓丽匀洁、晶莹剔透,釉面光洁莹润,玻璃质感强。是乾隆时期御用文房精品,保存完好,难能可贵。 ![]() ![]() ![]() ![]() ![]() ![]() ![]() 精彩视频号 ![]() 图录浏览及参拍指引 通过联拍在线官网 (www.51bidlive.com) 联拍在线微信端、APP端 均可浏览电子图录,参与竞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