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自己的“二本”孩子——《我的二本学生》读书思考

 艺之芳华 2024-04-28 发布于湖南

这两天读了黄灯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我觉得每一个二本院校毕业的孩子都不容易,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个故事都让我感动不已。有的生来就是在罗马,有的人一辈子都到不了罗马,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到不了,至少也在朝那个方向而努力啊!人首先得好好活着,才能好好实现自己的梦想。教师首先得知道孩子的心声,才能更好地帮助她、引导她。此时此刻想起了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些学生,也反思了自己当初比较稚嫩的做法。可惜自己却没有用文字记录、保存下来。翻箱倒柜,才找到二(两)本泛黄的教学杂记,当初只是写作情绪来了,时间也比较充足,就留下了一些片段,假如我持续的观察孩子们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也会有这样一本二十万左右字数的书籍。虽然只有二(两)本,但是也有一些和书中似曾相识的情景。

一、文章背后是孩子的内心世界

邓桦真:《风》,外面一阵阵凄厉的风声不正好是自己内心的哀鸣?……外面的风仍在呼呼地吹,是否也能够吹走今天我烦躁的心情?

作者通过向全校老师发起募捐,帮助她走出困境。

2012年8月,自己分配到县城一所偏远小学任教五年级,第一个作业就是写写自己最开心的事。W同学,只交了一句话“我没有一件开心的事。”找到办公室询问,支支吾吾不肯说。后来从前任老师那了解情况,W同学可以说是孤儿,爸爸去世,妈妈改嫁,跟着年迈的爷爷,经常受到叔叔婶婶的大骂。自己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关爱她,反而对她的一些过分要求(课堂上不许提“妈妈”二字,奖励必须有她的份,锻炼机会也是优先)视而不见。直到前两年她结婚生子再次相遇才直到,她一点也不喜欢我这个老师,我几次谈话都涉及到了她的痛处。

如果我当时对她的关爱多一些,对她的包容多一些,是不是她就不会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学习直线下坡呢?很想时光可以倒流,我是想做个好老师的。

二、问题背后是孩子的生活状况

李正宏:尽管理解父母的选择是“生活所迫,无可奈何”,但是多年留守岁月中深夜的偷偷哭泣,哪怕到了大学,只要有机会,都能让人感知岁月并未抚平她的伤痕。

“我多想妈妈陪着我睡觉,我多想爸爸经常带我去玩。我多想他们在家。”去年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组织孩子们用“我多想……”进行说话练习。L同学的表达,让我感受到留守儿童的辛酸。六岁的孩子,受委屈了没地方撒个娇,周末了只能自己一个人在院子里玩,甚至过生日都是爷爷奶奶陪自己吃蛋糕。而我总是安慰他们说:“要勇敢一点,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也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条件更好。”其实自己的脑海里回到了二十年前:初中时期,爸爸早起去打零工时,自己总躲在被窝里难过,去县城(妈妈在一家餐馆打杂)找妈妈帮我买衣服时,会情不自禁留下眼泪。至今,我都不喜欢一个人在家的感觉。童年的创伤是一辈子的。

三、应试背后是孩子的苦苦挣扎

陈文婷:“回忆起青春,能想起的只有假期里不愿上的辅导班,黑板上永远擦不干净的数学公式,空气里的粉笔灰味道,向家长报告成绩时的惴惴不安。”

三年前,自己带过的第二届小学毕业生都已在读大一,曾经邀请两个女孩来我当时任教班级做演讲。因为她们都选择了委培定向师范生,四年后回到桂东,为桂东的教育事业奋斗。F和L同学,我和她们虽然只有一年的教学时光,但是她们总说我是她们遇见的最好的语文老师。作业少,活动多,也从不向家长告状。我是九零后,深受应试的苦,于是我自己最大可能组织丰富的活动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我不想他们和我一样,回想起自己的求学生活,除了刷题就是考试,枯燥又残酷。

从教十二年,任教过八个教学班,认识了四百多名活泼可爱的孩子,但是记下的故事只有二(两)本,可惜,可悲,也可思。我希望自己也能把和孩子的成长留下美好的回忆。黄灯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之所以值得一读,是因为她且行且思且珍惜。每一段经历,都可以成为新的起点;每一次出发,都是向上的攀登。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调整与适应的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